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桂枝汤证谈经方研究与临床实践

时间:2024-07-28

● 周启明 赵 钰 梁华龙

《伤寒论》为中医经典著作,自金·成无己首家注解《伤寒论》以来,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研究及著述对我们现在学习它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在研读仲景原文的基础上,参考诸家之言,以便能够正确的理解《伤寒论》并指导临床。学习、研究、发挥、推广《伤寒论》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结合当时时代背景,研究古籍要结合作者当时的自然科技条件,比如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写道“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我们只能以现存的仲景当时的参考书来解释《伤寒论》,而不能以后世医家的论述为准,这样才不至于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得出错误的结论。其次要结合作者的语言环境,虽然自秦以降“书同文,车同轨”,但在不同的时代仍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如“唐诗宋词元曲汉文章”,汉代早期文风较为直接质朴,不似两晋时期讲究对仗而辞藻华丽,所以我们应该结合汉代文章写作的特点,及仲景故里南阳地区方言特点来直观的理解《伤寒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符合临床实践,我们之所以要研究《伤寒论》就是为了将其用之临床,指导临床实践,不论是历代诸家之言,或是当代名家、教材,只要其论述是不合临床实际的,我们要大胆质疑。现结合对桂枝汤证的认识谈谈对经方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1 太阳中风证与桂枝汤证的关系

太阳中风证是以六经命名的,桂枝汤证以方剂命名的,一般认为,二者是相等关系,是同一证侯的两种命名方式。方证相对之说始自孙思邈,其主张“方证同条,比类相附”来整理和研究伤寒条文,后世医家朱肱、喻嘉言、徐灵胎等均宗此说,至今仍为许多医家的临床指导思想。日本古方派也较为推崇此说,即所谓一方对一证,其实这是最简单、最笼统的研究方法,方证辨证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就太阳中风证与桂枝汤证来说,二者并不完全相等,如果以两个圆来表示二者的范围,那么二者相交的部分有70%或以上,但不能完全重叠,故不能将二者等同。仅从《伤寒论》本身来看,桂枝汤12条、13条治疗太阳中风证,53条、54条治疗杂病自汗证,276条治疗太阴中风证,以上均可以称为桂枝汤证。太阳中风证除12条、13条之外,还应包括桂枝汤加减诸证,如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等,后者当为桂枝汤类证。桂枝汤为群方之首,配伍严谨,桂枝、生姜辛温之品,发散助卫,芍药、大枣甘平之品,养阴助营,且桂枝、甘草辛甘助胃阳,芍药、甘草酸甘化脾阴,生姜、大枣调补脾胃,五药合用,不仅能调和营卫,且能调补脾胃,故桂枝汤有“外证得之解肌散风寒,内证得之补中和阴阳”之说。

2 深入阐述营卫是如何不调的

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与杂病自汗证,其病机均为营卫不和,但其营卫不和的情况不同。首先来看营卫是如何调和的,营卫二气,一行脉中,一行脉外,具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一昼夜五十度于周身,共同完成对机体的营养与温煦作用。营卫之间具有相互吸引、相互约束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营气在内吸引卫气,不使其外散,卫气在外,约束营气,不使其外泄,二者之间,犹如星体之运行,不离轨道,诚如《内经》所言“营在内,卫之守也,卫在外,营之使也”。

当外来邪气侵袭时,营卫之运行失去了正常的协调关系,则为营卫不和。或为在内的营气对卫气的吸引力不足,卫气外散,而偏于体表,《灵枢·本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偏向肌表,其本身的热象就表现于体表,故有发热,卫气外散,腠理不密,同时对营气的约束力减弱,致使营气外泄,故见汗出,此即为太阳中风证,以气机开泄太过为主;或为内在营气对卫气吸引太过,卫气偏向于里,体表失去卫气温煦,则见恶寒,同时腠理闭塞,卫气对营气的约束力增强,营阴内闭不得外泄,故无汗,此即为太阳伤寒证,以气机闭阖太过为主。此外,《伤寒论》中有杂病自汗证,即使没有外邪侵袭,营卫运行失常,外在卫气功能失调,不能“温分肉”、“肥腠理”,对营阴的约束不足,可致营阴外泄,继而导致营阴不足,对卫气的约束不足,可进一步导致卫气外散,以致形成恶性循环,即为临床所见的自汗证,临床一般将自汗证归于气虚,最常用的方子是玉屏风散,当一些自汗证用玉屏风散治疗效果不好时,我们可以考虑从营卫不和着手,用桂枝汤治疗。

3 桂枝汤非为止汗剂

《伤寒论》中太阳中风证“汗出、恶风”,治以桂枝汤,伤寒证“恶寒、无汗”,治以麻黄汤,且原文16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81条“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予禹余粮丸。”示人中风不可予麻黄汤,伤寒不可予桂枝汤,故后世一般认为外感证,有汗不得用麻黄汤,无汗不得用桂枝汤,考之《伤寒论》原文,12条方后注云“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45条“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53条“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54条“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7条“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以上条文均说明桂枝汤具有发汗作用,且其发汗作用不可小觑。53条、54条本为自汗证,仲景治以桂枝汤,发其汗,且曰“营卫和则愈”。桂枝汤的作用是调和营卫,其既能发汗,又能止汗,其止汗作用实际上是通过调和营卫,借发汗来实现的。

4 考证芍药并无敛汗作用

芍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其载云:“芍药,一名白木,味甘平,有小毒,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在张仲景时代芍药并不分赤、白,且无味酸之说。自梁·陶弘景,芍药始分赤、白,现代一般用栽培芍药的根作白芍,其根肥大平直,加工的成品质量好,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野生芍药其根瘦小用作赤芍,有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据现代药理研究,芍药根中含有芍药甙和安息香酸等,有镇痛、镇痉、抗惊厥作用,此即为芍药缓急止痛的功效。

结合《神农本草经》,从仲景对芍药的运用来看,桂枝汤中用芍药养营益脾阴;芍药甘草汤、桂枝加芍药汤、小柴胡汤方后注腹痛加芍药,取芍药缓急止痛之功;真武汤用芍药利肌肉筋脉之水,如曹颖甫云“芍药以泄孙络”;四逆散中芍药有助肝疏泄作用,另外《金匮要略》中桂枝芍药知母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以通络行痹。由此可以发现,仲景是基于《神农本草经》等早期医药知识来运用芍药的,芍药是不能敛的。芍药味酸能敛之说始自成无己,以为“芍药之酸收,敛津液而益荣。”“酸,收也,泄也;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泄邪气。”“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后世多从此说。我们不能以芍药酸敛来解释仲景在《伤寒论》中对芍药的运用,现代方剂学教材,虽然将桂枝汤列为辛温解表之汗剂,但在解释方义时,均曰芍药味苦酸,敛阴益营,在分析真武汤时说芍药酸而微寒,敛阴缓急,能缓解姜、附刚燥之性,这种有关芍药酸敛的解说是值得商榷的。

5 分析“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的方式、部位、程度

《伤寒论》第12条“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我们一般将其视为并列的症状,认为“恶寒”“恶风”“发热”是同时存在的症状,其实不然,在这里仲景全面论述了太阳中风证的脉象及临床表现。仲景讲的是太阳中风证的证侯,与我们所说的证是有区别的,证是对疾病过程中当前状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等的概括,所以说证是时间性的。而证侯是空间性的,它是疾病发病后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是所有证的集合。证侯使我们对疾病有全面的认识,我们不仅要了解疾病当前的状况,还要了解其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甚至推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及预后。

就“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而言,“啬啬恶寒”是外感病初起症状,此时机体正气奋起抗邪,其程度较重,病人自觉发冷,犹发自心,有如瑟瑟秋风,其冷感持续不止。“淅淅恶风”由“啬啬恶寒”发展而来,病人“恶风”感觉偏在体表,有如冷雨淋身时猛然一抖,亦如突然受寒时打一寒战,一下即过,持续不久,即所谓当风则恶,避之则缓。“翕翕发热”为病人自觉体表发热,如有热气向内钻顶,像天冷时穿上羽绒服一样,成氏所谓“若合羽所覆”,其程度较轻,部位偏表,自外向内而发。这是仲景对外感证侯的详细描述,我们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全面的理解。疾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临床表现也是复杂多变的,因此我们应该抓住疾病的主要证侯,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认识疾病,指导临床。

6 病发于阴阳与体质的关系

《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此条论述了外感病的不同发病情况,可以说是仲景关于体质学说的论述,也是中医辨证论治、因人制宜的具体体现。体质强壮的人外感风寒,人体正气较为旺盛,感受外邪时正气奋起抗邪,临床表现较为明显,症状严重,即所谓“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体质偏弱的人,体内正气相对不足,感受外邪时,机体表现症状不典型,如外感伤寒可见到病人仅恶寒,热势不高,或不发热,容易与阳虚的畏寒混淆,临床上见到怕冷的病人不要忘记不发热的外感证。

关于“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可以说是仲景临床谨慎观察的心得,若我们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往往体质好的人,不易外感,而一旦感冒,则不容易痊愈,与此相反,体质偏弱的人,虽然经常感冒,但往往也易于痊愈。“阳数七,阴数六故也”涉及古代哲学及《易经》,对临床指导意义不大,不必过于追究,其具体内涵有待进一步研究。

7 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不同

《伤寒论》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此条历代医家多将其释为仲景对真热假寒证与真寒假热证的鉴别,其实不然。从条文序列来看,本条位于太阳篇,上有1条、2条、3条仲景对太阳病提纲及中风证与伤寒证的分类,其下紧接12条太阳中风证,分析条文内容,由“欲得衣”来看,病人自觉发冷,而“身大热”当为他觉症状,外感伤寒初期,病人感觉非常冷,如12条之“啬啬恶寒”,但触摸病人体表,则非常热,认识此为伤寒表实证较为容易。“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极似真热假寒证,寒热真假辨多由此产生。观仲景前用“欲得衣”后用“不欲近衣”,得,得到;近,接近,二者之间当有不同。结合临床对外感病的观察,认为本条实为仲景对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具体描述,是临床鉴别二者的重要依据。

临床上外感病人,虽然体温一般都升高,但病人自觉对寒热喜恶,与他觉体表凉热相反。凡病人感觉热时,抚之皮肤则凉,病人感到凉时,抚之皮肤则热,且自觉寒热与他觉寒热程度成正比。外感风寒,影响营卫运行,体表气机闭阖太过时,卫气对营阴约束增强,且腠理闭塞,故而无汗;营气对卫气吸引太过,卫气偏行于里,体表皮肤失于温煦,故恶寒,病人感觉非常冷,如12条之“啬啬恶寒”;卫气不得外散,其热气熏于皮肤,触摸病人体表则全身各处均非常热,此时病人以恶寒为主要感觉,欲要添加衣被,但加之不能缓解,此即为太阳伤寒证。体表气机开泄太过时,营气对卫气吸引不足,卫气弛张,偏向与体表,其热表现于体表,病人自觉发热;卫气对营阴约束不足,营阴不能内守,外泄腠理,出于肌表,故周身汗出,散失热量,且耗散体表卫气,温煦作用减弱,触之病人体表皮肤湿冷,此即为太阳中风证。此时病人不欲衣服贴身,衣服贴身则有碍卫气外散,病人自觉“翕翕发热”,身体不适,去之则又恶风,病人不想接近衣服,但不是不想要,仲景妙用“不欲近衣”,恰到好处,与“欲得衣”不同,由此可见仲景行文用字之慎。真寒假热证与真热徦寒证之说不辨自明,所以,将本条释为太阳中风证与伤寒证的鉴别较为恰当。

综上,对外感证的辨治,我们应结合病人的体质,所谓“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桂枝汤的作用是调和营卫,可用于太阳中风证、杂病自汗证及素体偏虚之人的外感证的治疗,又有调补脾胃的功能,临床用于病后恢复期对脾胃的调理效果较好。学习伤寒,应遵循结合其时代背景、语言环境及临床实践的原则,不脱离伤寒原文,只有在对原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经方,这样,我们才能用好经方,取得意想不到的临床疗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