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3月3日,公益性行业(农业)科技专项“西部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及产业化”涉及的6个行业科技项目联合启动会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召开。
这6个项目分别是“西北非耕地园艺作物栽培基质优化配制技术与产业化示范”、“适合西北非耕地园艺作物栽培的温室结构和建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西北非耕地园艺作物节水技术模式和设备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适宜西北非耕地亚逆境栽培和市场销售的园艺作物品种筛选与布局”、“西北非耕地园艺作物生态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和“西部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包括大学、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企业在内的40多家单位、部门参与研发,涉及大宗蔬菜、葡萄、桃、食用菌等4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试验站。
项目将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紧缺、沙化地等非耕地生态治理效益低下的问题,研究非耕地区域的资源承载力,开发有针对性的设施结构和配套设施设备。通过栽培制度的适应性变革和栽培新技术的研发,探索非耕地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模式,建立非耕地设施园艺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非耕地园艺作物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效益水平,提升非耕地区域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实现生态治理和高效农业的协调发展、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为非耕地高效开发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引领。
根据生态环境、温光环境、水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产品市场分析,项目将在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天祝县,新疆吐鲁番、喀什和塔城,宁夏中卫地区和银北盐碱地区的石嘴山地区,内蒙古赤峰旱坡丘陵区及呼和浩特盐碱地区,青海海西州的柴达木盆地,西藏拉萨等建立13个共同示范基地。预计项目结束时非耕地现代园艺作物高效安全生产技术核心示范面积超过1500亩,示范带动面积超过10万亩,使非耕地区域超过10万户贫困家庭、30万农村人口因种植设施园艺作物而脱贫,在生态治理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
专家表示,“西部非耕地农业利用技术及产业化”行业科技项目充分利用了西北非耕地发展园艺产业不与粮争地的特点,有利于将西北的光温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改善西北广大区域的园艺产品供应,发展西北蔬菜出口。这对于拓展国土的农业可利用空间,缓解我国人口增长与农业用地减少的矛盾,对西北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随着我国设施农业技术和低成本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西北地区利用沙石滩等非耕地进行设施蔬菜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甘肃农业大学在甘肃天祝等地发展规模化非耕地设施葡萄,亩均效益超过1.5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农技推广部门的高度重视。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
日前,由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孙建光博士主持的项目——“高效固氮、改土微生物资源筛选与菌剂研制应用”通过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项研究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耕地质量下降等突出问题,从微生物资源入手,开展了菌种收集、特性研究、高效菌种筛选、功能菌剂研制、应用效果测试和田间试验示范等工作,不但发现了类芽孢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是作物根际和农田环境中自生固氮微生物的优势种群,还发现假单胞菌属、根瘤菌属和芽孢杆菌属是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内生固氮菌的优势种群等等。
据介绍,研究出的菌种已成功应用在新型生物有机肥料、菜地有机污染修复菌剂等产品研制。经过试验证明,其对提高耕地土壤质量、降低盐碱地改良成本、降低化学氮肥使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目前,该项目已在山东、黑龙江等地开展水稻、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田间试验示范近900亩,累计推广134万亩,增产粮食2550万公斤,新增经济效益5300万元。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012年3月6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所主持完成的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高端产业形态及技术路径研究”,顺利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农学院等单位的5位专家,北京市科委农村处、法规处的分管领导和主管工程师,院科研处领导,信息所分管所长及课题组成员等参加了此次验收会。
2010年8月16日,科技部与北京市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启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农科城以“高端、高效、高辐射”为宗旨,以农业“高端研发、产业链创业和现代服务业引领”为核心,实现高端服务、总部研发、产业链创业和先导示范四大功能,重点发展高端产业。
专家组一致认为,课题所开展的相关调查研究和路径分析,对促进农科城高端产业发展和加快农科城建设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2月19日上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玉米新品种培育与扩繁”十二五课题启动会议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863重点课题“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十二五课题同日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农业处处长许增泰,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处长葛毅强、陈兆波,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孙世贤处长,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吴海芹、科研院科研项目处处长严海军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戴景瑞在致辞中指出,玉米在我国已经成为第一大作物。近年来,虽然全国的玉米总产量在不断增加,主要还是因为种植面积在扩大,单产仍然在350~370公斤/亩之间徘徊。“十二五”期间,玉米工作者应该在如何提高单产上下功夫,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希望各课题组成员要担当起这个重任,努力在玉米育种方面作出新突破,为国家的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再立新功。
吴海芹表示,学校非常重视科研工作,科研院将全力为课题的顺利进行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启动仪式结束后,“玉米新品种培育与扩繁”课题负责人李建生教授对课题2011年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总体汇报。该课题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作物种业科技工程项目的十大课题之一,也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第一批启动的课题。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是选育综合性状优良,目标性状突出的玉米自交系;建立规模化高效单倍体育种技术体系;大规模筛选玉米新组合,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进行优良杂交种亲本特征观察和种子扩繁;在适宜地区示范推广新品种。
国家863重点课题“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课题“十一五”负责人王守才对该课题以及“十二五”期间的目标做了介绍。本课题共设6个子课题,共有32个参加单位,参加人员达到170人,该协作群所涉及的区域覆盖了我国80%的玉米生产区。“十二五”期间,针对玉米杂种优势育种中亲本遗传基础狭窄、杂种优势潜力小、制种效率低等关键问题,课题组将开展优良种质材料、亲本自交系和强优势杂交种的创新研究,在杂种优势模式和配合力育种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多种基因聚合与选择技术,实现强优势的育种目标;选出和推广高产、广适、多抗,适应未来5~10年生产要求的强优势杂交种。
(中国农业大学)
由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水稻育种专家、研究员李开斌主持育成的“楚粳28号”水稻新品种,日前被农业部评审确认为超级稻品种。
李开斌选育出的“楚粳27号”是此前云南省唯一获得国家认定的超级稻品种,“楚粳28号”则是由他本人主持选育的云南省第二个超级稻品种。
据悉,2009年,“楚粳28号”百亩方验收平均亩产988.77公斤,创粳稻百亩平均亩产世界纪录;2010年,百亩方验收平均亩产1002.11公斤,再次刷新了该品种此前的世界纪录;2011年,在连续3年干旱的气候环境中,百亩方验收平均亩产依然达到了977.07公斤。农业部验收专家组实地测产验收后认为,“楚粳28号”连续3年重复出现高产纪录,证明其丰产性能稳定,而且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楚粳28号”的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率、蛋白质含量等10余项指标进行了综合测试后得出结论:米质分析达国标优质米一级标准,优质与高产兼具。
盐分在盐碱地耕层中的分布不会是完全均匀的,自然或随机性的不均匀分布会形成盐斑,导致棉花缺苗断垄。但是,定向诱导盐分在土壤耕层中的不均匀分布,则会减轻盐害,促进盐碱地棉花成苗和增产。为此,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董合忠课题组灵活运用沟种并结合地膜覆盖,发明了沟畦覆盖种植技术。该技术将两行棉花种在沟畦并覆盖地膜,使土壤中的盐分向垄上积聚,降低沟中的盐分含量,诱导盐分在根区的差异分布,使棉苗的一部分根系生长在低盐环境中,而另一部分根系生长在高盐环境中。试验和生产实践皆证实,沟畦覆盖能够降低棉花盐害,显著提高棉花产量,是中度和重度盐碱地棉花成苗的关键技术。主要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AgronomyJournal》(2008)、《FieldCropsResearch》(2009)、《CropScience》(2010)、《EuropeanJournalo fAgronomy》(2010)等国际主流农学学术期刊。
在发明盐碱地沟畦覆盖种植技术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基础上,该课题组又发明了嫁接分根新方法,并颇具创意通过嫁接分根、下胚轴环割、无损伤微测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深入揭示了盐分差异分布减轻盐害的机理:一是高盐一侧的根系吸收大量盐分并通过木质部输送到地上部冠层,地上部通过韧皮部转运到低盐一侧的根系,并在此积累,导致低盐一侧根系的渗透势升高,吸水能力增强,缓解了渗透胁迫;二是差异分布诱导盐离子在器官水平上的区隔化分布,地下部Na+增多,但地上部Na+显著减少,离子毒害减轻;三是高盐一侧通过激素信号(ABA)转导,引起冠层叶片细胞内的盐分向液泡转移,在细胞水平上的区隔化分布进一步减轻了盐离子毒害;四是高盐侧根系能够诱导低盐侧根系产生较强的耐盐性,提高植物根系外排Na+能力,降低植物根系中的Na+含量。同时,还证实盐胁迫下棉花根系Na+外排主要是由细胞膜Na+/H+逆向转运蛋白(SOS1)完成的。这一研究成果为盐碱地沟畦覆盖种植技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左)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左二)在什邡市考察蔬菜生产基地。(右)当地菜农正在忙着收蔬菜。
2012年2月14日,四川邡牌种业有限公司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共同承担的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京川(什邡)科技特派员牵手工程”项目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项目经过3年的组织实施,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① 选派了7名科技特派员赴四川什邡地震灾区及企业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为什邡市应急集中育苗场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建立了设施蔬菜育苗、设施蔬菜生产及新品种试验示范技术平台。
② 安排了67个试验点,引进和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蔬菜新品种22个,建立了示范基地6个,示范推广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16项,培训技术人才1200人次。
③ 积极为当地企业服务,联合企业组织新品种展示会,加强新品种宣传推广,在四川什邡及周边地区示范推广蔬菜新品种7.5万亩,为企业和农户新增产值1500万元,为公司未来发展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企业竞争力。
该项目通过帮扶灾区企业,为四川地震灾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为灾区农村企业发展和农民致富作出了贡献。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参与完成(第2完成单位)的“主要商品盆花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花卉研究所副所长朱根发研究员、兰花研究中心主任吕复兵研究员为成果主要完成人,分别排名第2和第7位。
该成果由北京林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昆明植物所、北京林福科源花卉有限公司、云南远益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丹东天赐花卉有限公司共同合作。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依托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的实施,围绕蝴蝶兰、大花蕙兰、卡特兰、菊花、杜鹃花等重要盆花作物,构建高效育种技术、在标准化配套栽培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培育新品种54个,美国品种专利1项,审定品种6个。申请国家专利23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0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企业标准8项。成果示范辐射效果明显,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盆花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