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扎根沃土助脱贫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时间:2024-07-28

文/刘珂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市农科院”)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坚持“院党委领导、专家团落实”的工作机制,将湖北省“农业科技五个一工程”、武汉市“农业科技提升工程”、市农科院“包区服务工程”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三五”以来,共选派100多个专家团队,开展科技扶贫活动500余次,累计3000余人次投身到科技扶贫工作中,围绕种养结合、链条延伸、功能拓展,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水生蔬菜、特色水产、特色林果等产业,把农业科技输送到全省四大集中连片贫困山区的37个贫困县及武汉市4个新城区的贫困家庭,辐射带动15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强措施,创新扶贫攻坚机制,合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党建引领,凝聚科技扶贫一条心。将“精准扶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列入全院十项工程之一,坚持党建引领,问题导向,举全院之力,集全员之智,将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将党支部建在学科上,组织扶贫科技人员开展“大地上的党支部”党建品牌提升和“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将“使命记在心坎上”,推动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2019年度“大地上的党支部”成为全市15个市优秀党建品牌之一。

统筹布局,实现科技扶贫一体化。统筹全院资源,根据服务区域、服务主体特点,开展定向帮扶、特色帮扶。依托省“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省“三区”人才及科技特派员进行“包保服务”。在武汉每个涉农区组建一个包区服务团,由1名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1个研究所牵头,多学科专家共同组成服务团。签订任务书,以目标清单、任务清单、实施效果清单“三张清单”确保扶贫服务成效。

人才支撑,擎起科技扶贫一面旗。“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为强化人才对贫困村的支撑能力,市农科院先后将30余名优秀的中青年干部及专家选派至扶贫一线挂职。推荐337名专家成为省、市科技特派员,28名专家成为省“三区”人才,深度服务贫困地区。组织全院100余名各产业链专家开展跨学科、跨部门的科技帮扶活动,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重对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聚焦特色产业带动

主动作为,融入全省脱贫攻坚一盘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不脱贫,重点在四片。位于秦巴山集中连片区的郧西县安家乡长岗岭村,是全省重点贫困村之一。市农科院结合当地农业实际需求,选派科技特派员和“三区”人才实施推广示范“鲌-黄颡鱼等混养模式”“莲-小龙虾综合种养”“巨菌草养羊”等综合种养模式,建立农业科技核心示范区200亩,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多次组织该村骨干人员到市农科院现场参观学习培训,为村里培养“土专家”“田秀才”5名。该村于2017年提前一年全部脱贫、整村出列;2018年村集体收入30万元,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21元;2019年开始种养果蔬、小龙虾、名优鱼等产品,探索兼具生态休闲观光型、适宜山区的“沟域经济”乡村振兴示范点,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在竹溪县,市农科院通过选派挂职科技副县长,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服务等形式,将其纳入市农科院国家级专家服务示范基地,并挖掘当地特色产业,利用“合作社指导+扶贫户养殖+工作队销售”的养蜂模式,大力发展土蜜蜂养殖,2019年竹溪县土蜂蜜产量较往年增加3倍,有效带动了一批土蜂蜜养殖贫困户增收创收,竹溪县已于2019年成功创建竹溪土蜂蜜中国地理标识产品。此外,在大别山集中连片区的红安、麻城、蕲春、罗田,武陵山集中连片区的建始,幕阜山集中连片区的阳新等地,都留有武汉市农科院科技人员在田间地头扶贫的身影。

示范带动,率先摘掉服务主体贫困帽。毛冲村地处武汉市新洲区西北部,丘陵岗地,受自然环境、交通设施等多重因素制约,属于省级重点贫困村。2015年以来,该村是武汉市委组织部与市农科院的共同驻点贫困村。武汉市农科院充分发挥蔬菜、畜牧、水产、林果、农业规划等多学科科技资源优势,以规划为引领,帮助村里发展特色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毛家冲村形成甘蔗种植、精品苗木、水生蔬菜、生态养鸡等八大产业,近两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保持在30万元以上,已具备自我“造血”功能。为巩固脱贫成效,市农科院还将扶贫、扶志与扶智相结合,设立农民培训学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扶智扶志典型户。该村提前4年脱贫出列,是武汉市第一批脱贫村,荣获“市级驻村工作队先进集体”荣誉。

除驻点贫困村外,市农科院同时在武汉黄陂、江夏、蔡甸等地,协助帮扶具有代表性的贫困村,使其发挥区域内的示范带动作用。如位于黄陂区的凤凰寨村,因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村里的撂荒地随处可见。为尽快帮助村里发展支柱产业,市农科院对当地的农地和水体进行全面测量和检测,涵盖5个方面68项指标,每份土样检测报告测量数据达2000多个,全面摸清该村发展现代农业的自然条件,科学编制《凤凰寨村农业产业专项规划》。2018年,市农科院在该村建成30亩籽莲种植科技示范基地,示范自主选育的莲藕新品种,当年籽莲生产产值达到10万元,作为扶贫主打产业之一。如今,全村太空莲种植面积达200亩,每亩产值约4000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稳产增收。同时,市农科院还通过产业帮扶培养了一批技术能手。例如,该村的种植大户龚志力,之前因不懂技术连年亏损,在他正要放弃的时候,市农科院专家给予了他及时的指导,当年即实现了扭亏为盈,年创收20余万元,现在他已成为周边村镇的“名人”。

为扩大扶贫产品的知名度,市农科院还帮助毛冲村、双河村注册了“毛家冲”及“木兰鑫品”两个商标品牌,引导扶贫产品向品牌化方向发展。像凤凰寨这样的贫困村,市农科院专家服务的还有黄陂的双河村、江夏的科农村等20多个,遍布武汉四大新城区,他们均率先脱贫,成为区域内的脱贫致富示范村。

典型引领,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把农业产业扶贫贯穿于脱贫攻坚全程,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在帮助贫困村发展脱贫产业的同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助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蔡甸区开展“瓜-蒿种植”模式近10年,近年来产量及品质下降。市农科院迅速组建“两减”专家,开展田间技术指导,在薛山村2500亩种植地实施平衡配方施肥取得成功,现已辐射2街8村,总面积20000亩。通过水旱轮作、土壤改良、绿色防控等新技术的综合应用,薛山村的早春小西瓜、藜蒿产业显著提升。2016年,该村人均收入达18000元,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2018年,薛山村被评为湖北省西甜瓜协会优秀示范基地。

抓特色,补齐扶贫短板,促进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特别服务,搭起异地搬迁连心桥。江夏区金水街的武当村,是由来自十堰武当山的387户移民组成的异地搬迁村。如何帮助村民安家落户,帮其发展主导产业、解决就业岗位,尽早消除异地搬迁缺乏归属感的现状,是移民村面临的现实困难与挑战。鉴于武当村的环境条件与地域优势,市农科院发挥特色优势,与当地引进的武汉市金水祺良农有限公司组成“扶贫搭档”,示范“莲藕-泥鳅”“茭白-小龙虾”等生态种养模式,吸纳当地武当移民200余人就业,精准扶贫当地贫困户10户。引进的莲藕系列远销国内外,移民新村成为产业兴旺的新家园。该村2019年被评为湖北省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引领示范村。

抢险救灾,科技助力复工复产。遭受疫情、汛情的双“突袭”,市农科院的专家服务团队与时间赛跑,积极投身到科技助力复工复产服务中,奋力夺取“双胜利”。疫情期间,组织编制产业技术资料22套,通过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途径加大技术指导覆盖面。推荐专家开展“荆楚农课时”,参与保春耕技术直播。作为武汉市生产保供领导小组副组长单位,积极协调解决非常时期的资金、运输等系列问题,消化扶贫村滞销的土鸡蛋,为合作社打通生猪运输“绿色通道”等,荣获武汉市战“疫”菜篮子生产保供表彰单位。汛情期间,除完成上堤值守任务,组建7个救灾服务团,组织科技人员300余人次,先后奔赴80多个受灾点开展帮扶;援建水泵设施10台组,抢收种养殖产品价值50万元,有效减轻了灾情的不利影响;赠送总价值20多万元的甜玉米、莴苣、优质肥料、西甜瓜苗、蛋鸡苗、鳜鱼苗等,确保帮扶对象不因疫返贫、因灾致贫。

特色关怀,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市农科院与市残联创新联合开展“农科助残 精准扶贫”活动,组织市农科院26个研究室党支部和市残联的7个党支部深入贫困残疾人家庭,与扶贫对象结对长期帮扶,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产业化脱贫,实现每个被帮扶家庭至少有1人掌握1项以上农业实用技术或新模式,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新洲区徐古街周岩村李家岗湾的李建平,从事山羊养殖5年,肢体四级残疾,一家3口均为精准扶贫对象,苦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养殖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通过“农科助残”活动,党支部赠送防治羊病的中草药制剂,捐赠3000元联系省院购买优质种羊,培育下代羊更新为抗病性强、肉质嫩的优良品种。结对支部和扶贫科技人员一起,做贫困村的“住读生”、扶贫对象的“上门亲”,确保示范技术听得懂、学得会、用得灵、效果好。

唯不忘初心者进,唯勇担使命者胜。5年来,市农科院立足公益本职,发挥科技特色,从规划引领、成果供给、技术指导等一系列特色帮扶中探索形成了“武农科”扶贫模式,在省、市脱贫攻坚决战中发挥了显著作用。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市农科院全体职工同心同向同力,深度参与脱贫攻坚,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对产业扶贫的支撑作用,形成小产业大扶贫格局,凝聚起了强大合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武农科”力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