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安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打造丘陵山地高效高值农业产业综合体

时间:2024-07-28

溪龙白茶园区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是***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第一竹乡、中国白茶之乡。

安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于2018年列入第八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总面积1.33万亩。园区以笔架山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主体,以竹、白茶和特色中药材为园区主导产业,紧抓长三角地区消费市场升级需求,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园区产业升级、业态发展、乡村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探索南方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自园区批准建设以来,安吉县委县政府成立强有力的工作专班,统筹资源协调发展,积极推进园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2021年园区总产值148.6亿元,生产加工能力及效益水平显著提升。

目前,安吉白茶产业品牌价值达45.2亿元,椅业产业占国内市场1/3、出口市场的2/3,竹产业以全国1.8% 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10% 的竹业产值,休闲旅游业进入旅游总人次破两千万、旅游总收入超两百亿元的“双千百时代”。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被***总书记形容为“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并获得了“中国名牌农产品”、浙江省第一和第二届“十大名茶”等称号,连续十二年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十强。

目前全县白茶种植面积已达20.56万亩,产业链从业人员达19.8万人,其中直接从事种植的人员44100人,总产值超过31亿元,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8600余元,是当之无愧的富民产业。

近年来,园区通过“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的方式,带领安吉白茶搭上了“数字”快车,安吉白茶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模式入选浙江省首批数字赋能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典型平台。

围绕安吉白茶产业发展需求,园区对全县20.56万亩茶园开展数字测绘及图斑入库,完成茶农确权登记,并“一对一”设立茶园数字身份证(茶园证),实行“一园一证”管理。通过一张全县域GIS地图统一管理安吉白茶产区分布、茶园位置、茶园面积、所属主体、种植品种等。通过安吉白茶交易系统对现有的“茶园证”“金溯卡”管理模式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完善运营能力与服务能力,从总量控制出发对安吉白茶进行保护。

整合原有茶园用工管理、投入品追溯监管、农产品追溯等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安吉白茶全产业链的智慧化监管。对茶园基地信息及生产流程,每个环节都附上区块链唯一码,达到“一企一码”,使得每个环节都有据可查,目前已实现5家企业数字化监管。安吉白茶已经率先正式上线运行安吉白茶“浙农码”,此为全省首个地市级“浙农码”应用,该码可统一归集不同农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为安吉白茶建立数字身份,实现展示信息、产品品质管理可控。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码15.21万枚。

园区还汇集相关部门涉农数据,对各节点数据应采尽采,搭建数据云平台,进一步丰富基础数据库,打造多跨协同的数据闭环体系。在“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核心思想指导下,已经在安吉白茶核心生产基地建立环境监测站,配置全景可视化监控、一体化灌溉、质量监测等智能管理装备,实时动态做好茶园信息采集以及数字化管理。目前,安吉县已建成5家示范性智慧茶园,总辐射茶园面积1.6万亩。首批5家未来工厂平均生产效率提高80%,运营成本下降45%。以宋茗工厂为例,日产能从10吨提升至20吨,增长100%;总产能在原有60吨加工产能的基础上,产能翻一番达到了120吨,人工成本降至原来的10%。安吉与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在园区建立了白茶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心、白茶资源高值化利用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专家工作站。

安吉白茶数字工厂加工现场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安吉”

安吉竹资源丰富,种植面积达101.1万亩,蓄积量1.8亿支,县年采伐量近3000万支,年消耗量1.5亿支。现已建成毛竹现代园区21个,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70家。安吉现有绿色竹业企业近900家,集聚了永艺、恒林和中源3家上市企业以及永裕竹业、耕盛堂生态农业等2家国家林业龙头企业、24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竹材加工囊括了从原竹到成品的一条完整产业链。安吉县共有竹制品企业9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30家、2家国家重点林业龙头企业、1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产值亿元以上企业7家,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3家。截止到2021年底,安吉竹产业32家规上企业总产值41.4亿元。

2020年竹产业入选浙江省第四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2021年,成立了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今年6月,安吉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安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安吉县竹产业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

安吉县不断挖掘竹文化内涵,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拥有竹产品注册商标200余个,各类专利技术1000多个,竹地板、竹凉席、竹工机械、竹炭等产品依托科技的翅膀,不仅在国内俏销,在国外更是抢手。无论竹林培育、竹产品开发与利用,还是竹旅游资源的开发,都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前列。

创意和文化设计,创新和科技研发,让竹产业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赋予安吉竹产业更大的活力和发展空间。杭州举行的G20峰会,让安吉的创意竹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无论是安吉“两山杯”国际竹产品创意设计大赛,还是“竹产业·竹建筑·竹文化”绿色发展高峰论坛,都让世界看到安吉的创意竹产业。从卖竹子到卖竹产品,再到如今的卖竹科技,从创新科技“竹”到创意产品“竹”,安吉用科技和创意实现竹产业的“点竹成金”。

“两山”理念引导休闲农业绿色发展

安吉按照“一产接二连三”的产业互动目标,积极推进“中国大竹海”“中国白茶之乡”“中国美丽乡村”等品牌的建设,培育出安吉白茶文化特色小镇、安吉竹福旅游综合体、中国大竹海主题度假综合体等休闲农旅目的地。通过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创新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新业态,每年投入超3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民宿)提升、乡村人才引进等,逐渐形成“3大中心、10个聚落”的乡村休闲旅游格局。涌现出鲁家村“家庭农场+村+企业”、目莲坞“农户+村+企业”、刘家塘村“慢生活体验区”等创新模式,重点培育了25个精品乡村度假社区,乡村特色休闲农业发展迅速。2021年共接待游客26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5.7亿元,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第1名。

总结经验促发展 厚植优势再出发

安吉在南方丘陵山区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园区立足农业农村特色和自然资源禀赋,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构建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园区生产、生活环境,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探索出了新的思路和模式,积累了十分重要的经验。牢牢把握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观。建立高效的科技合作机制,强化与国内外优势科研教学单位的合作,加快聚集人才、科技、信息等生产要素,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促进产业规模化集聚。

依托本土文化优势,加快形成园区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品牌差异,把安吉特有的白茶、竹产业等做大做强,着力打造具有安吉特色的生态高端产品品牌,提升园区乃至整个安吉农产品的附加值。

园区自建设以来,积极谋划招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等科研资源,在公共服务中心大楼布局科技研发、检测检验、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功能,突出园区的科技水平。安吉县委、县政府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园区的建设发展,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笔架山农高区管委会具体负责核心区块建设,管委会下设国有公司具体负责园区的基础设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笔架山园区和孝丰竹产业园区(新园区)县财政已累计投入超过2.5亿元,计划还将投资5亿元。

园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聚集、创业服务、产业带动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园区管理体制不够流畅、创新平台聚集不够、多元化投入不足等问题。

从2018年批准建设到2019年年末,核心区主要处于基础设施投入建设阶段,随着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践行“两山”理念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总体布局深入推进,园区内科技创新平台一直在谋划和对接中,科技创新平台聚集较慢,科技支撑能力相对薄弱。

下一步,园区将以创建成“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总目标,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为切入口,着力在科技创新集成、特色产业集聚、生态功能优化、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下功夫。

一要强化资源要素聚集。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科技通道,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积极探索机制创新,完善政策、金融、社会资本等多元投入机制,引导科技资源和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园区高度集聚。

二要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要巩固发展好茶叶、竹子等主导产业,兼顾发展好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三要加大力度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进一步推进“双创”载体建设,提高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大力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以科技资源的集聚带动产业的集聚,以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