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平衡阴阳经脉法在失眠中的运用探讨*

时间:2024-07-28

郭六雷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

失眠主要表现为启动或维持睡眠困难,无法获得高质量睡眠[1]。据报道,全球20%~40%的人患有失眠[2],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长期失眠可导致心理或生理方面的疾病,如抑郁、焦虑、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3]。西医学常用镇静安眠类药物治疗失眠,但易使患者产生药物依赖,不良反应较多,停药后病情易反复。中药、针灸治疗失眠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小。失眠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失衡、体虚失养、外邪侵袭等[4],历代医家就此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如阴阳失调、营卫不和、神失所藏、脏腑失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脾胃不和、肝郁气滞等。其病理改变有虚证、实证、虚实夹杂3个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皆虚;实者为肝郁、火热、痰浊、瘀血、食积;虚实夹杂者为火热与阴虚、阳虚、血虚夹杂,痰浊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夹杂,肝郁与脾虚夹杂。失眠的中医辨证多见脏腑辨证,经脉辨证最为少见。笔者对《黄帝内经》深入研究,发现脉口、人迎对比诊法是判断阴阳经脉平衡与否的常用脉法。笔者基于阴阳平衡理论探讨平衡阴阳经脉法在失眠中的运用,以期为失眠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 从营卫运行和脏腑功能阐述失眠的病机

《灵枢·大惑论》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灵枢·营卫生会》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昼不精,夜不瞑”是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五脏不受气血濡养。气血营卫同为精微所化,在脏腑为气血,在经脉为营卫;经脉之内为营,经脉之外为卫;经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为气血运行的通道,经脉运行周而复始则眠。营气衰少,卫气内伐,经络失调则不寐。营气行脉中,卫气行脉外,但不同行于一经,营卫运行,一日一夜各行五十周。营气行脉中,平旦寅时从手太阴寸口-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循行;次日寅时,又汇入手太阴。卫气日行阳经二十五周,夜行阴脏二十五周,平旦寅时,阳气出于目(足太阳睛明穴始),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趾之端;别于目内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端外侧;别于目外眦,下足少阳,注于小趾次趾之间。其散者,循手少阳之分支,下至环指指端,别者入耳前,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脚背上,入足五趾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出示指之端,足三阳经脉入足心,出内踝,下入足少阴,行阴跷脉,复合于目,为一周。日入阳尽,阴受气入于阴脏,从足少阴经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卫气入于阴脏则寐,出于阳经则寤。从卫气行于阴脏的流注次序来看,皆为五行相克以制约五脏相互平衡。肾注于心,心火上炎,伏之以肾水则火不过炎;心注于肺,肺金收敛,温之以心火则金不过收;肺注于肝,肝木发散,敛之以肺金则木不过散;肝注于脾,脾土濡湿,疏之以肝木则土不过湿;脾注于肾,肾水降润,渗之以脾土则水不过润。五脏相互制约平衡则眠安。

从脾胃的气机升降开始,胃以纯阳而含阴气,有阴则降,浊阴下降;脾以纯阴而含阳气,有阳则升,清阳上升。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入胃,脾阳磨化,糟粕下传,水谷精微上奉于肺而变为气血。肝木随脾土上升带动肾中真阳化生为君火,心火由肝木所生。心藏神,由肾中真阳所生,阳气初升,先化其魂,由肝所藏,阳气全升则魂变为神。精交于神则神清气旺,故昼精。若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脾为太阴湿土,土湿则地泥,土壅木郁,影响肝主疏泄,可出现胆汁分泌不足,消化不良;思虑过度,情志不舒,神气不畅则抑郁焦虑,故难安。

胃土下降,土降则金敛,火中真阴随金之收敛而藏于肾水。肾藏精,由心中真阴所化,阴气初降,先生其魄,由肺所藏,阴气全降则魄变为精,神交于精则精充志坚,故夜能寐。心火不交于肾水,水火不交故而昼不精,夜不瞑。若脾胃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乏源,升降枢机不利,则心血不足,肾精亏虚,心火难以下降,肾水难以上济,出现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发生失眠[5-6]。中医学认为,经脉失调(三阳经盛,三阴经虚)、脏腑失调(脾胃不和、心肾不交)、阴阳失调是失眠的基本病机[7]。人体阴阳任意一方偏盛或偏衰均可导致阴阳失衡而不寐[8]。故阴平阳秘、阴阳调和是安睡的重要条件。若阴阳失和,阳盛于外,阴虚于内则失眠[9]。

2 六经与失眠的关系

经脉均有一脏一腑的络属,阴者主脏,阳者主腑。少阳与厥阴、太阳与少阴、阳明与太阴是互为表里的三阴三阳经脉。笔者经临床运用脉口、人迎对比诊法来判断失眠,发现三阳经盛、三阴经虚就是腑盛脏虚、阳盛阴虚,阴阳失衡导致失眠。在互为表里的阴阳经脉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互为表里的经脉出现不平衡导致的失眠最为多见。

从经脉循行交接、脏腑络属顺序来看,心肾相交是由手足太阳经脉连接络属而实现的。心肾不交是足太阳与足少阴互为表里之经脉不平衡所致。从卫气的运行来看,卫气入于阴脏则寐,出于阳经则寤,卫气日行阳经二十五周,从寅时醒来,行遍手足三阳经脉,从足三阳经脉下入足少阴经;夜行阴脏二十五周,从足少阴经注于肾脏,由肾脏以五行相克的流注次序行于阴脏。足少阳与足厥阴之经脉不平衡也可出现失眠,如失眠加少阳证,足阳明与足太阴经脉不平衡亦会出现失眠,可见食积,符合“胃不和则卧不安”。

3 失眠的诊治

3.1 脉口、人迎对比诊法

“脉口”是指太阴脉口,桡动脉搏动处。在《黄帝内经》中出现的名称还有“气口”“寸口”,如《灵枢·四时气》曰:“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灵枢·禁服》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人迎”是指颈动脉搏动处。人迎、气口脉所候“阴阳”为十二经脉之手足三阴三阳[10],《灵枢·终始第九》曰:“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厥阴一盛而躁,病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病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病在手太阴。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名曰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脉口、人迎对比诊法可知病经所在,也可判断经脉、脏腑、阴阳平衡与否,对疾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3.2 平衡阴阳经脉针法治疗失眠

平衡阴阳经脉针法是以脉口、人迎对比诊法确定病证经脉所在,运用徐疾补泻、开阖补泻、呼吸补泻手法针刺调整经脉至阴阳平衡,达到“善用针者,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的目的[11]。太阳与少阴经脉失衡的针刺治疗“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二日一取之,气和乃止”,足太阳脉盛,足少阴脉虚的针刺治疗“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泻足太阳,补足少阴,取足太阳2个穴位泻其盛,取足少阴1个穴位补其虚,隔日针刺。留针时间是以阴阳、经脉、脏腑平衡后起针。根据人迎气口处脉气的情况预测疾病的进展及预后,以判断针刺治疗的效果[12]。《灵枢·终始第九》曰:“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由此可知,补泻手法以《黄帝内经》中的徐疾补泻、开阖补泻、呼吸补泻3种方法结合来实现经脉、脏腑、阴阳的补虚泻实。

3.3 平衡阴阳经脉方药治疗失眠

笔者运用脉口、人迎对比诊法结合张仲景《伤寒论》经方调整经脉、脏腑、阴阳平衡。足太阳与足少阴互为表里经脉不平衡出现失眠的表现形式有:①人体右侧足太阳与足少阴互为表里之经脉不平衡,阳经盛阴经虚(脾虚为主);②人体左侧足太阳与足少阴互为表里之经脉不平衡,阳经盛阴经虚(肾虚为主);③人体右侧足少阳与足厥阴互为表里之经脉不平衡,阳经盛阴经虚(少阳证);④人体左侧足少阳与足厥阴互为表里之经脉不平衡,阳经盛阴经虚(少阳证);⑤人体右侧足阳明与足太阴互为表里之经脉不平衡,阳经盛阴经虚(阳明证);⑥人体左侧足阳明与足太阴互为表里之经脉不平衡,阳经盛阴经虚(阳明证)。治疗以桂枝类方剂为主,合柴胡类、白虎汤类方剂加减。

4 小 结

“阴平阳秘,精神乃至”“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皆体现了中医阴阳平衡的诊治观念。天人相应、五脏一体的中医整体观念皆体现了平则和谐、平则不病。在经络系统中,经脉占主导地位,从营卫气血的生成到进入经络、脏腑中的运行,是由脏腑生成注入谿谷(人体经络系统内最小的单位)、孙脉、络脉、经脉,十二经脉深而不见,伏行于分肉间,经脉的虚实只有从气口(代指气口、人迎脉)得。《灵枢·终始》曰:“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倶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即经脉、脏腑、阴阳平衡者不生病。脉口、人迎对比诊法可判断阴阳表里经脉,以及阴阳表里经脉络属的互为表里脏腑的平衡与否。六经是人体接收外界六气的接受器,是天人相应的具体体现[13]。

《灵枢·官针》曰:“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素问·六节脏象论篇》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即要求先运用五运六气推出患者发病时间、症状加重时间和就诊时间的气候特点;再运用脉口、人迎对比诊法判断疾病所在经脉与气候是否有关,故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可正确理解张仲景的《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14]。运用脉口、人迎对比诊法判断人体左右经脉失衡的不同,实现天人相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六经的传变是动态的平衡观,即六经的开、阖、枢的变化。开、阖、枢理论与十二经脉联系紧密,影响着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分布规律与功能协调[15]。六经代表了阴阳内外不同层面的变化规律。六经开、阖、枢是对阴阳盛衰变化的表达[16]。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是在阴阳气机的动态运动过程中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以此理论为指导论治失眠收效甚佳[17]。

脉口、人迎对比诊法是判断阴阳平衡与否的常用脉法。“无问其病,以平为期”蕴含了“治病必求与本”的中医特色。通过脉口、人迎对比诊法判断互为表里的阴阳经脉,询问患者皆有失眠症状,紧抓失眠基本病机,运用平衡阴阳经脉法或用针灸或方药或针药结合皆可达到经脉平衡、脏腑平衡、阴阳平衡[18]。畏针者用方药调整,畏药者用针刺调整,不畏针药者或病程较长者或较顽固者用针药结合调整,针刺和针药结合者见效快于单用方药者。针刺要留针至经脉平衡、脏腑平衡、阴阳平衡后起针。针刺有效的关键是气至。《灵枢·终始第九》曰:“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可见“气至”是脉口、人迎由虚转实,由实转虚,达到阴阳平衡的一种平和脉象[19]。笔者通过针灸、方药来平衡互为表里的阴阳经脉,以达治疗失眠的目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