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思蕴,陈伟菊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0)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对疾病的预防、家庭康复保健等护理需求逐渐提高,护理服务由传统的以医院为基础逐渐转变为以社区为基础[1]。卫计委明确指出要“加强长期护理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士数到2015年要达到30万。但由于我国缺乏社区护士的学位教育,各个城市的社区护士也大多由临床护士转型而来,缺乏专业的社区护士训练[2]。很多人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仍然存在误区,而且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刚刚由其他性质的医院改建而成,护士的工作方式、观念等仍未转变[3]。国家卫计委已出台《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大纲—社区护士(2010年版)》来规范和引导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教育,并要求社区护士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并考核,持证上岗。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市开展社区护士转岗培训,多数省市举办了社区护士岗位考试。但已开展转岗培训的社区普遍反映培训内容没有适应社区护理的需求,也没有突出社区护理的特点,社区护士急需的知识和技能没能得以补充[4]。因此,了解护士对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课程的评价能对以后修订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课程提供科学依据。
1.1 调查对象 2009—2012年参加过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举办的社区护士培训班的番禺区全体护士,因离职、产假或休病假超过30 d等原因调查期间不在岗的护士不参与本次调查。
1.2 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实地调查法,于2012年11—12月进行,部分问卷现场发放现场回收,对于参训护士数量集中,难以做到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部分问卷,由护士所在医院护理部按照培训名单代为发放和回收。问卷有统一的指导语,由护士匿名填写。本调查共有11家医院参加,涵盖番禺区2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共发放调查问卷361份,回收353份,回收率为97.8%,问卷条目缺失>20%视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318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8.1%。
1.3 调查工具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本调查问卷项目采用文献分析法,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国家“社区卫生人员岗位培训大纲-社区护士(2010年版)”等设计问卷初稿[5-8],问卷由1名经验丰富的流行病学专家和3名社区护士对问卷初稿进行语言表述、问卷格式、内容完整性等方面修改。问卷分为2部分。第1部分为现有培训课程设置效果反馈,每个课程单项分为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非常不重要5个等级;第2部分为通过该项课程培训,其授课内容是否对实际工作有帮助,分为很实用,有必要保留;实用,但是需要修改完善;实用性一般,可学可不学;完全不实用,可以删掉;说不清是否实用可否保留5个层次。由10名工龄≥15年的护理专家对问卷进行内容效度的评价,通过专家评分表计算出内容效度为0.979[9-10]。在受试对象中随机抽取20名进行预调查,并间隔2周进行重测,重测信度为0.973。本问卷内容效度>0.7,重测信度>0.8,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11]。
1.4 统计学方法 问卷采用Epi Data 3.1录入,SPSS 17.0处理数据。调查问卷采取双人录入,保证其准确性。对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2.1 参训护士的一般情况 参训护士均由所属单位选送。年龄20~29岁的占64.8%,30~39岁的占30.2%,40~49岁的占4.1%,<20岁的占0.9%。其中女性312名,占98.1%,男性6名,占1.9%。最高学历为大专的占53.7%,本科的占29.6%,中专学历的占16.7%。来自综合医院的占61.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占23.3%,乡镇卫生院的占15.1%。目前职称为初级职称的占91.5%,中级职称的占8.2%,副高职称的占0.3%,无正高职称。目前的职务为护士的占96.6%,护士长或科护士长的占3.4%,目前从事的岗位为普通临床护士的占73.3%,为社区护士的占24.5%,从事护理行政工作或其他类别的占2.2%。参训护士具有4~20年临床经验的占53.2%,临床工作经验≤3年的占46.8%。43.1%的护士有1年以上社区工作经验,完全没有从事过社区工作的占56.9%。
2.2 参训护士对开设课程重要性及课程讲授内容实用性评价 对每项课程的重要性按照“很重要=5、重要=4、一般=3、不重要=2、非常不重要=1”;内容实用性按照“很实用=5、实用=4、一般=3、不实用=2、说不清=1”进行赋值。对每个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进行平均分排序。结果见表1。
表1 318名参训护士对课程重要性与实用性的评价得分及排序(±S,分)
表1 318名参训护士对课程重要性与实用性的评价得分及排序(±S,分)
2.3 参训护士对培训课程的设置建议 学员意见中,绝大部分护士提出目前的课程设置并不完善,有很多课程没有开设或仅只在某些课程中提到,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培训中完善。按照参训护士的意见整理,以百分比来表示,排序见表2。
表2 参训护士希望培训时能添加课程(n=318)
3.1 合理的课程内容能够对护士知识结构和观念态度起到积极影响 在课程重要性与内容实用性排序中,有的课程虽然在重要性评价上排名不是很靠前,但在内容实用性上排在前几位。比如“皮肤护理及造口护理”、“患者管道护理”等。这两门课程是近年来临床护理上发展非常迅速的部分,新技术新观念更新明显。讲授这两门课的师资均是接受过系统训练具有多年临床和教学经验的专科护士,在培训中通过大量的图片、案例等将临床最新的技术和观念讲授出来。这些课程的共同点都是教材上与实际临床脱节较远,护士在学历教育中并不能很好接触的课程。调查意见中学员明确写道希望“以培训新技术、新理论为主”、“能有最好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并且能够及时传授”。说明大家对知识和观念的更新是非常重视的。社区护士都在基层工作,平常少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护理新理念新技术,因为,对于这类课程应该予以重视,在以后的课程设计中能够更多地考虑。
3.2 社区培训课程改进建议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课程的重要性还是内容的实用性,平均分都在4分以上,说明护士对本套课程的总体认同度还是很高的。本课程设置也基本体现了社区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健康教育的“六位一体”功能,但在课程结构和内容安排上仍有不足亟待改进和完善。
3.2.1 完善课程结构,增设国家大纲有明确要求的独立课程 对国家社区卫生人员的培训大纲上有明确要求独立开设但目前尚未开设的课程,建议未来作为独立的课程增设。例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目前自然灾害频发和致命性传染病时有暴发流行,社区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也涉及到需要参与社区公共卫生流行病学方面的调研处理和应对。社区作为公共卫生系统的细胞,能够做好这些工作能更有效地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然而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护理学的学历教育中是非常不足甚至是缺失的,社区护士对这方面的了解不足,知识储备不够,因此希望这样的课程未来的培训能够开设。
3.2.2 以社区日常工作重点为中心,结合社区护士的需求对课程进行调整重组
3.2.2.1 对于国家大纲没有明确要求培训或考核,但对于社区护士开展工作非常重要,同时也是社区日常工作重点的课程,目前存在讲授不足或尚未开设的问题。在参训护士的需求里,排名前5位的课程均存在这样的问题。除了“母婴保健”可以作为讲授内容添加到“社区人群与护理干预—妇女与中年”中以外,其他4门课程都建议重组以保证讲授质量。
3.2.2.2 “家庭访视技术及技巧”以及“康复护理基本理论与技术”在本课程中没有明确体现。这两部分是社区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但课程里仅在“社区慢性病的家庭护理”授课内容中提到社区康复以及家庭访视的部分知识,而康复的基础理论、康复器械的使用、家庭访视的人群、家庭访视的访视内容等几乎没有讲授。“社区慢性病的家庭护理”这门课除了以上提到的内容,重点是放在社区慢性病的护理上的,包含了心血管疾病、晚期癌症等目前常见多发慢性病的护理,而这门课仅4学时,显然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么多知识点的讲授。这些欠缺的知识恰好是护士学历教育和临床工作中比较忽视的地方。实地调查也发现,绝大部分的社区现在都有较为繁重的家访任务,如何开展家访也是社区欠缺和薄弱的地方,在以后的课程修改中,希望“家庭访视技术及技巧”、“康复护理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社区慢性病的家庭护理”能够作为3门课程单独开设。
3.2.2.3 “社区膳食营养与管理”在本课程里并未开设,仅在“糖尿病社区护理及实践”中提到糖尿病的饮食指导。作为护士需求中排名第2位,这门课不仅包括糖尿病饮食,也应该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如痛风等其他的慢性病的饮食指导。除此以外,社区会涉及的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指导也应该讲授。
3.2.2.4 护士需求中排第5位的 “计划免疫接种相关知识”,在本课程中完全无涉及。计划免疫是社区每天都在进行的重要日常工作,是社区“预防”功能的重要体现。虽然大部分社区服务中心有固定的护士负责保管疫苗和预防接种,这些责任护士也基本上都参加过区卫生局专门的计划免疫接种培训和考核,取得“计划免疫接种证”,但计划免疫的基础知识是应该每一位社区护士都懂得的普及性常识,包括疫苗的储存、疫苗的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的判断等。这门课也希望能够在未来的课程设置中增设。
3.2.3 建议开设对社区护士提高个人素质和转变服务观念有重要意义的课程 医学伦理与相关法律知识等对社区护士是非常重要的人文学科,这些知识虽然不能直接帮助护士提高操作技能,但能帮助护士开展社区工作,尤其是家庭访视。很多学员也在意见栏中表示希望多开设一些人文类课程,帮助护士走进家庭走进人群。但这些人文知识目前课程中也几乎未涉及。医学伦理的内容在讲授中部分涉及,以具体案例的形式出现,但相关的法律知识并未提到。而在目前的医疗现状下,社区护士的工作涉及到家庭访视,其日常工作的独立性和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均高于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因此,希望未来的培训能够在课程中具体讲授到这些内容。
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不同于学历教育。岗位培训是以临床实用的角度出发,培训护士目前岗位中最急需的技术、技能,同时将工作中必须的理念贯穿其中。因此课程设置要以凸显社区临床需要为主,既要符合国家要求和临床实际,也要体现学科的发展趋势。对于社区护理中纯理论和目前社区岗位并不是特别需要的课程,可以暂不必开设。例如社区护理科研等,等到未来社区护士的队伍建设较为完善时或者开设面向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人员为主的培训时再涉及,效果会更好。
[1]孙 晓,田梅梅,施 雁.国外社区护士教育培训系统对我国社区护士队伍建设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47-51.
[2]万岐江,牛爱芳,马金爱.临床护士转型社区护士培训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09,7(12):1114-1116.
[3]徐立平.勇于创新,大胆思考-论二级医院转型[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4(12):38-40.
[4]侯淑肖,尚少梅,巩玉秀,等.社区护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5,5(5):26-30.
[5]Dreier A,Rogalski H,Oppermann R F,et al.A Curriculum for Nurses in Germany Undertaking Medically-delegated Tasks in Primary Care[J].J Adv Nurs,2010,66(3):635-644.
[6]Prelip M,Flores R,Kinsler J,et al.Evaluation of a Statewide Public Health Nursing Training in Utah[J].Public Health Nursing,2012,29(1):52-61.
[7]李 伟,叶春明,王红妹.社区护理培训体系的影响因素及策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A):2109-2111.
[8]阎 红.成都市社区护士专业教育现状及教育需求调查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9]Polit D F,Beck C T.The Content Validity Index:Are You Sure You Know What’s Being Reported? Critique and Recommendations[J].Res Nurs Health,2006,29(5):489-497.
[10]Polit D F,Beck C T,Owen S V.Is the Cvi an Acceptable Indicator of Content Validity?Appraisal and Recommendations[J].Res Nurs Health,2007,30(4):459-467.
[11]郭秀花.医学现场调查技术与统计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99-32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