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梁瑞晨,郑思琳,曾梁楠,李倩茜,明霞,杨昌美
(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a.手术室;b.护理部;c.神经外科,四川 泸州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 护理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通过呼吸道飞沫、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1],2019 年 12 月在武汉爆发至 2020 年2 月13 日已经感染了 63 851 人,死亡 1 318 人[2]。专业的医疗救援人员对控制疫情,降低疾病死亡率,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3]。 面对突发的疫情,急需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护士投入到医疗救援过程中,而武汉的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的救治中,处于较为疲劳的状态,全国对武汉输送医护人员,能有效缓解当地医院的救治压力,也能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我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后, 也第一时间输送了相关领域的医护人员参与到武汉当地的救治过程中,而相关专科领域的护士数量毕竟有限,面对日益增长的患者数, 我院通过日前搭建的医养结合智能云平台,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居家培训方式,对轮转过急诊、呼吸、重症、感染等相关科室的护士进行培训, 旨在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而储备相关的护理人力资源,现将做法报道如下。
2020 年 1 月 23 日—2 月 9 日,从我院调取轮转过急诊、呼吸、重症、感染等相关科室的护士80 名,第1 批至第3 批援助武汉的40 名护士设为对照组;随后培训的40 名护士设为干预组。 2 组护士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干预组护士的一般资料比较
2.1 培训方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救治特点,护理部规划了4 大培训内容,包括穿脱防护服、无创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及要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要点、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院感防控。
2.1.1 对照组 采用理论授课结合实际操作进行培训,在护理培训示教室进行统一的团体授课,培训后由储备护士自行在示教室练习, 共计16 个学时,分4 d 进行培训考核,每天上午完成一项培训内容,下午进行相应的考核。
2.1.2 干预组 通过智能云平台进行培训, 由护理部与宣传科一起合作拍摄4 大培训内容, 理论授课采用PPT 结合语音讲解,操作实训通过拍摄真人视频进行讲解,将培训内容上传智能云平台。 同时,护理部紧急从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临床护理教研室调取用于护生操作培训时的隔离衣、防护服、无创呼吸机使用物资、气管切开护理物资各40 份,对每份物资进行同质化的检查,并对缺漏物资进行补充,确保每份用物与操作视频一致。 随后培训护士在示教室领取操作所需的基本用物,并下载“医养结合健康云医护”APP,通过科室、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进行实名认证,在进入首页中点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培训” 模块, 在模块下的健康管理专区选择“视频课堂”自行随机挑选时间进行学习,将领取的隔离衣和防护服等用物在家自行练习, 并将学习和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在 20:00~21:00“培训答疑”区反馈给线上培训老师,由其进行答疑解惑,学习结束后学员在当天进行打卡,并将学习笔记拍照上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培训班交流群”,由后台护理部老师监督储备护士的学习情况,由系统安排每名培训护士的考核预约时间,培训后由统一的老师进行考核。
2.2 效果评价方法
2.2.1 理论和操作成绩 记录2 组护士培训后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其中理论考试1 次,由护理部出题,共50 道选择题,每题2 分,共计100 分;操作考试3次,分别是穿脱防护服、无创呼吸机操作技术、气管切开护理, 由相关操作考核表进行评分, 每项100分。
2.2.2 培训疲劳程度 培训护士疲劳程度采用疲劳量表(Fatigue Scale-14,FS-14)进行测量[4],疲劳量表包括14 个条目, 其中8 项反映躯体疲劳,6 项反映心理疲劳。 14 个条目的 Cronbach α 在 0.88~0.90,总 Cronbach α 为 0.89,折半系数为 0.86,说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除了第10、第13、第14 条3 个条目为反向计分,其余为正向计分,即回答“是”计0分,回答“否”计1 分,分数越高疲乏程度越高,总分值0~14 分。
2.2.3 培训满意度 采用护理部自制的培训满意度问卷,共10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从不满意~满意分别计1~4 分,得分越高表明培训越满意,总分值10~40 分。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差异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 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两样本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组护士在理论考试得分、穿脱防护服操作得分、无创呼吸机操作技术得分、气管切开护理操作得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培训疲劳程度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干预组护士各指标得分比较(,分)
表2 对照组与干预组护士各指标得分比较(,分)
项目 对照组(n=40) 干预组(n=40) t P理论考试 90.10±4.77 89.60±4.03 1.519 0.133穿脱防护服操作 94.63±2.02 93.80±2.67 1.557 0.123无创呼吸机操作技术 88.78±4.20 87.65±3.47 1.306 0.195气管切开护理操作 87.55±3.27 88.58±3.34 1.389 0.169培训疲劳程度 7.28±0.82 6.18±0.93 5.621 <0.001培训满意度 30.83±2.07 32.05±1.96 2.720 0.008
4.1 基于智能云平台的居家培训确保了储备护士的培训效果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医疗健康行业通过多元化培训模式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 利用好信息技术为终身化、个性化、网络化的医疗培训服务[5]。 本研究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特点, 以及培训的储备护士的上班实际情况, 利用智能云平台突破培训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通过线上视频学习和问题答疑解惑,可以使储备护士合理利用时间进行学习,利用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提供的充足的培训物资,使得每一培训护士确保“一人一物”在家里参照视频进行练习复习并进行强化, 并且有后台监督培训护士线上的学习情况, 从而保证了培训的质量。 本研究中, 对照组与干预组在理论和操作成绩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王婷等的研究发现,将信息化网络平台运用于护士规范化培训中, 不仅培训效果好,而且省时、省力,能有效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6]。张嘉宇等的研究也发现, 通过信息通讯技术使培训护士不受时空的限制,确保了培训质量,而培训护士会更加青睐个性化、主动化的培训模式[7]。
4.2 基于智能云平台的居家培训减轻了储备护士团体培训所带来的疲劳感 新型冠状病毒在短时间感染了大量的患者,面对较高的感染率,会增加医护人员的担忧和焦虑, 从而增加医护人员的心理疲劳感。医院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疾病传播的高危之地。 由于储备护士是为了应对疫情临时从各科室调取, 有些护士在培训过程后要兼顾本科室的护理工作,对照组护士每天要在“家庭-科室-示教室”三点奔走,增加了其躯体疲劳,而因为培训增加的医院场所流通次数和团体培训又可能会增加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风险, 心理和身体的负担会增加培训护士的疲劳感。 基于智能云平台的居家培训模式减少了护士往返培训场地的负担, 使其能够灵活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减少了因团体培训所带来的病毒交叉感染的风险, 从而有利于减轻护士的疲劳感,本研究干预组培训疲劳程度低于对照组(P<0.001);高则宇等的研究表明,传统培训的一课多讲,既占用了组织者和授课教师的时间, 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学习疲劳感, 而通过互联网搭建护士培训与考试平台能够有效解决因为培训所带来的组织难度大和管理成本高等问题[8]。
4.3 基于智能云平台的居家培训方式为储备护士培训提供了高效、便利的医疗培训服务,提高了满意度 基于智能云平台的居家培训方式减少了集中培训所带来的疲劳感, 同时减少了休息护士因为要到医院强制培训的反感。传统团体培训方式,在理论培训时, 座位靠后排的护士接受知识的信息情况会比坐第一排的护士要差,而操作培训时,团体培训因为人群遮挡或者观看学习视角的问题也不能较好满足每名培训护士能够清楚看到操作细节, 而智能云平台的上线视频课堂能够确保每名护士接收培训内容的同质性,并且可以进行反复学习,有利于培训内容强化的准确性, 减少了传统培训方式的人力资源耗费,并且通过系统的考试时间预约提醒,能减少传统培训时护士考试集体等待的时间, 从而提高了培训的满意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