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维生素K缺乏引起婴儿颅内出血2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4-07-28

吴明珍

(咸宁市咸安区妇幼保健院,湖北咸宁437000)

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颅内出血是婴儿期急危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如诊疗不及时,将产生严重后果。现将我院收治的20例维生素K缺乏引起颅内出血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均为2003~2010年我院住院患儿。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1~71d,平均41d;31~40d 12例,41~50d 7例,51~71d 1例。足月儿13例,早产儿7例。经阴道分娩13例,剖宫产7例。出生时Apgar评分<3分3例,4~7分6例,7~10分11例。出生后均未行维生素K1预防性用药,生后有7例曾作头颅CT,除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外,未发现颅内出血。患儿自发病至住院时间最短者仅1h,最长达3d,均急骤起病,主要表现为呕吐、烦躁、抽搐、神志改变及全身出血倾向。呕吐10例,烦躁12例,意识障碍9例,瞳孔缩小7例,皮肤出血11例,发热6例。

1.2 辅助检查

Hb<50g/L 4例,51~105g/L 8例,>105g/L 8例,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全部病例均在入院后24h内作头颅CT检查,均发现出血病灶。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脑实质出血5例,脑室内出血3例,硬膜下出血2例。

1.3 治疗方法与疗效判定标准

入院后给予静脉滴维生素K1每天5mg连用3d,输新鲜血浆,酌情应用脱水剂、地塞米松及镇静药等综合治疗,平均治疗12d。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无后遗症。好转:临床症状消失,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2 结果

12例痊愈,5例好转,3例死亡,病死率15.0%,死亡者多与就诊过晚以及出血量过多有关。后期随访17例,致残2例,致残率11.8%。

3 讨论

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和正确护理是降低颅内出血患儿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因此,临床上对1~3个月的婴儿,尤其是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一旦出现急性颅内高压的表现并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首先考虑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颅内出血的可能,及时作有关检查以尽快明确诊断。补充足量的维生素K,及时输新鲜血浆是治疗本病最为有效的方法。

本病因体内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而体内维生素K主要依赖食物中摄取和肠道内正常菌群生成。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预防是关键,加强健康宣教,鼓励母乳喂养,乳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鸡蛋等含维生素K丰富的食物,避免乱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对经常腹泻及应用抗生素的母乳喂养儿可预防补充维生素K。新生儿出生后6h内肌注维生素K1(5mg)1次,以减少发病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