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植根红土地 唱响新乐章——记“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井冈行”活动

时间:2024-07-28

文|本刊记者 张文娟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列车井冈行”是一种“造势”,这个“势”是“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之势,同时她也是老区农村深入开展科技丰产富农活动的桥梁和契机,这个桥梁和契机,既呼唤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同时也是对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到广阔天地一展风采的殷切期盼。

井冈山,一片红色的土地。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兰花坪。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一座绿色的宝库。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这里有各类植物3800多种,其中香果树、银杏、水杉、鹅掌揪、井冈杜鹃等,均属名贵珍稀植物。当春夏之交,漫山遍野杜鹃花盛开,景色迷人。井冈山上动物种类也很多,主要的珍贵动物有华南虎、云豹、短尾猴等。特产:井冈山的物质特产有猕猴桃、金桂。这里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块被无数革命先烈鲜血浸润的红土地曾经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井冈山的经济发展,始终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和情怀。

为了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根据2005年科技活动周的总体部署,中宣部、科技部、铁道部、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在江西吉安等地共同举办“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井冈行”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弘扬科学发展观”、“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科技服务三农,促进中部崛起”、“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下乡活动。

红土地上掀起科普热潮

为期一周的“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井冈行”暨江西省科技活动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以火车为交通工具,沿江西南昌-宜春(樟树)-吉安-赣州铁路沿线,采取集中行进、分组活动的方式,停靠四站,专家深入当地及其周边地区的13个县、26个乡镇,活动时间从2005年5月15至5月20日。

连日来,“科技列车井冈行”的专家们在广袤的红土地上掀起了科普热潮,所到之处受到农民热烈欢迎。专家们不仅为江西农民送来了物资,更送来了先进的技术。据了解,“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井冈行”主办单位及协办单位还向南昌市、宜春市、吉安市、赣州市的26个县区捐赠了电视、DVD、科普图书、农业实用技术光盘等价值近200万元的科教物品,帮助各地建立起了农村科普图书室。

听说“科技列车井冈行”的专家要来,2005年5月17日一大早,胡荣发便来到了本镇的牛市等候。小胡是本地的养牛大户,他饲养的牛中最近患了皮肤病,一直没有准确的诊断。上午10点,中国农科院刘五岳研究员和江西农大刘石泉教授两位专家来到了他的养牛场,“二刘”不但对他的牛进行了诊断,而且对养牛场的卫生、防疫、饲料搭配等等悉心指导。望着两位专家忙里忙外、汗流浃背的身影,胡荣发满心的感激。

扬子洲乡农民朱美德是江西农大的毕业生,两年前他自办了一家养猪场,目前每年种猪出栏100多头,肉猪出栏1500多头,年利润二三十万元。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虽然自己学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感觉在实际养殖的过程中,依然会问题不断,认为很有必要通过向专家咨询等方式来更新和补充自己的知识。

“科技列车”医疗专家应接不暇地为前来就诊的农民把脉诊断。

中国农科院的梁建光博士听到之后这样对记者说,象朱美德这样有着技术背景的人在农村很容易致富。通过参加“科技列车井冈行”活动,梁建光博士感觉到农民是确确实实很需要技术的,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农民看不懂书,在实践和投资上也有很大顾虑,这时,有技术更要有示范,即通过像朱美德这样掌握了技术并致富的带头人给更多的农民一个示范作用。梁建光博士还补充道,当然也不能什么赚钱就一窝蜂地去搞,要有个平衡,要善于把握市场规律。

5月14~20日,“科技列车”进南昌、上井冈、下赣南,行程遍及13个县(市)26个乡镇,所到之处受到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来自首都有关科研机构和医疗、环保部门的数十位专家与省内专家一道,顶烈日、冒风雨,或摆摊设点、开堂授课,或进村入户、传技送宝,虽行色匆匆,但颇积“功德”,记者粗略统计,专家们每天直接服务的农民达上千人(次),发放的图书资料等亦不在少数,同时还捐助建立了28个农村科普图书室。苦也好,累也罢,专家们我心依旧,按刘五岳浓重的东北口音的话来说,“不为农民服务,我们干啥?”

为老区发展建言献策

当年66岁的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王耀林是此次“科技列车井冈行”活动中年龄最大的专家。这几日,他已为数以万计的农民进行了蔬菜种植技术的培训和现场指导。在扬子洲乡,王耀林还专门到一些农民的西红柿田仔细地检查着有问题的枝苗。找王耀林帮忙的农民络绎不绝,“来我这儿看看吧”。王耀林索性给农民当场进行了培训。天色渐渐暗了下去,等到大部分专家已经上了车,准备回宾馆的时候,却不见王耀林的踪影。大伙正着急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老人拿着绿色的枝苗像孩子一样快速地在田埂上飞跑,“没耽误吧,我准备把这有问题的枝苗拿回去好好研究一下”,王耀林满怀歉意地对大家笑道。

通过“科技列车井冈行”活动,这位老科学家也发现了当地的不少问题,在专家的建言献策会上,他发言认为,江西的蔬菜种植技术有一定的基础,水平较高,但目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发达地区的技术交流,多引进新品种和新设备。

针对江西省高温、闷湿、光照不足而导致病虫害较多的情况,王耀林建议应专门立项来重点研究这个问题,另外还要强化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因为王耀林在活动中发现,农民这方面的观念还不够强,而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农产品的销路,还关系着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信誉问题。王耀林说,农民要学会思考自己生产的农产品的市场在哪里,种什么,怎么种好,如何销售出去等一系列问题;而政府对农民在技术上的前期投入也很重要,因为只有农民通过技术尝到了甜头,才会有信心自发地进行投资和学习,为实现增收而努力。

建言献策会上,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尹建华在发言中谈到,由于经费等问题,江西省科技部门的科普渠道比较狭窄,一年内主动进行科普活动的次数也非常有限,他希望能争取到各种力量来增加科普的渠道。另外,他认为,加强农村基层的调研力度也很关键,这会使得科普工作能更有针对性,效率也更高。调研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据尹建华介绍,他随“科技列车”在丰城开展活动的时候,当地把农民的问题统一编成了一本几十页的小册子,这对于他们迅速了解当地农业的实际需要很有帮助。

没有农民的健康就不可能有农村的发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冯新恒通过参加“科技列车井冈行”活动的多次义诊发现,由于农民的卫生健康意识比较淡薄,农村患消化性疾病、妇科炎症的人非常多,这和城市心血管疾病患者多的情况明显不同。他说,农民往往忽视慢性疾病的治疗和保养,结果不知不觉小病成大病、早期转晚期,最后严重到无法治愈的地步,这不仅非常令人惋惜,而且一般情况下很容易会导致一个农民家庭陷入贫困。所以,他建议,最好能以村为单位,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这将使农民受益多多。谈到农村的医疗状况,冯新恒觉得乡镇一级的很多医生勤奋好学,他希望政府能多为他们创造学习深造的机会,让更多高水平的医疗工作者能为农民服务。

“江西老表”的淳朴民风和对科技的热望也深深感染着此行的专家们,许多专家每每与“老表”分手时,都留下了自己的名片或联络方式,表达了与老区人民建立长期联系、跟踪服务的真情实意。专家们的建言献策也引起活动的组织者想得更远。

咨询中村民的话进一步触动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简小鹰。有的农村专业户说,买了技术书,可是看不懂;个人请专家,又难请到。简小鹰说,几次咨询下来使他感到,需要加强经济杠杆作用,建立一种更有效的科技兴农新机制。是否可以这样,农村专业户可以几家合雇一个专家,通过签订合同,给予一定报酬,提出目标要求,使专家负责到底。同时,专家也可从这一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找到密切联系实际的新课题。还可以把国家课题费与来自基层的企业或专业户投资相结合,使专家的用武之地更广阔,使科技经费更好地发挥作用,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随着“全国科技活动周”的结束,“科技列车井冈行”也到了尾声,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列车井冈行”是一种“造势”,这个“势”便是“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之势,同时她也是老区农村深入开展科技丰产富农活动的桥梁和契机,这个桥梁和契机,既呼唤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同时也是对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到广阔天地一展风采的殷切期盼。

有的农村专业户说,买了技术书,可是看不懂;个人请专家,又难请到。简小鹰说,几次咨询下来使他感到,需要加强经济杠杆作用,建立一种更有效的科技兴农新机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