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 陈晶晶
不孕症是一个困扰社会和家庭的实际问题。免疫性不孕是1922年由Me-aker首次提出来的,至本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Wilson和荷兰的Rumke先后从男性不育患者和不孕妇女的血清中发现精子凝集素以来,其在不孕(育)症中的地位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免疫性不孕是指在排除卵巢性、宫颈性、子宫性、输卵管性不孕,单纯由免疫因素干扰女性的生殖过程而造成的不孕。据国内外研究表明,免疫性不孕占不孕症的10% ~20%,在原因不明不孕夫妇中有10%~30%可能是由于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所致。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途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课题。近年来众多医家运用中医理论对免疫性不孕症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现综述如下:
免疫性不孕症的发病机制各学者认识不一,多数学者认为此病与肾虚、血瘀、湿热有关,也有学者认为系肝郁或其他原因所致。梁文珍[1]认为免疫性不孕症其本质尚未澄清,但与肾虚、瘀滞、湿热有一定内在联系。莫蕙[2]认为不孕以肾虚为本,免疫功能的失调主要责之于肾,进而推论免疫性不孕症与肾虚关系尤为密切,临床观察其病机以肾阴不足为本,瘀血湿热为标。李广义[3]认为本病的病因之本在肾,肾虚精血亏虚,湿热邪毒乘虚而入,瘀血阻于胞络,故不能摄精成孕。肾虚是本,邪实是标,瘀则是其变。王振卿[4]认为本病以肾虚为主,涉及肝血不足,肝气郁结,其中以肾阴虚多见,夹瘀夹湿为患。田秉星等[5]认为免疫性不孕症的原因很多,可因身体虚弱,气虚不能摄精育精;或肾虚、肾藏精不足,精亏血少,胞脉失于濡养而不孕;或肾阴亏,阴亏内热,热扰血海所致,但主要原因是湿热蕴结下焦,热蕴胞宫,临床上以湿热型最为多见。王臻等[6]认为免疫性不孕症乃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气滞血瘀,痰浊内阻。陈金荣等[7]认为免疫性不孕症病位在肝肾,次在脾肺,病之本为正气亏虚,病之标为邪实。
近代医家对免疫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多认为肾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故理法方药亦多据此而立。
2.1 辨证分型治疗 根据本病特点,多数医家从肾虚论治,分为肾阴虚、肾阳虚型,并结合湿热瘀血,治疗上多采用攻补兼施法。亦有从肝、脾论治者,这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的理论。
夏桂成将本病分为两型:(1)阴虚火旺型:方用滋阴抑抗汤(当归、赤白芍、山萸肉、甘草、丹皮、山药、钩藤、地黄)加减。(2)阳虚瘀浊型:方用助阳抑抗汤(黄芪、党参、鹿角片、丹参、赤白芍、茯苓、川断、山楂)加减。治疗本病50例,AsAb转阴 36例(其中妊娠 17例),好转8 例,无效6 例[8]。
罗颂平等将本病分成两型:(1)肾阴虚血瘀型:选用助孕Ⅰ号丸(菟丝子、女贞子、甘草、金樱子、当归、桃仁、熟地等),治以滋肾养血、活血化瘀。(2)肾阳虚血瘀型:选用助孕Ⅱ号丸(菟丝子、仙灵脾、甘草、金樱子、党参、丹参、赤芍等),治以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治疗女性62例,AsAb转阴40例,妊娠16例;治疗男性29例,AsAb转阴17 例,配偶妊娠10 例[9]。
李红提出分三证治疗:(1)肝郁气滞证,治用逍遥散加红藤、桃仁、益母草、元胡、郁金等。(2)痰湿阻滞证,药用苍术、白术、苡米、太子参、石菖蒲、胆南星、丹参、紫石英、茯苓、半夏等为基本方加减治疗。(3)肝肾不足证,方用养精种玉汤加味,药用熟地、当归、白芍、山萸肉、仙茅、肉苁蓉等。共治疗28例,其中23 例妊娠,5 例未孕[10]。
李凤仪将本病分为3型,(1)脾肾阳虚型,治宜补气健脾、益肾壮阳,常用党参、白术、茯苓、熟附子、菟丝子、巴戟天、淫羊藿、黄芪、仙茅、肉桂等。(2)肾阴亏虚型,治宜滋阴补肾,常用生地黄、熟地黄、何首乌、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山药、肉苁蓉、麦冬、桑椹子等。(3)肝胆湿热型,治宜清泄湿热、疏肝利胆,常用柴胡、龙胆草、山栀子、黄芩、大黄、茵陈、川萆、生地黄、车前草、猪苓、薏苡仁、郁金等[11]。
2.2 专方专用 免疫性不孕症的病理关键是肾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益肾补虚、化瘀利湿为治疗的基本大法,临床上常以此为法拟专方治疗本病。此外亦有学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期调周法,效果颇佳。
莫蕙用自拟的抑清汤(枸杞子、白芍、赤芍、红花、白花蛇舌草、生甘草等)治疗86例。治疗3个排卵周期,结果 AsAb转阴率为76.7%,其中30例单纯免疫性不孕症患者抗体全部转阴,妊娠22例[12]。
陆遥用消抗汤(红花、桃仁、赤芍、淫羊藿、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柴胡、郁金、黄芪、白术)治疗AsAb阳性患者80例,治疗3~6个月,结果AsAb转阴65例,滴度下降8例,无效7 例[13]。
弭超用加味玉屏风散(黄芪、熟地黄、当归、菟丝子、土茯苓、白花蛇舌草、虎杖、防风、白术、覆盆子、败酱草、甘草)治疗女性免疫性不孕症144例。结果妊娠86例,显效32例,有效 15例,无效 11例,总有效率为 92.41%[14]。
袁少英用抗阳助孕方(黄柏、知母、贯众、青皮、水蛭、蜂房、黄芪、当归、菟丝子、山萸肉)治疗42例,卵泡期加党参、淮山药、熟地、白芍;排卵前期加茺蔚子、路路通、川断;黄体期加仙茅、仙灵脾、鹿角胶、紫河车。治疗半年,结果AsAb转阴37例,其中妊娠16例[15]。
2.3 中成药 中成药携带方便,故疗效好的中成药可在临床推广使用。中成药治疗亦多循肾虚血瘀之因,也有遵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原则,从扶正抗邪方面治疗者。
李大金等认为本病是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之象,予知柏地黄丸治疗32例,每日3次,每次6克,连服3个月。结果AsAb转阴26例,有效率为81.25%;妊娠8例,妊娠率为 25%[16]。
朱惠云选用杞菊地黄丸治疗肾阴虚证,以血府逐瘀胶囊治疗血瘀证,用逍遥丸治疗肝郁证。治疗本病88例,AsAb转阴63例,其中妊娠 29 例[17]。
张丽敏等认为本病责因于正气不足,采用具有补脾益气、扶助正气作用的中成药扶正合剂治疗286例,每日2次,每次10ml,连续服用三个月。结果AsAb转阴率可达91.26%,单纯免疫性不孕患者的受孕率可达66.67%[18]。
2.4 中医外治法 综观文献,治疗本病的外治法多为中药坐浴、阴道塞药、宫颈放药,这样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女性外生殖道局部,消除炎症,提高局部免疫力,改善微循环,达到减少抗体产生和消除抗体的作用。
2.4.1 单用外治法 刘福阳等用纯中药制剂孕宝(中国医科大学老年病研究中心研制并提供)1支浸在无菌带线棉球上(部分药液以棉签浸后涂宫颈管内23分钟),棉球安放宫颈上,8h后拉线取出棉球,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02例免疫性不孕,结果AsAb转阴率为 96.1%,妊娠率为12.7%[19]。
2.4.2 中药内服、外治相结合中药内服外用结合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王振卿采用养肝滋肾汤(紫河车、党参、紫石英、白术、山药、淫羊藿、菟丝子、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龟板、徐长卿、黄柏)口服及清热解毒汤(苦参、黄连、秦艽、苍术、徐长卿、黄柏、龙胆草、玄参)坐浴,治疗AsAb阳性 204例、EMAb282例。治疗4个疗程,结果 AsAb转阴196例,EMAb转阴250例。196例AsAb转阴患者,治疗结束后跟踪6个月经周期,妊娠136例;250例EMAb转阴患者,治疗结束后跟踪6个月经周期妊娠228例[20]。
汤莉采用黄芪地黄合剂(黄芪、地黄、蒲公英、山萸肉、丹皮、青皮、丹参等)内服、外用相结合,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25例。口服黄芪地黄合剂中药颗粒剂配合黄芪地黄原液浸湿无菌带线棉球安放宫颈口8小时后取出,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经期禁用)。治疗3个疗程,结果转阴21例,妊娠16例,总有效率为 84%[21]。
2.5 中西医结合 从文献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方法不外乎中西药联合治疗、中药配合避孕套治疗,对比发现,其疗效、疗程与单纯中医治疗相当。
周文隆采用中药还精煎口服液和强的松联合治疗258例。治疗3个疗程,结果AsAb转阴率为95%,其中60例单纯免疫性不育夫妇抗体全部转阴,39例受孕[22]。
谢瑞亭等采用中药(桃仁、红花、茯苓、淫羊藿、生地黄、枸杞子、川芎、川断续、当归、白芍药、黄柏、菟丝子、紫石英)和维生素E、维生素C治疗免疫性不孕560例。用药4个周期,结果治愈率达58.2%[23]。
韩林等自拟消抗方(黄芪、白术、山药、山茱萸、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丹参、红花、川芎等)配合避孕套治疗抗体阳性298例,服药期间,如有性生活,男方必须使用避孕套,以避免女方接触精液,经3个疗程治疗后AsAb阴转有效率98.7%[24]。
随着生殖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性不孕(目前主要是指抗精子抗体所致)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西医对本病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治疗上尚缺乏特效手段,常选用一些类固醇药物进行治疗,但其免疫抑制效应无特异性且毒副作用较大。而中药具有双向性,既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又可以清除免疫复合物对机体的伤害,从而使免疫系统达到新的平衡,维持机体的稳态。
免疫性不孕症因肾虚所致已形成较为普遍的共识。首先肾主生殖,为孕育之本。其次肾为先天之本,具有防御外邪的功能,肾又能主骨生髓,现代医学认为骨髓是免疫系统的中枢器官,因而肾为免疫之本。已有研究表明,免疫功能减退表现为肾阳虚,免疫功能异常增高表现为肾阴虚[25]。中医临床辨证免疫性不孕症时,虽不尽有肾阴虚的征象,但从微观辨证上来看,患者体内抗体的产生,显示了免疫功能异常增高,因此免疫性不孕症多责因于肾阴不足。部分病人加之经行、产后不慎或房事不洁感染邪毒,邪毒内侵而湿热蕴结胞宫冲任;或经行产后余血未净时交合,此时血室正开,易致浊精败血相合,瘀滞胞宫胞脉,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和、冲任胞宫失调而难以受孕。故免疫性不孕症以肾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临床治疗时多以补肾滋阴、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法。当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本病因肾阳虚所致,予温阳补肾也常可获效。
从近年来对免疫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来看,中医药对此病不仅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且远期疗效理想,但须从缩短疗程、简化服药方法方面加以努力。从文献中看,治疗免疫性不孕症方法较多,用药繁杂,有必要进一步通过实验研究与临床对比观察筛选有效方药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如能改变剂型,使病人用药简便,则能更好地提高中药应用率。
[1]梁文珍.补肾泻浊汤治疗免疫性不孕症78 例[J].新中医,2006,30(4):44.
[2]莫 蕙.抑清汤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6):339.
[3]刘静君.李广义教授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经验[J].中医函授通讯,1998,18(5):10.
[4]王振卿.养肝滋肾法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2,21(5):279.
[5]田秉星,蔡秀水.“化湿消抗体汤”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30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2):25.
[6]王 臻,王 停,陈何红,等.秘方求病丸治疗免疫性不孕症[J].河南中医,2007,(5):299.
[7]陈金荣,王陈仙,侯思理.抗免汤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药杂志,2005,20(5):26.
[8]夏桂成.辨治免疫性不孕症50例[J].中国医药学报,1990,5(6):43 -45.
[9]罗颂平,梁国珍,张玉珍,等.助孕Ⅰ号、Ⅱ号丸治疗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1996,8:46.
[10]李 红.中西医结合不育与不孕研究进展[C].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154.
[11]李凤仪.抗精子抗体阳性的中医分型[J].新中医,1995,27(9):37.
[12]莫 蕙.抑抗汤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6):339.
[13]陆 遥.消抗汤治疗AsAb阳性8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1999,15(7):3.
[14]弭 超.加味玉屏风散治疗女性免疫性不孕症144例[J].陕西中医,2004,25(11):983.
[15]袁少英.抗阳助孕方为主治疗女性AsAb阳性不孕症42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9):30.
[16]李大金,李超刑,朱 影.滋阴降火中药治疗免疫性不孕症[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3.
[17]朱惠云.辨证分型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异常所致不孕与流产88例[J].广西中医药,1997,(1):5.
[18]张丽敏,郑惠方.中成药扶正合剂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床观察[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8,17(3):195.
[19]刘福阳,吴 强,毕秋梅,等.孕宝治疗免疫性不孕102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3):168.
[20]王振卿.养肝滋肾、清热解毒法治疗免疫性不孕症486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3(8):23.
[21]汤 莉.黄芪地黄合剂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不孕症25例[J].四川中医,2004,22(5):64.
[22]周文隆.还精煎治疗免疫性不育的临床研究[J].生殖与避孕,2001,11(1):46.
[23]谢瑞亭,张纪云,张玮,等.中西医结合冲击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临床研究[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24(6):401.
[24]韩 林,邵淑芹.消抗方配合避孕套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298例[J].河北中医,2000,22(1):45.
[25]李大金.中西医结合——医学殿堂一颗闪亮的明珠[J].中国中西医结合,2001,2(2):14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