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江苏: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 创新驱动发展现代农业

时间:2024-07-28

文|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能力 创新驱动发展现代农业

文|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科技厅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现代农业为统领,紧紧围绕“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基本思路,以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为目标,坚持一手抓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一手抓科技服务与成果示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累计育成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42个,获得国家、省科技进步奖124项,2014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2%,居全国第一位,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位居全国第二位。全年粮食总产达698.1亿斤,粮食总产全国第五,水稻单产全国第一,农业增加值全国第三。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15.2%,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

攻关品种创新

江苏省于2009年启动实施农业优良品种培育工程,围绕主要农作物、高效设施园艺和畜禽水产等领域,重点支持能适应市场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的优质高产抗病高效农业新品种的选育。通过整合省内优势科教单位和种业企业,组建了58个品种创新攻关协作组,打造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联盟,实现资源共享、联合攻关。“十二五”以来,累计实施农业优良品种培育项目122项,省拨经费6239万元,培育农业新品种226个,其中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42个,为江苏省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品种支撑。

重视农业前瞻性技术创新

江苏省科技厅高度重视农业前瞻性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每年的计划指南中都设有“农业高技术”专题。“十二五”以来,围绕生物育种、生物加工与制品、农业信息与物联网、智能化农机装备等具有较强创新性核心技术与产品,累计实施农业高技术项目130项,省拨经费6250万元,为江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充足的技术储备。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南京农业大学在斯里兰卡水稻品种RH和Ba中精确定位高抗褐飞虱基因Bph3和Bph27,并通过杂交、回交,结合分子辅助选择技术,将Bph3和Bph27成功导入感虫品种籼稻9311和宁粳3号中,获得高抗褐飞虱新品系,其中籼稻9311材料授权隆平高科使用,首期即获得许可使用费1000万元;在农业信息技术方面,南京农业大学通过实施“稻麦生长信息无损获取与实时诊断技术研究”项目,构建了基于生长信息的实时诊断模型和监测系统,开发出便携式稻麦生长参数智能监测与诊断仪,在江苏、河南、江西等省份建立示范区15个,累计应用面积50万亩,节氮10%、增产6%,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在智能化农机装备方面,江苏沃得农业机械有限公司通过实施“切纵流谷物联合收获机关键技术及其智能化”项目,开发切流与纵轴流装置顺畅脱粒技术、高效清选技术、清选损失实时监测、作业流程故障诊断系统设计等关键技术,研制出4LZ-6型切纵流谷物联合收割机,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年新增产值超亿元。

注重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

“十二五”以来,江苏围绕农业优良品种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启动建设了国家、省级农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和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载体80余个,其中国家级7个。此外,省科技厅还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园区的布局,启动建设了52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其中培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4个。据最新统计,全省52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已建立各级各类创新平台588个,公共服务平台181个。2013年全省52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特色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达554.4亿元。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先后启动建设501家农业科技型企业和297家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同时,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组建了29个省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省农业科技型企业已建成各级研发机构403个,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748项,获得授权专利910件,农业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全省农业科技型专业合作社共引进新品种545个,推广新品种457个,引进和推广新技术378项,拥有专利数196件,实施各级各类计划项目239项,合作社依靠科技带动促进自身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显著增强。

打造一批百亿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近年来,江苏进一步加大了对特色产业,特别是苏北特色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整合现有支持苏北科技专项资金,总量达到1亿元;梳理苏北科技特色产业,以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民“富”、县“强”为目标,以“聚焦一条链条、实施一套方案、组织一批项目、培育一批企业”的方式,通过省市县会商,重点围绕涉农科技特色产业,指导各地编制产业科技发展规划,拟定产业技术路线图和阶段目标任务,扎实推进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十二五”以来,累计实施省涉农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3项,省拨经费2.45亿元,组织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项目414项,省拨经费1.39亿元,培育了大华种业、盛和木业等一批数十亿元级农业科技企业,培育了赣榆海产、海安茧丝绸、邳州银杏、泗阳意杨等一批百亿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成果显著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项目连续多年列入了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省科技厅将其作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来抓。“十二五”以来,江苏先后有三个课题获得立项,国拨经费2653万元,累计建设“一田三区”4849.57万亩次,累计增产246.9万吨,增效66.56亿元。

构建农业科技服务超市网络体系

科技服务超市是借鉴现代商品超市理念,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有店面、队伍、网络、基地、成果、品牌等“六有”为主要模式,集各类农业科技服务资源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我厅通过建设信息系统支持超市互联互通,通过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科技分店、便利店超市建设,通过奖补资金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建设科技超市、构建总店、分店、便利店三级网络体系,目前已实现了13个省辖市的全覆盖。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这一社会化农业服务新模式得到了万钢部长、张来武副部长、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注与肯定,并被写入2013年中央1号文件。今年江苏新建科技超市51家,总数达到220家,启动建设了全省科技超市信息化服务与管理系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产学研对接及科技服务活动。全年累计组织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活动1400余场,转化示范新成果2169项,开展咨询培训活动3560多场次,直接培训农民11.74万人次,辐射带动农户数达41.80万户,网上超市累计发布各类科技信息58810条,总浏览量达6694万次,发布科技超市总店、分店、便利店各类工作信息9863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总额达48.72亿元。探索形成了金融贷款、农产品种植理赔、农产品出口质量检测,农资农机经营租赁服务等一批新的科技服务模式,有效地帮助农户规模经营和规避市场风险。

加强科技特派员建设引领农村、农业发展

截至目前,已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12859名,其中省级科技特派员9832名、法人科技特派员582名。直接培训农民4333.9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16603.6万份,辐射带动农民492.9万人次,科技特派员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贡献份额日益增大。首先,在全省220家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为广大科技特派员深入到农村生产一线、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型企业、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和服务提供基层落脚点;其次,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的9个永久性试验基地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选派了233名“粮丰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地开展试验示范和技术指导工作,有力地加强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一线科技力量;第三,结合江苏省科技镇长团工作,会同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等部门围绕“三区”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计划向苏北12个县选派科技人员189名,现已落实选派科技人员的工作经费7.5万元/年·人,人员培训费和工作活动经费各100万元。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

一方面对苏北科技专项计划进行全方位改革。在计划定位上,按照“一县一业”和“一市一园”的要求,重点支持苏北每个县(市、区)培育1个特色支柱产业,支持省辖市重点布局建设1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科技园,依托园区培育重点特色支柱产业典型,为做大做强特色支柱产业提供示范。在计划组织上,面上项目委托地方科技部门自主组织,重点项目由省科技厅组织,采取“产业科技发展规划+产业链创新技术路线图+重点项目”的方式与地方会商,确定重点培育的苏北特色支柱产业。在项目管理上,一般项目的管理权限全部下放给地方科技部门,重点项目委托服务机构,落实专人负责跟踪管理。另一方面探索对国家、省农业科技园区支持方式的改革。在园区定位上,对照国家园区的有关要求,具备“1+1+1+N”基本框架,同时突出园区创新、创业和服务功能,把农业科技园区建成区域性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基地,成为带动区域农业、农村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示范区。在计划组织上,除支持园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与示范外,探索通过支持园区管理公司的方式,加强园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产学研工作、集聚科技资源,培育高新产业、壮大特色产业,进而引领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