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临床护理路径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4-07-28

谢瑜

(郑州市骨科医院, 河南 郑州450052)

脊柱脊髓损伤往往是由于交通事故或者严重跌倒等外界因素所导致的, 情况严重时将有可能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1]。 临床上对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大多采用内固定术进行骨折的修复, 采用椎管减压术进行神经压迫的解除, 尽管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 但是术后的神经功能也不一定能完全恢复, 而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的康复[2]。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根据疾病的特点采取程序化的、 前瞻性的护理,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护理效率和质量[3]。 本研究选取88 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作为对象, 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88 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①脊髓损伤为不完全脊髓损伤; ②经X 线检查确定脊柱损伤的位置; ③采用手术进行治疗。 排除标准: ①患者术后完全瘫痪; ②患者患有心脏、 肝脏等重要器官的严重疾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将88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 = 44) 和对照组 (n = 44)。 观察组中男性24 例, 女性20 例; 年龄25 ~67 岁, 平均年龄 (45.7± 10.4) 岁; 损伤部位: 腰椎损伤20 例, 颈椎损伤18 例, 胸椎损伤6 例; 损伤节段数: 1 个节段受损15 例, 2 个节段受损21 例, 3 个节段受损7 例, 4 个节段受损1 例。 对照组中男性23 例, 女性21 例; 年龄26 ~68 岁, 平均年龄 (46.3 ± 12.8)岁; 损伤部位: 腰椎损伤21 例, 颈椎损伤17 例, 胸椎损伤6例; 损伤节段数: 1 个节段受损14 例, 2 个节段受损20 例, 3个节段受损8 例, 4 个节段受损2 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康复护理, 具体措施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 对患者的脊柱和头部进行固定; 开展常规呼吸道护理、 体位护理和饮食护理, 定期对患者进行按摩, 预防压疮以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康复护理, 具体措施为: 根据患者脊柱脊髓受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表, 在手术后发给患者及其家属, 并对临床护理路径表中的内容进行耐心解释。 术后1 天,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鼓励患者树立积极恢复的信心。 术后2 ~3 天,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宣教内容为术后注意事项以及康复护理方法。 术后4 ~7 天, 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抬手抬脚的被动运动, 避免肌肉发生萎缩。 术后1 周, 拔除导尿管, 如患者无法自主排尿, 则对其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如患者无法自主排大便, 则进行排便行为管理, 采取腹部按摩、 脐部穴位贴敷等措施预防便秘; 如患者出现大便失禁, 则给予其肛塞, 并教会患者家属使用的方法。 当患者可下床走动时, 开始进行功能锻炼, 帮助患者进行步行训练, 如患者无法行走, 进行轮椅或者拐杖等工具的训练。 患者出院之前给予其院外康复训练路径表, 让患者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 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 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 比较两组术后3 个月和6 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满分为100分, 得分越高则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并发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 压疮、 肌肉挛缩。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s 表示, 比较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s, d)

表1 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s, d)

组别 n 下床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44 7.2±2.5 15.3±5.4对照组 44 10.5±3.1 19.8±6.3 t 5.497 3.597 P 0.000 0.000

2.2 两组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3 个月、 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s, 分)

组别 n 术后3 个月 术后6 个月观察组 44 64.2±10.5 72.8±12.4对照组 44 48.5±8.5 56.8±14.2 t 7.709 5.630 P 0.000 0.000

2.3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36%,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82%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以时间为纵轴制定一个日程计划表, 计划表中对于患者什么时间做哪些检查, 什么时间进行哪种治疗和护理, 什么时候可出院等进行详细计划, 是一种系统性的护理措施[4]。 在临床护理路径下实施护理, 护理人员不再盲目、 机械地执行医嘱, 也不再仅仅等待医生的指示进行护理, 而是根据制定的日程计划表进行有计划的、 预见性的护理[5]。 研究[6]显示,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在手术后, 护理人员向其宣教临床护理路径的知识, 能够使患者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 从而能够更好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增加患者主动参与护理的积极性, 从而使护理效果达到最佳。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在损伤早期, 神经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要尽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功能训练, 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排尿和排便反射[7]。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这是因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康复护理, 及早地帮助患者进行排尿、 排便反射的重建, 可让患者更快地恢复。 临床护理路径下实施康复护理, 在早期即对患者进行按摩, 以及抬手抬脚的被动运动, 能够减少患者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而且能够锻炼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 因此, 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护理路径的康复护理在患者能够下床时, 采取及时的措施帮助患者独立行走或者用拐杖行走, 使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得到锻炼, 患者出院后继续指导其院外康复训练, 帮助患者在家中继续提升自主活动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 因此, 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术后3 个月、 6 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中, 能够加快术后康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