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文|赵瑞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刊记者 谢晴
邰红忠: 育种路上的领头人
文|赵瑞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刊记者 谢晴
多年来,新疆阿拉尔农科所的长绒棉育种专家邰红忠,潜心科研、甘于奉献,用不断涌现的棉花新品种,为推动我国棉花生产的战略性转移,加速南疆棉花生产基地的持续发展,发挥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
邰红忠,一米八零的大个子,因为长期在试验地从事户外工作,他的面庞黝黑。刚刚45岁年纪,却已两鬓斑白,他就是这样一位外表并不出众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却在最质朴的泥土地上收获了一个又一个荣誉,为棉花,尤其是长绒棉育种,做出了突出贡献。
邰红忠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科所”)主管科研的副所长,担任农科所棉花育种课题一组的主持人。
1990年8月,邰红忠从石河子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分配到位于新疆阿拉尔的农科所工作。那时候,阿拉尔还没有建市,农科所所在的位置属于郊区,没有铺设柏油路,出行全靠一辆自行车。“那时我们刚到阿拉尔,工资也低,存了一年的钱才买了一辆自行车,”邰红忠说,“单位到阿拉尔的路上土特别厚,我就骑着自行车出去,到塔里木大学图书馆借书看书,那时每天觉得好高兴啊。我们家就是一师十三团的,父母都是团里的职工,也是种地,所以分到农科所工作我挺适应。刚来时我们还都住的是土房子呢,现在都推倒了。”
“那时候年轻,啥苦都能吃,那时跟着项目主持人做试验,播种、放水、打顶、拾花、过称,都是跟试验工人一起干活,每天工作到很晚。每天干完地里的活儿,晚上还要把白天记录的实验数据汇总、造表,都是手抄、笔算。当时单位只有一台打字机,都是我们手抄好后交给打字员,打印出来的。”邰红忠说。
“几十年前还没有滴灌技术,我们晚上穿着胶鞋,打着电筒在地里放水,蚊子特别多,常常放一次水被咬得脸上手上都是包。放水最怕的就是跑水,堵口子必须快,情急下脱了鞋子就跳到水里堵口子,等口子堵上,浑身是泥便成了泥人。”邰红忠说,“这些还都是小事,每年最关键工作的就是做长绒棉杂交,那才叫热呢!从棉花开花开始,每天下午4点多开始我们就在试验地里给花去雄、套袋、标记,在记录本上登记,第二天上午11点多在棉花开始散粉的时候,采集父本花开始人工授粉。这个过程要从每年从6月底开始,一直做到8月份,时间很长。每天还要对已经完成授粉的植株进行观察记录,直到果实长到指甲盖这么大,才能放心。”
“我们做杂交的时候,有时天气太热,希望天阴点,下雨凉快凉快。可是天真阴了我们就开始犯愁,阴天影响棉花散粉。要是下雨的话,我们的杂交试验就白做了,又盼着出太阳,就是这么矛盾!”邰红忠顿了顿说,“那时蚊子特别多,穿厚点太热,穿少了蚊子咬,遇到放水了,杂交试验又不能停。我们常常是穿着雨鞋下地,晚上回到家鞋子里能倒出水来,衣服从上湿到下。”
“育种研究工作很艰苦,从播种到收获,一个工作周期时间很长,像长绒棉一般都在140多天左右,一旦失败,从头再来就只有等到第二年,所以天再热、困难再多,也必须把试验做完。”
听到邰红忠讲述做棉花试验这么辛苦,笔者不禁问他:“听说你的同学大多都在大学、兵团机关工作,你的工作这么辛苦,没想过换个工作吗?”邰红忠笑着说:“有时也想过,觉得搞棉花研究太没意思,枯燥。尤其是每周骑着自行车出去买米、买菜,路上好厚的土,当时最怕过车了,一过车全身都白了,全是土。那时候真是年轻,蹬着自行车驮着一周的吃的,跑五六公里也不嫌累,还跑得飞快!那时我就想,要是在大城市多好啊,出入有小车,也不会上趟街满身土了。那时也有几次离开这里的机会,到种子公司或者农科院、大学,想想都是搞棉花育种,又舍不得待了这么久的单位,就没有去。”
条件虽然艰苦,邰红忠在不断的工作和试验中磨练了意志,积累了宝贵的科研经验。
1999年,邰红忠育成的棉花品种解决了棉花枯黄萎病的问题。回忆那段经历,邰红忠感慨万千:“那是1999年,一师三团的地里发现大面积棉花死亡,当时师里请来了自治区的、全国的棉花专家,都没能解决这个棉花死亡的问题,当时一师还没有发现和确定枯黄萎病。农科所派我到一师三团,前前后后我大概三次到三团发病的棉田做调查、记录,找原因,同时在我们的试验地里做相关试验。针对三团枯黄萎病严重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在第二年选育出针对枯黄萎病的抗病新品种,名为“新陆中14号”,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拿到三团去种植,我们的试验团队负责栽培指导。新品种在三团成功种植,当年的平均亩产就达到400多公斤。后来这个棉花品种在三团种植了五年,推广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它以高抗枯黄萎病的特点解决了三团的枯黄萎病问题。”
从1995年邰红忠参与长绒棉育种工作开始,先后参与育成了优质长绒棉新品种“新海13号”、“新海15号”、“新海17号”、“新海21号”,陆地棉新品种“新陆中7号”、“新陆中14号”等六个棉花新品种。
他在“九五”、“十五”期间,主持国家计委、自治区、农业部、兵团重大攻关、专项资金、成果推广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十一五”期间主持兵团育种攻关课题,并在2008~2010年承担农业部重大转基因育种项目。目前,邰红忠负责主持“十二五”兵团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长绒棉新品种选育”、“陆地棉新品种选育”,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北棉花新品种选育”等课题。
主持课题后,邰红忠更是以棉田为家,每天有空就在试验地观察记录,做试验。他常说,看到棉花就有使不完的劲。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间,他主持育成了长绒棉新品种“新海32号”、“新海37号”、“新海41号”、“新海42号”,陆地棉新品种“新陆中48号”、“新陆中60号”等6个棉花新品种。他参加和主持育成的这些品种成为不同时期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500多万亩,创经济效益20多亿元。
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中国棉花》、《新疆农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为我国棉花生产的战略性转移、南疆棉花生产基地的持续发展起到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
邰红忠将自己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充满魅力的人格和精神感召力,能打硬仗的可贵品质融入到了日常的科研工作中,意气奋发地向一座座科研高峰发起冲刺,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一曲曲动人的田园之歌。
邰红忠和课题组成员育成的早熟、抗病、高产陆地棉新品种“新陆中7号”,实现了早熟性、抗病性的重大突破,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至今,近20年来兵团育成的第一个适用于南疆棉区种植的早熟、抗病、高产陆地棉新品种。1999年审定以后,迅速在南疆棉区扩繁推广60万多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优质长绒棉“新海13号”则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优质长绒棉的历史,使我国长绒棉全面替代进口的埃及棉成为可能,并为开拓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基础。“新海13号”是“九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之一,也是唯一两次获农业部后补助的海岛棉品种,受到国家和农业部的高度重视,于1995年成为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的唯一新疆品种,被科技部定为“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1995~2001年间,推广种植30多万亩。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南疆大量种植陆地棉,造成枯黄萎病迅速蔓延,长绒棉不抗病的特点显现,培育既高产又抗病的长绒棉品种成为当务之急。邰红忠和课题组成员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长绒棉新品种“新海15号”,实现了我国长绒棉抗枯黄萎病的重大突破。同时该品种还具有纤维品质优良的特点,适宜纺织100~120支高支纱,丰产稳定性好,实现了高产、优质、抗病的统一。2000年,“新海15号”被列为兵团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高抗枯萎病新品种“新海15号”的横空出世,解决了严重威胁长绒棉的枯黄萎病问题,促进长绒棉发展,对保证我国长绒棉的正常生产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此外,邰红忠及课题组育成的“新海17号”,以丰产性突出、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性能好、适应性强、易拾花的特点,得到生产种植单位和农户的好评,2000年被农业部列为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推广种植30多万亩。“新海21号”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品质好等优良的综合性状,2003年3月审定以来,在南疆长绒棉区迅速推广达1400多万亩,成为南疆长绒棉主栽品种。邰红忠自豪地说:“这是我所培育的一个不推自广的品种,很多农户就是看别人种了好,自己找到农科所要求种的,现在还有农户找到单位问这个品种还有没有。”
2009年6月,阿克苏市哈拉塔乡一位农民打电话找到邰红忠,说他种植的棉花叶子全打蔫了,邰红忠急忙驱车70多公里,赶到那位农民地里,经仔细观察,了解,他断定是地里的盐碱较重,影响了棉苗生长。邰红忠悉心的告诉他如何放水压碱,如何进行田间管理。几天后那位农民再次打来电话,一再表示感谢,告诉邰红忠他的棉花已经恢复正常了。
“去年,十二团有个农户种了三百多亩棉花,但棉花出苗后就一直不长,出现了僵苗现象。他在地里急得团团转,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我。我带着我们单位的土肥专家,多次到地里看棉花植株,了解管理情况、寻找问题,但没找到原因。正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们拿着棉花植株样品对比,并化验了水样、土壤样、肥料样等,最后发现是肥料的原因导致棉苗僵死,帮他直接挽回了三百亩地的经济损失。”
像这样的事例在邰红忠身上不胜枚举。
担任农科所副所长后,邰红忠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他说:“长绒棉纤维长度长,同时还具有纤维强度高、弹性好的特点,是纺高支纱和特种纺织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一师有全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长绒棉是一师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在有限的土地上做出大文章,是农业科研人员的职责。邰红忠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提倡和推行科研课题组之间的横向联合,拓宽思路,谋求发展。他不断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探索发展农业科研的新途径。
有付出必有回报,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使他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凭借坚定的信念、理想和追求,默默的奉献与辛勤的努力,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培养,赢得了导师的信任、同事的支持和帮助,邰红忠在最质朴的泥土上写就了一个又一个瞩目的成绩和荣誉。他参加选育的“优质长绒棉新品种新海13号”获1996年度新疆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早熟、抗病陆地棉新品种新陆中7号”获2002年度一师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度新疆兵团科技进步三等奖;“优质、抗病长绒棉新品种新海15号”获2003年度新疆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高产、优质长绒棉新品种新海21号的选育”获2004年度新疆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师科技进步一等奖;“优质、抗病、高产长绒棉新品种新海17号的选育”获2004年度新疆兵团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还在1993年获了新疆农一师优秀团员、1995年获农一师新长征突击手、1997年获农一师十佳青年、1997年获新疆兵团青年岗位能手、1999年获新疆兵团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1999年获新疆自治区青年岗位能手、2001年第七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2002年获农一师拔尖人才、2004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4年评为农一师劳动模范、2005年获得第七届“新疆青年五四奖章”和第七届兵团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5年评为农一师优秀党员。在2007年获得兵团首届青年科技奖,2013年获一师建师60周年感动师市人物。2014年获得了“兵团英才”第一周期第一层次培养人选。
棉花种植示范田。
邰红忠说:“科学无止境,棉花育种研究工作讲究的是深入思索、扎实细致,敢于突破。在研究过程中要吃得了苦,甘于奉献,耐得住寂寞,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邰红忠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采访中,他带笔者参观了他先后四次住过的地方,从土房到砖房到四合院砖房再到现在的楼房。他跟随着新疆一师农科所和阿拉尔的发展而发展。
在谈及他的女儿和家人时,他眼中闪过泪花。上天在眷顾一个人的同时,似乎也在故意考验一个人。
2008年,邰红忠的妻子不幸患病,就在他妻子病情刚刚好转的时候,2011年9月,女儿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全家还沉浸在欢乐中时,女儿却被查出患上了骨癌。他还没有从前一个泥潭中走出,又一脚迈进了一个更大的窟窿,经过两年多的治疗,女儿回到了大学。可就在还没喘息的时候,突然传来女儿病情恶化、转移扩散的消息。就这样,他以一个父亲山一样的肩膀一头抚慰着妻子,一头扛着女儿,负担起家庭的重担。背地里他不知流了多少眼泪,可是他不能让她们看见,他是她们的希望,他要坚强、要坚强……他不分昼夜地照顾女儿,女儿最后还是走完了自己19岁花样的人生。作为父亲,他伤心,他难过,毕竟还有妻子需要照顾,这么沉重的灾难他都承受了下来,上天该眷顾他了吧?噩耗却再次传来,他的母亲查出肺癌。一个七尺男儿,刚刚失去自己的骨肉,又要失去自己的至亲,伤痛、打击、折磨……2013年8月5日,他的母亲永远离开了他。在母亲的追悼会上,他哭着说“母亲,你放心吧,儿子会学会坚强。儿子会把父亲照顾好,把家照顾好。”
在妻子、女儿、母亲接连患病的压力下,他没有因此沉浸在悲伤痛苦中,不停地有科研成果推出,不停地有棉花品种问世。2013年2月,他选育的陆地棉新品种“新陆中60号”通过国审,被品种保护。2013年8月,他又审定了一个长绒棉新品种“新海42号”。他是一位平凡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当他有至亲至爱离开,同样伤心、痛苦和难过。他又是一位不平凡的科研工作者,家中巨大的痛苦深埋在心底,并不因此影响工作,农科所历史上第一个国审品种就证明了这一切。如今,他正在蓄势待发,准备冲击更高的科研成果。
2013年10月,邰红忠被评为“一师建师六十周年感动师市人物”。在颁奖大会上,邰红忠质朴的获奖感言再次传递出他的奉献精神:“我深深爱着一师这片土地,我会继续努力,在棉花培育研究方面干出新的成绩,来回报师市人民的厚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