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同时机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时间:2024-07-28

白群凤,刘永芳,齐林,杜洁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1神外二神内三病区,2高压氧,3检验科,4神内三,河南 郑州 450016)

脑梗死是神经科临床治疗常见疾病,患者在发病初期通常表现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脑梗死偏瘫作为一种常见的后遗症,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一侧肢体、肌肉出现运动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质量、家庭负担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1]。研究[2]认为,早期制定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改善均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对康复治疗时机的选择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不同时机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5例;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 (64.68±7.03)岁;病程1~13 d,平均病程(4.31±0.54)d。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27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 (64.25±6.96)岁;病程2~10 d,平均病程(4.15±0.52)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经症状评估明确为偏瘫;②意识清晰且承诺积极参与研究;③知晓研究进展且对各项研究调查有较好的配合性。排除标准:①神经功能重度障碍;②并发危急重症;③重要器官组织功能异常;④病情出现异常变化,无法参与研究;⑤病例资料缺失。

1.3 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症治疗14 d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对症治疗30 d后实施康复治疗。两组治疗措施包括:①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结合患者所处康复阶段,指导其进行肘关节屈曲及翻床运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刺激神经与病变组织,提高治疗效果;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可适当开展站立与行走训练,以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训练量,同时避免发生训练过度情况。②物理疗法:明确患者脑部血肿位置,在超声扫描治疗仪辅助下实施对应部位超声波治疗,并使用磁刺激仪对患者健侧与患侧肢体进行不同频率的磁刺激治疗。③推拿:选择患者头部、躯干、患肢等部位,取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梁丘、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位进行按摩推拿治疗。④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协助患者完成日常基本活动,如洗脸、刷牙、穿衣、如厕等,并积极鼓励患者逐渐独立完成上述活动,通过增强患者肢体协调、平衡能力等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⑤心理康复治疗: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可能出现焦虑、恐惧心理,需予以一对一心理干预,告知患者及家属康复护理注意事项及效果,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而消除其负面情绪,提高后续治疗的依从性。所有康复项目均为每天1次,单次治疗时间为20 min,通过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后合理调整,避免治疗时间过长导致患者耐受性降低。

1.4 观察指标①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该量表包括上下肢肌力、凝视、意识、语言、感觉、视野等12个条目,满分42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越佳。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采用Fugl-Meyer量表(FMA)[5]评估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该量表包括无支撑坐位、健侧和患侧展翅反应、支撑下站立、无支撑站立及健侧站立,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运动能力恢复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治疗后2周、4周及6周,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s,分)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 治疗后6周观察组 54 24.21±2.51 13.05±1.47*9.22±1.03* 6.21±0.72*对照组 54 23.84±2.48 17.28±1.92*14.15±1.50*10.05±1.28*t 0.771 12.855 19.910 19.214 P 0.443 0.000 0.000 0.000

2.2 运动能力治疗后2周、4周及6周,观察组的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评分比较(±s,分)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 治疗后6周观察组 54 38.91±4.15 47.33±5.01*56.14±5.77*61.22±6.36*对照组 54 38.74±4.03 42.50±4.83*48.59±5.20*52.86±5.79*t 0.216 5.100 7.143 7.143 P 0.829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脑梗死的致死、致残率较高,部分患者可能合并神经、运动功能受损的现象[6]。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而言,给予科学、持续性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7]。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均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通过实施合理的治疗手段可缩短其修复进程,进而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与运动功能的改善[8]。康复治疗中,早期脑区磁刺激配合康复训练方案实施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侧支循环的重建,有助于缩短整体神经功能修复时间,促进神经功能短时间内有效改善[9]。此外,在病情早期实施推拿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血液循环,配合日常行为训练更利于促进患者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研究[10]指出,在脑梗死偏瘫患者病情稳定的前提下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神经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周、4周及6周,两组患者的NIHSS、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表明两种康复治疗时机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能力均具有较好的改善价值。在发病早期,脑梗死患者脑区水肿现象并未完全消除,情绪波动可能会增加患者康复风险,因此在早期康复治疗中给予必要的心理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康复[11]。本研究结果亦显示,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及6周的NIHSS、FM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对症治疗14 d内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治疗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肢体运动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