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张 楠,李青卓,梅兴国,吴 诗*
(1.湖北科技学院医学部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咸宁市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
桂花别名木犀,属木樨科常绿灌木或乔木,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抗肿瘤、神经保护、抗衰老等药理活性[1-2]。从金桂提取出的有效成分中11.6%是紫罗兰酮,其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转移和诱导癌细胞凋亡等良好抗癌活性[3-5],但它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水溶性差,易挥发及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新型制剂来减少紫罗兰酮的挥发,提高它的临床使用效率。
β-环糊精(β-CD)是美国食药局认可的食品添加剂,具有亲水外表面和疏水中心腔的环状碳水化合物,可以与多种无机、有机小分子结合成主客体分子囊[6-7],又因它无臭、无毒、分子孔径大小合适、成本低,被普遍运用于环保、农药、食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8]。β-环糊精可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提高难溶药物的水溶性,所以它常被用作挥发油类药物的常用辅料[9-10]。
本研究将以β-环糊精为材料包合紫罗兰酮,使紫罗兰酮可以尽可能减少挥发,发挥最大药效。以包合率为指标,并使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紫罗兰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以期改善紫罗兰酮的水溶性和提高其稳定性,为紫罗兰酮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HJ-A4恒温磁力搅拌水浴锅(江苏金怡仪器科技有限公司);ME1002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SHB-95B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上海振捷实验设备有限公司);DZ-2BCIV真空干燥箱(天津市斯泰特仪器有限公司)。
紫罗兰酮(实验室自提,92.0%);β-环糊精(孟州市华兴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天津赛孚瑞科技有限公司);二甲基亚砜(天津百伦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
1.3.1 紫罗兰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紫罗兰酮β-环糊精包合物。称取紫罗兰酮溶于少量无水乙醇中,β-环糊精在一定温度下溶于纯水制成饱和溶液,并在同等温度下将紫罗兰酮乙醇溶液缓慢滴入,持续搅拌至包合完全。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用无水乙醇抽滤,放入真空干燥箱中40℃干燥4h,即得紫罗兰酮β-环糊精包合物。
1.3.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含量
(1)溶液的配制。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取紫罗兰酮对照品25mg于100mL容量瓶中,加二甲基亚砜定容至刻度线,配制成0.25mg/mL的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取包合物50mg于25mL的容量瓶中,加二甲基亚砜稀释,摇匀使其完全溶解后定容至刻度。
(2)标准曲线的制备。取紫罗兰酮25m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作为储备液;精密称取储备液0.8、1.6、2.4、3.2、4.0mL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二甲基亚砜定容,摇匀,在291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对紫罗兰酮的浓度(μg/mL)进行回归曲线。
(3)含量测定。取(1)项下供试品溶液,由文献[4]中得出紫罗兰酮在291nm处为它的特征峰,故在291nm处测定吸光度,带入标准曲线,计算紫罗兰酮平均浓度,紫罗兰酮包合物收得率和包合率公式如下:
1.3.3 单因素实验
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分别对紫罗兰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影响紫罗兰酮含量和包合率的3个主要因素(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紫罗兰酮与β-环糊精投料比)进行考察。
(1)包合温度的影响。称取β-环糊精2g,紫罗兰酮1g,共5份,按“1.3.1”方法制备紫罗兰酮/β-环糊精包合物,其中β-环糊精饱和溶液的溶剂为蒸馏水,β-环糊精与紫罗兰酮的投料比为2∶1,包合时间为4h,包合温度分别为40.0、50.0、60.0、70.0、80.0℃。再按“1.3.2(3)”项下方法测定紫罗兰酮含量。
(2)包合时间的影响。称取β-环糊精2g,紫罗兰酮1g,共5份,按“1.3.1”方法制备紫罗兰酮β-环糊精包合物,其中β-环糊精饱和溶液的溶剂为蒸馏水,β-环糊精与紫罗兰酮的投料比为2∶1,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分别为2、3、4、5、6h。再按“1.3.2(3)”方法测定紫罗兰酮含量。
(3)β-环糊精与紫罗兰酮投料比的影响。称取β-环糊精和紫罗兰酮,共5份,按“1.3.1”方法制备紫罗兰酮β-环糊精包合物,其中β-环糊精饱和溶液的溶剂为蒸馏水,包合时间为4h,包合温度为60℃,β-环糊精和紫罗兰酮的投料比分别为3∶1、2∶1、1∶1、1∶2、1∶3。再按“1.3.2(3)”方法测定紫罗兰酮含量。
参考文献[11]及预试验结果,确定制备β-环糊精饱和溶液的溶剂为纯化水,以紫罗兰酮包合率为指标,包合温度(A/℃)、包合时间(B/t)、β-环糊精和紫罗兰酮的投料比(C)为因素,设置-1、0、1的3个不同水平进行试验,因素与水平见表1。
表1 因素与水平
在291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对紫罗兰酮的浓度(μg/mL)进行回归曲线。回归方程为A=0.0073c+0.0094,R2=0.999。结果表明在20~120μg/mL范围内紫罗兰酮的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见图1。
图1 紫罗兰酮对照品标准曲线图
2.2.1 包合温度的影响
在40℃~80℃时,紫罗兰酮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升高至60℃,包合率达到最大,紫罗兰酮的含量达到最大,当温度继续升高时,紫罗兰酮含量降低。分析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具有挥发性紫罗兰酮分子被挥发,且随着分子热运动,不利于氢键的形成。
2.2.2 包合时间的影响
在制备4h时,包合率达到最大,紫罗兰酮含量达到最大,包合时间加长后紫罗兰酮含量降低。
2.2.3 β-环糊精与紫罗兰酮投料比的影响
β-环糊精与紫罗兰酮的投料比为1∶1~3∶1时,虽然包合物收得率越来越高,但是紫罗兰酮包合率投料比为2∶1时达到最佳,见表2。
表2 不同投料比对包合效果的影响(%)
2.3.1 响应面实验设计结果
将表1数据输入Design-Expert 10软件,生成17组试验方案,见表3。
表3 Box-Behnken设计与结果
2.3.2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验
利用Design-Expert.V8.0.6软件对表3的数据进行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方差分析结果
模型的F=170.83、P<0.0001,表明回归方程拟合度良好,失拟项P=0.836>0.05,失拟项不显著,表明实验设计可靠,均能用模型描述,可以用于紫罗兰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处方优化。以紫罗兰酮包合率为响应值时,影响的显著性排序:投料比(C,P<0.0001)>包合温度(A,P<0.01)>包合时间(B,P>0.01);二次项A2、B2、C2均P<0.0001,表明交互项均都显著影响。决定系数达到0.9955,校正拟合度值和预测拟合度值分别为0.9896和0.9419,两值相近且其差值<0.2,说明该回归方程具有很好的可信度。
根据试验结果,以紫罗兰酮包合率(Y)为响应值对包合温度(A)、包合时间(B)、β-环糊精与紫罗兰酮的投料比(C)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得回归方程:Y=42.60+1.25A-0.37B+5.88C+2.75AB-0.25AC-1.00BC-4.80A2-9.55B2-8.55C2。见表5。
表5 二阶多项式回归系数
紫罗兰酮包合率的实际值和预测值见图2,实际值与预测值基本接近,说明模型建立成功。为了进一步使这个模型更加完整,我们进行了残差分析,通过分析残差与预测,正态概率和响应完成。基本上所有的点都落一条直线上,说明数据均是正常分布的。
图2 残差分析图
2.3.3 响应面分析
以包合温度(A)、包合时间(B)、β-环糊精和紫罗兰酮的投料比(C)为自变量,紫罗兰酮包合率为因变量,固定包合温度,改变包合时间和投料比,以此类推。应用Design-Expert 10软件分析包合时间和投料比与包合温度对应的关系。三个因素对紫罗兰酮包合率的等高线图和响应面图见图3。
由图3可知,紫罗兰酮包合率受到各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交互效应的大小可通过等高线的形状反映出来。两因素的交互作用较强,则等高线呈椭圆形,反之则呈圆形。交互作用的强弱也可通过响应曲线的斜率判断,越陡说明交互作用越强。由三幅等高线图可以看出,时间和投料比的图为圆形,表示交互作用不显著,时间与温度、时间与投料比各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等高线呈现明显的椭圆形,说明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显著。从响应面3D图可以看出,对紫罗兰酮影响最大的是紫罗兰酮和β-环糊精的投料比和包合温度,其次是包合时间,数据结果也证明上述结论,3个因素相对应的P均<0.05,达到了显著水平。
图3 响应面及等高线图
通过Design-Expert.V 10软件对模型求解方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称取紫罗兰酮溶于少量无水乙醇中,两倍量紫罗兰酮的β-环糊精溶于纯水中在60℃下制成饱和溶液,并在同等温度下将紫罗兰酮乙醇溶液缓慢滴加入β-环糊精中,持续搅拌4h至包合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用无水乙醇抽滤,放入4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h,即得紫罗兰酮/β-环糊精包合物。本实验验证在该条件下紫罗兰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紫罗兰酮包合率达到最大值42.0%。该工艺条件稳定、可靠,同时也说明建立的回归模型合理。
本文研究β-环糊精对紫罗兰酮的包合,通过物理吸附,使紫罗兰酮与β-环糊精内壁产生分子间氢键,继而完成包合。再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可以给出最直观的图像解析,通过数据快速给出最优值。并且设计点少,运行成本低,此方法避免了紫罗兰酮的挥发性,与β-环糊精的结合也极大提高了紫罗兰酮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上述实验证明,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可最大化程度使紫罗兰酮分子活跃,进入载体空穴[12]的影响都很显著。该方法简洁、快速、准确,可为紫罗兰酮实际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