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IKAP 模式护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4-07-28

李暖峰

(河南省汝阳县人民医院, 河南 汝阳471200)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月经紊乱、 痛经等,甚至导致不孕, 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1]。 目前, 手术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 且术后需服用激素类药物以预防疾病复发,但用药过程中易出现头晕、 心悸、 尿频等诸多不良反应, 不仅加剧患者生理痛苦, 还导致其产生负性情绪, 影响服药依从性, 不利于疾病预后[2-3]。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 (IKAP) 模式护理强调护理措施的标准化、 个性化, 对患者行为进行针对性指导, 实现因人施教, 注重医护、 护患及家庭之间的交流,目前已在临床中获得显著效果[2-3]。 本研究将IKAP 模式护理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 旨在观察对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 例。 纳入标准: 经B 超检查、 临床症状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至少一侧输卵管畅通; 采取手术治疗; 认知功能正常; 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存在手术禁忌证者; 合并子宫肌瘤者; 合并子宫腺肌病者。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0 例。 观察组年龄25 ~48 岁, 平均 (35.27 ± 3.31) 岁; 病程5 ~18 个月, 平均 (11.53 ± 2.45) 个月。 对照组年龄24 ~47 岁, 平均 (35.21±3.39) 岁; 病程4 ~17 个月, 平均 (11.49± 2.42) 个月。 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术前常规生命体征检查,给予口头健康宣教, 术后嘱咐患者按医嘱用药, 并适当给予饮食、 心理指导等。 观察组给予IKAP 模式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①知识培训: 实施前组织护理人员参加护理知识培训会, 明确护理方式, 掌握护理知识, 包括心理护理、 药物护理、 饮食护理等, 培训结束进行基础理论考核, 成绩合格方可开展护理计划。 ②信息: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及时评估患者的身心状态, 并充分掌握其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74) 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确定影响患者的主要及次要因素。 ③知识: 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知识, 包括疾病原因、 常见并发症、 治疗方式、 护理方式及预期效果等, 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度, 认真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 缓解其内心担忧; 术后告知患者按医嘱用药, 重点强调按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并讲解药理性质、 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 ④根据心理测评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心理指导, 加强沟通交流, 认真倾听患者心声, 并告知其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身体康复的重要意义。 ⑤信念: 通过健康宣教改变患者个人观念, 并通过发放健康指导手册、 播放视频、 现场指导、 列举治疗成功病例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 提升治疗及服药依从性; 指导患者学习药物不良反应、 疾病并发症的正确预防及应对措施; 做好家属健康指导工作, 加强家属支持。 ⑥行为: 提升患者行动力, 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并讨论具体护理方案, 以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 并加强对患者及家属薄弱环节的监督。 ⑦延续护理: 护理人员于患者出院后根据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对患者进行定期家庭随访及不定期电话回访, 依据影响患者的主要和次要因素制定护理计划, 并及时实施, 每周1 次, 持续干预3 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服药依从性: 采用Morisky 服药依从性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 个月后的服药依从性, 包括是否忘记服药、 是否私自停药等8 个方面, 总分8 分, <6 分为不依从, 6 ~7 分为部分依从, 8 分为完全依从。 ②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74) 调查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 个月后的生活质量, 包括情感功能、 心理状态、 身体功能、 社会功能四个方面, 满分100 分, 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服药依从性干预后, 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服药依从性比较 [n (%)]

2.2 生活质量干预后, 观察组的情感功能、 心理状态、 身体功能、 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项目 时间 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 P情感功能 干预前 60.28±6.65 60.32±6.49 0.024 0.981干预后 72.22±6.43 65.54±5.28 4.398 0.000心理状态 干预前 62.51±6.72 62.38±6.80 0.075 0.941干预后 71.62±5.73 65.63±5.32 4.196 0.000身体功能 干预前 63.47±6.55 63.61±6.71 0.082 0.935干预后 73.32±6.61 65.47±6.74 4.555 0.000社会功能 干预前 64.29±6.48 64.31±6.52 0.012 0.991干预后 75.64±6.41 66.33±6.29 5.678 0.000

3 讨论

据相关报道[4],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24 ~44 岁女性人群中发病率可达15%, 并逐渐呈年轻化趋势, 一旦发病, 不仅影响女性的生育功能, 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手术作为临床常用手段, 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但该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常出现焦虑、 担忧、 烦躁等负面情绪, 加之部分患者缺乏对疾病及术后用药知识的认知, 进而忽略术后用药的重要性,无法有效控制疾病复发, 延缓患者康复进程[5-6]。 随着临床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 临床护理由仅关注疾病本身逐渐发展至生理、 心理等各方面干预, 持续负面心理会降低患者自身免疫力, 影响机体平衡状态, 不利于疾病预后。

IKAP 模式护理是指通过对患者疾病认知度、 行为观念等多方面的干预, 促使患者掌握相关疾病知识, 提升治疗信心与依从性, 进一步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从而达到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的目的[7]。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 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提示IKAP模式护理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 提升生活质量。 陶敏等[8]的研究结果显示, 给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科学的护理干预, 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IKAP 模式护理是护理信息、 知识、 信念、 行为的统一, 从患者各个护理环节入手, 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信念改变患者行为, 为其完成康复计划, 增加信心, 对改善患者的术后服药依从性起到重要作用。 该护理模式在注重因人施教的同时, 更加强调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护理人员搜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评估其身心状态, 做到充分掌握患者个人信息,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个性化、 人性化的护理措施;针对性的健康知识教育, 使患者了解疾病并发症, 掌握预防、应对并发症的措施; 同时良好的心理指导和家属的支持, 进一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 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及护理, 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 达到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 IKAP 模式护理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术后服药依从性, 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应用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