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武 悦,陈瑞萍
(河南中医药大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阮国治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著名中医外科专家,中西医融会贯通,擅长中医中药治疗乳腺病、各种胆道疾病、前列腺病及不孕症等各种疑难杂症。阮教授从医50余载,对治疗乳腺疾病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侍诊于阮教授左右,学习其临床经验,受益匪浅。现将阮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症之经验总结如下。
乳腺病近几年似有增多趋势,临床常见乳腺病为乳腺增生症,其表现为月经前乳房双侧或单侧胀痛,或刺痛,触摸挤压时有疼痛不适感,乳房一侧或双侧出现条索状或点片状肿物,时轻时重,形态不一,大小不等,月经来潮后疼痛消失,无须服药治疗。中医学中此病属“乳癖”范畴,癖者,痞也,即指痞块,据其病理因素可分为寒、痰、饮、血、食癖等,具体是指乳房出现形状、大小、数量不等的硬结肿块[1]。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描述乳癖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重坠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乳癖(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等)在近代医学临床B超检查常显示为乳腺增生伴低回声结节。有学者将乳腺增生症分为早期生理增生、纤维化增生和硬化期增生。①早期生理增生:经前双乳胀痛,经后消失如常,不需治疗。②纤维化增生:月经前胀痛,经后减轻,但乳房中出现条索节结,部分会消失,不能完全恢复正常。③硬化期增生:乳腺中出现硬块,质稍硬,月经前胀痛或刺痛,经后痛减轻,硬块或条索不会消失或改变。然而后两种病情需治疗,重者肿块>2 cm者,为防止恶变可行微创手术,<2 cm者可不予处理。
阮教授认为:该病病因主要为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此外还与性格急躁、情绪紧张、劳累过度、作息不规律等有一定关系。有患者说心情不好时会感到乳房胀痛不适,饮食麻辣、肥美厚味时也会加重病情。该病多见于月经提前、量大、有血块,脾气急躁、内向、爱生闷气的女性。因忧郁易怒或思虑伤脾使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凝结于乳房而成;或因肝肾不足,冲任不和,以致气血凝滞;或因阳虚痰湿阻结于经络而生乳痛、结块。妇人以冲任为本,阴血在上则为乳,在下则为经,冲任失和则下无以充胞宫,上不能滋乳房,经脉不通,气血失和,则肝气疏泻失调;然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亦可影响经络的运行,导致冲任二脉失衡。最终病因相互影响,气滞血瘀、痰凝之邪搏结于乳房,终成乳癖。然而情志因素在治疗上尤以重视,提倡愉悦情志,凌德在《女科折中纂要》曰:“病原既由肝脾抑制而起,则怡情悦情又为至要……至于性情如何怡悦,则莫如批阅内典,以了解人生观为上策。”[2]
中医学以疏肝理气、调理冲任为治疗原则,药物组成:柴胡10 g,木香10 g,当归10 g,川芎10 g,生地黄10 g,白芍10 g,炒麦芽30 g,巴戟天10 g,夏枯草30 g,山慈菇10 g,甘草6 g。方中柴胡、木香疏肝理气;夏枯草、山慈菇软坚散结;四物汤补血活血,与炒麦芽、巴戟天共奏调理冲任之效。加减:胀痛重者,加炒麦芽60 g;血块多者,加三棱10 g;有肌瘤生长者,可加肉苁蓉10 g、桃仁10 g、三棱10 g;乳腺管扩张泌乳者,加炒麦芽100~200 g、薏苡仁30~60 g、白茅根20~60 g;未婚或未生育者,方中巴戟天、肉苁蓉、炒麦芽、夏枯草量忌过大,以免矫枉过正。预防:本病病在乳房,根在卵巢无论手术切除或服药治疗均可复发,断经后卵巢萎缩,乳腺瘤才能逐渐好转。
患者,女,55岁,2017年9月14日初诊。主诉:双乳肿胀疼痛1个月余。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乳房肿胀疼痛,未予治疗;自诉月经不规律2年,平均2个月来1次,行经5~7 d,淋漓不尽。现症:双乳胀痛,烦躁,睡眠差,二便常,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本院门诊查乳腺彩超示:双侧乳腺增生,双侧乳腺低回声结节(BI-RADS 3类),右侧乳腺囊肿,右侧乳腺9点钟距乳头10 mm处见一4.5 mm×3 mm无回声结节,10点钟距乳头30 mm处见一约5.6 mm×3.7 mm低回声结节,左侧乳腺3点钟距乳头20 mm处见一约5 mm×3.3 mm低回声结节。西医诊断:乳腺增生症。中医诊断:乳癖,证属肝郁气滞,郁久化热。治宜疏肝理气,凉血止血,调理冲任。处方:夏枯草30 g,白花蛇舌草30 g,山慈菇10 g,生地黄20 g,墨旱莲20 g,白茅根15 g,全蝎3 g,炒麦芽60 g,珍珠母30 g。14剂,水煎服,2次/d。2017年10月12日二诊:服药后双乳肿胀疼痛缓解,烦躁减轻,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守前方白茅根加至30 g,余方药不变,14剂,水煎服,2次/d。2017年11月2日三诊:无双乳肿胀疼痛,不再烦躁,月经未再来,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复查乳腺彩超示:原双侧乳腺低回声结节消失,守前方去山慈菇,减夏枯草至10 g、白花蛇舌草至15 g,巩固治疗,预防复发。
按 患者诊断为乳癖,肝郁气滞证,《黄帝内经》曰:“女子七七任脉衰,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患者55岁仍未绝经,月经淋漓不尽,系肝郁气滞,瘀久化热,血热旺行,冲任失调,故给予生地黄、墨旱莲凉血止血;白茅根清热利尿;夏枯草、山慈菇、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炒麦芽疏肝理气、健脾消胀;全蝎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珍珠母除烦安神,改善睡眠。二诊时双乳疼痛缓解,烦躁减轻,睡眠改善,白茅根加量至30 g,连服14 d后结节消失,月经未再来。
乳腺增生症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和生活给女性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负面情绪是乳腺增生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中医药在疏肝理气、调节情志方面有着西医无法取代的优势,并且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确切,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因此采用中医药疗法不仅有助于治疗患者乳腺增生症, 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合理有效地总结名老中医经验可给后辈同门提供更多的临床诊治思路,让中医药事业更进一步发扬光大。
[1]时萌萌.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文献综述和病例分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6.
[2]胡建平,李珊珊.中医对乳腺增生症的认识及治疗[J].实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015,15(10):92-9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