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元化综合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240例*

时间:2024-07-28

钱仁义,关运祥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假性球麻痹为中风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由于双侧大脑半球缺血性损害使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和呛咳。随着中风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2007年12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中药、针灸及现代康复疗法进行分组研究对比治疗该病,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脑病科确诊为中风假性球麻痹的住院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4组各60例。A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平均(59.56±6.56)岁;病程平均(25.0±3.0)d;急性期36例,恢复期24例。B 组男34 例,女26 例;年龄平均(62.75 ±7.78)岁;病程平均(27.0±4.0)d;急性期 38例,恢复期22例。C 组男33 例,女27 例;年龄平均(65.26 ±6.18)岁;病程平均(26.0±5.0)d;急性期39例,恢复期21例。D组男35例,女 25例;年龄平均(61.97±6.98)岁;病程平均(24.0±5.0)d;急性期35例,恢复期25例。4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中假性球麻痹(中风舌本病)诊断标准。具备中风病5项主症(偏瘫、神志昏蒙、语言蹇涩、口舌歪斜、偏身感觉异常)中2项主症及呛咳、吞咽困难者。

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制订。入选病例全部在急性脑梗死症状发生后,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出现,并在发病72 h内进行CT检查,证实有低密度梗死灶。具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主症,并且洼田氏饮水试验[2]评价在2级以上者。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缺血性中风病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及假性球麻痹中医诊断标准;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病程不超过6个月)。

3.2 排除病例标准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严重并发症者。

4 治疗方法

4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如何与患者沟通,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协助患者进行自我训练。

A组给予综合治疗。1)开窍利咽法针刺疗法。主穴:舌根穴[3]、通里、廉泉。配穴:痰浊阻络者,取丰隆、三阴交、阴陵泉,肝肾阴虚者,取太溪、太冲、复溜;气虚血瘀,取足三里、血海。舌根穴选用三寸28号毫针,于舌系带旁开0.5 cm处进针,沿舌体平刺至舌根部2~2.5寸后出针;廉泉穴选用1.5寸毫针向舌根部斜刺约1~1.2寸后出针,二穴提插手法2次,使咽喉部疼胀即可。其他穴选用1寸毫针,常规针刺,行平补平泻法;配穴手法采用提插、捻转手法。留针30 min,14次为1个疗程,休息2 d,共治疗2个疗程。2)康复治疗。①感觉刺激:用棉棒浸一下冷水后冷冻,长时间大范围的触碰前腭弓、软腭、后腭弓、咽后壁和舌后部,左右相同部位交替,上午、下午各进行20~30次刺激。②声带内收训练:患者反复咳嗽,清嗓子,试深吸一口气,憋气,然后大声用力发音,呼气。③治疗性进食:体位让患者坐直,稍向前倾20°,颈部稍向前弯曲,使舌骨舌肌的张力增高,喉上抬,使食物容易进入食道。4)中药治疗,以祛痰开窍、化瘀通络为法,给予开窍通络饮治疗。药物组成:清半夏10 g,胆南星10 g,川芎15 g,红花10 g,川贝母 9 g,水蛭 5 g,白僵蚕 10 g,地龙10 g,石菖蒲 12 g,远志15 g,郁金12 g。水煎服,1 d 1剂,分2次口服。B组给予中药治疗加针刺疗法,C组给予针刺疗法联合康复治疗,D组给予中药治疗联合康复治疗。

5 疗效判定标准

以洼田氏饮水试验[4]为吞咽障碍的评价标准。方法:令患者取端坐位按习惯自己喝下温水30 mL,观察所需时间及呛咳等情况。1级:能顺利地1次咽下。2级:分成2次以上,能不呛地咽下。3级: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分成2次以上咽下,也有呛咳。5级:屡屡呛咳,全量咽下困难。

从口腔含水至咽下结束的时间,以喉结运动为标准。正常:1级,5 s之内。可疑:1级,5 s以上或2级。

痊愈:吞咽障碍基本消失,饮水试验评定为1级。有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为2级。无效:吞咽障碍无明显改变,饮水试验评定为3级以上。

6 构音障碍的疗效标准

参照《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中有关语言表达项进行评定:语言表达正常为4分,一般表达和命名不能为3分,说话成句而表达不全的为2分,只能说单词词组的为1分,语言不能或基本不能的为0分。治疗后评分为4分为痊愈,增长1分以上而未达4分为有效,评分无增长的为无效。

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8 结果

8.1 4组疗效对比

见表1。

表1 4组疗效对比

8.2 4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积分对比

见表2。

表2 4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积分对比 分,±s

表2 4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积分对比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B、C、D组治疗后对比,##P <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60 3.45 ±0.85 1.41 ±0.37**##B 组 60 3.54 ±0.45 2.22 ±1.11**C 组 60 3.44 ±0.35 2.11 ±1.13**D 组 60 3.49 ±0.46 2.15 ±1.21**

8.3 4组治疗前后构音障碍积分对比

见表3。

表3 4组治疗前后构音障碍积分对比 分,±s

表3 4组治疗前后构音障碍积分对比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B、C、D组治疗后对比,##P <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60 1.33 ±0.74 3.54 ±0.27**##B 组 60 1.35 ±0.70 2.89 ±0.95**C 组 60 1.41 ±0.71 2.96 ±0.95**D 组 60 1.42 ±0.60 2.93 ±0.95**

9 讨论

中风病假性球麻痹发病率高、疗效差,据统计中风后有14% ~71%的患者有假性球麻痹的症状,而急性中风在6周内9%的患者有严重麻痹,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还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5]。近年来,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在治疗上对症采用鼻饲、物理康复、针灸等多种疗法,获得了一定效果;但临床仍然缺乏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法,因此,进一步提高疗效,积极探索更有效治疗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中医学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风、火、瘀、痰、虚夹杂为患致气血逆乱,脑脉瘀阻,机窍失灵,舌本失用。方中针刺舌根穴、廉泉和通里,具有通舌巧、利咽喉之效,泻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补复留、太溪、泻太冲具有补肝肾,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之效,联合中药开窍通络饮以达到化痰祛瘀、滋补肝肾、开窍利咽之目的。通过大样本量、系统、全面、规范的临床研究,将中药、针灸及现代康复3种疗法有机结合,多元化综合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经过临床验证效果确实显著。从本研究结果显示:开窍利咽法针刺疗法、康复治疗康复训练及中药治疗相结合能明显改善中风假性球麻痹的症状,且优于任何两种疗法,为中风假性球麻痹规范化、系统化治疗提供了方法,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基础,可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促进脑卒中的康复进程,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极大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9.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1):4.

[3]王拥军.神经病学临床评定表[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217.

[4]刘群霞.针刺舌根穴为主治疗舌本病-假性球麻痹的临床观察58 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9,34(4):165.

[5]刘香华.针刺治疗中风舌本病-假性球麻痹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0,20(6):32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