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文│本刊编辑部
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左)中国科学院院士 谢家麟
(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良镛。
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从1999年国家对科技奖励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取消了部门设奖,调整奖项设置,增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至今,我国新型科技奖励制度已经走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我国每年在年初都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目前级别最高的科学技术奖励。
十余年来,我国农业科研领域获奖丰厚,先后有两项农业科技专项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二十余次,二等奖获奖项目众多。农业科研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成就,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基础保障。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主要是奖励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的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杰出科学家。奖金金额达500万元人民币,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由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颁奖。从2000年至今,农业领域分别有两位杰出的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袁隆平(1930.09~),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2000年获得首届中国最高科技奖。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上世纪70年代初,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败”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现我国杂交水稻的各个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此后,他又提出“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概念,国家“863”计划据此将两系法列为重要项目,经项目组科技人员6年的刻苦研究,已掌握两系法技术,并推广种植,现占水稻面积的10%,效果良好。
袁隆平
李振声
1997年,他在国际“超级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实验田取得了良好效果,亩产近800公斤,且米质类粳稻,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解决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难题奠定了基础。2011年,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的高产攻关获得了成功。
李振声(1931.02~),小麦遗传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06年获得中国最高科技奖。
李振声,1931年2月出生,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李振声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育成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4、5、6号等系列小麦良种。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了蓝色单体小麦系统、自花结实缺体小麦系统,建立了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育种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近十年开展了小麦高效利用土壤氮、磷营养元素研究,完成了种质资源筛选、生理机制、遗传规律和育种研究,开辟了作物营养遗传育种研究的新途径。
国家技术发明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中国公民。国家技术发明奖不授予组织。国家技术发明奖的评审,对候选人所做出的技术发明,从难易复杂程度、技术思路新颖程度、技术创新程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程度,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推广应用程度、已获经济或者社会效益及发展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据此决定授奖等级。从2006~2011年,农业领域共有25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获奖年份:2011年)
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程式华研究员主持完成。程式华带领研究团队以提高水稻生育后期光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创建了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培育出80多个杂交稻新组合,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4项植物新品种权,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亿亩。其中,育成的国稻1号和国稻6号等7个“国稻”系列杂交稻品种,在南方稻区累计推广3358万亩,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4.1亿元。
(二等奖,获奖年份:2011年)
该项目由江西农业大学黄路生院士主持完成。项目针对仔猪断奶前腹泻给我国乃至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这一长期困扰养猪生产难题,历时6年科技攻关,取得了重大发现和技术发明:确定了决定断奶前仔猪腹泻抗性的ETECF4ac受体基因及其关键变异位点,由此首次在国际上发明了高精准度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广泛适用于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等主要商业猪种的断奶前仔猪腹泻抗病育种新技术,实现了我国种猪遗传改良研究的重大突破。
(二等奖,获奖年份:2011年)
该项目是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沈其荣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成果将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转化成能克服土壤连作生物障碍的微生物有机肥,该项目主要是研究筛选拮抗土传病原菌、高效分泌蛋白酶和高效堆肥的功能微生物,揭示了微生物有机肥中功能菌的环境行为及作用机制,发明了微生物有机肥二次固体逐级发酵技术与工艺,创制了微生物有机肥中堆肥原料标准化快速高效堆肥新工艺及配套设备,发明了微生物有机肥中氨基酸原料的生物制取工艺,该项目将成为我国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肥料重大方向。
(二等奖,获奖年份:2011年)
该项目为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山东大学完成的产学研项目。在山东大学长期从事纤维素酶基础与应用研究成果和山东龙力公司玉米芯生产木糖系列产品大规模产业化的基础上,用玉米芯中的半纤维素生产木糖、木糖醇、低聚木糖,工业纤维残渣酶法生产纤维素乙醇,提供了易酶解的原料(转化率高达86%),吨乙醇同比降低约4000元,产生的发酵废水用于产沼气发电,固体废物用于提取木质素和生物质发电,是一条植物纤维素生物炼制生产能源和化学品的典型工艺。
(二等奖,获奖年份:2011年)
该项目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张卫明,北京林业大学蒋建新等人共同完成。
(二等奖,获奖年份:2010年)
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生物技术室李付广研究员等人主持完成。该项目针对国内“海量涌现”的外源基因亟需功能验证、棉花基因工程育种亟需材料创新等需求,从棉花遗传转化中“转化体系不稳定、转化周期长”等关键技术瓶颈入手,通过近10年的研究,在组织培养体系改良和棉花遗传转化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从而建立了“外源基因在棉花上快速功能验证的技术平台”,提升了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二等奖,获奖年份:2010年)
该项目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周玉成主持完成,项目发明了人造板及其制品检测环境的动态精确控制技术,解决了甲醛、VOC检测环境精度低和检测结果准确性、可靠性差这一世界性难题,研发出1m3甲醛检测仪、VOC释放量检测仪、甲醛释放量快速检测仪,大型高精度动态VOC检测室,颁布了4项人造板及其制品检测仪器的国家行业标准,创建了人造板及其制品环境指标的检测技术体系;项目发明了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与VOC挥发规律的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形状表面或结构有害挥发物的释放规律,为制定国家强制性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项目发明了高精度检测仪器校准技术,解决了我国人造板行业的检测、分析仪器校准问题。项目成果推动了我国人造板及其制品行业的产业调整和技术升级,已在国家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二十多个省市近百家单位使用,有效保障了人民健康。
(二等奖,获奖年份:2010年)
该项目由中国海洋大学战文斌等人主持完成。1993年暴发的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病使我国对虾养殖业遭受毁灭性打击,严重制约了对虾养殖业的持续发展。项目对该病进行了持续跟踪研究,弄清了病原特性、流行规律、传播途径、宿主范围;构建了病毒和靶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库;发明了该病的现场、快速、简便、准确、灵敏的检测试剂盒、试纸及检测芯片;建立了中和单抗、受体单抗、独特型单抗的病毒感染阻断模型;创建了WSSV病的综合防控技术。成果在对虾养殖企业应用效果显著,为对虾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等奖,获奖年份:2009年)
该项目由我国知名海洋药物学家管华诗院士领衔完成。该成果在海洋特征寡糖关键制备技术与方法及海洋药物开发方面,取得了众多重要突破。构建了国内外第一个海洋糖库,库中的海洋特征寡糖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为糖化学及糖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大量的模板分子;发现了特征寡糖的某些构效关系规律,建立了寡糖的定向分子修饰技术;据此,开发了四个上市海洋新药和四个处于不同临床阶段的一类海洋新药及相关功能制品,为我国海洋制药业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制备的特征寡糖为医药、食品、化妆品、军工及农业等行业提供了活性寡糖原料,将为新产业的形成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持。上述技术的开发应用延长了海水养殖产业链,并带动其健康发展。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9年)
该项目由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建章主持完成。该项目以全面提升我国人造板制造技术水平,增强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为目的,发明了甲醛活化制备环保型脲醛树脂技术等6项新技术,并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性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木材加工业发展的人造板环保、性能及成本之间的矛盾,显著推动了木材加工行业的科技进步。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9年)
该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主持完成,该项目发展了国际前沿的遗传资源评估与分子标记检测平台,发现了一批影响重要生产性状和品种特征性状的基因或标记,研发了一批高通量sNP分子标记诊断技术,特别是性连锁矮小基因和快慢羽基因诊断技术的产业化,在国内多家大型育种和生产龙头企业成功推广,直接应用于l6个蛋鸡、肉鸡品种(系)的选育提高,累计推广24亿只,平均每年增加效益达l.9亿元,引领了企业育种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加速了我国鸡育种产业的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提升。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9年)
该项目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王喜军教授主持下完成。项目在阐明了病害季节性流行动态规律,揭示斑枯病发病规律及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斑枯病的病情进展数学模型,为防治提供了经济有效的描述体系;分离发现新变种病原菌2个,发明植物源性病原体抑制剂及灭杀剂4种,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此基础上,发明种子处理及防病种子制备技术,创建了农业技术与生物防治等相结合、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药用植物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实现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病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原始创新。该技术在黑龙江省及辽宁省五个种植基地推广应用10年,为解决药用植物大面积种植的瓶颈问题,提高药材产量和质量,保证中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普示作用。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8年)
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是四川农业大学荣廷昭、潘光堂等人。他们通过构建“育种用小群体”,提高有利基因型频率;多种方法加大生物与非生物强胁迫鉴定,提高鉴定、选择准确性与选系适应性;选系与组合选配同步进行,提高育种效率,实现了材料和选系方法上的创新,育成了高配合力、繁殖制种产量高、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适度密植、综合性状优良的西南地区玉米杂交育种第四轮骨干自交系18-599和08-641。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8年)
该项目由河南农业大学康相涛教授主持完成。该成果培育出8个包装(表观)性状突出、生产性能优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应用广泛的核心品系,并创建了一系列制种模式,为中国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材料,提升了优质鸡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该成果在国内外首次培育出青(黑或黄)胫隐性白羽地方鸡新品系及青胫高产隐性白羽新品系,解决了黄麻羽、青黑胫系列鸡种生产中长期依赖进口国外黄胫隐性白羽进行配套生产的技术难题;培育出黄白胫丝毛鸡、含金色基因或银色基因的丝毛乌骨鸡高产新品系,国际上真正实现了丝毛乌骨鸡三系或四系配套生产,且可通过胫色或羽色自别雌雄;培育出国内唯一适于黄麻羽地方鸡配套生产的浅芦花新品系、国内唯一的矮小型绿壳蛋鸡新品系及黄麻羽白壳蛋鸡新品系。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8年)
该项目是江苏大学赵杰文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开发完成的。所谓农产品无损检测,就是在不破坏被检测农产品的情况下,应用一定的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对其内在品质和外在品质加以测定,并按一定的标准对其作出评价的过程。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基本不经检测和分类直接上市,品质良莠不齐,无法按质论价,也不利于出口创汇,其贱卖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民收入低。而在发达国家,食品、农产品的检测和分类很多已经自动化,根据其不同的品质分级分等在超市里出售,不但可以使那些优质农产品能够卖出个好价钱,有的甚至可以“论个卖、论颗卖”,而且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也增强了。因此,快速、高效、精确的农产品品质检测技术的开发,对推动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交易价格,确保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7年)
该项目由安徽省农科院陈凤祥教授主持完成。该发明成果属农业高新技术领域。在不育种质创新、遗传理论创新的基础上,选育出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临保系,首创了隐性核不育纯合两用系、临保系、恢复系三系杂交油菜选育及制种方法,突破了“隐性核不育找不到保持系”的传统观点,解决了油菜隐性核不育制种难题和多年来质不育杂交油菜大田生产因种子质量问题而带来的风险,是目前最具潜力、最有前途的油菜安全高效杂优利用系统之一。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7年)
该项目在浙江林学院教授李延军主持下完成。该项目以竹材为原料,在国内外首次成功地研制了刨切微薄竹及系列产品,开创了竹材加工利用新领域,是竹材精深加工的新技术。主要技术创新一是发明了制备湿竹方材的干—湿复合胶合工艺,成功地解决了竹方材水煮软化时,竹节和大量的抗水性胶层严重阻碍水、热传导,导致软化时间过长、无法实现刨切微薄竹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难题;二是研发了耐湿、耐温和有柔韧性的胶粘剂,解决了制造刨切微薄竹专用胶粘剂的技术难题;三是首创竹板脉动式加压浸注技术,竹板增湿速度比常压浸渍法提高了近百倍;四是改进了现有木材刨切机及刨切技术参数,解决了刨切时微薄竹背面裂隙多、啃丝起毛严重等技术难题;五是研发了经济实用型微薄竹指形接长机。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7年)
该项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教授王清印主持完成。项目采用群体选育和与家系选育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过连续7代选育,培育出我国第一个人工选育的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黄海1号”中国对虾,2004年1月通过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水产新品种证书。在选育过程中,利用RAPD、SSR及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对各选育世代的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监测遗传多样性变化,保证了留种群体的遗传响应。“黄海1号”中国对虾具有生长快等优良性状,同比体长比未选育群体平均增长8.40%,体重增长26.86%,被农业部确定为2006年和2007年水产主导推广品种。对中国对虾的亲虾越冬、促熟、苗种培育和池塘养殖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了中国对虾SPF苗种生产和抗WSSV种群选育技术工艺,培育出高健康、无WSSV感染的中国对虾苗种。围绕该新品种的疾病诊断控制及健康养殖等技术,分别建立了对虾暴发病病原核酸探针点杂交检测试剂盒等4种对虾暴发病快速诊断技术,肽聚糖等免疫增强防病技术,半地下式塑料大棚对虾工厂化养殖等3种对虾健康养殖新模式,综合运用该技术体系的对虾养殖试验成功率达90%。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7年)
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教授主持完成。该项目以新城疫LaSota弱毒疫苗株为载体,利用先进的负链RNA病毒的反向基因操作技术,经过反复探索研制而成的这种新疫苗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我国完全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将使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技术继续走在世界前列。
该疫苗是国际上第一个产业化应用的重组RNA病毒活载体疫苗,首次实现一种活毒疫苗有效预防禽流感和新城疫两种重大传染病,其成功实施标志我国在负链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这一技术上突破性进展并进入成熟应用。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6年)
该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宋同明教授主持完成。该项目创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农大高油(BHO)等9个高油基础群体,群体平均含油量达到了15.2%,最高含油量达到20.43%,(普通玉米含油量4%左右);创造了“大群体、多参数、分阶段、综合轮回选择法”,使群体含油量提高迅速,9个群体每轮选择油分平均提高了0.79个百分点,同时,粒重基本保持稳定,综合性状也得到改良,加速了选育进程。对玉米其它籽粒品质性状的改良也有借鉴作用;创造了普通玉米高油化“三利用”专利技术,实现了普通玉米单交种当代杂交(杂种优势)的增产效应、细胞质雄花不育的增产效应和花粉直感对油分提高的遗传效应的综合利用,既保持了普通玉米产量水平,又使油分含量提高了30%~40%,这是杂种优势利用方式的创新。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6年)
该项目由福建农林大学郑金贵校长主持完成。我国每年要产生约两亿吨稻草,其中只有约1/3的稻草被当作饲料、造纸或制草绳利用,其余全部在田中被烧掉或烂在田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农民传统经营意识的改变外,主要是传统的水稻秸秆蛋白质含量偏低,所以利用价值不高,以致于连牛都不爱吃。由郑金贵校长率领的科研小组研发的高蛋白的谷秆两用稻,不仅稻谷可以高产,而且稻秆的营养价值(蛋白质含量)是普通秸秆的1倍以上。这样的稻草可用于栽培优质食用菌和饲养牛羊,菌渣和牛羊粪便还可以回用改良土壤,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使水稻增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6年)
该项目是在吉林省农科院孙寰研究员主持下完成的。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6年)
南京林业学校校长余世袁教授主持的“农林废弃物生物降解制备低聚木糖技术”主要具有4个创新点项目,建立了以低聚木糖核心的农林废弃物高值利用、低聚木糖的生产、绿色养殖业和安全动物食品生产的新的农业产业链,对于提高我国资源利用水平,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6年)
该项目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主持完成。该成果系统研究了我国重要养殖鱼类精子、胚胎冷冻保存和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建立了在细胞、精子、胚胎3个层次保存鱼类种质的技术体系。一是发明了鱼类精子冷冻保存实用化技术和鲟科鱼类精子超低温保存方法,建立了我国主要海、淡水养殖鱼类精子冷冻保存技术体系,建立了20多种鱼类精子冷冻库,精子冷冻保存技术达到产业化应用水平。二是建立了海淡水鱼类胚胎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体系,突破了鱼类胚胎冷冻保存的技术难关,发明了鱼类胚胎玻璃化和程序化冷冻技术。三是发明了鱼类胚胎细胞分离与培养方法,建立了鲈鱼和真鲷胚胎干细胞系,建立了18个海淡水鱼类细胞系。该成果有效解决了鱼类雌雄成熟或捕捞不同步问题,推动了我国鱼类低温生物学科的发展,使我国在鱼类精子和胚胎超低温冷冻保存领域跃居国际领先地位,为重要养殖鱼类和珍稀濒危鱼类种质长期冷冻保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其次,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鱼类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干细胞系,为鱼类种质保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使我国在海水鱼类胚胎干细胞研究领域跃居国际领先行列。
(二等奖,获奖年份:2006年)
该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里特主持完成,该项目在教育部课题“玉米芯酶法制备低聚木糖工业化生产”支持下,进行了研究攻关,酶法制取低聚木糖的难点在于普通商用木聚糖酶,酶系复杂、酶活力低、生产菌株易退化、产物组分杂、分离纯化困难。课题组重点突破点是解决酶解效率和产物组成问题,采用反复诱变,选育高产多种木聚糖酶的菌株,采取整合成多酶体系的路线。经艰苦探索,发现了极有价值的产酶菌株,其产生的酶,专一性强,活力达到工业化生产要求;再整合(F/10和G/11两类)木聚糖酶于一体形成多酶体系,解决了低聚木糖生产的酶解效率和产物组成问题,使粗酶液酶活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25倍。
国家科技进步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在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计划、项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从2006~2011年,农业领域共有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若干。
(获奖年份:2011年)
“玉米单交种浚单20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由河南省浚县农科所程相文及其团队共同完成的,该项目针对黄淮海夏玉米区自然灾害多,高产、优质、抗逆品种少等生产问题,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在“863”计划等重大项目资助下,育成的浚9058和浚92—8两个优良自交系,显著拓展提高我国玉米骨干自交系的遗传基础、丰产性和抗逆性。以浚9058为母本、浚92—8为父本育成的玉米单交种浚单20,突破了高产、优质、抗逆有效结合的技术瓶颈。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多次创造15亩、百亩和万亩连片世界夏玉米同面积高产纪录。2004年以来,浚单20连续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玉米主导品种,广泛种植于河南、内蒙古、湖南等十多个省区,近5年累计推广1.37亿亩,增收玉米68.78亿公斤,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黄淮海第一、全国第二大种植品种,为抵御国际玉米种业快速进入黄淮海市场,实现我国玉米连续7年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获奖年份:2011年)
▲优质大豆——中黄13
该项目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连铮带领的团队下共同完成的。黄淮海地区是我国大豆第二大产区,大豆年种植面积3500万亩。该项目针对该区品种适应范围窄、单产低、品质差等突出问题,开展广适应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一是创建了广适应高产大豆育种技术体系,选育优良新种质308份。提出了不同纬度与遗传远缘亲本杂交培育广适应大豆的育种理论,创建了广适应高产大豆育种技术体系,以不同纬度、遗传远缘、性状互补三类种质为亲本,以异地加代、早代淘汰、高肥水筛选为手段,在跨区适应性表型鉴定与蓝光受体基因分子鉴定的基础上,结合多个熟期与抗性鉴定,创制出优良新种质308份,为培育广适应高产大豆新品种奠定技术和材料基础。二是培育出广适应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中黄13,实现了大豆育种新突破;三是建立了中黄13育繁推一体化推广模式,实现了大面积应用。该项目整体提升了我国大豆育种水平,促进了大豆生产的发展,对保障我国食物安全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获奖年份:2010年)
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秉华研究员主持。刘秉华带领研究团队以创新小麦育种方法、提高小麦育种效率为目标,经过近30年的深入系统研究,创造出矮败小麦,建立了基于矮败小麦的高效育种方法,实现了小麦育种方法的重大创新。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重大成果。通过大协作,到2009年该成果已推广应用到全国上百个单位,育成新品种42个,推广面积1.85亿亩,增产小麦56亿公斤,创造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获奖年份:2010年)
该项目由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教授主持。该项目针对我国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聚合育种技术体系尚未建立,抗病种质、基因和品种匮乏等突出问题,开展了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研究,育成不同生态类型的抗条纹叶枯病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10个,实现了南方粳稻区抗病品种的快速覆盖。通过种质、基因、技术和信息共享,构建了南方粳稻品种选育与应用的综合平台,围绕抗条纹叶枯病育种开展联合攻关。2009年推广面积占南方粳稻区种植面积的78%,有效解决了南方粳稻区受条纹叶枯病流行危害的难题,极大地促进了水稻生产的发展,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获奖年份:2010年)
该项目由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子丹主持。该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成功解决了国家储备粮安全储藏的“瓶颈”难题。该项目针对粮堆中温度、水分、微生物和害虫等多因素影响储备粮品质的问题,开发了“四合一”储粮新技术。首创的防结露智能控制储粮机械通风技术,杜绝了粮堆结露霉变,降低能耗50%以上;低剂量防燃爆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有效杀灭抗性害虫、降低用药量3/4以上;智能粮情检测分析技术,解决了大批量数据的智能分析、抗电磁冲击和抗磷化氢气体腐蚀等难题;变频调风高效谷物冷却机,制冷效率比国际同类产品大幅提高。由四项技术集成创新形成的“四合一”储粮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了网路共用,数据共享,设备联动,作用互补,功能优化和标准化,提高了技术和设备的整体能效,保证了储粮安全;该项目形成了新的储粮理论和方法;实现了储备粮物流技术的配套创新;实现了无公害储粮技术的拓展创新。该成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巨大,储粮化学药剂使用量减少3/4以上,无公害储粮技术开始大面积推广,使全国粮食消费者受益。
(获奖年份:2007)
该项目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知名玉米育种专家堵纯信主持完成。该项目历时18年,在玉米种质材料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一是创制出繁殖、制种产量高,综合性状优异的玉米自交系郑58。繁殖产量450~500公斤/亩,制种产量500公斤/亩左右,显著高于其它主栽品种。二是培育出耐密、抗病抗逆、高产稳产、广适的玉米单交种郑单958。适宜4000~5000株/亩高密度种植,较大多数主栽品种高1000株/亩以上;综合抗病抗逆能力强;三是创建了以耐密为核心的高产育种技术体系,突破了玉米杂交种在高密度下易倒伏与结实性差等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了玉米高产育种的跨越。四是郑单958通过国家和七省区审(认)定,成为黄淮海、东北、西北玉米主产区主栽品种。其它单位还利用郑58育成数个耐密高产玉米品种。该项目支撑了玉米生产和民族种业的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获奖年份:2006年)
竹质工程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由国际竹藤网络中心江泽慧主持完成。该项目针对我国木材短缺,竹材丰富但利用率低的现状,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86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经过连续5年产学研的联合攻关,开发出全新的竹质工程材料关键技术,形成了6项核心技术,获得了6项国家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在竹质结构材、竹装饰材和竹炭材料三大领域开发出32种全新竹质产品,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69亿元,间接经济效益135亿元。
该项目的主要技术创新为:(1)建立了竹质结构材设计的理论模型,发明了无甲醛环保型竹质集成材制造技术,开发出高频胶合竹木复合轻质结构材料制造技术,首创大跨度高强度结构材制造技术。(2)发明了竹筒高温加压软化、密齿卡盘旋切技术,发明竹单板尼龙—金属网带干燥技术,集成纵向齿形接长、无纺布强化等多项技术。(3)独创竹炭吸附功能材料低温催化自粘合成型技术,可燃性气体循环利用技术,突破竹炭纳米孔隙结构定向调控技术,纳米二氧化钛乳液水分散技术及其与竹炭负载技术。
该项目不仅带动了我国竹产业的高速发展,而且为山区竹农开拓了致富途径,同时也为进一步推动世界竹资源可持续利用、显著提高我国竹产业国际地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