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刘爱青,杨双华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河南 濮阳 457500)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女性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发病率为1%~15%,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诱发早产、羊水异常、酮症酸中毒、感染、新生儿窒息等不良风险事件[1]。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手段,有助于控制血糖,改善母婴结局。但由于部分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给予外源性胰岛素单一用药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二甲双胍作为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逐渐用于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与胰岛素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效果,更利于控制血糖。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奇偶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年龄23~37岁,平均 (29.08±3.31)岁;产次0~4次,平均 (1.59±0.44)次;孕周31~39周,平均 (35.05±2.11)周。观察组年龄22~40岁,平均 (29.24±3.54)岁;产次0~3次,平均(1.48±0.41)次;孕周30~39周,平均(35.26±2.28)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2];②在医师指导下经合理饮食、运动干预后血糖控制效果不佳;③在我院规律产检,且资料齐全;④对用药方案知情同意,依从性高。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②存在明显沟通障碍;③心、脑、肝、肺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④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遗传疾病;⑤合并妊娠期高血压;⑥妊娠前已确诊糖尿病;⑦存在严重感染。
1.3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宣教,同时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J20170033,规格:3 mL∶300 IU)治疗,每日3次,于三餐前5 min皮下注射,初始剂量0.2~0.3 IU/kg,后续剂量根据血糖控制效果进行动态调整,调整幅度为增加2 IU;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规格:0.5 g)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其中门冬胰岛素治疗方案同对照组,二甲双胍每天服用2次,每次0.5 g。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至胎儿娩出。
1.4 观察指标①血糖指标。采集两组患者肘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后置于-80℃低温冰箱中保存待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②生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C)水平,其中HCY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ysC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配套试剂盒均由上海酶联生物耗材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步骤严格遵守配套试剂盒说明书执行。③比较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糖指标治疗后,观察组的FPG、2hP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血糖指标比较(±s,mmol/L)
表1 两组的血糖指标比较(±s,mmol/L)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FPG 2hP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38 8.87±1.85 4.56±0.71* 14.25±2.71 7.05±1.88*对照组38 8.59±1.91 5.44±0.98* 14.02±2.77 8.34±2.13*t 0.649 4.483 0.366 2.799 P 0.518 0.000 0.716 0.007
2.2 生化指标治疗前,两组的HCY、Cys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CY、Cys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生化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的生化指标比较(±s)
注:与该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n HCY Cys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38 13.91±3.32 8.25±2.1 65±2.40* 1.41±0.42 0.71±0.25*对照组38 13.67±3.49 9.1* 1.37±0.46 0.93±0.31*t 0.307 2.700 0.396 3.405 P 0.760 0.009 0.693 0.001
2.3 不良妊娠结局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8.4%,低于对照组的42.1%(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n(%)]
妊娠期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糖代谢异常,可引发多种妊娠并发症和不良母婴结局。持续高血糖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管壁病变的关键因素,易造成组织器官血供不足,引发子痫前期、早产、胎膜早破等风险事件[3]。因此,加强血糖控制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门冬胰岛素属于新型的人工胰岛素,其活性与人体内源性胰岛素相近,吸收效果良好,有助于降低机体血糖水平。研究[4]表明,在合理饮食、运动干预基础上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可较好地控制血糖,降低因高血糖导致的继发性并发症风险。但临床中,单一注射门冬胰岛素往往因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而使疗效降低,需与胰岛素增敏剂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属于双胍类降糖药物,其药理机制主要是通过延缓消化道摄取葡萄糖而增加人体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提高胰岛素利用率。研究[5]表明,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可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少胰岛素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FPG、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与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单一用药相比,联合二甲双胍更利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汪海霞[6]的研究结果一致。HCY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水平升高可促进血糖进一步升高,降低胰岛素敏感性;CysC表达增加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升高有关,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HCY、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其药理机制可能与抑制HCY、CysC的表达有关。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降低血清HCY、CysC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