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郑晓花
摘要: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行政管理成为衡量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改革,迎合市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变化,改进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方式,转变高校行政管理理念,对于提高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改进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改革步伐,本文给出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行政管理
一、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着高等院校的改革,院校数量增多,覆盖面广,个性化差异性突出等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的发展局面。行政管理作为高校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已成为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对高校管理现状调研结果来看,各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方式、管理观念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监管缺失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调研发现,随着我国高校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高校对于教职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心理素质的差异化,社会外界影响的复杂化都对教职员工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但高校行政人员、新老教职人员中存在着个人修养不高,职业理想树立不牢,在位不敬业、工作不尽职的现象。究其原因分以下几点:
1.职业道德建设观念存在偏差
近几年,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取得明显成绩,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门槛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工作态度、职业素养、专业水平明显提升。然而,为了迎合发展需要,提升知名度,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增加科研投入,培养特色优势学科,重视教师科研队伍建设,弱化了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规范及制度缺失给高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高校师德建设重视教职工忽视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塑造,使后者往往处于从属地位,缺乏独立的考核指标,影响了高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2.道德考核、评价机制可操作性低
高校行政管理岗位纵向层级复杂,横向部门众多,管理事项各异,职责不同,因而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应当有所区别、因岗而异。多数高校制定的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机制过于单一化、形式化,缺乏针对性和可实践性,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考评虽从德、勤、能、绩、廉着手,但实际执行起来并没有可行的细化标准,最终评价等级也只看重合格与否,并没有进行具体考核结果的分类,考核结果使优秀者得不到激励,平庸者很难淘汰,难以真实反映测评结果。从落实角度看,评价指标采集较难,主观因素较大,在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德、勤、能、绩、廉五方面考评时,抽象而空洞的指标使考评结果弹性较大,准确性较低。
3.缺乏必要的道德监督
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由道德规范的外在制度约束逐渐转化为内在的自我約束的过程。道德是对人性的更高层面的要求,内化的过程就是一种自我学习和他人监督的过程,因此,道德监督至关重要。目前高校行政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强调个人道德的自律性,缺乏外在道德监督约束机制以及奖惩机制,再加上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资源,道德监督制度落实难度大,甚至滋生贪污腐败行为。
4.缺乏系统的职业道德培训机制
高校对管理人员的道德培训机制缺失,道德培训力度不足,行政管理人员自身没有充分重视培训的价值导致高校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对于日常的管理工作敷衍了事,缺乏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二是育人意识不足。行政管理队伍中存在部分人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不注意管理方式,偏离管理工作教学服务宗旨,甚至个别行政人员在工作中态度生硬、表现涣散。三是道德信仰体系出现混乱,各种不良思想引起工作行为失范。极少部分行政管理人员“功利主义”思想严重,通过种种方式利用自己手中职权进行权钱交易等等。四是部分行政人员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崇尚个人奋斗,只注重实现自我价值。
(二)管理体制存在不合理性
科层建制是目前高校的主要管理体制,管理层级存在二级或三级划分,带来的问题是部门重复、职能重叠、责任划定不清,相互推诿,导致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另一个问题是,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过分凸显行政意识、管理意识,忽视学术地位。教学成果以及教师职称的评定长期依赖行政的隐形后果是,学术研究资源分配不当,研究方向的选择受制于评价指标,学术研究人员难以参与到评定决策和管理活动中去,不利于教学科研工作的展开。
(三)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配合
对于我国的各高校行政管理机构,大多数效仿的是国家政府的机构设置,金字塔结构的科层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塔底部门众多,功能和职责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配合不足、互相诿卸责任。高校部门领导层之间的沟通不畅,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成为高校领导制度,作为法人代表的校长负责管理高校的各方面行政管理事务,党政关系也直接影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之间的沟通协调尤为重要,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的缺失不利于高校在教育和行政上实现双向发展。
(四)行政管理人员的自我发展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
我国高等院校是一个集服务、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机构,各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时刻牢记服务理念,重视行政工作,避免过分追求个人利益,滋生官僚主义作风。相较于教职员工薪资待遇来说,行政管理人员待遇存在一定差距,他们同时还要面对职称和升职问题带来的压力,如何处理好自我价值实现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的引导。高校应杜绝官僚主义作风,增加岗位公平竞争、奖惩机制,注重工作人员的日常表现,展开公开公平的薪资评定和岗位晋升,避免行政管理人员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导致的价值观,积极引导并培养行政人员树立正确职业观念及价值观。
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改进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道德修养,完善约束机制
高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树立榜样的地方,对于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强化道德培养,引导正确道德价值观,健全道德规范管理制度,道德考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相继出台的《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有关师德建设的政策法规文件是高校行管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同时各高校应结合本校工作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形成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制度体系。同时加强舆论引导,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
(二)协调部门关系,加强沟通合作
为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创造一个公开、公平、民主的大环境,完善部门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建立纵向层级上传下达的信息传递机制,管理部门之间横向沟通机制,管理人员之间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工作通报、年终总结等方式增加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工作职能了解,使我国高校实现信息共享,最终形成各部门之间信息畅通。部门之间协作沟通的畅通能够实现多项政策命令以最快最准确的方式传达到各部门,决策部门第一时间作出反映,大大的提升了决策效率和质量,提高整个高校行政管理水平。
(三)优化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表现和成果的评价取决于切实可行的考评体系,因此,高校要因地制宜的制定一个较为完善和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考核机制,细化考评标准,保证考评人员的公平性,推进考评的落实,建立考评反馈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完善晋升制度,引进激励机制:努力实现各阶层发展机会平等,充分发挥高校管理人员的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潜能,实现任人唯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施展自我才华的平台,使得高校行政队伍得到优化和发展。
(四)提高工作人员素质,转变工作理念
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管理人员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之一。行政人员应坚定不移的跟着中国共产党的步伐,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入理解党在教育方面的指导思想,不断提升自身党性和思想觉悟,遵守法律法规、党的规章制度,转变工作理念,践行教书育人、服务学生的工作目标,勇往直前开拓创新,肩负起历史使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