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阳气是伤寒六经病证传变的决定因素

时间:2024-07-28

● 余天泰



阳气是伤寒六经病证传变的决定因素

● 余天泰*

本文探讨了阳气是决定伤寒六经病证传变与否的重要因素,其理论依据为“阳主阴从”,渊源于《易经》、《内经》,并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故临证应以扶阳为首务,扶正祛邪,防止病证传变或恶化,俾正复邪去而愈病。

《伤寒论》 六经传变 阳气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过程实质是正邪斗争的过程,即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转归及康复,皆是一定条件下正邪斗争的反映。《伤寒论》六经病证也不例外,其发生、发展、变化、转归和康复亦是正邪斗争的过程。

中医发病学极为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体内正气是否充足,是疾病发生与否的内在因素,内因是根据,决定着疾病的发展、变化、转归及康复。

所谓正气,又称真气,系生命机能之总称。与病邪相对来说,是指人体对疾病的防御、抵抗和康复能力,简称为“正”。它包含阳气和阴精两个方面,但以阳气为主导,即阳气居主导地位,阴精乃从属之。因此,可以肯定六经病证的发生、传变和转归之关键在于阳气,也就是说阳气是决定的因素。有感于此,笔者试就其探讨如下,以作引玉之砖。

1 理论依据

阴阳学说是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属于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范畴,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它不仅与当时的天文学、气象学、历法、生物学、化学等许多自然科学密切联系在一起,尤其对中医学影响深远。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几千年来一直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阴阳概念出自素称百科之母、群经之首的《易经》。如该书《系辞传》上篇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明确指出“道”包涵阴和阳两个方面,提示阴阳就是道,就是规律和方法,天地万物之理,大而宇宙,小而一草一木,皆不外阴阳而已。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自不例外。并且认为阴阳是运动变化的,因而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推动其运动变化的动力则是阳气,即阳气起主导作用。故开篇即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此后又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周易、本经》)此外,《易经》在八卦排列次序上,特将乾卦列为诸卦之首,并以“元亨利贞”作为卦辞,而坤卦乃位其后,意在昭示阳气既是一切万物肇始之源,又是其坚固善终之根,而阴从属于阳,须待阳动而后动等,充分体现了“阳”为主导,“阴”为从属的重阳思想。由于阳气的主导推动作用,使阴阳不断运动发展变化,从而化生万事万物。

恩格斯曾说过:“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易经》为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著作,乃中国哲学总源头,更是中医学阴阳学术思想之渊源。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的《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必然受其影响。如《内经》从“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亦即“天人合一”的角度出发,把宇宙万物之一的人放到天地自然界里考察、思考与研究,发现阳气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至关重要,而且是贯穿其生命全过程的。人之生命孕育、生长壮老已、健康寿夭与疾病等,无不与阳气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素问·生气通天论》明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生动形象地喻示阳气于人体生命活动的极端重要性。这一论断,成为后世扶阳学派之重要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

《内经》问世后,其所创立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始终指引着中医学的发展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成书于其后的《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继承和发扬了《内经》有关学术思想,将理论联系实际,亲身参加临床实践,并且认真总结经验,创新性地建立起以六经病为纲、汤方证为目、方证对应的六经辨证体系,开创辨证论治之先河,为中医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历来被视为中医必读之经典,尊称为“方书之祖”。特别是其高度重视顾护扶助阳气之理念,影响至深。该书之名冠以“伤寒”二字,寓意深刻,似在示人阳气至重而易伤,应当时时顾护,因而书中附、桂、姜之使用频率极高,其所创制记载的诸多扶阳经典名方经久不衰,堪称扶阳典范,对后世影响重大而深远。

清代名医、扶阳学派(俗称“火神派”)之开山宗师郑钦安,崇尚《伤寒论》扶阳思想,极力推重阳气,明确指出:“……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百病不作。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临证“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医理真传》),“以阴阳为纲”,善以扶阳大法治病疗疾,擅长运用大剂姜、桂、附等辛热药物,起死回生,屡建奇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被人们亲切地颂誉为“姜附先生”。

现代名医祝味菊先生,在郑钦安及其传人卢铸之的影响下,对扶阳学说思想推崇有加,力主“阳为生之本”,极其重视阳气在人体生理、病理、治疗、预后及康复中的作用,认为人体免疫力、抵抗力和修复能力与阳气密切相关,称“抗力之消长,阳气实主持之。阳气者,抗力之枢纽也。”“克奏平乱祛邪之功者,阳气之力也。夫邪正消长之机,一切以阳气盛衰为转归。”提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之重要论断,因而临证广用温法,创立了温散、温潜、温滋、温清和温润等扶阳方法,善用附子,素有“祝附子”之美称。特别是对《伤寒论》六经病的认识见解独到,发前人所未发,指出:“太阳之为病,正气因受邪而开始合度之抵抗也;阳明之为病,元气偾张,机能旺盛,则抵抗太过也;少阳之为病,抗能时断时续,邪机屡进屡退,抵抗之力,未能长期相继也;太阴少阴之为病,正气懦怯,全体或局部之抵抗不足;厥阴之为病,正邪相搏,存亡危急之秋,体工最后之反抗也。”认为一切时感,机体抵抗外邪之情形,皆不出此五段范围,而其中之关键即在于阳气。

徐小圃先生服膺祝味菊扶阳之论,认为“阳为体,阴为用,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全身动力,在病理情况下是抗病主力。”(《徐小圃医案医论集》)。李可先生崇尚仲景学说,重视阳气,且尤重肾阳,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所寿而不彰。’下焦一点命门真火发动,十二经循行不息,五脏六腑气化周行,生命欣欣向荣。此火一衰,诸病丛生;此火一灭,生命终结。先天之本肾,生命之本原,所凭者,此火。后天之本脾胃,气血生化之源,所凭者,此火。养生若损此火则折寿,治病若损此火则殒命。”(《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例经验专辑》)倡导“难症痼疾,师法仲景。”擅长以附子、乌头等峻药重剂救治急危重症,活人无数。卢崇汉先生推崇“阳主阴从”,以为“人体生命的活动始终存在着阳主阴从关系,”阳气“是一切的主导”,“在治病立法时,以扶阳为核心”,擅用广用扶阳法,人称“卢火神”。此外,吴佩衡、唐步祺、范中林、吴生元等诸多医家,临床皆强调扶阳气,限于篇幅,兹不一一例述。

综上所述,仲景以降,众多医家重视护阳扶阳。究其缘由,均与对阳气在发病学和病理机转中的作用之理解认识有关,即认同阳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康复中的决定性作用,因而在理念上推崇阳气,在实践上重视扶助阳气。由此可见,阳气是伤寒六经病证传变的决定因素之提法,不仅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且是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的。

2 传变规律

在《伤寒论》中,六经病之排列次序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一般来说,外感病传变是有一定规律的。所谓传,是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所谓变,是指病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循一般规律而发生性质的转变。由于传和变关联密切,不能截然分开,故常传变并称。大凡感受外邪之后,在邪盛正衰,正不胜邪的情况下,多邪气内传,自表传里,由阳入阴;反之,若正气恢复,奋起抗邪,正复邪衰,则邪气外出,病症便由里达表,自阴出阳。然而,病症的传变与否应以临床客观事实为依据,切不可拘于发病天数和六经之序。

一般认为,六经病证是否发生传变,主要取决于正气强弱、感邪轻重、治疗当否等因素,因而决定了其传变的复杂性。如初起大多表现为太阳病,病情发展依排列顺序而传变的为“循经传”,与此相反则为“越经传”。但也有不经传变,初起即为少阳或阳明病之“本经自病”的,或病情严重,一发病即表现为三阴病之“直中”者。并有“合病”(初起两经同时发病,如太阳阳明合病)、“两感”(初起阳经与阴经同时发病,如太少两感)、“并病”(先有一经病证,而后逐步出现另一经病证,表现为两经病证同时存在,如太阳阳明并病等)及“表里传”(由对应的阳经传向阴经,如太阳传少阴、阳明传太阴)等。

由是观之,足见六经病证传变的复杂性。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尽管其传变错综复杂,变化万千,实际上都不外乎内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而这个内在因素就是阳气。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唯物辨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论》)若机体正气强盛,阳气充足,抵抗力强大,足以抗击外邪,则病证发生传变的几率极小或无,更不至于发生“直中”。六经病中的“阳病入阴”(从阳病传入转为阴病,表明病情加重)和“阴病出阳”(由阴病向好而转为阳病,表示病情好转)之现象,无一不是体内正邪斗争,阳气与邪气比拼较量的客观反映。这也再而说明阳气在疾病中的地位,故《扁鹊心书》曰:“……为医者,要知保护阳气为本,……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必死。”

3 临床意义

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转化正邪双方力量的角力对比,使正气得复,邪气被逐,机体阴阳从病理状态重新恢复为正常生理的平衡状态。因此,理解和认识阳气是决定六经病传变的重要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提示我们在临证中应当时时莫忘顾护阳气,处处以扶助阳气为首务,防止疾病的传变或恶化。做到防微杜渐、既病防传、既传防变、既变防危及瘥后防复。如在病之初始,即应采取积极措施,扶助阳气,驱逐邪气,阻止病邪向里深入;当邪气由表传里时,则须防止变证发生。《伤寒论》中,太阳篇内容最多,条文约占全书之半,该篇大多是讨论误治后的变证及其证治的,足见仲景对变证的重视程度;一旦疾病发生变证,务必高度警惕,更应注意扶阳,以防疾病进一步发展或继续恶化,陷入危重凶险之地,避免阴阳离决发生。即使疾病痊愈之后,也仍需注意养护阳气,预防复发。综观整部《伤寒论》,清晰可见扶阳这条主线一以贯之,由此不难理解阳气是决定伤寒六经病证传变的重要因素所在。

诚然,我们肯定阳气在六经病证传变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未否认阴津的重要性。细细品读《伤寒论》,保存津液之义自见,其理多寓于祛邪法之中。盖欲求其“存”者,必先祛邪,邪之不去,津液终将为之害也。但是必须明确,此与纯以甘寒或咸寒之品而养阴之方法是迥然不同的。因而清代名医陈修园早就指出:“若以滋润甘寒为生津养液,实所以涸精液之源,而速其死也。”(《医学实在易》)诚乃点睛之笔。是故《伤寒论》始终以扶阳为先,通过扶阳而抑阴,祛除阴邪,而驱除邪气的目的又在于保存阴津,最终使病态失衡的人体阴阳重新获得生理平衡,从而实现“阴阳自和者必自愈”(58条)目标。所以,扶阳与存阴,二者并行不悖,然以扶阳为先导,扶阳为首务。

4 结语

总而言之,阳气至重,它是决定伤寒六经病证传变与否的重要因素,其理论依据与指导思想为“阳主阴从”,渊源于《易经》、《内经》,并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而阳气又易伤,故临证中应以扶阳为首务,时时顾护阳气,处处扶助阳气,以防止病证传变。当病情发生传变或恶化时,仍须以扶阳为重,扶正逐邪,俾正复邪去而病愈。故此,理解认识阳气在六经病传变中的决定性作用,意义重大。

[1]祝味菊,陈苏生.伤寒质难[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2]李培生,刘渡舟主编.伤寒论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

[3]郝万山,李赛美主编.伤寒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4]余天泰,《伤寒论》扶阳思想探讨[J].中医药通报,2013,12(4):12-15.

余天泰,男,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福建省名中医。主要从事高血压病、冠心病、中风后遗症及其他内科杂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工作。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人民医院(3530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