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白洁云
(贺州市医学情报所,广西贺州542899)
合格的药师必须了解临床药学中的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情等个体化因素,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经济性,让患者达到一个明确的治疗目标,进而改善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医院药师安全合理用药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过消除:指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入静脉系统在到达全身循环前必先经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者由于胆汁的排泄量大,则进入全身血液有效循环内的有效药量明显减少。如硝酸甘油,口服虽然能完全吸收,但通过肝脏时,90%被谷胱甘肽和有机硝酸酯还原酶系统灭活,使其生物利用度降低,故硝酸甘油都是采用舌下给药方式。因此掌握药物的首过消除有利于提高药物的有效率。
半衰期: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到一半所用的时间,反映体内药物消除的速度。确定给药的间隔时间,一般为一个半衰期,半衰期过短的药物,若毒性小时,可加大剂量使给药间隔时间长于半衰期;推算药物从体内消除的时间,为4~5个半衰期;多次给药后药物达到稳定状态浓度时间为4~5个半衰期。但不同药物半衰期不同,给药时间可分(1~4)次/d。因此,要求医院药师掌握半衰期对临床正确合理给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利用度:指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不同药厂生产的同一剂型的药物,甚至同一药厂生产的同一种药物的不同批号产品,生物利用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临床用药中应特别注意不同药物制品的生物不等效性。如:治疗指数低或量效曲线陡的药物如苯妥英钠、地高辛等。
不良反应包括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等,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是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手段。
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了副反应。它是药物本身的固有作用,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
毒性反应:是指药物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产生的危害性反应。分为急性毒性反应和慢性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如:过量过久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对第八对颅神经有明显毒性,可致耳鸣、眩晕、耳聋;氯霉素、合霉素和多数抗癌药物对造血系统有毒性,可抑制骨髓造血,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
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又称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常见于过敏体质的病人,反应的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很大。如药物能引起皮肤红肿、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热等。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时所发生的药效变化,包括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如:环丙沙星与氨茶碱相互作用时,环丙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可抑制肝脏代谢微粒体抑制酶,与氨茶碱合用,可抑制氨茶碱在肝脏中的代谢和清除,延长半衰期,使清除率下降,从而导致血药浓度增高,出现毒性反应。因此必须了解药物的配伍禁忌,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
在临床给药中,应首先深入到临床工作中,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其病因、病史、病情、年龄、精神状态、经济、服药方式、不良反应等状况,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等各种医学知识来指导和协助临床医生合理正确地给药。最方便、最常用的服药方式是口服,但食物对口服药物的影响极为突出。食物会降低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由于食物能降低胃排空速率,增加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使药物延缓吸收。如:空腹服用扑热息痛20min时达最高血药浓度,但饭后服用的话,疗效可推迟2h。又如药物不可与茶同食,茶叶中的鞣酸可与生物碱(麻黄碱、硫酸阿托品、可待因、奎宁),苷类(洋地黄、人参、地高辛、黄芩)相互结合而形成沉淀;茶叶中的咖啡因与中枢抑制药(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地西泮、硝西泮、水合氯醛)的作用相拮抗;服用利福平时不可饮茶,以免妨碍其吸收;茶叶中的茶碱可以降低阿司匹林的解热镇痛作用。
综上所述,当今病人对药师的要求不再满足于仅仅为他们开处方、提供药品,而是要求药师的工作要以他们为中心,为他们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这就要求药师不仅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还要深入到临床医学工作中,走向病人、了解病人,以病人为中心,科学有效地用药,提高用药质量,促进临床医药的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