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17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特点分析

时间:2024-07-28

何伯林,段 超,方胜平,何超伟,徐晓勇,雷 申

(罗田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湖北 罗田 438600)

海绵状血管瘤(CA)也可称为海绵状血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良性病变,临床相对常见,常发生于幕上,在脑血管畸形类病变中发生率小于10%[1]。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本病的发现率逐渐升高。我们回顾性分析来本院就诊的17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以加深对该病的认知,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2018年11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17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图像资料。女10例,男7例;年龄8~73岁,平均(54.29±18.14)岁;4例患者有头痛症状,余患者部分无症状,部分以肢体乏力、麻木、脑外伤或其它系统疾病入院。

1.2 检查方法

使用16排螺旋CT(GE Brightspeed)、64排螺旋CT(GE Revolution Ace、Philips Ingenuity Core128)及1.5T磁共振(美国GE SIGNA Creator)机,部分病例加做增强检查及DWI、SWI、CTA、MRA。使用碘海醇注射液(350mg I/mL)、钆特酸葡胺注射液(15mL:5.654g)。CT成像参数为:矩阵512×512,FOV500.00mm,电压120KV,电流184~299mA,层厚2.5mm,层间距2.5mm,CTA层厚0.9mm,层间距0.45mm,团注法注射造影剂(5mL/s),用药量90mL(碘海醇60mL+生理盐水30mL),检查后行血管成像技术、多平面成像(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MRI成像参数为:常规矢状位T1FLAIR(TR2499.1,TE29.9)、横断位T1FLAIR(TR2959.7,TE28.5)、横断位T2(TR5031.7,TE112.7)、横断位T2FLAIR(TR8696.0,TE145.5)、DWI(b=1000,TR4000,TE84.4)、MRA(3D-TOF,TR18,TE2.6)、T2*GRE(TR360,TE15.0)、SWI(TR76.5,TE48.0)序列,矩阵256×256。

2 结 果

2.1 病变分布情况及病灶直径

所有病灶均位于脑实质内,幕上16例(94.0%),幕下1例(6.0%),共18个病灶,其中16例患者单一病灶,1例2个病灶(分布于右额叶、颞叶)。侧脑室旁2例(11.1%,直径分别为9、11mm),额叶5例(27.8%,直径分别为11、14、17、5、5mm),扣带回1例(5.6%,直径为15mm),颞叶4例(22.2%,直径约14、15、9、8mm),顶叶3例(16.7%,直径分别为10、9、8mm),基底节区2例(11.1%,直径分别为18、15mm),桥脑1例(5.6%,直径约6mm)。

2.2 CT表现

7例均位于幕上,平扫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缘清楚,大小约6mm×6mm~11mm×11mm,平均直径(8.32±1.49)mm;CT值40~91HU,平均CT值(62.42±19.81)HU;占位效应不明显,周围未见明显水肿,4例病灶内见点状、结节状致密钙化影,1例可疑钙化,2例未见明显钙化,1例CTA检查,未见明显阳性征象。见图1。

图1 某患者影像图

女,71岁,A图:CT平扫右侧侧脑室旁见类圆形高密度影,其内见钙化影,无明显水肿,CT值91HU;B-D图:右侧侧脑室病灶,T1WI中心低边缘等信号,T2WI、FLAIR中心低,边缘少许高信号,周围无水肿;E图:DWI病灶呈均匀低信号;F图:MRA原始图呈明亮高信号。

2.3 MRI表现

16例位于幕上大脑半球,1例位于幕下脑干,其中11例呈类圆形,4例呈椭圆形,2例呈不规则形。1例病灶于所有序列以高信号为主,可见液平,其内见低信号线状分隔;余16例呈混杂信号改变,呈稍长、等T1稍长T2稍高FLAIR信号影,边缘清楚,其中心核呈网状,大部分呈爆米花样改变,周围均可见低信号环,无明显水肿。2例可见轻度占位效应。DWI呈等或低信号,少部分病灶信号稍不均。2例加做MRA,病灶周围见小血管影,其中1例呈明亮高信号。5例加做SWI,其中4例表现为均匀低信号,1例低信号为主伴少许等信号,相位图均呈马赛克样改变,混杂信号,以低信号为主。4例增强患者,1例表现显著均匀强化,2例表现结节状、线状血管样强化,1例表现边缘轻度强化。见图1、2。

图2 某患者影像图

女,67岁,心悸3d,A-C图:右侧基底节区见类圆形等T1长T2高FLAIR信号影,呈爆米花样改变,中心呈网状,周围见低信号环;D图:增强其内见迂曲条索状血管样强化;E图:SWI以低信号为主伴少许等信号;F图:信号混杂,以低信号为主。

3 讨 论

海绵状血管瘤被称为良性血管错构瘤,是一种隐匿性血管畸形,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和颅神经[2],常发生于中青年人(与本文所见相符),可发生脑的任何部位[3],脑内型多见,常见于幕上(本文比例94.1%),其由薄壁窦腔和内皮构成,没有弹性层,血管间缺少正常神经组织[4]。临床上多发病灶常见于家族聚集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单发病灶常见于散发病例。其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出血后中风症状或无症状等[5]。

3.1 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病灶通常呈高密度,少部分呈等密度或混杂密度,部分伴点状、结节状钙化,周围无水肿。本研究中7例均呈高密度,4例可见钙化,周围无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增强部分病灶可呈无强化或微弱强化,病灶出血表现密度进一步升高,可破入脑实质或脑室内,表现出中风症状。

(2)MRI表现: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信号变化多样,呈长或稍长T1信号,伴有出血时,表现不同程度的高信号。本研究中1例T1呈高信号,有出血改变,T2WI、FLAIR呈不均匀高信号,中心核呈网状,周围可见特征性的低信号环(含铁血黄素沉积及周围脑软组织纤维变性形成假包膜),外观呈桑葚状、爆米花样改变,无明显水肿带。本研究中17例均可见低信号环,大部分呈爆米花样改变。DWI呈低或等信号,通常较均匀。SWI序列对显示病灶极为敏感,常表现为明显低信号,其中心可伴稍高或等信号,周围可见完全低信号的铁环征,相位图上呈高低混杂信号,以低信号为主。本文5例SWI,4例呈均匀低信号,1例低信号为主伴少许等信号,相位图均呈混杂信号。增强后病灶可呈完全显著均匀强化,或者不均匀显著强化,也可呈结节状、线状血管样强化、轻度强化或不强化,这与血栓形成程度相关[5]。本研究中1例显著均匀强化,2例结节状、线状血管样强化,1例边缘轻度强化。

3.2 鉴别诊断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与下列疾病鉴别:①AVM。CT正常或高密度,无明显水肿,MRI呈蠕虫窝样流空影,增强可见增粗的供血动脉、瘤巢及引流静脉,邻近有时可见脑萎缩改变。②发育性静脉畸形。CT、MRI平扫一般无异常,增强及SWI最为敏感,可显示髓质静脉、引流静脉,呈典型海蛇头状。③毛细血管扩张症。CT一般无阳性征象,MRI半数病例表现稍高T2信号,FLAIR可正常,DWI呈低信号,GRE、SWI呈低信号,病灶体积较小[6],直径2~10mm,病灶周围无明显低信号环,与本研究中大部分影像征象相符,但海绵状血管瘤有典型的低信号环征。④动脉瘤。CT表现圆形高密度,周围无水肿,MRI有流空影,增强明显强化,可见罪犯动脉。本研究中病灶未见流空影及罪犯血管,可作出鉴别。⑤脑膜瘤。CT呈高密度,可见钙化,可见邻近骨质反应,MRI一般呈等信号,增强强化程度较高,可见脑膜尾征。

综上所述,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点,MRI更具优势(可以多方位、多参数、多序列成像),如出现长T1长T2信号影,中心呈网状,外观呈爆米花样,周围见低信号环等影像征象,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