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 辉,李 靖,金小红,富 晶,李 懿,庞 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 100050)
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的创建
王 辉,李 靖,金小红,富 晶,李 懿,庞 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 100050)
目的探讨创建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的护理实践和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科3个病房,依据《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建立并运行静脉治疗示范病房,对示范病房建立前后3个病房的静脉治疗工具选择及静脉导管固定错误率、护士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水平及患者健康教育的达标情况进行比较,评价示范病房的建立在提高静脉治疗质量中的效果。结果示范病房建立前后,静脉治疗工具选择错误率及静脉导管固定错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静脉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的建立,能推进静脉治疗护理操作技术的规范化,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静脉治疗;静脉留置针;神经科;操作规范
静脉治疗是指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以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1-2],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它在为患者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可能由于技术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患者受到感染、血栓、静脉炎等[3-4]伤害。由于静脉治疗工具及辅助装置的不断更新,静脉治疗技术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静脉治疗面临越来越多高难度、高风险的操作。为规避静脉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提升静脉治疗效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11月首次发布了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于2014年5月1日开始实施[3]。神经科患者由于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静脉治疗[5-6],为保障患者安全,减少静脉治疗风险发生,使静脉治疗程序化、规范化,我院静脉治疗小组在深入学习《规范》的同时,根据《规范》中的重点、难点及新进展等内容,结合神经科特点,建立示范病房,对神经科护士进行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培训,以期提高静脉治疗质量。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以神经外科为先导,神经科学为特色,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涉及静脉输液治疗的住院患者共分布在34个科室中,神经科包括18个病房,其中神经内科病房4个,神经外科病房10个,脑血管病病房4个。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4月—2016年1月,随机选取神经内科一病房、神经外科八病房、脑血管病四病房纳入示范病房创建。
示范病房建立前共调研患者109例,护士46名,静脉输液总数322例次;示范病房建立后共调研患者111例,护士44名,静脉输液总数251例次。示范病房建立前后患者的一般情况、病情严重程度、静脉治疗例数以及护士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成立神经科静脉治疗小组 在护理部静脉治疗小组的指导下成立神经科静脉治疗小组,组员为获取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资格的护士及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理管理者。小组成员均接受过《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每月组织神经科静脉治疗小组进行静脉治疗专题的学习与讨论活动,对《规范》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学习。结合组员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统一《规范》中未涉及的如穿刺处皮肤消毒的具体方法、扎止血带的正确位置、血管通路“高举平台”的固定方法、输液部件的安全连接、导管维护冲封管的方法等操作规范,包括针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以及中心静脉导管等不同情况下的操作规范。将解读后的《规范》按照条目顺序制作成学习资料以供示范病房护士学习。
1.2.2 静脉治疗情况基线调查 2015年4月2日神经科静脉治疗小组对纳入研究的3个病房进行为期3 d的静脉治疗情况基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治疗情况、输液种类、输液工具选择、穿刺部位、输液并发症;护士对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健康教育达标情况。对出现输液并发症的组织小组成员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度剖析,并根据这些原因和实际情况探讨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为后期静脉治疗规范化培训做准备。神经科静脉治疗调研之后发现,神经科患者特点包括:(1)神经科危急重症患者多,治疗周期长,一般多在10 d以上;(2)患者意识障碍及躁动,不能很好配合,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及留置针容易脱针;(3)感觉障碍,对疼痛、温度不敏感,发生药物外渗不易早期发现;(4)抗菌药物、脱水剂等药物分段使用,多次穿刺及高渗性药物对血管损伤大。神经科常见诊疗措施包括:抗菌药物治疗、脱水降颅压治疗;抗凝溶栓治疗、血管活性剂治疗及营养支持等。
1.2.3 示范病房静脉治疗规范化培训 根据神经科疾病常用药物(抗菌药物-舒普深、碳青霉烯类、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脱水降颅压药物-20%甘露醇、呋塞米等;溶栓药物-尿激酶、阿替普酶等;血管扩张药-尼莫地平、前列地尔等)的特点,静脉治疗小组以《规范》为依据,每月定期为示范病房护士进行理论培训,内容包括 “常用药物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常用药物用法、用量及配伍禁忌”“IV-team鱼骨图总论”等。同时结合基线调查时发现的神经科患者意识障碍及躁动,配合不良,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及留置针容易脱针,感觉障碍,对疼痛、温度不敏感,发生药物外渗不易早期发现等特点,静脉治疗小组加强了对“静脉输液导管维护操作手法”“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等内容的培训,以此不断强化护士的正确观念,纠正不规范的操作技术,规避静脉治疗风险。
1.2.4 建立并完善静脉治疗质量控制体系
1.2.4.1 强化组织管理 根据《规范》完善《静脉治疗质控标准检查表》、《静脉治疗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建立护理部-静脉治疗小组组长-病房护士长三级质量控制模式,负责制订检查督导计划、指导临床实践、调研、相关资料的整理分析及反馈等工作。
1.2.4.2 实施有效督查 静脉治疗小组每月第1周进行专项质控督查。按照 《静脉治疗质控标准检查表》对所选病房执行《规范》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督查小组成员随机产生,由静脉治疗小组组长进行统筹安排,发现并记录存在的问题,在加强现场干预的同时注重过程管理和细节管理[7]。
1.2.4.3 整改与评价 静脉治疗小组成员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统计以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总结,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将质控结果与措施传达给病房护士长,找出临床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与改进环节;同时静脉治疗小组再将出现的相关问题作为下一次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下次进行效果评价,加强质控与干预。
1.3 评价方法 2016年1月4日静脉治疗小组再次对示范病房进行为期3 d的静脉治疗情况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于基线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创建示范病房的效果。
1.3.1 评价指标
1.3.1.1 静脉治疗工具的选择 《规范》指出,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短期给药指的是输液量小、输液时间小于4 h的静脉治疗。超过4 h输液以及输注腐蚀性药物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判断为静脉输液工具选择错误。外周静脉留置针用于短期静脉注射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外周静脉留置针宜72~96 h更换1次。输注药物超过7 d或输注腐蚀性药物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判断为静脉输液工具选择错误,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可以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所以这3类输液工具的使用不存在选择错误。
1.3.1.2 静脉导管的固定 按照我院制定的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流程图,PICC固定流程图和中心静脉导管固定流程图作为标准评判,包括标识粘贴不规范,贴膜卷边不能及时更换,敷料是否以穿刺点为中心,敷料下是否有气泡,是否遮挡穿刺点、是否有维护者签名和日期、是否有导管打折和松动等问题[8],凡出现上述任意一个问题,判断固定错误。
1.3.1.3 护士对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采用“规范化静脉治疗知识问卷”对实验病房护士展开调查。该问卷由我院5名护理专家参照《规范》共同商讨制定,内容效度为0.86,重测信度为0.90。问卷包括个人一般情况,输液治疗的感染控制和护理安全、输液工具的种类及应用、输液治疗的维护与管理、输液辅助工具的种类及应用、其他输液治疗的护理等5个部分共计40题。每题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或不回答得0分,满分为40分,得分越高,说明对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1.3.1.4 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 询问患者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PICC、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在使用这些工具时,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导管维护频率、沐浴方法、携带血管通路禁止做的活动有哪些,患者80%以上内容回答正确,判断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达标,否则为不达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获取的数据录入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的建立前后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情况的比较 建立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后,静脉输液工具选择的正确率明显较之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的建立前后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情况的比较(例次,%)
2.2 建立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前后静脉导管固定情况的比较 建立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后,静脉导管固定正确率明显高于创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建立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前后静脉导管固定正确率比较(例次,%)
2.3 建立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前后护士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建立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后护士对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创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建立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前后护士对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S,分)
表3 建立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前后护士对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S,分)
?
2.4 建立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前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比较 建立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创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建立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前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比较(例,%)
3.1 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的建立可规范静脉治疗操作,保证静脉治疗质量 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建立后,由静脉治疗小组指导工作,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输液工具的选择以及静脉导管的固定。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风险较高,如容易渗漏,限制患者活动,易诱发压疮等,同时较易发生针刺伤[1],《规范》对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使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做了明确的规定。本研究以《规范》为依据对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的使用进行了明确的限定,将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及静脉导管的固定方法在示范病房运行过程中进行大力的培训和倡导,同时加强督查,注重过程管理和细节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强化组织管理、实施有效督查、整改与评价等一系列措施下,护士转变了观念,掌握了各种输液工具的优缺点,更加主动地将留置针、PICC等输液工具的优点传递给患者,使示范病房内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使用减少,静脉输液工具选择错误率下降,有效保证了静脉治疗的质量。
3.2 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的建立可提升护士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水平 静脉治疗虽是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但由于临床药品及输液工具的飞速变革,加之临床工作任务重,而医护人员未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使临床静脉治疗过程中存在重复穿刺、输入途径选择错误、长期输液的血管保护不周、药物外渗且处理不当、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等诸多隐患[9-10],规范而标准的静脉治疗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静脉治疗并发症,还可以保护护理人员安全,减轻劳动强度[11]。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建立后,静脉治疗小组加强了静脉治疗知识的培训力度,同时及时更新静脉治疗相关知识和理念,使得护士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确保了静脉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3 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的建立可提高患者静脉治疗相关知识健康教育达标率 随着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仅把药液准确无误的输入患者体内已不能适应优质护理的需要。《规范》要求,护士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护等相关知识的教育。护士在掌握各种输液工具使用注意及健康教育要点的基础上,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依从性等,进行个体化地沟通,采取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能按时维护导管,教会患者自我评估导管的方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的建立使得护士静脉治疗相关知识水平越来越高,也愿意更加主动地为患者进行宣教,使之更好地配合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在护士静脉治疗知识水平提升的同时,患者静脉治疗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的达标率也明显上升,在保证静脉治疗质量的同时也进一步增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
建立神经科静脉治疗示范病房,推进《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可显著提高静脉输注工具选择的正确率,提高导管固定正确率,并能督促护士掌握静脉治疗相关知识,同时按照《规范》的要求对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可将创建神经科示范病房的经验和方法推向全院,在静脉治疗示范病房的带动下,严格遵照《规范》要求,增强全院的静脉治疗质量,并采用PDCA循环持续进行质量改进,保证患者静脉治疗的安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T 433-201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2]编者.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3.
[3]吴欣娟,孙文彦,曹晶.规范静脉治疗保障患者安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起草与编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1-3.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3.03.001.
[4]李旭英,谌永毅,林 琴,等.《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践行的质量促进[J].护理学杂志,2015,30(13):1-3.DOI:10.3870/hlxzz.2015.13.001.
[5]南 鹤,王秀霞.神经科躁动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2,33(29):6485-6486.DOI:10.3969/j.issn.1004-0412.2012.29.194.
[6]吕 超.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侧及健侧肢体静脉输液与静脉渗漏和静脉炎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45-46.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06.10.026.
[7]张 敏,聂雷霞,吴丽媛,等.自制静脉治疗监控路径表在静脉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12):64-66.DOI:10.3870/h1xzz.2012.12.064.
[8]周 姝,陈蓓敏.中心静脉导管缝合固定与贴膜固定法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3,28(5):49-50.DOI:10.3870/hlxzz.2013.05.049.
[9]孙 红,王 蕾,关 欣,等.全国部分三级甲等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32-1237.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4.10.018.
[10]张玲玲,钱火红.美国静脉输液专职护士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借鉴[J].护理学报,2007,14(12):18-20.DOI:10.3969/j.issn.1008-9969.2007.12.007.
[11]姜玲玲,李 燕,丁冠云.追踪方法学在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17):48-50.DOI:10.3870/hlxzz.2015.17.048.
[本文编辑:江 霞]
Development of Intravenous Therapy Demonstration Ward 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WANG Hui,LI Jing,JIN Xiao-hong,FU Jing,LI Ying,PANG Ke
R473.5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03.031
2016-09-04
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级青年科研项目(2015-YQN-28)
王 辉(1973-),女,北京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金小红(1964-),女,北京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