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创新引领 产业联动 打造“三聚”新高地

时间:2024-07-28

文|魏振伟

(作者单位: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就要靠优秀的人才、先进的设备、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园区”。如何让农业搭上科技创新的“快车道”,是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核心。江苏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高邮市,围绕“科技兴园、产业强园、种业立园、生态活园”的发展理念,从“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动能、发挥科教优势、培育创新主体、做强主导产业、做优特色产业、打造生态福地、建设美丽乡村、增强辐射作用”等方面入手,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致力于打造现代农业“三聚”新高地,为里下河平原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扬州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

产业汇聚促发展

“我们这里全部自动化,控温、控湿、浇水、施肥、通风等工作都由机器操作。”萌宠公司“智控”管理员小朱说,原来一座5000 平方米的大棚需要三个人管理,而现在一个人就可以管理三座大棚。“我们现在用机器人养猪,这恐怕是国内绝无仅有的装备了。”高邮品旺农牧负责人翟维志介绍说公司投入巨资启用机器人喂猪,既能减少人工喂料产生的时间差,影响生猪稳定均衡生长,又能节约饲料装卸、转运、饲喂等过程中的安全卫生控制,降低劳动力消耗和饲料浪费,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花卉基地

“在办公室里我就可以动态观察到公司几十万亩试验田的稻麦生长情况,远程操控技术人员进行农田常态化管理”,丰庆种业公司巾帼专家朱洪文表示,目前公司拥有稻麦、油菜等试验田、育种基地等800 多万亩,涉及全国6 个省,50 多个县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种子品质与产量。

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以现代种业为主导,打造优质稻麦、花卉苗木、水禽水产、特色畜禽等全产业,产业发展日趋成熟。与此同时,伴随着产业创新引领战略的强势推进,这片热土正在迸发出令人瞩目的产业活力,按照“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营销业”“旅游业”等产业共同发展的思路,不断加深一二三产业融合。

目前园区核心区建成了1.5 万亩的稻麦育种核心基地和7200 亩的稻麦超高产攻关区。建有国家级高邮鸭种质资源场1 个,年提供良种鸭苗500 多万只,鸭业经济总量突破60 亿元,高邮鸭已成为高邮农民的“致富鸭”;扬州鹅种鹅保存量10 万只左右,鹅业经济总量突破10 亿元;罗氏沼虾养殖面积11 万亩,占全国的1/4、全省的3/5,年产值突破30亿元。建成了45 万平米的花卉种植基地,4.6 万平米的交易市场,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理念,积极打造农副产品加工集中区。目前园区内已形成年生产大米60 万吨、饼干6000吨、加工面粉10 万吨、加工蛋品11.5 亿枚、废弃虾蟹壳精深加工10 万吨的生产规模。

主导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农民就业创业,按照“公司+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模式,通过实行“订单收购”“利益再分配”等形式密切利益联结机制,打通以产业链为纽带、上下游关联、风险共担,让农民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过程,分享产业发展成果。当前园区已辐射带动农户50 万户,解决就业5200人,人均增收近万元。2020 年,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 万元,超核心区所在市高邮市平均水平近20%。

50万户

当前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辐射带动农户50 万户,解决就业5200 人,人均增收近万元。2020 年,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 万元,超核心区所在市高邮市平均水平近20%。

创新集聚结硕果

园区给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人才释放创新因子,科技结出丰硕成果。园区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园区发展的强大引擎,千方百计集聚科研、人才资源,高水平推进园区创新、创造、创业。当前,园区已构建了“一校两所”(扬州大学、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等研发机构、核心区有“科技中心与扬大科教园区”、企业有“工程中心与科技专家团队”的三级科研体系,通过积极落实科技人才政策,创新激励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鼓励高端人才和优秀团队入驻,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园区现建有科研平台51 个,集聚高端农业科技人才73 名,自主研发和引进推广新品种30 个,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企业科技副总111 人,举办技术培训、专家讲座100 多次,受训近5000 人次,发放科普宣传册5000 余册。一系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在有效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档次和质量的同时,真正实现了农业经济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高邮市国家级高邮鸭良种繁育中心是高邮鸭保种育种的重要平台,主要承担高邮鸭的资源保护、科研选育与良种推广等公益性任务。该公司2008 年被原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高邮鸭保种场、高邮鸭良种繁育中心,占地总面积500 亩,投入资金5000 多万元,建有1000 多平方米的科研办公楼,配备了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和办公设施。旨在提高高邮鸭生产性能的“提高高邮鸭‘三率’(产蛋率、青壳率、双黄率)”“提高高邮鸭肉用率”“鸭稻共作”“早春鸭饲养”“鸭鱼混养”等科研课题已取得显著成效,使高邮鸭的年产蛋从过去的180 个提高到250 个、青壳蛋率从17%提高到95%、双黄蛋率也从过去的1.2%提高到3%左右,高邮鸭的养殖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原种保护区建立了120 个育种家系,常年饲养1200 只种鸭;核心群保护区每年可饲养3 万只核心群种鸭,提供300 万枚种蛋;苗鸭孵化区每年可向社会提供配套系高邮鸭良种500 万只以上,为高邮鸭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种基础。

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物甲壳质(虾蟹壳)精深加工以及氨糖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型企业,拥有“国家级虾蟹壳综合利用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甲壳质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宋湛谦院士工作站”“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博士后实践基地”“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每年科技研发费用占企业销售额的4.3%左右,与江南大学、中科院过程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组建了一支较强的研发团队,主要生产研发甲壳素、氨糖系列产品、定制化学品(医药中间体)等产品。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政策凝聚稳保障

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是园区快速发展的巨大引擎。自建园之初,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扬州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农业、财政、发改、国土、环保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高邮市成立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模式,同时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院团会”联动工作机制。扬州、高邮两级政府在基础设施配套、用地指标安排、入园项目奖补等方面“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举全市之力打造园区,将各方项目资金向园区倾斜,积极打造园区投资硬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向园区集聚。扬州市每年给予1000 万园区专项建设资金,高邮市每年给予5000 万元建设资金,同时给予300 万元园区办公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目前,园区累计争取国家、省市级项目30 多个,项目资金达5 亿元,园区已累计投入资金26.84 亿元,对内部道路、给排水、电力燃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已逐步成为“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肥沃”的农业样板区。

为充分保障园区建设投入,拓宽农业发展领域,提升园区发展质态,高邮市政府专门成立扬州兴农高新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治、财政投资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公司作为高邮市国有十大平台公司之一,享受市属国有平台公司同等政策,公司采用实体化运作模式,以保证公司的效益与发展。目前公司融资规模达20 亿元,固定资产76 亿元,2020 年公司成功通过“AA”级信用等级评定。近年来,公司在服务园区发展的同时,致力于园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先后投资2 亿元,建设了10 万平米多肉花卉生产基地和2.7 万平米温室育苗中心,在为园区花卉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优质产品的同时,为入园花卉企业提供了优质种苗供应,同时公司成立高邮花卉苗木星创天地,集聚了各类花卉苗木方面的高端人才和高端技术,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人才的保障,目前已带动近200 个农业经营主体30 多个青年人在园区创新创业。

环境是发展的优势,服务是发展的品牌,园区以立足打造一流的服务环境为目标,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创业政策宽松、服务优质高效、投资见效明显、发展环境优越的创业热土。目前园区已集聚各类农业科技型企业91 家,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9 家,其中国家级1 家、省级15 家。入驻企业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 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22 家,上市企业2 家,各类新型经营主体400多家,直接带动农户2 万户。

百尺竿头行不辍,中流击水启新章。未来,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以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标杆,以澎湃向上的精神状态,精进不止的奋斗姿态,努力将园区打造成“四化同步”的实践区、三产融合的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的集聚区、美丽乡村的体验区,打造江淮平原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高地,向着全国一流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阔步前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