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邱国庆
(南阳市卧龙区妇幼保健院,河南南阳473000)
附子与半夏在临床上都是常用的中药,但两味药又为“十八反”中的配伍禁忌药,是否可以同用,如何应用,长期以来一直是医药界探索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及调配处方等药学服务工作的大量实践,结合临床医师的反复探讨和细心观察,对附子与半夏同用治疗不孕症的患者服药前后的情况进行了解和随访,认为附子与半夏同用在治疗不孕症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引起中毒机制的产生反而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举典型病例,以兹同道。
患者,女,35岁,2012年4月12日初诊。主诉:近3年来未避孕,未妊娠。现症见:患者处经期,身困乏力,腰酸身困,畏寒,形体肥胖,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弱。3 a前行剖腹产术,产后月经后错7~10 d,甚则40~50 d一行,量偏少,色淡红,伴经期腰酸困,末次月经:3月25日。B超监测排卵示:卵泡发育不良。丈夫精液检查无异常。西医诊断:继发不孕。中医诊断:不孕,证属肾虚夹痰型。治宜温肾化湿,祛痰促孕。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处方:黄芪12 g,党参 12 g,川续断 12 g,桑寄生 15 g,菟丝子15 g,陈皮9 g,苍术9 g,茯苓 9 g,香附 9 g,附子 9 g,半夏12 g,枳壳12 g,胆南星9 g,川芎 6 g。水煎服,2 d 1剂,分4次口服。共服60剂后,妊娠。
患者,女,28岁,2012年8月20日初诊,主诉:婚后2 a,未避孕,未妊娠。现症:畏寒怕冷,腰脊酸楚,身困,大便不实,舌淡胖,苔白腻,脉沉弱,月经规律,量中,色淡黯,伴经期下腹部凉痛。末次月经:8月12日。B超检查无明显异常。丈夫精液检查无异常。西医诊断:原发不孕。中医诊断:不孕,证属肾虚夹痰湿型。治宜燥湿化痰,温肾促孕。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处方:太子参15 g,补骨脂15 g,桑寄生 15 g,炒杜仲12 g,陈皮 12 g,白术 12 g,茯苓 9 g,苍术 9 g,香附12 g,半夏12 g,附子9 g,川芎6 g,石菖蒲9 g。水煎服,2 d 1剂,分4次口服。共服45剂后,妊娠。
不孕症多因七情所伤,气机不畅,寒邪内阻,阴寒湿浊之经血不畅而不孕者甚多。方以加减苍附导痰汤的基础上辅以附子、半夏同用。附子,浮而不沉,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能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引补气药以复散失之阳,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在里之寒邪;半夏,辛开苦降,燥湿化浊,降逆和胃,助附子除阴寒湿浊之邪。2者相伍既能温中散寒,又能化浊燥湿,降逆和胃,治疗元阳不足、寒浊内盛、痰湿内蕴而导致的不孕症,可谓相得益彰。
附子反半夏源自《神农本草经》中“乌头反半夏”之说,至《儒门事亲》列述了3组相反药之中,以及近代的药典、专业书、教材等均注明“不宜同用”或明确“相反”,为临床使用禁忌。但临床中,附子、半夏同用也由来已久,《本草纲目》《金匮要略》及《济阴纲目》也都有奇方妙用之记载,如“附子粳米汤”[1]“秦桂丸”[3]等。附子、半夏虽为现在“十八反”配伍禁忌药,但与“乌头反半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其毒性也有很大差别,附子并不等同于乌头,二者虽然关系密切,近为“母子”,但却不同,药性和毒性皆有一定的区别,而乌头的毒性远较附子为大,运用时其用量及配伍皆应谨慎,不能与附子混为一谈。如《神农本草经》云:“乌头,乌喙,莽草为使,反半夏,栝楼,贝母,白敛,白芨,恶藜芦。”“附子,地胆为使,恶蜈蚣,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乌韭,大豆。”“半夏,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6]
炮制后的附子、半夏的毒性远远小于其生品,有报道[4]称:附子与生半夏同用,毒性生物碱含量增高,但附子与法半夏同用,其煎煮液中毒性生物碱含量反而降低。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附子、半夏同时运用广泛,不但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而且收效良好。笔者认为在“十八反”的配伍禁忌中,有些禁忌也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在求真求异中求发展。
《神农本草经》把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3品,上品120种,无毒,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中品120种,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下品125种,多毒,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5]。显然,附子、半夏因其毒性和适应症皆为下品之药。在相伍时运用其“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之功效的同时,也应注意到“主治多应地,有毒,不可久服”[2]。所以,相伍时,必须谨慎,密切注意观察病情,中病即止,不要大量长期服用。总之,附子与半夏能否同用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多年来也一直在探索着,使用着和探讨着。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只要辨证准确,病情需要附子、半夏同用时,就不能宥于“乌头反半夏”之说而株连到与“附子反半夏”等同。善于用而不滥用,该相伍时就相伍,其在治疗病机有“寒”和“痰”而引起的不孕症中所显现的力大效彰是可以总结和运用的。
[1]王竹星.医圣张仲景奇方妙治[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6 -67.
[2]李时珍.本草纲目[M].刘衡如,刘山永,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796 -818.
[3]武之望.济阴纲目[M].李明廉,李泾渭,李经蕴,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5 -206.
[4]朱日然,李启艳,张学顺,等.附子与半夏不同炮制品种配伍应用的ESI-MSn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8):62 -67.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300 -301.
[6]吴普.神农本草经[M].孙星衍,孙冯翼,编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4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