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某院控制药占比的成效分析

时间:2024-07-28

王梅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东营 257335)

药占比是指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在所有医疗费用中的比例。药占比是医疗机构对所用药品进行总量控制和医疗收入进行结构调整最重要的指标,对于促进医院推动医务性收入可持续性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加强对医院药占比的管理能够科学地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1]。药占比不是医疗管理中一个单纯的管理指标,在一定意义上,控制药占比,不仅是适应当代的大健康理念,更是合理用药的要求,也是适应医改、改变医院发展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我院通过行政干预和药学技术干预控制药占比,本文主要分析我院控制药占比的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对我院2014年和2017年计算机系统药品管理数据进行统计。

1.2 方法

以2014年全年为干预前对照期,2017年全年为干预后期,分科室分别统计药占比,并配对比较。用SPSS 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全院23个科室药占比平均下降(5.27±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909,P<0.001);医院全院药占比下降6.88%,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各科室药占比情况

表1(续)

3 分析

3.1 主要措施

3.1.1 行政干预医院将药占比融入每周院长行政查房内容之一,由院领导带领质管中心、医务部、临床药学科等相关职能部门对药占比指标完成较差的科室进行督导,对检查结果及时予以通报,把药占比作为科室的一项考核指标[2]。

3.1.2 制定约束性指标制定可量化的药占比考核指标,医院制定下发《约束性指标考核工作的通知》,其中考核之一就是药占比的考核,为科主任对本科室药占比指标管控设定了可量化的目标和方向。我院把2016年一年的科室完成情况统计出来,算出每科室每月的药占比,同时兼顾今年的情况,每科室在原有的基础上下浮动5%,运行一个季度,根据科室性质不同,制定出可行的药占比指标,然后由临床药学科每月进行统计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扣科室绩效1分,我院的药占比为22.36%,一直稳定在30%以下。

3.1.3 实施药占比公示制度对科室药占比考核排名后三位的科室在院内通报,对再次进入后三位的科室主任由院里成立的纪检监察室进行约谈,对药占比超标的科室从当月绩效中扣除相应的分值,同时每月质控中心将约束性指标进行全院公示,以鞭策落后者。

3.1.4 实行科主任负责制院长同临床科室主任签订约束性考核指标责任状,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由科主任再约束科室医师的用药行为,在确保临床一线基本用药需求的同时精简用药品种及用量,提高科室的医务性收入。质管中心每月在院周会上通报各临床科室药占比指标的完成情况,同时将科室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全院质量管理体系,在每月医疗绩效考核中兑现奖惩[3]。对药占比指标完成较差科室的用药分别排名,评价该科室排名前十位药品的使用情况,对存在使用不合理的用药品种暂停使用。发现异常立即启动主任诫勉谈话程序。

3.1.5 限制及停用部分辅助用药对处方及医嘱以治疗用药为主,限制辅助药品的大量使用,会提升药占比,且会导致不合理用药。减少使用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或者临床适应证不明确的辅助用药,对价格高、疗效不确切的辅助用药一律摒弃。我院对辅助用药如血塞通、阿魏酸钠等注射液进行限制及停用,先后2次停用部分辅助用药。

3.2 业务支持

3.2.1 专业人员利用大数据参与指导,完善PDCA循环。为保证临床科室及时了解本科室药占比指标情况,随时动态监测本科室指标,信息科通过医师工作站直接将合理用药指标大数据嵌入医师HISS系统,科室能随时查询,实行科室的自觉管理。临床药学科通过信息平台每月反馈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给质管中心,然后质管中心在通过全院的信息平台反馈给科主任,内容包括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药占比、一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指标值、药品消耗等,住院统计到专业组,科室再根据分析在科室质控小组会议进行本科室的质量分析议题,专项分析药占比。由临床药学人员深入科室与科室人员进行一对一药学服务,分析科室用药。此外,每季度下发“药品临床应用情况通报”,通报当季度临床用药现状和日常监管结果,并进行专业性点评分析,内容包括院、科两级药品使用相关指标及抗菌药物应用专项分析,发到全院的信息平台,最后分别由院级的质控督导员进行督导,反馈到质管中心,由该中心进行PDCA的循环督导。

3.2.2 动态监测临床药学科每个月对住院使用金额前10位的药品进行排名,发现异常用量或增幅过快的品种,全院公示同时组织院内相关专家评价合理性,对于不合理药品品种限量使用或暂停使用。加强对用量大、价格高药品的监测,严格规范处方行为[4]。根据监测情况和用药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停止购进用量持续异常的药品,从源头上遏制院内药品品种数量的不合理增长,控制药占比。

3.2.3 开展合理用药宣教为进一步增强临床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医院组织相关专题的知识讲座。开展题目为“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合理用药科学治疗”等务实的合理用药知识讲座,请临床药学专家授课,营造合理用药的良好氛围。通过一系列培训宣教,降低医师在医疗服务中对药物使用的过度依赖,推进药占比指标的降低及持续改进[5]。

3.2.4 对辅助用药实行点评制度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专业优势,每月对使用金额前十位的辅助用药药品的应用合理性进行病历抽样点评。重点针对医嘱的合理性(包括遴选品种、用法用量、联合用药、适应症以及配伍不合理等现象)进行点评,争议问题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不合理问题在每月科室绩效考核兑现扣罚,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精细化管理[6]。

4 讨论

通过行政干预与业务支持的综合管理使临床科室主动约束和管理成为自觉,关注公示信息及主动查询药占比等指标信息成为全院医务人员的主动行为;对一些涉及有争议的事项,大家会积极讨论,直到问题清晰明了。抽检病历中不合理用药比例由9.1 %降至6.3%。总之,控制药占比是一项多学科管理、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是医院综合管理能力的体现,需要医院多策并举、持续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有效控制药占比、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目的[7]。医院将合理降低药占比指标作为医疗管理的重点工作,继而以集中教育培训为切入点,以大数据建设为支撑,以完善考核体系为抓手,实施科室合理用药目标管理,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监管机制。在全院的共同努力下,药占比指标逐年下降,2018年一季度达到20.05%,为历年最低水平[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