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海安市:聚焦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科技强市

时间:2024-07-28

文/刘礼文

航拍下的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创业园

海安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黄海、南望长江,通江通海通上海,是享誉全国的教育之乡、装备制造之乡、纺织之乡、茧丝绸之乡、建筑之乡和长寿之乡。是省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全省构建滨海特色城镇带中等城市。

自2018 年获批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单位以来,海安市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向,围绕科技支撑产业发展主题,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 在体制机制优化、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主体培育、重大载体平台建设、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政府引导创新、企业主动创新、高校院所联动创新、全社会支持创新的浓厚氛围,实现了“小科技”向“大科技”的转变。连续四年获评全省推动科技政策落实和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明显地区。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榜、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榜、工业百强县市排名中分别列第24 位、第 7 位、第17 位。

聚焦组织推进,形成创新强大合力。 坚持“一把手”抓“第一动力”,市委书记挂钩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 海安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工作推进责任制,将23项国家监测指标和34 项自我加压指标分解到部门和区镇,召开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暨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动员会,科技局、发改委、财政局、组织部等10 个牵头部门逐一签订责任书。市委、市政府从百分考核中拿出较大分值分别对市级机关、区镇进行科技创新绩效考核。每月全体市委常委到各区镇核查科技创新项目进展情况,实行月度点评、季度夺杯、年终“谈优谈差”制度。创造性开展“机关部门服务企业科技行”,300 多名科级干部挂钩服务400多家重点企业,做到机关干部工作绩效与企业创新成效挂钩、 企业创新成效与财政激励政策挂钩,实现企业由“被动创新”向“主动创新”转变。

2020 年11 月7 日,第七届中科院专家走进海安活动。

聚焦问题导向,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将开发区和高新区的科创园由股级事业单位升格为正科级行政单位,落实市科技局和重点园区“交叉兼职”机制,开全省先河。 在开发区和高新区设立科技和人才工作局,其他8 个区镇增挂科技人才办公室牌子,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专岗专用。 10 个产业集群培育部门设立产业科技创新办公室,增核1 名中层职数,初步形成“1+1+N”(1 个部门分管负责人、1 个职能科室、对接N个产业商会)组织机制。 区镇和部门新增专职从事科技管理岗位人员近40 名。 每年举办“创新创业在海安”和“中科院专家走进海安”主题活动,推动全市近600 家企业与170 多家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2020 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46 个,与中科院系统、“双一流”高校合作项目占比近60%,年净增工业应税销售60%以上来自产学研合作项目。

聚焦产业创新,促进动能接续转换。 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十大产业集群,建立市领导挂钩、10 个经济部门具体推进的培育工作机制,实施三年培育壮大计划,梳理“卡脖子”技术清单,排出行业研发能力前10 强的高校院所及顶尖专家团队,加强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成果转化,全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建有锻压机械、电梯设备、建材机械、磁性材料4 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时尚锦纶示范基地等60 多个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 农业现代化水平稳居江苏第一方阵,获评全国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一大批建筑业企业走出了传统施工模式, 向重设计研发、重技术创新方向发展, 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 家,江苏省级建筑类企业技术中心6 家,江苏省三星级上云企业3 家,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1 家。

聚焦创新主体,提升创新发展意识。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评选表彰创新能力提升星级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不断增强企业家创新发展意识。精选一批创新基础好的行业单打冠军后备企业,实行市领导挂钩、部门推进、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先后有5 家企业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 家企业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总数居江苏县级城市前列。全面开展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大力实施高企“小升高”培育计划,建立培育库,提供精准化全程服务。 2020 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55 家、净增105 家、总数374 家,均居南通首位、全省前列。 462 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总额达9.4 亿元,同比增长73%、61%。联发集团连续三年入围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鑫缘集团、联发集团、铁锚股份3 家企业入选江苏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入选数南通第一。 近三年,企业牵头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蓝色粮仓科技创新” 重点专项各1 项,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 项。 近年来,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近1500 项,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2 项,支付经费超10 亿元,江苏县级城市领先。

聚焦载体建设,招引高端创新资源。加强“一区一战略产业”培育,海安高新区全力推进创新核心区建设,高科技项目和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市1/3 强,2018 年正式升格为省级高新区。 出台政策支持新型产业研发机构建设,先后建成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海安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北大上海微电子研究院海安集成电路技术创新中心等9 家新型产业研发机构,累计为300 多家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检验检测、人才培养等公共服务。依托重点高校院所,推动21 家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拓宽产学研合作范围,加强高尖新设备引进,建成行业一流的企业研究院,建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家, 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点1 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各3 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6 家,总数均居全省县级城市前列。

聚焦乡村振兴,推动科技强农惠民。 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鑫缘茧丝绸产业园、中洋长江珍稀鱼类产业园、雅周农业种植科技园成为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区。国家级绿色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促进项目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审定。先后获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 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8 家,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型企业21 家;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1 家、省级“星创天地”2 家, 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分店2 家、便利店4 家。“海安大米”“海安禽蛋”“海安脆梨”“海安紫菜”“海安香芋”“海安麻虾酱”等获评中国地理标志,粮食生产全省“十五连冠”,河豚养殖世界之最。2020 年, 我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5176 元, 增幅7.8%;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1.08 亿元,增幅2.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9.20 亿元,增幅3.6%。

聚焦人才引培,激发创新创业激情。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最核心的要素。推动科技创新,必须最大限度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能,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深入实施“海陵英才”计划及海陵“名家、名师、名医”工程,共引进国家级人才59 人、高层次人才812 人,入选国家级人才 6 人, 省“双创计划”176 人,“双创团队”7个,147 人入选江苏省“333”与南通市“226”人才培养工程,入选数量均居南通第一。 人才综合竞争力前移3 个位次,位居全省第5。

海安将持续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今年3 月8 日召开了全市科技发展大会,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科技强市的意见》,构建“1+13+1”的科创体系,“全域作战”打造科技强市、人才强市,全力激发“第一动能”“第一资源”,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县(市)。

在优化管理体制上开新路。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更好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持续推动“大科创”体系的深化和完善,组建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的科技创新委员会, 在科技局下设办公室,增设内设科室、增核行政编制,负责科技创新委员会日常管理工作。

在拓展创新领域上开新路。从以往主要抓制造业科技创新,向农业、建筑业、社会发展等领域创新全面拓展,在攻关国家、省重大技术难题中“揭榜挂帅”。 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与推广,加快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强化建筑业科技创新, 校企共建建筑产业学院,催生一批建筑行业高新技术企业。 建立医疗卫生、教育、公共安全保障、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的全面创新体系, 提升社会各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应用水平。

在培强企业主体上开新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源头培育,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新格局。 面向建筑新材料制造业、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等领域,拓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 到2025 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翻一番。充分发挥“苏科贷”等政策叠加效应,在股权投资、技术奖励、风险基金、产业基金等方面给予小微企业更大力度支持,努力培育更多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力量。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行业领域中的话语权,催生更多的主板上市企业、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行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海安人民的休闲地——七星湖

在打造重大载体上开新路。对照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将“5 大项、50 个小项”逐一比对,补短板、强弱项,力争三年内建成国家级高新区。 立足“一区一战略产业”, 加大科技招商和招才引智力度, 集聚优质科教资源, 聚力发展功能新材料产业,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突出创新核心区建设, 引入中科院和“双一流”高校共建新型产业研发机构,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搭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加快打造“科技项目+尖端人才”的集聚区,积极布局“科技服务+技术支撑”的创新高地。

在提升创新平台上开新路。 积极与大院大所合作建设产业研究院, 完善研究院科研人员奖励激励机制,增强造血功能,为行业企业提供优质的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服务。 两年内建成2 家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研究所。 严格按照“五有”标准,推进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中心全覆盖, 并推动更多创新平台进入国家级、 省级重点研发平台布局。 推动企业创新成果社会化运用,引导行业龙头企业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研发型公司,对外开展检验检测、成果转化等有偿性公共应用,努力实现共建共享、效益最大化。

在发展科技金融上开新路。 拓展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机制,推动科技银行建设,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积极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和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业务, 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运用。 构建保险行业支持创新激励机制,加强首台套产品、非标产品保险,并在专利执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人才补充医疗养老等保险方面实现突破。 做好与上交所、深交所、省股权交易系统的协调对接,优化完善服务指导,为企业上市融资搭台铺路。

在建设人才强市上开新路。 创新人才招引模式,广纳现代建筑、现代农业、“名医、名师、名家”、涉外等优秀人才。 充分发挥省属民企科研事业单位、全省首批G42 人才人事综合改革示范基地等优势, 全力引进一流人才团队。 强化人才奖励激励,把与人才切身相关的住房保障、保险医疗、子女入学、执业资格认定、文化健身等事项做细做实,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全面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人才环境,形成引进一个专家团队、培育一批科创企业、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格局。

在营造创新环境上开新路。 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做到工业、农业、建筑业等各类企业全覆盖。 建立政府采购支持创新产品机制, 政府优先购买本地首台套产品、科技型产品。 每年评选奖励优秀科技成果, 并让获得奖励的企业拿出一定比例重奖有功人员,激发企业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 构建知识产权培育保护机制,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 成立由科学家、行业龙头企业和懂经济工作的转岗领导干部等人员组成的产业科技创新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 定期召开经济及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会, 精准研判指导产业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