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行者精进 隐者不悔
——记内蒙古科技特派员关慧明
深冬的内蒙古高原寒意清冽,几场大雪过后,辽阔广袤的雪原上人迹寥落。关于北方的冬天,郭小川在诗里写:“……北风早已吹裂大地,冰雪正封闭着古老的柴门。”减少户外活动,是高寒地区人们过冬的御寒手段之一,若非必要,大家都呆在温暖的办公室或者家里,享受自然馈赠的慢时光。
就在这隆冬季节里平常的一天,一俩汽车从呼和浩特市出发,在白茫茫的雪道上向赛罕区西把栅乡前不塔气村一路驰行,车上是内蒙古科技特派员关慧明,他按原计划前往前不塔气村指导冬季蔬菜大棚地种植技术,并未因从北京和当地省电视台赶去采访他的两拨记者的到来而改变计划。
前一天晚上刚从贵州飞回呼和浩特市的关慧明看起来依旧精神矍铄,面色红润,笑起来的时候脸上有浅浅的酒窝,显得真率亲切,五十出头的年纪,额上一缕白发,是经年劳顿后岁月留下的痕迹。作为当地的科技特派员,这样走村串户的科技指导,对关慧明而言几乎是日常的事。
经过一段行驶,车停在前不塔气村的路边,听见动静,村子里的人们很快就围拢过来。看得出关慧明和村民们都很熟悉,彼此之间是那种熟人之间才会有的招呼和问候。很少客套,咨询和指导直接进入主题,接踵而至的问答夹杂着方言边走边聊,很快就走到蔬菜种植户赵凯的蔬菜大棚里,新土湿润,地里刚刚播下种子。
“刚种上?上一茬卖完了?卖便宜了吧?”关慧明问。
关慧明和农民在一起。
赵凯点头称是,又摇头表示卖得也不算亏。
“今年你从这个上头啊,要总结出经验来。”关慧明指着刚刚种上还没出苗的地说,“下次你再种的时候,要有苗。前面一茬长着的时候,这旁边要育上苗,一茬收了,苗拔出去立刻栽上,速度快,你像现在这样种,得过了年菜才能上市,至少慢了半拍。上次我就给你们讲,绿叶菜也要育苗。这边快长成了,那边苗就长高了。”
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而只是简单的科普。像这样的问题,关慧明已经习惯了重复指导,有时候他第一遍讲过的,第二次去种植户没有照做,他就耐心再说一遍。
赵凯家的蔬菜大棚里面靠墙立着一排白色的管子,每个管子上凿出窟窿,种上蔬菜。专业人士管这种栽培方式叫做“立体栽培”,很多地方都已有成功实践,但也有很多地方,并不知道,也不敢贸然尝试这种新的蔬菜栽培方法。经过关慧明之前的指导,内蒙古一些地方的蔬菜种植户才开始尝试。关慧明指着赵凯家的这一排一米左右的白色管子,又开始了指导,
“你这个管子将来要占满整个后墙,立柱要做两米高,利用架子横着放,做三到四层;后墙要利用起来,利用好了增收地里收入的一半。”关慧明环顾四周,“谁家还做着呢?这个事情也不复杂,大家相互学学就都做上了。”
赵凯家第一次尝试立体栽培,虽然有样学样地做了立柱,种上了菜苗,但是立柱里面装的土壤却不合格,“你这立柱里的苗你知道为啥缓不过来?”关慧明走到赵凯身边,侧过头问他。
“大冬天的,温度太低了……”赵凯认为这解释得通。
“跟温度没关系,你这里头都灌的是水泥(注:装满了湿土的立柱结块坚硬,关慧明将其调侃为泥),拿都拿不动,快能当建筑材料了。它能行吗?你这里头应当灌啥呢?你把发好的粪和点沙子和点土,松松软软地灌进去,营养又好又透气,六十天的生长期能缩短到三十天。光灌土不行,光灌土它时间长了就是水泥蛋子。”
这个时候,记者注意到赵凯家的蔬菜大棚的地头横放着一个漆黑的大罐子,罐子一头结出一道管子埋在地下,记者一时好奇,问:“关老师这是做什么用的?”
“这个罐子里装满了水,白天有太阳的时候,用这个罐子一晒,水就预热了。我一个月前来的时候和他们讲过要做这个,我先出钱给他们做几户。大家看到有效果了就都相互学习做起来了。这大冬天的地里不能再浇冷水了。地里温度一下降,蔬菜就受冻。”关慧明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摸了一下罐子,结果摸了一手墨,原来罐子才刚刚漆好,墨还未干,“这个罐子里出来的是温水,这冬天的生产问题就解决了。而且还节水,去年这个地方还有人因为生产季节停水闹过上访。这个罐子一安装,问题就解决了。这一套东西现在就算做成功了,一千多块钱,成本也不高,以后你们家家都可以把它做起来。”关慧明说着从赵凯家的蔬菜大棚里出来,抓了两把路边的积雪,擦干了手上的墨黑,这一幕朴实得像所有的乡亲。
接着关慧明又去了其他几户菜农的蔬菜大棚,问题大同小异,说过的话又重复说几遍,在细节的地方再反复强调几遍。作为一个科技特派员,和农民打交道是件技术活,除了替他们着想,获取农民的信任和依赖,还要有十分的耐心,要一遍遍告诉他们科学的做法。
在关慧明的主持研制下,针对北方冬季的寒冷天气,利用科学原理,团队发明了在蔬菜大棚里保持作物生长的冷热气流自动循环设备、蔬菜温室双层保温技术和热风炉技术等。2015年12月2日,内蒙古下了一场大雪,在使用双层保温技术和热风炉技术的蔬菜温室,室外温度是零下11℃,室内温度达到12.9℃。另外,关慧明因地制宜进行了温室蔬菜矮化混种有机栽培、维管束施肥等技术的普及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和效率。而这些技术,都通过关慧明和当地农业种植户的有效沟通,才在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
“我说第一步是我给你做,把科技的部分做完,第二步你们找文化人,做文化,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上,做好文化的内涵。你这两步都做成了,你就值钱了。”
2015年9月,关慧明应邀去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贵州进行科技指导,刚去和种植枇杷的农业企业家不认识,吃饭的时候问对方:“你这个枇杷,好吃吗?”,企业家说“我这枇杷好”,关慧明又问:“你这枇杷哪儿好?”他说“我这枇杷就是好啊”,关慧明又追问:“我说你给我说说哪儿好啊?我现在要买你的枇杷,我问你的枇杷哪儿好?” 企业家被他问急了:“哎,是啊,我这枇杷哪儿好啊?”关慧明告诉他,只有弄清楚自己的枇杷哪儿好,枇杷才能卖出好价钱。
这个企业家也是有情怀有魄力的,他在贵州和当地农民合作一起入股,他出钱,农民出地,种植了上万亩枇杷,老百姓拿七分利,他拿二分利。可是枇杷种出来了,口感也好,就是卖不上价钱。
其实关慧明刚去一尝,就发现那枇杷口感真的很好,再了解到这枇杷是喀斯特环境下种植出来的,作为一个科研人员,立刻想到是喀斯特环境下矿物盐潮湿,有细菌活动,里面一定有特殊的养分,加上气候独特,造就了枇杷独特的口感。他把这个想法和企业家一聊,企业家兴奋了,这算是给他找出了问题的关键,鞍前马后跟了关慧明两天,总算没白跟,理解了关慧明告诉他的“你的产品要会讲故事”,只有会讲故事的产品,才能打造出独特的品牌。
可是产品要会讲故事,故事不能是编造出来的,要把故事讲好,背后要有科学数据的支撑。关慧明指导当地科技人员,测定喀斯特环境下的温度、水分和其他营养成分。“温度、湿度一测定,和它独特的营养形成有关系,产品的品牌不就出来了吗?”关慧明教企业家打造品牌,“我说第一步是我给你做,把科技的部分做完,第二步你们找文化人,做文化,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上,做好文化的内涵。你这两步都做成了,你就值钱了。”
贵州黔西南也有一个企业家种上了万亩茶叶,茶叶口感好,可是没卖点。贵州和云南、广西都毗邻,所以当地的茶叶要是拿不出独特的一面来,进不了市场。黔西南州贞丰县也有企业家在当地种薏仁米,全国各地的薏仁米取样化验,该地区薏仁米的脂肪含量是五点几,其他的地方都是三点几,脂肪含量高出将近30%,所以当地的薏仁嚼起来就特别香,因为油脂翻倍了。还有它的三油酸比别处的高,关慧明想,“指标多好啊!”但是在他去贵州之前没有人从科技的角度去思考,只能拿自己的产品去跟人打价格战,打架还说不出好。关慧明去了以后,组织团队在这些产品的生产基地进行土壤取样,进行测定,将这些农产品的温度、水分等条件挖掘出来,让农民和企业家先弄明白自己产品的这些特点,为产业的品牌之路打下了科学的基础。
关慧明在黔西南州兴仁县指导喀斯特环境下的枇杷种植。
有些人身上有一种使命感,使他对事物的关心不只是其本身,而是更为长远的价值和意义。关慧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以半生积淀洞见时代,对农业的远见并不止于技术指导。在关慧明看来,近年随着我国粮食连年增收,国务院也提出借用国际粮食暂时不紧张的局面,对土地进行休耕保护,藏粮于地。所以,在目前农副产品价格都不低于国际进口农产品价格的情况下,科技特派员不能再以增产丰收为主要目标,而是要用科技支撑,形成产业品牌。从技术研发来看,研发目标从注重数量向注重品质转变。从科技指导来看,指导方向从让产业增收向打造产业品牌转变,重点做产业战略规划。“比如你是种小麦的,我把你的小麦从亩产一千斤增产到一千二,小麦还是卖不出去,意义不大。比如你是种蔬菜的,你的蔬菜原来能生产一万斤,我现在能给你增产到一万三,你会发现一万三也还是不挣钱,增产不增收。所以我认为科技特派员应该进行战略布局的转移。你打造品牌也好,打造产品质量也好,最终标准化也好,还是得以技术为基础的打造出农副产品品牌进入市场。这个是应对我国当前农副产品成本高、价值低的一个有效办法。”
正是基于这样的目标,2015年,关慧明从内蒙古到贵州,从东北到西南,选择有产业基础的地区,进行以品牌为战略目标的科技服务。“思想转变以后,做事的目标和原来就不同了。原来解决病虫害就是为了提高产量,现在解决一个病害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品质。所以在方法和途径上就跟原来不一样了。同样是解决一个病虫害,思路不同,围绕的方向不同,你的具体方法上也就不同。原来为了产量解决一个病害,可以使用化肥农药,但是现在不行了。”
从事科技特派员工作多年,关慧明从自身的经验出发,认为科技特派员每十年应该有一个思想转变,每一次思想解放都很关键。当前,中国农业正面临着要急速地从劳动型向科技型、产业型转变的问题,“这个时候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是什么?科技特派员不同于一般的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只是解决某一个环境里面的品种技术问题。而科技特派员则必须从技术与产业的区域性、行业的发展、产品的创新上把这些技术应用进去。科技特派员的任务不是专门研究,基础研究可以依托专业的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员的任务是把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产业和产品中进行很好的结合,创造出一个产业的出路。”
现代农业最基本的特征是以品质为基础的集约化特征,这种特征就要求科技服务具有连续性和广泛性。科技特派员的核心作用,就是把最基础的技术和产业布局进行合理的对接,将最基础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接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点上。对此,关慧明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创新不等于拉动,创新实现拉动中间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创新和产业组装、对接、配套。石油不等于汽油,科技特派员就是把石油变成汽油。虽然科技特派员和科研密不可分,科研得围着生产中的需求和问题来展开,但不能把科技特派员打造成科研人员,也不能把科技特派员打造成老板。科技特派员的使命是把资金、技术和生产领域对接好,帮助农业生产者制定一整套的生产计划,从而引导传统农业实现向智慧农业的转化。”科技特派员带动一个区域产业的形成,也影响了地方政府的执政思维。“像贵州这样的落后地区,只发扶贫款,给它几万块,它还是穷,不管用,但是你给它一个小产业,就不一样了。像贵州,原来的荒山现在都有了产出效益,农民愿意跟着干了,这才解决了主要问题。”
你打造品牌也好,打造产品质量也好,最终标准化也好,还是得以技术为基础的打造出农副产品品牌进入市场。这个是应对我国当前农副产品成本高、价值低的一个有效办法。
2016年,关慧明给自己的团队定了12个研究课题,每一个课题都已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依据地域特色,着眼于市场链接点,围绕产品质量,以形成品牌为目标来展开的。比如通过膜下地表增施腐酸有机炭等黑色肥料的增温肥研究、纳米雾的防冻技术研究等,这些研究对于生长期短的北方地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关慧明计划继续进行淋溶条件下,喀斯特地貌地表的裸露风化半风化状态的石灰岩对植物养分供给情况的研究:它的养分供给能力以及植物吸收这些营养,具有自己的营养特征是什么。按照传统的布依族的说法“一坨石头四两油,没的都要丢哩”,这些石头和北方的石头在矿物质的供给能力上是不同的,在喀斯特地貌中,不同湿度、不同裸露程度、不同矿质结构,它形成的矿物质供给能力也是不同的,这些都值得研究。
记者最新得到消息,关慧明团队已将卡斯特石头成分化验出来,石灰岩表层风化层含氮、磷、钾、钙、镁、锌、铜等多种交换态植物可利用的养分,其中锌、镁、钙三种元素超出全国平均值2倍以上。
在从田间地头去往设备试验基地的路上,记者和关慧明聊到科技特派员缓解城乡矛盾的问题,关慧明认为,城乡矛盾表面上看是经济发展实力的距离越来越大,但实际上是城和乡的文化治理差距。这个差距的形成有历史原因,比如长期以来,农村的孩子学习考大学就是为了脱离农业。因此智慧、资本流不进农村,形成了城乡产业和经济基础的差别,最后导致城乡二元差别。在缓解城乡矛盾方面,科技特派员就是最主要的把文化和科技能够带到农村去的载体。通过科技特派员到农村,让农村的产业有变化,农民的收入有所提高,来逐步地缓解城乡矛盾。
正如关慧明所说,目前的城乡矛盾基本缓解途径是新型农民和新型农业产业的形成。所谓的新型农民就是文化农民,所谓的新型产业就是有资本到农村去了,这是缓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城市经济矛盾的最核心的问题。在这两件事里面,文化农民和资本在农村的集结过程,都离不开农业科技人员。资金在农村集结以后,它能够形成农业产业化,如果没有农业技术的参与,资本就可能变得无效。所以资金能不能有效地在农村集结,也取决于科技特派员。比如内蒙古有一个村,一个老板将两千亩地变成蔬菜企业,带动了这个乡一万亩的冷凉蔬菜产业,一亩地的纯收入从原来的三百块提高到一千五百块以上。但在这个过程,要有科技人员的参与,才能把资金在这集合以后变成效益,“现在十三年了,如果没有这种有效的技术支撑,它早就赔完了。所以一个村通过一个产业转变了,不能说完全转变得现代化了,它至少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一大步显然体现出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关慧明就是在冷凉蔬菜产业的技术指导中做出卓越贡献的那个技术人员。
对于企业资金进入农业,关慧明提出了让企业家警醒的观点,他认为,凡是以投入和产出的数量比作为衡量标准进入农业的企业,长远来看其生存境况都不会乐观。我国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渡的过程中,资本的进入是必然现象,但很多企业简单地把农业认为是农业产品,产品就是农业,比如生产出粮食,生产出畜牧产品,这就是农业。“因为这个错误观念,企业进入农业以后,都是要讲投入和产出。产出以产品和数量作为衡量结果,凡是这一类型的,一律都要跨”,因为传统农业的产出和投入是不成比例的,在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混杂的局面下,传统农业不计劳动成本、不计长期战略投入,所以它产出东西可以便宜地买,企业产出的东西,跟它没法比。所以企业不能在产量上来跟传统农业竞争,而必须在质量和品牌上进行竞争,形成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
企业家只有将自己的产品从农副产品,变成商品的产品,才能站住脚。“能否生存的关键是这一个战略眼光,但很多企业进来没看到,你种洋葱我也种洋葱,反正咱俩一起种我产量高我就挣钱,实际上你产量高你也挣不了钱。农民产一千斤洋葱就挣钱了,为什么?因为人家没有计算土地和劳动成本。你产出了一万斤,赔钱了,因为你把劳动、土地都要计入成本。但是如果你把你的洋葱变成品牌,体现出科技和营养的价值,就有可能成功。所有的农业企业,凡是进来的,都是和农民在市场上竞争这个农业产品(价格),你是注定要失败的。所以农业企业要想有后劲,必须一进来就给自己的产品做好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只有这样,你的前期投入,后期才有结果。这是咱们现在,农业企业我经历的太多了。进来轰轰烈烈干两年,年年入不敷出,不干了,放弃。所以说企业资本进入农业还是要慎重,要想好怎么干”。
TIPS
关慧明研究员的科研成果:
一、冷凉蔬菜的研究与开发。冷凉蔬菜基地建设项目,曾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十二五”重大项目。
二、气流循环增产枝术。
三、科研著作《蔬菜的病毒病防治技术》中,病毒病防治、斑潜蝇防治等4项获国家专利,其中3项为发明专利。
四、《中国蔬菜栽培学》的作者之一。
方智远院士(中)在关慧明研究员(左二)的亩产12000斤高产田现场。
行者精进,隐者不悔。今年已54岁的关慧明,质朴的形象加一点书卷气,整个人身上书写着传统文化的“耕读”二字。作为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十二五”重大项目的冷凉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以来饱受赞誉。而他研究的《蔬菜的病毒防治技术》有4项获国家专利,其中3项为发明专利。只是这些,他都并未在意。他如果把时间花在著作或者专利上,以他的才智,相信取得的成绩将会更多,但是他一年最多的时间,还是辗转在田间地头,奔赴在天南海北,整个人是“在路上”的状态。
关慧明1980年考入大学,大学三年级学校搞蔬菜实验基地,他就是团队的“头儿”了。直到现在,作为科技特派员,他每天除了和农民打交道,也十分重视打造科研团队。在关慧明看来,只有团队形成,社会合力才能形成,再强大的个人,也没法完成普惠大众的使命。“没有团队,你也只能是搞搞技术服务的事儿,但对产业形成起不了大的作用。产业的形成首先需要规模化服务,而且,最重要的一条是需要连续化的服务。产业对科技服务要求是:要有规模,有连续性,还得有服务范围的广泛性。这个要求绝对不是个人能满足的。你像我这次到贵州,喀斯特环境下的薏米产业、果树、中草药、茶叶,它们面积达到几十万亩地,是一个科技特派员能管的过来的?需要组成一个团队。”关慧明刚去的时候,当地的技术员都不认识他,他前后在那里呆了一个月,通过下去走访、调研、做工作,科技人员迅速就组成团队,等他再去的时候,科技人员自己带着样品、带着问题来请教,团队自然就形成了。有时候晚上两三点钟,科技人员把半夜测定的温度和湿度的数据发给关慧明,积极性很高。像这样的团队,在内蒙古、东北等地还组建了很多个,关慧明被自己各个团队的学生戏称为“总舵主”。
2015年,关慧明去了东北三次,每次都要去十几个地方,每次横跨五个省市,行程8000多公里。去了贵州五次,每次都待半个多月。在内蒙古,去各县乡镇指导的次数更是不计其数,他一个姓武的徒弟开车带着他下乡跑田间地头,往往一周开车下来,胳膊都是酸痛的。就是这样一直在路上,将自己生命的热血浇灌在农村的土地上,生命才绽放出异样的光彩。而说到对人的秉赋和职业的热爱,关慧明说自己属于干着干着,整个人的精神就很投入进去的状态,他认为,人的秉赋是锻炼出来的。
“靠技术挣钱,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能不能突破,这个仍然取决于文化和技术的底蕴够不够,如果不够,想突破也是非常难的。”关慧明说的突破,是指作为科技特派员,把基础研究与产业布局相结合的观念和远见。现在的关慧明,除了作为科技特派员为当地农民和农业企业家做技术服务之外,还在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给大专院校的实习生进行培训,以影响更多的学子热爱农学,投身农业,服务三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