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肝肾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时间:2024-07-28

● 祝盼盼 陈宝国



从肝肾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 祝盼盼 陈宝国▲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位在脊柱,隶属于肝肾,表现为肝肾亏虚为本,湿热为标。肾之府为腰,肾藏精,故从肾论治;肝主筋,韧带属筋,肝藏血,亦从肝论治;而肾水涵肝木,肾乃肝之母,且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互化,肝肾同源,故肝肾同治。治当补肝肾,清湿热,通经络。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 肝肾亏虚 中医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LIDH)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髓核失去弹性,在外力作用下导致纤维环撕裂或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了相应的腰部神经根而出现相应神经根炎症,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1]。隶属于中医学的“腰痛”、“腰腿痛”、“痹证”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跌仆闪挫或受寒湿之邪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诱发因素。经脉困阻、气血运行不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出现的病机,其病因有三:外伤、外感风寒湿邪、脏腑损伤。而五脏中肝肾损伤至关重要。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精之府;肝主筋,藏血舍魂,罢极之本。肝肾亏损,则筋骨易损。外感六淫,或坐卧湿地,跌仆闪挫,情志内伤等因素,于肝肾亏损之人,极易成为诱因而患本病。若肝血充,肾精足,则一身之筋骨得以濡养,功能调和,而不易患此病证,故本病治疗重在补益肝肾。

1 理论依据

1.1 肝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

中医经络学说中,腰及下肢隶属于足厥阴肝经的循行范畴;中医理论认为韧带属筋,肝藏血,为罢极之本,筋为肝所主,肝虚则筋失所养,失去其固有坚韧之性,韧带易产生松弛或裂隙,从而发生椎间盘突出[2]。后天的不良生活习惯,易致腰部长期劳伤,使属于肝主筋范畴的腰椎周围韧带劳损,可成为腰椎间盘脱出症之因。肝为足厥阴风木,主动,《素问·刺腰痛篇》言肝经“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即肝经经气出现异常,可致腰部疼痛。故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常放射到下肢,亦与筋脉牵涉有关。

1.2 肾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

足少阴肾经循腰,《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腰为肾之府”,“少腹腰股膝胫足之事皆肾属主”。肾藏精,精生髓,髓充骨,脊为髓充,髓充则骨强,肾虚则髓不足,髓不足则不能充养脊柱,髓不足则骨弱,易出现肾主骨功能减退和腰痛病变。《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指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张景岳认为“腰痛悠悠,屡民不巳者,肾之虚也”。肾主二便,肾虚则二便不关,故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时可出现大小便不利或失禁。

1.3 肝肾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系肝肾之间关系密切,在五行理论中是母子相生关系,在精血方面是精血同源互化关系。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病理上肝血不足与肾精亏损相互影响,以致出现腰膝酸软,筋骨酸痛等肝肾两虚的病变。肾气盛,肾精足,则骨骼强健,耐劳累,抗损伤;肝血足,筋脉柔,则筋骨强劲,能束骨而利关节。若肝肾不足,精血亏虚,骨骼失养,筋脉失濡,出现筋脉不荣,不荣则痛。因此可以认为肝肾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生理病理上关系极为密切[3]。

《杂病源流犀烛·腰脐病源流》指出:“腰痛,精气虚邪客病也。……肾虚是本也,风寒湿热痰饮为其标也。”进一步说明肝肾亏虚是本病发生的关键所在,风寒湿热瘀血的痹阻不行,常因肝肾虚而客,否则虽感外邪,亦不致出现腰痛。故本病系本虚标实,肝肾亏虚为本,寒湿热为标。

2 临证辨治

2.1 肝肾亏虚,寒湿痹阻 素有腰膝酸软不适,遇天气变化加重。患者表现为腰腿疼痛,形寒怕冷,阴雨天明显,转侧不利,体倦乏力,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无力。长期从事水上工作或久居潮湿之地者易患此型。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患者有肝肾亏虚之本,易受寒湿之邪侵。寒湿之邪留着,痹阻经络,气血不畅,寒性收引,湿性重着,两邪相合,故腰痛怕冷,转侧不利。方用独活寄生汤[4]加减,祛风散寒除湿,补肝肾止痛。

2.2 肝肾亏虚,湿热痹阻 腰部疼痛或伴灼热感,每于雨天或热天腰部疼痛明显,口渴不欲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饮食肥甘厚味、嗜酒、湿热环境下工作者易患此型。劳倦内伤,肝肾亏虚为本,饮食肥甘厚味、湿热浸渍场所易生湿热为标。湿热壅阻腰部经络,筋脉挛急,经气不通,故腰部疼痛或伴灼热感。遇热天或雨天加重体内湿热之邪,故热天或雨天腰痛明显。治用当归拈痛汤加减。

2.3 肝肾亏虚,络脉瘀阻 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面色晦暗,常因闪挫外伤而诱发。此型患者平素筋不劲强,闪挫跌扑,易致筋骨受伤,瘀血阻滞腰部经脉而病。治用身痛逐瘀汤加减。

3 临证举隅

案一 吴某,女,65岁,农民,2013年3月3日初诊。腰腿疼痛10余年,加重1月余就医。曾先后行针灸治疗,无明显改善,诊见腰部怕冷,遇阴雨天加重,下肢行走不便,腰痛放射至左下肢。面色黯淡无华,舌质淡,苔白微腻,脉沉无力。CT示:腰4与腰5椎间盘膨出,相应硬膜囊受压。中医辨病为腰痛。辨证为寒湿痹阻为标,肝肾亏虚为本。治以祛风散寒除湿,调补肝肾,温养气血。拟方独活寄生汤加仙灵脾,药用:独活10g,桑寄生10g,杜仲20g,川牛膝15g,秦艽10g,茯苓10g,防风10g,党参15g,当归10g,芍药10g,熟地黄10g,甘草6g,仙灵脾15g。10剂,水煎温服,日1剂。二诊时腰腿疼痛大减。守方去秦艽加补骨脂15g,再进10剂而安。

按 《景岳全书·杂证谟·腰痛》曰:“腰痛证,凡悠悠戚戚,屡发不已者,肾之虚也。遇阴雨或久坐,痛而重着,湿也,遇诸寒而痛,或喜暖而恶寒者,寒也……劳动即痛者,肝肾之衰也。当辨其所因而治之。”患者平素劳作,劳倦内伤,致肝肾亏损,不荣则痛,又加久居潮湿之地,故易受风寒湿邪之侵,寒湿痹阻于腰部,气血不畅,不通则痛。治疗用独活寄生汤,标本同治。首诊时苔腻加重祛湿药,以祛风寒湿为主;二诊时苔腻减轻,加重补肝肾之药,以补肝肾为主。

案二 李某,男45岁,司机,2013年6月5日初诊。腰痛3年,加重半年。久坐或晨起后腰痛明显,活动后减轻,时有双下肢麻木感,素喜饮酒。CT示:腰5与骶1椎间盘突出,相应硬膜囊受压。舌质淡红,苔黄厚腻,脉细弦。中医辨病为腰痛。辨证为湿热痹阻为标,肝肾亏虚为本。治以祛风利湿止痛。方用当归拈痛汤加减,药用:当归10g,猪苓15g,泽泻10g,羌活8g, 防风6g,升麻8g, 葛根10g,白术10g,苍术10g,党参10g,苦参10g, 黄芩8g,茵陈15g。 7剂,水煎温服,日1 剂。二诊时腰痛大减,舌苔黄厚腻减,继进前方10剂。三诊时腰痛近除,苔转薄少,改用大补阴丸,调肝补肾。调治月余,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 《证治汇补·腰痛》曰:“治惟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隧,久则宜补真元,养气血。”患者为司机,长期久坐,姿势不正,久则腰椎受压劳损,积劳成疾,而致肝肾渐亏,肝主筋,肾主骨,久则成本。加之平素喜酒,易内生湿热,湿热久蕴,易伤肝肾之阴,因实致虚,因虚致实,标本同病。初诊、二诊时患者舌苔黄厚腻,以湿热标实为主,先以当归拈痛汤,清热利湿,治其标;三诊时湿热除,渐见肝肾阴亏,故以大补阴丸补肝肾之阴而收功。

案三 王某,男,58岁,工人,2014年3月8日诊。腰部刺痛5年,加重1周。素患腰疾,1周前闪扑而发,面色晦暗,腰痛如刺,痛处固定,遇劳加重,入夜尤甚,CT 示:腰4与腰5椎间盘突出,相应硬膜囊受压。舌质暗红,有瘀点,脉细涩。中医辨病为腰痛。辨证为瘀血内阻为标,肝肾亏虚为本。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10g,川芎 10g,桃仁10g,红花8g,香附12g,川牛膝15g,没药3g,五灵脂8g,地龙10g,杜仲15g。 7剂,水煎温服,日1 剂。二诊诉服上方后疼痛减,夜寐得安,舌暗脉细。守方去没药、五灵脂,杜仲加至20g,加桑寄生15g。连进1月而愈,随访半年未发。

按 《诸病源候论·要背痛诸侯》曰:“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素患腰脊劳损,肝肾本虚,复加闪扑,气血瘀阻,本虚标实。中医认为证属伤后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阻,筋膜失于濡养而发生疼痛,治疗应侧重于活血化瘀 , 行气止痛。故首诊给予身痛逐瘀汤活血行气,通痹止痛,气血畅达则腰痛自止。服后瘀祛痛减,有肝肾亏虚之本,故后重调补肝肾,获收良效。

[1]温乃元.浅析腰椎间盘突出症从肝肾二经论治[J].按摩与导引,2006,11(22):24-25.

[2]李旭升.从肝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医研究,2011,1(24):50-51.

[3]夏棣其,杨钦河.从肝经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J].陕西中医,2005,10(26):1068-1069.

[4]谢六生.运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琐谈[J].国医论坛,2003,5(18):10-18.

江西中医药大学(330006)

▲通讯作者 陈宝国,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临床基础方证研究。E-mail:13870080769@.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