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文丨刘贺贺 石洪峰
(作者单位:铜仁市科技局)
高温下稻蛙收割前的疾病防控、水温管理指导
梁正其,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副教授,贵州省水产学会理事。多年来,他致力于铜仁市以及贵州省生态渔业养殖技术试验示范研究及推广应用和水产动物疾病防控指导、农业产业发展帮扶等相关培训工作。
从2016 年起,梁正其就到洋溪镇开展产业帮扶。梁正其初到洋溪时,就对全镇开展细致地调研,为探索洋溪镇产业发展出路,他的脚步踏遍了全镇15 个村的每一个角落。经过调研发现,洋溪镇水田平坦,水质好,水源充足,具备发展渔业的自然地理条件,但当地还停留在单一的传统水稻种植模式,经济效益不理想。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好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渔业,提高经济效益,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他首先想到的是推广稻田养鱼。一开始村民并不信任他,吃了不少闭门羹,他并没有放弃,以少数示范带动开始推广稻田养鱼模式。百姓对稻田养殖的技术不清楚,他就亲自下到田间地头做示范指导,细到田沟挖多宽、田埂多高、进出水口怎么处理、鱼苗怎么下田、养殖过程中田里水质如何判断是好水与差水,并随身携带着自己编著的《水产动物疾病与免疫学》,常规鱼类疾病的症状是什么样子,到田间、百姓家里一病一图地给百姓看,还教会百姓如何简单处理、防控水产动物疾病。他还将自己编著的《稻田养鱼技术手册》《水产动物疾病与免疫学》免费送给百姓,让百姓不明白时方便查阅,做到学懂弄通,充实农民的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到2018 年时,洋溪镇双龙村、新黔村、王家村、新阳村、曾心村等均实现了一田两用,充分利用了稻田空间资源,经济效益亩产值从2000 元提高到了5000 余元,真正实现了群众脱贫致富。他到过的地方,老百姓亲切地叫他“鱼教授”。现如今的洋溪镇已发展成为水产强镇,探索出了冷水鱼养殖、棘胸蛙养殖、稻田养鱼、池塘养鱼等多种模式。
科技推广,最根本的就是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让农民自觉自愿地改变传统农业观念,主动接受和掌握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技术,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度。对发展稻田养鱼过程中选地、田间工程怎么建设以及后期稻田养鱼过程发现疾病怎么诊断及防控等关键技术问题,他采取堂屋培训会、院坝培训会、田间培训会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用理论培训改变百姓传统种养殖观念,增强百姓科技助农、科学发展农业产业理念,实现现代农业发展。多年来开展大小技术指导培训100 多场、培训人数超过5000 多人次。
2021 年3 月,多年在外务工的孟华回到家乡想创业,但如何创业,选择什么产业都毫无头绪,经过县里推荐找到梁正其,希望得到指导。经过双方对接商讨,达成了发展稻蛙综合种养产业的共识,成立铜仁梦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在稻蛙发展方面,孟华并不是很了解,但他信任梁正其。梁正其从示范基地选址、建设,蛙的繁育、苗种培育、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全程现场指导。为了保证稻蛙产业能顺利在印江落地生根,梁正其结合黑斑蛙生长特点及常见疾病提出了“中药防控和中药疗法”,从蝌蚪开始进行中药防控,对于蝌蚪、蛙苗如何选药,各药如何配比,如何用药等进行全程指导,提高蛙苗免疫力、抵抗疾病能力,减少后期疾病发生,减少后期抗生素药物使用。同时,利用“公司+农户+科技人员”解决农户发展产业“两头难(苗难、销售难)”问题。短短6 个月时间,建立示范基地200 亩,辐射养殖1000 亩,稻田产值突破2 万元。计划3 年内,规划发展稻蛙综合种养面积5000 亩。
梁正其为梦兴公司进行稻蛙高温苗种管理和饲养管理指导
梁正其说,“我是真心实意地想帮助企业在我们这落地生根的,真心实意希望企业能带动当地百姓发展产业,让我们老百姓的日子能好起来,再辛苦也是值得,如果扶持的都是短命企业,百姓也得不了实惠,就耽误时间和功夫……”
山麻鱼(学名粗须白甲鱼)是铜仁梵净山一尾很受消费者青睐的土著鱼,但这条鱼野生资源紧缺,尚未开展人工养殖,市场资源量极少。为了保护本土鱼类资源,梁正其带领团队进行山麻鱼野外资源量调研、仿生态养殖驯化、人工繁育、苗种培育等相关技术攻破,终于在2021 年成功完成了三批人工繁育,获取受精卵6 万多粒,已成功孵出鱼苗3 万余尾。山麻鱼人工繁育取得重大突破。
他说:“我工作了8 年,几乎一直在田间地头,脱贫攻坚结束了,但作为科技人员,作为高校教师,我的任务还没结束,还要为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不忘初心,用所学,坚持不懈地深入基层,开展好科技服务,打通农业技术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为铜仁生态渔业发展服务,攻坚土著鱼类人工繁育难题,助力乡村振兴,成为铜仁百姓渔业产业发展真正的贴心人”。
梁正其用实际行动践行他作为科技人的初心使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