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胺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

时间:2024-07-28

金 蕾,韩继啸,杜 娟,徐益敏

(宁波市镇海区炼化医院,浙江 宁波 315207)

【健康管理】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胺酸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

金 蕾,韩继啸,杜 娟,徐益敏

(宁波市镇海区炼化医院,浙江 宁波 315207)

目的调查炼化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探讨相关的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选取炼化社区已纳入我院慢病管理科的高血压患者为病例组,以本社区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分析高血压各亚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值的差异。结果高血压各亚组间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检出率及同型半胱酸的边缘升高率均随着高血压级别升高逐渐增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检出率及同型半胱胺酸的边缘升高率均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单纯性高血压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重点人群定期进行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水平的监测,动态评估病情发生发展的严重程度,制定健康教育对策,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健康教育

目前,大量研究证实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紧密,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1],超敏C反应蛋白是重要的炎症反应标记物,在动脉硬化的发生、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糖尿病患者是动脉硬化的高危人群,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的大样本护理研究探讨较少,笔者通过对炼化社区高血压及其各亚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间血浆同型半胱胺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观察,探讨本区域重点人群的护理健康教育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已进入我院慢病科社区医生工作平台管理模块中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各病例组纳入标准:由二级以上医院确诊,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Hypertention,WHO/ISH)制定的糖尿病、高血压及分级诊断标准[3]的高血压患者2 301例,糖尿病患者913例,利用该人群于2013年1—12月在本院体检中心履行的体检资料,采用Dixon法[4]剔除无效数据及不完整体检项目人群;排除标准:合并肝肾疾病、肿瘤、脑血管意外,3个月内服用过影响同型半胱胺的药物(如叶酸、苯妥因钠),近期有急慢性感染、手术和创伤。本研究共获得完整可分析有效资料2 013例,1级高血压702例,2级高血压792例,3级高血压519例,其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480例。健康对照组从本院体检中心同期体检者中获得,纳入标准:无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相关性疾病,并按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的差异比获取,共收集健康对照组1 000例。

1.2 方法

1.2.1 生化检查 体检者清晨空腹12 h以上,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使用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试剂,应用循环酶法测得血浆同型半胱胺酸,参照美国心脏协会的标准[5],正常值为 0~15 μmol/L,理想值<10 μmol/L,边缘升高 10~15 μmol/L,>15 μmol/L 为高同型半胱胺酸;其他生化指标采用OLYMPUS AU640生化自动仪的专用试剂方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参照诊断学(第7版)标准[5],正常值为0~5 mg/L,>5 mg/L为高敏C反应蛋白血症,各生化值严格按Levey-Jennings检验质控规则执行。

1.2.2 疾病史、用药史、血压的核实与测量 经过严格培训以护理为主体的专业医疗团队,对已由二级以上医院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或正在服用降压、降糖药物治疗的调查对象进行核实校对;健康对照组人群根据标准血压测量程序,专人专用立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前30 min禁止剧烈运动,不饮酒、咖啡/茶,不吸烟等,每次血压测量前休息5 min,测右上臂血压2次,每次测量间隔2 min,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分析血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 013例,其中男性 1 978 例,女性 1 035 例,年龄(62.31±9.39)岁,体质量指数 23.84±3.10,同型半胱胺酸(13.00±9.57)μmol/L,超敏 C 反应蛋白(2.56±0.46)mg/L。

2.2 各亚组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检出率的比较 高血压各亚组间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同型半胱胺酸、高超敏C反应蛋白血症检出率及边缘同型半胱胺酸升高率均随着高血压级别升高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级高血压组显著高于2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7,t=5.64,χ2=31.01,χ2=79.09,χ2=6.85;P<0.01);2 级高血压组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高超敏C反应蛋白血症检出率高于1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χ2=13.84;P<0.01),血浆同型半胱胺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P>0.05),但高同型半胱胺酸检出率与边缘同型半胱胺酸升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χ2=4.16,P<0.05),见表 1。

表1 各亚组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号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检出率的比较

2.3 高血压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检出率的比较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和单纯性高血压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同型半胱胺酸、高超敏C反应蛋白血症检出率及边缘同型半胱胺酸升高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显著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56,t=9.37,χ2=63.04,χ2=170.71,χ2=18.01;P<0.01);单纯性高血压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t=7.75,χ2=42.63,χ2=78.42,χ2=10.89;P<0.01),见表 2。

表2 高血压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检出率的比较

2.4 高血压分级及是否合并糖尿病与血浆同型半胱胺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Pearson相关分析

血浆同型半胱胺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高血压分级呈正相关(r=0.204,r=0.270;P<0.01);血浆同型半胱胺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呈正相关(r=0.221,r=0.284;P<0.01)。

3 讨论

3.1 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对评估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危险分层具有一定的意义 高血压是一种易合并多种代谢异常的心血管综合症,我国研究者将伴有血浆同型半胱胺酸10 μmol/L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称为H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6-7],超敏C反应蛋白是机体炎症反应的一种标志物,参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本次对本地区的大样本调查发现:高血压各亚组间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高检出率均随着高血压级别的升高逐渐增高。本次调查还发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的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高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单纯性高血压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而推测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可能对评估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危险分层具有一定的意义,提示对目标人群随时进行血压、血糖测定外,还应定期进行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水平的监测,动态评估病情发生发展的严重程度,对目标人群及时调整护理健康教育对策,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3.2 健康教育对策 结合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胺酸、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水平,评估病情发生、发展的严重程度,对目标人群实施健康教育。

3.2.1 告知严密监测并控制血压、血糖、同型半胱胺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危险因素的重要性 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的罪魁祸首,是长时间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之下所致,只有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才能有效地防止首次或再次脑卒中的发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是首次与再发脑卒中的共同致病危险因素[8],血压控制不良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加强对可改变危险因素的干预,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同型半胱胺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强调药物治疗对预防高血压和并症发生的重要性。以通过培训的项目小组护理人员为主体,定期对目标人群进行随访,监测血压、血糖、同型半胱胺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等各项生化指标及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用药后,如有低血压、头痛、头晕等症状出现,需协助其卧床休息,以防诱发体位性低血压。同时,如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呕吐、头晕、头痛、抽搐时,提示可能发生高血压脑病的可能,需立即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以防脑卒中等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3.2.2 积极做好各降压、降糖及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药物的用药指导,培养良好的依从性 强调长期合理用药的重要性[9],当病情控制后也需坚持,根据患者个体与病情、年龄不同,遵医嘱指导患者应用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的降压、降糖药,对血浆同型半胱酸高于10 μmol/L的H型高血压或合并糖尿病患者,建议加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同时长期服用叶酸、维生素B1和B12制剂,以降低患者血浆的同型半胱氨酸,嘱患者不能随意增减药量、停药、换药,以免出现血压、血糖的不稳定与停药综合征。合理安排用药时间,防止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致脑血栓形成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防止药物性低血糖、低血压,同时重视用药的依从性培养,为疾病治疗提供良好的平台。

3.2.3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患者进食有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食物 高血压患者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有超重、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摄盐过量和蔬菜水果的摄入过少等[10]。项目小组的护理人员在社区范围内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上述危险因素。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控制钠盐、脂肪,保持膳食平衡,补充钾、钙,增加优质蛋白质,多吃含叶酸丰富的绿叶蔬菜、新鲜水果、坚果、蛋类、豆类及富含维生素 B1、B12的食物,如花生、糙米、香蕉、鱼类等;要求患者绝对戒烟,限制饮酒量;坚持适当的有氧运动: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有氧运动,注重运动形式和运动量,按病情及体质不同适量运动,避免运动量过大及空腹运动,以免引起一时性血压升高或低血糖性休克的发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减轻精神压力,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或激动,遇到压力时保持平衡心理。通过健康教育,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达到控制血压、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群体的生活质量。

3.2.4 利用各种渠道加强疾病知识宣教,提高大众对血浆同型半胱胺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监测的认识 利用有效的宣传工具和大众媒体,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群体自我保健意识与能力。在社区及医院内科病区范围内做好H型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培训,定期进行相关科普知识宣教,同时进行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原因、危害、症兆、注意事项、自我控制等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讲解,强调在监测血压、血糖的同时定期进行血浆同型半胱胺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监测的重要性,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11],减少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

[1]胡大一,徐希平.有效控制“H”高血压—预防卒中的新思路[J].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2):976-977.

[2]杨 凡,王瑞英.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2,10(2):93-96.

[3]Myers J.Automated IHC/ISH Slide Staining Systems:Current Technologies and Other Considerations[J].Med Lab Obs,2012,44(7):48-5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04.2-2012.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3-08-01.

[5]Malinow M R,Bostom A G,Krauss R M.Homocysteine,Die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Statement 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Nutrition Committee,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1999,99(8):178-182.

[6]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9-381.

[7]霍 勇,秦献辉,张 岩,等.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的意义与进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5(2):1-5.

[8]陈瑞珍,陈晓君,陈秋玲.首发和再发脑梗死对患者情感障碍的影响分析[J].护理学报,2009,16(4A):71-72.

[9]戚 丽,陈莉霞.护理干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15-16.

[10]周 薇,周 琦.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6(9A):71-73.

[11]刘乾惠,刁晓兰,周锡平,等.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护理风险防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6):26-28.

Homocysteine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Its Health Education

JIN Lei,HAN Ji-xiao,DU Juan,XU Yi-min
(Staff&Workers’Hospital of Zhenhai Refining Company,Ningbo 315207,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homocysteine (HCY)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patients and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to discuss its corresponding health education.MethodsHypertensive patients were involved into experiment group and health objects into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of HCY and hs-CRP was recorded.ResultsThere was positive relationship among HCY,hs-CRP,detection rate,marginal increase of hs-CRP and the high blood pressure.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group,their HCY,hs-CRP and detection rate were higher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marginal increase of hs-CRP when compared with thos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 group.HCY,hs-CRP,detection rate and marginal increase were the lowest i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Regular detection of HCY and monitoring of hs-CRP of key population contribute to observing the develop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corresponding health education helps to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essential hypertension,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HCY;hs-CRP;health education

R473.2

A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01.065

2014-10-22

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101105)

金 蕾(1972-),女,浙江宁波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护理部干事。

吴 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