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静静,罗燕娜,李旭东,张爱萍,赵亮
(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五家渠831300)
姬松茸(A.B.M)与双孢蘑菇都属草腐床栽食用菌,姬松茸是白蘑菇的近亲,是一种夏秋生长的草腐床栽食用菌,生活在高温、多湿和通风的环境中,具杏仁香味,口感脆嫩[1-3]。姬松茸栽培可以作为双孢蘑菇的换茬品种,实现本地区食用菌的周年栽培,提高温室利用效率,为本地区食用菌产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出姬松茸日光温室栽培关键技术,现总结如下。
本地区4月上旬进料,5月下旬开始出菇,9月下旬出菇结束。本地区栽培品种主要为姬A。栽培前一周对温室进行彻底打扫,并用甲醛和高锰酸钾对温室进行多点熏蒸消毒。
栽培料为双孢蘑菇工厂化发酵散料,南北行铺设,行宽100 cm,料厚30 cm、长6 m,铺料量为100 kg/m2。栽培料铺设完毕后,待料温降至26℃左右时播种,播种前检查菌种质量,剔除不合格菌种,采用表面撒播与料内混播方式,播种量0.9~1.0 kg/m2。播种后适当压实,料面覆盖报纸,然后覆盖薄膜保湿,促进菌丝萌发吃料。
姬松茸播种后关闭门窗3 d,发菌适宜温度为22~26℃,空气相对湿度70%~80%,做好保温和保湿,促进菌种萌发。3 d后当菌丝发白并向上生长时适当增加通风,促进菌丝整齐吃料。发菌中后期,揭掉报纸和薄膜,使培养料表面保持干燥,促进菌丝快速向培养料内部生长。
一般18~20 d,菌丝基本吃透料时需及时覆土。覆土过晚,湿度过大,易在料面出现菌被,此时应用耙子将料面菌被划破再进行覆土。本地区多采用米泉工厂生产的稻田土,一次性覆土,覆土厚度3.0~3.5 cm。覆土前3天,稻田土中加入石灰6~10 kg/m3和石膏4~6 kg/m3,拌匀成团粒状,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pH7.5~8.0。覆土后2 d内可用喷头对土面进行补水,少量多次,严防水分下渗到栽培料内造成下部栽培料变黑腐烂。覆土后菇房温度保持在22℃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覆土后前3~4 d关紧门窗,不喷水,待菌丝爬上土层可喷轻水,保持覆土层表面湿润即可。待菌丝爬土后菇房适量增加通风量,保持空气新鲜。
姬松茸播种后40 d左右,进入出菇期,此时应加强温室的温湿度管理和散射光照射,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保证姬松茸出菇时空气新鲜。
姬松茸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6~33℃,最适生长温度为22~25℃。将出现30℃以上高温时,菇床停止喷水,避免菌丝萎缩或感染杂菌,应早晚和夜间多开门窗,加强通风,并向菇房地面和墙面喷水。当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时,应停止浇水,促进其暂时休眠,防止栽培料温度升高造成烧菌现象。可待气温回落后给予适当湿度促进出菇。
原基期不要喷水,出菇期空气湿度保持85%~90%,待土中出现许多小白粒时,喷结菇水,2~3 d内喷透土层为宜。待菇蕾长至黄豆粒大小时,喷保菇水,2 d内喷透土层,水量不超过2 kg/m2,达到土质能捏得扁,搓得圆,不粘手。采用喷雾加湿时,必须将喷头向上,使雾状水落到菇蕾上,切忌直接冲到菇蕾或喷水过多,造成菇蕾死亡。每次喷水后要进行大通风,增加菇棚和土层中的氧气,排出CO2,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和生长,降低菇棚湿度,抑制土层菌丝向土面生长,达到促使菌丝定位结菇的目的。
姬松茸子实体形成和生长的各个时期均需要散射光照射,强度以能看清室内物品为宜。
每潮菇采收结束时,应及时剔除床面上的老根和死菇,整理床面,补平孔穴,喷1%~2%石灰水,促进土层菌丝复壮,同时加大通风量,为下一潮菇蕾萌发做准备。转潮期一般在10~15 d。
姬松茸一般在现蕾后的4~7 d,菇盖直径3~4 cm,表面淡褐色,有纤维状鳞片,菌膜紧实时采收,出菇高峰期于上午和下午各采收1次。采收时用手捏住菇盖,轻轻旋转采下,随采随切,尽量减少触摸菇面次数,并根据菌盖大小进行分级,减少转筐次数。姬松茸采收前避免喷水。
将采收后的鲜菇按照菇体大小进行清洗和分级,而后烘干。干后及时装进透明塑料袋,扎紧袋口。姬松茸多糖含量高,不密封易返潮变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