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12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时间:2024-07-28

段 超,何伯林,瞿 深,赵 健,刘 钒,方胜平

(罗田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湖北 罗田 438600)

布氏杆菌常引起人畜患病,相关法规将其定为乙类传染病。自2016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病患病率有所上升。脊柱是该病最易侵犯的部位,发病出现波浪热、脊柱及四肢关节的疼痛,尤其是腰骶部。我们回顾性分析本院就诊的12例布氏杆菌脊柱炎(BS)患者的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知,减少漏诊、误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6年4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12例布氏杆菌脊柱炎(B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女4例,男8例,年龄35~72岁,平均(58.53±10.79)岁,病程1个月至5年。患者均有山羊接触史,主要症状是间断发热,多汗,肌肉、关节、腰骶部疼痛,血清布氏杆菌冷凝集试验均阳性。

1.2 检查方法

使用16排(GE Brightspeed)、64排螺旋CT机(GE Revolution Ace、Philips Ingenuity Core128)及1.5T磁共振(美国GESIGNA Creator)行平扫检查。CT成像参数为:矩阵512×512,FOV500.00mm,电压120KV,电流184~299mA不等,层厚2.5mm,层间距2.5mm,行容积再现(VR)显像技术、多平面成像(MPR)技术。MRI成像参数为:常规矢状位T2FRFSE(TR2500,TE106.3)、T1FSE(TR506,TE12.9)、STIR(TR2373,TE40.4)序列及横断位T2PD/FSE(TR2000,TE13.3),矩阵256×256。

2 结 果

2.1 BS病变分布情况

12例BS患者共35个病椎,颈椎3个(8.6%,1个C6,2个C7);胸椎4个(11.4%,T3、4、7、8);腰椎24个(68.6%,1个L1,5个L3,10个L4,8个L5);骶椎4个(11.4%,4个S1)。颈椎间隙狭窄1例(7.7%);胸椎间隙狭窄2例(15.4%);腰椎间隙狭窄9例(69.2%),其中1例同时累及颈、腰椎。3个椎体单纯骨质增生,32个椎体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同时伴有骨质增生硬化,跳跃征2例。

2.2 CT表现

8例患者相邻椎体受累,其中1例同时累及颈、腰椎,1例单个椎体受累,病椎最多1例累及5个椎体。腰椎病椎数最多(68.6%),L4椎体发病率最高,符合多数研究[1]。1例单纯骨质增生硬化,未见明显骨质破坏,8例椎体骨质破坏,同时伴周围骨质密度增高硬化,其中6例伴椎体终板凹陷性破坏(许莫氏结节样),8例椎间隙不同程度变窄,同时相邻关节面密度增高硬化,6例椎体周围软组织增厚,脓肿形成不明显。见图1、2。

图1 BS患者CT表现(男72岁,畏寒、发热、多汗并腰疼1月,L4、5椎体边缘骨质破坏,周围伴骨质硬化,前上缘见鸟嘴样骨质增生,椎体边缘呈花边椎样改变,椎体前方软组织增厚,L4/5椎间隙明显狭窄)

图2 BS患者CT表现(男61岁,发热、身痛、多汗4月余,T3、4、7、8相对缘见许莫氏结节样骨质破坏,周围骨质硬化,呈跳跃性,椎旁软组织增厚,T7前下角骨质缺损,T3/4、T7/8椎间隙变窄)

2.3 MRI表现

4例患者椎体呈长T1长T2信号影,信号混杂,边缘稍模糊。2例椎间盘呈明亮长T2信号,3例病变区椎间隙变窄。所有病例椎旁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见图3。

图3 BS患者MRI表现(男72岁,畏寒、间断发热、夜间多汗并腰骶疼痛,多发椎体脂肪沉积,L4、5椎体边缘信号不均,L4上缘见许莫氏结节形成,L4下缘、L5上缘见“许莫氏结节”样骨质破坏,STIR序列呈不均匀高信号,椎体边缘明显骨质增生,呈鸟嘴状改变,L4/5椎间隙明显狭窄,相应椎间盘于STIR序列信号增高)

3 讨 论

布鲁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常见于羊,其次是牛和猪[2]。所有人群对布氏杆菌易感,男性多于女性,本研究中男8例,占66.7%。主要与接触已感染家畜或畜产品有关,好发于腰椎,尤以L4为主,本研究中L4有10个,发病率最高,其次是骶椎、胸椎,颈椎少见,病变累及相邻2个椎体多见,而跳跃征少见。其典型临床表现三联征:腰背痛、高热、大汗、椎间隙及椎体感染征象,与文献[3]报道一致。有研究认为还可伴有肝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表现、睾丸炎、附睾炎和嗜血细胞综合征等[4],本研究中有1例伴有呼吸道症状。

布鲁氏杆菌的CT表现:①椎体边缘的骨质破坏,呈溶骨性,病变早期骨小梁稀疏,呈局限性骨质疏松样改变,随病程进展,出现骨质缺损,椎体边缘多发“虫蚀状”骨质破坏,进一步可呈“岛屿状”,病变区死骨形成不明显。本文中32个椎体不同程度骨质破坏,3椎体形态正常。②同时邻近椎体上下关节面边缘骨质增生、硬化,累及骨膜,椎体边缘可形成骨赘,与其间的破坏灶形成特征性“花边椎”改变。③累及椎间隙,椎间隙不同程度变窄,椎体边缘同时伴增生、硬化,部分见骨桥形成。④累及椎间盘,表现为椎间盘肿胀,呈等或稍低密度。⑤累及韧带,表现出椎旁韧带区(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间韧带)结节状、条状钙化。本研究中未发现此种征象,需进一步研究论证。⑥椎旁软组织可出现肿胀增厚,脓肿形成少见,无流注现象[5]。本研究中有6例出现椎旁软组织增厚,但无明显脓肿形成。⑦多累及2个或以上连续性椎体,跳跃征相对较少。本研究中2例出现跳跃征。

MRI表现:MRI可以很好的显示椎体、椎间盘及软组织信号变化情况,早期累及终板,呈长T1长T2高STIR信号,边缘不清,病变进展期及慢性期表现为椎体尤其是椎体边缘骨质破坏,椎体上下缘凹陷,类似许莫氏结节样改变,周围伴骨质增生。部分椎体边缘骨质变尖,可呈鸟嘴样改变,甚至可形成骨性连接。本研究中4例均出现椎体信号改变。累及骨膜表现低/等T1,低T2信号,有强化,周围软组织可出现反应性高信号,累及韧带表现为低信号。椎间隙不同程度变窄,累及椎间盘表现为长T2高STIR信号,椎旁脓肿表现为长T1、长T2高STIR信号,增强扫描不同程度强化。影像学CT的优势:可很好的显示骨及钙化性病变,如骨质增生、硬化、骨赘、骨桥、骨膜反应及韧带的钙化,椎旁较大的脓肿及脓肿内的钙化,对软组织变化显示不佳。影像学MRI的优势:对蛋白、水的变化十分敏感,可以极早显示椎体、骨膜、韧带及周围软组织的信号异常,如轻微的骨髓水肿、椎旁微脓肿等,但对骨质增生、硬化及韧带钙化等显示明显不如CT。因此,MRI对于早期BS显示效果优于CT,但两者结合可以提高对BS的诊断。

BS主要与下列疾病鉴别:①脊柱结核,临床可见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好发于下胸段及上腰段,骨质破坏范围较大,可见死骨,骨质增生改变少有,严重者可见脊柱后凸,椎旁寒性脓肿广泛,可见流注,如伴钙化,则高度提示脊柱结核。②化脓性脊柱炎,发病较急,常伴有高热病史,骨质破坏进展迅速,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与BS鉴别。③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对称性侵犯双侧骶髂关节,中晚期脊柱韧带的钙化或骨化,典型表现呈竹节状。④脊柱转移瘤,多发椎体的低密度骨质破坏或结节状、斑片状高密度影,一般不累及椎间隙[6],结合肿瘤病史,可做出诊断。

综上所述,BS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多发于腰段椎体,表现为椎体尤其是椎体边缘的骨质破坏伴不同程度的骨质密度增高硬化,椎旁脓肿少见,其内一般无钙化灶,常累及椎间隙,结合病史、化验(血清凝集试验、布氏杆菌补体试验阳性[7])等可作出明确诊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