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芍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48例

时间:2024-07-28

王新平,卢红霞

(郑州茗仁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原发性痛经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1],发病率高达28%~32%[2],以至于很多患者认为痛经是月经周期的正常表现。原发性痛经主要表现为下腹坠胀疼痛,疼痛程度多不同。疼痛程度高的患者可伴发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有的患者除了表现出上述症状外,还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冷汗淋漓、疲乏感、乳房胀痛等[3],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休克、昏厥。目前,西医通过服用或者注射解痉止痛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和甾体避孕药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4-5],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只是对症治标,容易复发,甚至可能产生耐药性。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是从整体观出发,采用辨证论治、标本兼治的方法,其目的是期望疾病得到根治。2019年1月—2020年1月,笔者采用芍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48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郑州茗仁医院门诊原发性痛经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年龄19~28岁,平均(23.8±4.4)岁;病程1.5~4.0年,平均(2.1±1.2)年。对照组48例,年龄18~29岁,平均(24.2±3.6)岁;病程1.2~3.8年,平均(2.2±1.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和《中医妇科学》[7]进行诊断。①在经前1~2 d发生腹痛,行经第1天疼痛达高峰;②呈阵发性、痉挛性,或胀痛伴下坠感,严重者可放射到腰骶部、肛门、阴道、股内侧,甚至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等;③无腹膜刺激征表现,如腹肌紧张和反跳痛;④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

2.2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妇产科学》[8]标准。①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疼痛;②疼痛最早出现在经前12 h,以行经第1天疼痛最剧烈,持续2~3 d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③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④妇科检查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疾病。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者;②症状发作期疼痛评分>6分者;③思维正常,能自理,有自知力,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依从性良好,能按照医生要求完成治疗者;⑤年龄16~32岁的患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伴有子宫腺肌病、盆腔感染、卵巢囊肿蒂扭转、异位妊娠者;②妇科或盆腔恶性肿瘤等其他小腹部疾病者;③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或血液系统等严重全身疾病者;④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者;⑤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或有禁忌证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由新乡市长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41023771,1 mL∶5 mg),10 mg/次,肌内注射,经期患者自觉疼痛可耐受停止给药。治疗组给予芍胡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生白芍30 g,醋延胡索10 g,当归10 g,炮姜10 g,炒小茴香10 g,炙甘草10 g。加减:小腹胀痛者,加制香附10 g;寒气较重者,加乌药10 g;经血血块较多者,加山楂炭15 g;疼痛较重者,加失笑散(五灵脂10 g、蒲黄10 g);因痛经引起呕吐者,加清半夏10 g、陈皮10 g;便秘者,加大黄;小腹发凉者,加干姜。水煎,1 d 1剂,分2次口服。连服5剂汤药为1个疗程。每次月经周期的前2天开始用芍胡汤,连服5 d。

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

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9]进行疼痛程度评价。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2次疼痛程度评分,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痛。疼痛分度:月经时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6分,重度疼痛为7~10分。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标准。治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无效:疼痛未见减轻。

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检验水准α=0.05。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8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疗效对比 例

8.2 两组治疗前后NRS疼痛程度对比

与同组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的NRS疼痛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NRS疼痛程度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前后NRS疼痛程度对比 例

9 讨 论

中医学认为,痛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是主要原因。其病机为冲任气血失调,运行不畅,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子宫失于濡养而“不荣而痛”[10]。平时子宫藏精气而不泻,血海由空虚到满盈,变化缓慢,致病因素对冲任、子宫影响表现不明显;而经前、经期血海由满盈到溢泻,应以通为顺。若受致病因素影响,冲任子宫阻滞,不通则痛[11];经血下泻必耗气伤血,冲任子宫失养则不荣而痛。痛经病位在冲任、子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如气滞血瘀:素体抑郁,或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冲任经脉受阻,胞中经血壅滞,不通则痛。寒湿凝滞:多因经期冒雨涉水感寒,嗜食寒凉,寒湿伤于下焦,客于胞中,经血为寒湿凝滞,溢泻不畅而致疼痛。湿热瘀阻:素体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不慎感受湿热之邪,与血相搏,留注冲任,蕴结宫中,气血不畅,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气机壅滞,不通则痛。气血虚弱:素体气血不足,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亏虚,经行之后,血海愈空,胞脉失养,而致疼痛。肝肾亏虚:素体虚弱,肝肾不足,或多产房劳,以致精亏血少,冲任不盛,经行之后,血海空虚,胞脉失养,不荣而痛[12]。总之,临床分类有虚实之别,治疗时要仔细辨证。

西医学认为,原发性痛经是指在初次月经后2年内发生的月经期疼痛,明确没有其他各类妇科疾病及生殖器官脏器的器质性改变。经期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血管升压素、内源性缩宫素及β-内啡肽等物质增加[13-14],精神和神经因素影响是原发性痛经最主要病因;社会心理因素(心理压力大、经期情绪状态)、生活习惯(经期吃生冷食物、饮食不规律、失眠)等可诱发或加重痛经[15]。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6]。西医治疗原发性痛经主要包括解痉止痛,服用非甾体抗炎药[4]止痛和口服避孕药[5]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月经疼痛。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原发性痛经能降低体内的前列腺素,缓解疼痛,抑制月经期的子宫收缩,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避孕药也可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来达到治疗效果。

芍胡汤是张磊教授研创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验方,组方严谨,遵守了中医学传统理论。方中以生芍药为君药,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17],主要用于治疗血虚面色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醋延胡索为臣药,性温,味辛、苦,归肝经,活血,利气,止痛,主要用于治疗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18]。当归性温,味甘、辛,入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诸证,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癓瘕、积聚、崩漏等;炮姜、炒小茴香性味辛、热,归脾、胃、肾经,温经止血,温中止痛,主治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泻。以上均为佐药。炙甘草为使药,既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又能调和诸药。

芍胡汤是在芍药甘草汤基础上演变而来。有关芍药甘草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很多,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9]。本研究治疗组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其痛经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因此,芍胡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值得肯定,且可避免西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中医学认为,子宫和冲任是原发性痛经的主要部位,子宫气血不畅临床可表现为月经不畅通[20]。子宫失养是因为肾气亏损、气血虚弱、不荣则痛[21]。邵兰荪认为,治疗痛经的关键是调整气血,从血辨治,且分虚实[22],进而可取得良好效果。

目前,关于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案例很多,但大多数缺乏现代生化、生理、病理学研究数据。对于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还应进行内分泌学、神经递质及神经调节等方面的研究,以探讨芍胡汤的药理作用机制,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症的作用,提高中医药在医疗保健中地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