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

时间:2024-04-24

庄树伟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供应链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等三种融资模式,并从加深宏观研究、结合自身特性、提升创新力度以及风险管控技术等角度出发,针对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的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5-0081-01

引言

供应链融资模式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限,是融资模式的一大创新尝试,但其带来的相应风险也不容小觑,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分析

1.采购环节——应收账款融资

在中小企业供应链中,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具体实施是由中小企业承担销售商的身份,进行货物的出售。下游核心企业购买了中小企业出售的货物,将债权返还给中小企业,再由中小企业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凭证,向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出售。金融机构在接收到质押后,即可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贷款,从而为中小企业的资金流需求提供顺利运转的支持。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应重点衡量下游核心企业的还款能力,倘若中小企业经营不善而出现资金问题时,则需要由核心企业承担为其还款的责任,使得销售风险得以弱化。

2.生产环节——存货融资

存货融资模式主要运用在企业的运营阶段,也被称为融通仓融资,不仅适用于企业支付现金的业务过程中,同样也顺延贯穿到卖出存货的完整业务流程时段内。中小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为维持发展需要必然会存储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在此基础上存货融资模式应运而生。在存货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需要由核心企业为其提供担保,将其持有的存货作为质押物抵押给银行指定的第三方物流监管机构做监管,从而获取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在存货融资模式的应用过程中,倘若中小企业发生违约问题,则由核心企业为其承担责任,负责进行损失的偿还工作,或将中小企业质押的存货进行回购。

3.销售环节——预付账款融资

该融资方式也被称为保兑仓融资模式,企业将自身的预付账款作为质押物,向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由核心企业为银行出具回购承诺。随后银行要指定物流监管机构作为第三方,负责存放中小企业所抵押的货物,并且将提货权也转移到其权利范围内,便可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需求。在中小企业供应链中,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为国内通用的主要融资模式,利用下游融资有助于扩展核心企业的销售渠道,推动其销售水平的提高。

二、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风险管理的优化措施

1.加深对中小企业供应链的宏观研究

我国关于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仍处于初级认识阶段,缺乏针对供应链的实践理论支撑,因此要加深对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宏观探索。当商业银行在进行融资风险判断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所要融资对象的经营发展状况,还应综合考量该企业在整体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评判供应链的具体运行情况。同时借助核心企业的经济与物流枢纽地位,推进核心企业与银行间的高度配合与密切信息交流,为银行在信贷决策方面提供决定性的信息依据。同时,在供应链融资产品的运用过程中,与物流控制密不可分,因此要强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职能,提供围绕供应链从事生产与销售的双方人员的具体信息。

2.密切结合企业自身特性,提升综合实力

要想切实提升企业偿贷能力,必然要将其自身资产的质量进行优化。由于存货不具备较强的变现能力,当存货大量挤压时会导致流动资金被占用,从而致使偿债能力有所下降,因此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减少库存。同时还应针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管理,针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及时的评估考量,监督账款的回收状况。在存货与应收账款都具有踏实保障的前提下,要针对性的采用科学的长期投资模式,合理预测项目的发展前景,制定前期规划审慎决策,避免盲目投资。

3.提升供应链融资与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

一方面,要针对供应链融资产品进行合理创新。要确保供应链与融资紧密相连,共同致力于促进企业发展,降低融资的风险性。既要评估供应链融资的潜在风险,根据科学合理的数据测算计提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以便准备充足的经济资本,调整不合理的资产配置比例;又要将风险进行转移,借助核心企业或保险公司使风险在最大程度上得以降低。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力度。当前我国的金融产品仍然呈现着单一的问题,导致中小企业无法选择到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因此应加大开发金融产品的投入力度,丰富拓展业务规模、增加业务种类,使得自身的客户群体得以不断扩张,提高业务总额。金融机构要密切结合中小企业的切实特点,拓展融资渠道,借助灵活多变的融资模式与还款方式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要。具体来说,可以针对信誉极佳、贸易背景雄厚、自身实力强的中小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服务,还可以采取分期还款、分期收款的方式降低中小企业还款压力,也使得金融机构自身的贷款风险有效下降。

4.推广风险控制技术,加强第三方监管

可借助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信用捆绑、双重信用体系等风险控制技术,使银行在考察企业信息时扩大了时间和空间范围,利用不良预警机制提高风险管理的实时性。同时,也可以借助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动产监管,借助先进的信息平台建设与标准化的流程设计,满足不同市场主体在面对风险评估与收益预期时所提出的差异化需求,使得融资风险大大降低。

三、结语

总而言之,供应链融资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機遇,有助于银行扩展业务领域与范围,还促进了第三方增值服务的有效推进。但在应用融资模式的同时,也要强化对外部风险的认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