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文/本刊记者 王雯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注重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科技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脱贫攻坚要以科技为支撑,以人才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彻底摆脱贫困。人才匮乏、急需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本土人才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已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短板。
精准引才、科学管才、高效用才,充分放大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新效应,既能有效补齐贫困地区科技力量匮乏的短板,又可为拥有技术的人才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和平台;既能给农民提供科技指导和支持,又有益于科技成果转化,将创新创业的新理念新模式在乡村成功落地。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创新科技人才管理举措,为扶贫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陕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培训主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热点、农业科技工作的焦点以及涉农企业发展中的痛点展开。在人才管理方面,陕西省将“三区”科技人才纳入科技特派员管理,将2014~2019年6年间被选派为“三区”人才的科技人员和培养的地方科技骨干全部认定为科技特派员,充实了队伍,提升了质量。
陕西省把“三区”人才纳入科技特派员队伍,与市县级科技特派员紧密结合,实施对贫困村的结对帮扶,实现了全省92个县(区)5850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进一步发挥了“三区”人才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自2014年启动“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以来,河南省共选派“三区”科技人才5387人(次),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达1.564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经费3995万元。形成了“团、队、员”一体化、全覆盖的帮扶新模式,开展技术服务21万多次,组织培训38170多场,培训群众119万多人次,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4480余项,推动了淮滨弱筋小麦、卢氏食用菌、封丘金银花、淅川石榴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提质增效,在脱贫攻坚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河南师范大学明确“三区”人才科技服务可以抵课时,河南中医药大学出台“三区”人才享受参与职称评审加分政策,周口师范学院享受省部级项目政策并给予选派经费1:0.4配套及科研加分奖励,河南农业大学将实施“三区”人才计划作为省级课题并享受职称加分政策。
广西已开发建立“农村科技服务云平台”微信公众号,目前已实现科技特派员的实地服务电子签到、签到验证、服务绩效填报、签到统计、每日简报、服务跟踪追溯、服务宣传等功能。科技特派员每次开展实地科技服务,只需用手机登录微信平台点击签到和拍照,服务后填写相应的服务内容,各级管理人员即可了解服务情况、统计服务绩效。通过平台导出服务凭证还可作为报销费用和核发服务补助的依据。
科技特派员派出期间在单位的人事和工资关系、福利待遇不变,工作业绩纳入科技人员考核体系,选派工作经历列入科技人员的基层工作经历。对年度科技服务工作考核结果为良好及优秀档次的科技特派员,在职称评审、晋升以及各类评先评优中,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和倾斜。年度考核评为优秀的科技特派员,所在单位在年度考核中直接认定为优秀档次,不占本单位优秀档次人员指标。科技特派员以资金、技术入股等形式,到贫困村屯发展产业项目,或者领办、创办、协办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的,可按贡献获得相应收益。
海南省以创新的科技援助方式确保市县获得实惠,在人员选派方面实行分类派遣。结合财政经费有限、挂职人员派遣难度大的现实情况,“三区”科技人员按挂任科技副乡镇长援助和非挂职援助两种方式选派。挂职科技副乡镇长通过组织部门正式的行政任命,直接派遣到“三区”市县乡镇挂职一年,全面参与挂职乡镇的科技工作。非挂职援助科技人员开展工作方式灵活、服务时间灵活、服务内容灵活,科研院所、高校等高精尖人才对此类派遣反应热烈,积极性高。
根据《海南省“三区”科技人才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明确以包干制支出形式,在“三区”派遣人员经科技部备案确认后,第一时间将派遣工作经费打入派遣人员个人账户,由派遣人员在服务期间按规定用途自行统筹开支,服务结束时递交工作绩效报告即可。通过破解报销难的经费使用问题,极大程度调动了“三区”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按派遣人员不同类别制定完善了分类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对挂职科技副乡镇长,由挂职所在市县组织部门、科技管理部门和挂职所在乡镇政府组成联合考核组对其一年挂职工作进行考核,并作出等次评定,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市县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对非挂职援助人员的工作绩效评价,评价结果报省科技厅备案。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对非挂职援助人员一年开展工作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选派人员到位率情况、选派人员制订援助计划情况、选派人员援助工作实施情况、选派人员援助工作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认真贯彻 《“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实施方案》各项规定,严格按照该实施方案确定的工作原则、基本要求等抓好任务落实,结合选派人员帮扶工作,为科技特派员颁发科技特派员证书,建立一批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实现了挂牌帮扶。严格监管选派、培养各个环节,认真审查选派人员的学术水平、实践能力,真正把熟悉基层、能够深入基层的科技人员选派出去。同时,择优择需务实培养贫困县“乡土”科技人员,打造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科技致富带头人。按照国家有关财政政策等各项规定,明确专项经费使用范围,严格拨付程序,保证专款专用。
湖南省在“三区”科技人才选派方面,坚持精准选派,不断挖掘科技人才价值潜力。以大力实施湖南省芙蓉人才行动计划为牵引,壮大“三区”科技人才队伍。一方面,聚焦粮食、畜禽、水产、油茶、茶叶、水果、蔬菜及中药材种植业等特色产业,摸清人才需求情况,因地制宜,精准选派;另一方面,兼顾基层需要和科技人员专长,既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科技人员密集的企事业单位选派,又依托省、市、县“三级联派”的选派模式,把基层需要的“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手”纳入“三区”科技人才队伍,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深度融合。
在人才管理方面,建立考核退出机制。积极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奖项”等倾向,科学设置人才评价目标、指标、方法,着重考察人才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对责任履行不到位、工作成效欠佳的及时调整,实行优胜劣汰、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在“三区”科技人才管理方面,吉林省成立了由省科技厅分管副厅长任组长,各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主管科研工作、人事工作的副校长(副院长)及相关县(市、区)分管科技工作的局长任组员的“三区”工作领导小组。在具体实施方面,吉林省对“三区”科技人才的管理实行科学的统筹管理,使科技人才精准对接,发挥所长。
一是按需对接。针对各县(市)的科技需求,吉林省选派的“三区”科技人员,专业涉及药用植物、食用菌栽培、畜禽养殖、园艺果蔬、水产养殖、电子商务等众多领域。符合地域特色需求的选派方式,有利于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二是合理搭配,确保服务梯度。“三区”工作开展以来,吉林省注重科技人员选派配置的合理性。例如:2018年,吉林省农科院选派的51名科技人员中,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6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5人。其中,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30人,助理研究员15人。合理搭配有利于选派人员进行相互交流和研究解决服务基层中遇到的问题,满足受援单位多方面需求。
三是均衡分布,确保服务广度。经过充分调研掌握需求信息,将“三区”科技服务人员选派至吉林省8个国家级贫困县(市),做到点多面宽,便于进行技术扩散和辐射,让更多的地方看到科技人员的身影,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引领带动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