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张永树
(全国名老中医,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针灸人才培养思路点滴
张永树
(全国名老中医,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笔者1996年由省卫生厅公派到印尼诊务、讲学一年。异国他乡,独立自主开展工作,是对我综合素质的一个考验。诸如待人接物,业务水平,生活能力,应急对策。相关单位和专家对我的工作深表满意;此次的达标验收给我科好的评价。我深感高素质人材培养的重要。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竞争,是人材的竞争,是人材梯队、团队精神的竞争。我感到有责任为年轻同行们提供一点参考意见,如果能让大家引起一点思索,就达到我的心愿。
重点要谈谈培育领军人物、确保队伍建设。
竞争年代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形成一支人才梯队难,培育领军人物更是难上加难的战略任务。眼下,不同层次教学基地一批又一批培育出博士、硕士、本科的毕业生,人才济济,但欠缺的是领军人物。一批在业内能压阵,业务精专,德才兼备又善于沟通上下、联系各界在社会上站得住脚,能服务大众,为社会认可,又当敢怒敢言,当有人公然违宪,叫嚣取消中医时,要领着同行拍案而起;在业内是学科领头人,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绝伦的手法,更重要的是当业内学术异化倾向(甚至自己否定自己时)要能为自己专业把脉,辨证施治。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领军人物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超群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强烈的敬业奉献,又有团结一班人同心干的心胸,在学术上抓住传承的关键,同时又不断开拓创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及民众保健作出更大的贡献。领军人物不能加工定制,应在医、教、研实践上形成的。行政部门、学术团体要有强烈的理念,有培育目标。业内人士也要有勇于争当领军人物的理念,“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培育人材梯队时要注意发现、培育领军人物。
人材的培养是关键,但这还和临床基地的构建,医德仁心的修养许多环节相关,但最核心问题是中医药的思维。福建中医学院已故老院长,全国名老中医俞长荣,1980年代初到我院看望带教老师时郑重交代说:你们带的都是未来中医药界的当权派,要把中医思维方法教给他们呀!前几年全国两会期间有识之士呼吁:中医药院校再不能培养那些连中医思维都不具备的博士、硕士、学士了。
中医思维是学科的灵魂,现代中医不掌握西医理论和诊疗不能保护自己,一旦有医疗纠纷,法庭上法医讲的生理解剖药理现代医学一套;毕业后找工作时,用人单位是难接受不懂急救的纯中医的。但有千万条理由都不可以忘了自己是姓“中”的。首先要能用中医理论来认识分析施治,不然成不中不西的半拉子医生。就会出现“学中医,不信、不用、不懂中医,最后反对中医。”王雪苔老前辈在《中国针灸》关于坚持针灸特色的文章是给我们最好的嘱托。
中医思维理论上是科学的,实践上是有效的。必须通过临床才能理解,掌握理论,回头又能举一反三指导临床。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相关、互动。是中医思维典型的优点。如果过度依赖机器看病,不积累经验,发挥感官的主观辨别(四诊八纲)透过现象看本质,辨其邪正消长和主客观相易就不是中医思维。
理念的偏差是危机的开始。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首先要坚持中医思维,按中医的规律办事,才能继往开来,建立代代相传的人材梯队。
世纪苦旅,苍生大医,针灸惠我、予我,我把针灸当饭吃,当作须臾不能分离的第一生命。让我们和《中国针灸》共庆创刊卅年,共同跨入更加灿烂辉煌而务实的新纪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