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李国权,刘冬玲,徐德利
(连云港市农作物技术指导站,江苏连云港 222023)
连云港市旱杂粮作物主要有玉米、花生、大豆、山芋、小杂粮等。种植面积约8.67万hm2。主要分布为:赣榆区、东海县以玉米、花生、山芋为主体;灌云县和市郊区以饲用玉米、鲜食玉米、大豆-豆丹综合种养、鲜食豆类为特色;灌南县以优质特色淮山药、玉米生产为主导,形成各县区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市旱杂粮作物种植面积发生较大的变化。呈现玉米面积波动较大,普通玉米面积减少,鲜食玉米、青贮玉米增加。花生面积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呈现波段变化,特别是近两年受价格影响,面积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大豆面积稳中有升,山芋面积不断萎缩,山药、杂豆等特色作物有所增加。
由表1可见,近五年来,特粮特经作物总体平稳,其中2020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3.78万hm2,较2016年减少0.24万hm2,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花生3.47万hm2,与2016年比增加0.1万hm2,由于效益较好,面积一直稳中有升;大豆0.72万hm2,比2016年增加0.05万hm2,主要由于受豆丹养殖的影响,面积稳中有升;山芋 0.56万hm2,较2016年增加0.01万hm2。玉米面积占全省面积9%左右,花生面积占全省35%以上,大豆占3.5%左右,山芋占全省面积的10%以上。单产水平全部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总体呈现:玉米先减少后增加,花生稳定增加,大豆略增,山芋逐步下降后回升。
表1 2016—2020年连云港市旱粮面积与产量比较表(单位:万hm2、kg/667m2、万t)
特粮特经作物相对于水稻等作物来讲,普遍效益不稳定,受气候、市场、政策影响较大。以玉米为例,2016年之前,玉米价格稳定在2.5元/kg左右,但从2016年开始,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影响,政策上国家调减玉米,玉米单产直线下降,最低只有1.4元/kg,下降幅度在45%左右,种植玉米呈亏本状态。2019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2020年,玉米价格持续走高,到2021年1月突破了历史最高值,超过3.0元/kg。花生市场售价较稳定,收益在600~1000元/667m2,2020年由于受7月份连阴雨的影响,亩产量下降较大,虽然价格高位运行,但总体亩效益较上年度减少。大豆由于国家保护政策,价格较前几年明显提高,以及结合豆丹养殖,综合效益较好;甘薯市场价格比较稳定,效益优势明显,但生产成本较高,特别是人工成本高,机械化水平较低,面积扩大不大(具体生产效益见表2)。
表2 2018-2020年连云港市特粮特经生产效益表
近年来,随着市场调节变化、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在传统生产基础上,连云港市通过宣传引导、技术指导、以项目示范带动和开展订单生产等措施,适度加大了玉米、花生、大豆等特粮特经作物结构调整力度,粮改饲、粮改经,全面提高特粮特经综合收益。一是调整籽粒玉米改青贮和鲜食,2020年全市籽粒玉米改青贮玉米、鲜食玉米面积约0.17万hm2;二是扩大“四青作物”种植面积、推广鲜食花生、青大豆、青蚕豆等“四青”作物,鼓励建设鲜食玉米以及“四青作物”等特色杂粮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三是大力发展大豆-豆丹综合种养,以大棚养殖和露天种养相结合,在灌云县侍庄、小伊、杨集等重点乡镇,建设大豆-豆丹综合种养基地,扶持大豆-豆丹产业园建设,推广面积约0.09万hm2;四是大力推广山芋间套玉米、间套大豆、小麦-鲜食玉米-鲜食毛豆等高效种植模式。发展特粮特经多元多熟高效种植模式示范推广面积约0.13万hm2。
全市常年花生面积占全省花生总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面积仅次于徐州位居全省第二,其中赣榆区常年种植面积约1.33万hm2,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县区,平均单产超过300 kg,在全省位居第一。近年来,受价格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全市花生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全市花生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一直稳定在3.33万hm2以上。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方面,以花生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大力推广优良花生品种,引进耕、种、收专用机械,花生缓控肥、化控、地膜覆盖等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花生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呈如下特点。
2.1.1 品种更新快,主体品种突出。丰花1号作为主体品种地位十分突出,种植面积占花生总面积的68%。示范推广花育16号、海花1号、徐花13号等品种,其中新品种徐花13号表现较好。
2.1.2 花生机械化快速发展。从过去“机械化起垄-人工点播-机械化覆膜”的简单人机相结合播种模式,发展为“起垄、播种、覆膜、机获、机脱”全程机械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多功能花生播种覆膜机和旋耕起垄机、小型播种机、专用覆膜机进行推广应用。其中多功能花生播种覆膜机,将花生覆膜种植中的起垄、施肥、播种、喷药、覆膜、膜上压土等多道工序一次性作业完成。
2.1.3 种植制度发生变化。生产上春花生改夏花生或改种其它作物。从以春花生为主,转变化夏花生面积不断增加、春花生面积缩小的趋势,目前春花生面积超过夏花生(2017年春花生面积占总种植面积67%左右),由两年三熟制向一年两熟转变。近年来丘陵山区开发、粮食种植比较效益提高等原因,春花生面积逐年缩减,春夏花生由过去的8:2转化为6:4,并且有扩大趋势。
2.1.4 花生新技术得到不断的推广应用。主推花生机播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小麦-花生周年轮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花生+玉米轮作换茬高效种植模式、水稻花生水旱轮作模式等。结合绿色高产创建,大力推广应用轮作换茬、机播覆膜、化控防倒、科学施肥、病虫绿色防控等技术,特别是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提升、补施中微肥等措施,提高了花生的产量。
2.1.5 鲜食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通过提早栽培、大棚种植等方式,使鲜食花生提早上市,效益显著。
全市甘薯种植面积较为稳定,常年在0.53万hm2左右。近年来,依托全国甘薯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京试验站、徐州试验站以及江苏省特粮特经产业技术体系,以江苏省科研院校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项目和特粮特经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项目为平台,分别在灌云县、赣榆区继续实施,取得较好的示范效果。
2.2.1 甘薯新品种更新十分迅速。近年来,国家甘薯研究中心(徐州)、江苏省农科院在甘薯新品种育种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呈现淀粉型、烧烤型、鲜食型、特用型、菜用型、观赏型全面开花的局面,同时积极引进全国优质甘薯新品种,甘薯品种更新步伐很快,不同类型品种满足了社会需要。为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苏薯24、苏薯29、徐薯37、徐薯38、徐薯39、济薯25、商薯19;优质食用型甘薯新品种:苏薯16号、苏薯22号、徐薯32号、烟薯25、龙薯9号;特用甘薯新品种:宁紫薯1号、宁紫薯2号、徐紫薯8号;高胡萝卜素甘薯新品种:苏薯25号、徐渝薯34;茎尖蔬菜型甘薯新品种:宁菜薯1号、薯绿1号;观赏甘薯新品种:黄金叶、竹叶薯。
2.2.2 甘薯机械化为重点的新技术推广较快。甘薯大垄双行机械化栽培技术、甘薯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甘薯茎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等新技术,以及机械栽插、机械收获等新型机具的快速应用,在全市得到大面积示范推广,甘薯产业成为全省的亮点,带动了产业快速发展。
第一,新品种推广情况。主推品种更新较快,玉米上耐密品种选用:苏玉29、苏玉30、苏玉45、江玉877、金海5号等,郑单958面积还较大,总体上主推品种不突出,新的综合性状全面的新品种较少。
第二,玉米主推技术。国家、地方先后提出了玉米的“一增四改”技术、“一机两改一保障”技术,“免耕机播增密高产栽培技术”等,连云港市主推玉米机械直播双晚增密生产技术。
2.3.1 主要技术要点
1)机械化精量播种。用播种机械完成符合玉米播种农艺要求的全部作业环节的技术,主要内容和技术环节包括开沟、精量播种、施肥、覆盖、镇压等。
2)种子质量。种子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应在92%以上,必要时对种子进行精选、晒种、包衣等处理。
3)播前准备。收获小麦时,联合收割机必须开启秸秆粉碎和抛撒装置,小麦收获留茬高度低于20 cm,秸秆粉碎长度在5 cm以内。
4)适期适墒播种。为避免粗缩病的发生,夏玉米应在小麦收获后一周左右(6月20日前后)播种。
5)播种方式。使用玉米精量播种机贴茬直播带种肥,播种深度在3~5 cm,种肥间距5~10 cm,施肥深度8~10 cm。用种量2~2.5 kg/667m2,施肥量为45%(15%-15%-15%)的复合肥30~45 kg/667m2。
6)合理密植。播种密度为5000~5500株/667m2,保证收获穗数为5000穗/667m2。播种行距与收获机械适宜行距一致,行距控制在60 cm左右。
2.3.2 玉米田间管理机械化
主要包括:中耕施肥、植保、开沟、深松等技术内容和作业环节。
1)化学除草。玉米出苗前,可喷施40%阿特拉津+50%乙草胺、50%都阿合剂等除草剂;玉米出苗后3~5叶期,可喷施含有莠去津、硝磺草酮、烟嘧磺隆等成份的除草剂,严格控制剂量、喷药时期,防药害。
2)间苗定苗。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到适宜密度。开花期拔除小株,控制空秆发生,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
3)中耕施肥。利用中耕施肥机结合中耕,行间深施30 kg尿素,一般深度10~15 cm,追肥部位在植株行侧 15 cm左右,施肥后覆土。
4)病虫害防治。注意观察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情况,抓住关键时期进行防治。苗期防治地老虎、青虫和粘虫的关键时期,喇叭口期是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
5)田间排灌。及时清理农田内外“三沟”,保障农田排灌通畅,增强玉米的抗旱、抗涝能力。
2.3.3 玉米收获机械化
在玉米成熟时,根据其种植方式、农艺要求,全部(切割、摘穗、剥皮、脱粒和秸秆还田)或部分生产环节使用机械来完成作业过程的技术。
1)收获机械。选择适合当地的联合收割机,配置秸秆粉碎装置,实现玉米收获和秸秆还田一次完成。
2)收获前准备。收获前10~15天,对玉米倒伏程度、行距、果穗下垂度、结穗高度进行评估。收获前3~5天,对田块中的沟渠、垄台进行平整,并将不明障碍处安装标志,利于安全作业。
3)适期晚收。在果穗苞叶变白、上口松开、黑层出现、乳线消失开始收获。适期晚收,籽粒更加饱满。果穗含水率降低,有利于剥皮作业,更利于粉碎秸秆,可以减少动力损耗。综合本地情况,建议10月初收获。
大豆品种以中黄13、徐豆14、徐豆4号、灌豆4号为主;大豆技术,重点推广大豆板茬直播栽培技术、大豆-豆丹高效种养技术模式;大豆-豆丹高效种养技术模式,市内大豆种植以零星种植为主,规模化种植主要以大豆-豆丹综合种养模式为主。
灌云县“中国豆丹美食之乡”,县委、县政府把豆丹作为特色产业,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带动了豆丹的养殖。近几年来,由于豆丹可人工养殖,灌云县的侍庄、杨集、南岗乡镇人工养殖豆丹取得了成功,以大棚养殖和露天种养相结合,夏大豆种养豆丹,一般亩产豆丹50 kg,露天养殖每亩净利润4000元以上,反季节人工养殖豆丹亩纯收益15000元以上,为广大养殖户赢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大棚养殖豆丹技术模式要点如下:
1)室内制种。经过长期攻关,解决了豆丹室内保种、暖种、化蛹、羽化、交配、产卵、孵化等各环节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室内人工制种。
2)大豆品种选择。选择蛋白质含量高、植株高大、叶大的大豆品种。种植密度每亩5000~8000株,在大豆开花前,使大豆行间充分通风透光,提高大豆绿叶数,使大豆叶大、叶厚、质优。
3)田间管理。3月20日左右大棚播种(温室可2月底播种),在4月底大豆初花期即能够为豆丹提供充足的饲料,结合小豆丹室内育种,确保豆丹在5月份即可上市。
4)轮换茬口。豆丹采收后,可进入下一茬豆丹养殖期。
第一,特粮特经作物最突出的问题是生产条件较差,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生产中机械水平较低,总体收益不稳定,种植综合效益相关较低。
第二,特粮特经产业化开发不够充分。产业化程度低,突出表现在:一是鲜食、“四青”作物种植占比低;二是龙头企业不多、带动能力不强,市场加工能力弱,加工产品单一,新产品开发滞后,与科研院所合作较少;三是与休闲观光旅游结合不够,旅游观光和休闲产品开发较少;四是新型销售业态应用不足,订单生产较少,“互联网+”销售明显不足。
据调查统计,连云港市特粮特经作物生产在产业和相关功能性开发方面较为薄弱,在鲜食方面产业化程度较低,鲜食玉米、鲜食豆类等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缺少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在深加工方面,豆丹、花生有一定的规模和加工企业,但总体偏小。与先进地区相比,如南通、宿迁等,在特粮特经产业发展上差距较大。
4.1.1 稳定特粮特经作物种植面积
稳定特粮特经作物种植面积,保持8.67万hm2左右。优化内部结构,进一步压缩普通玉米面积,积极发展鲜食玉米、饲用玉米,到2022年分别保持在3.33万hm2、0.67万hm2左右;稳定花生面积,保持在3.33万hm2左右,积极发展鲜食花生0.67万hm2;适当扩大高蛋白大豆面积,积极发展大豆-豆丹综合种养模式,大豆种植增加到0.8万hm2,豆丹养殖达0.33万hm2;山芋面积保持在0.47万hm2左右,以特用甘薯为主;山药、杂豆等特色作物面积0.2万hm2。杂粮杂豆目前种植较少,但蚕豆、豌豆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可以尝试种植,效益较好。
4.1.2 进一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
进一步推进玉米和花生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通过推进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帮助提高种粮效率和控制经营风险。以大豆-豆丹综合种养、调整籽粒玉米改青贮和鲜食、扩大特用甘薯和“四青”作物种植面积等为重点,突出抓好鲜食花生、甜糯玉米、特用甘薯的种植面积,适当发展蚕蜿豆种植,建设特粮特经综合示范基地5个(灌云大豆和甘薯,东海大豆花生、赣榆花生、市直鲜食玉米),推广鲜食玉米、鲜食花生、特用甘薯等“四青”作物0.67万hm2。大力发展大豆-豆丹综合种养种植。以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产业基地为抓手,以轮作补贴为契机,依托省特粮特经产业技术体系,以灌云为中心,推动海州、灌南、赣榆、东海等地,积极发展大豆-豆丹种养模式,力争示范推广面积0.2万hm2,带动大豆-豆丹养殖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4.1.3 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
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与观光休闲农业、营养保健农业结合,推进玉米口感餐桌化进程。充分发挥特色粮经作物品种多、功能全、需求旺的生产优势,把鲜食特粮特经产品融入蔬菜产业,服务城乡居民“菜篮子”工程。把特色小杂粮产品融入保健养生产业,服务全民健康工程,提高特粮特经的综合效益,推进特粮特经产业发展。其它特粮特经作物:如观赏葵花、彩色棉等传统功能正发生转变,休闲观光成为其主要功能,还有很多保健功能的作物,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4.1.4 大力抓好国家耕地轮作试点
在全面完成2020年轮作休耕试点任务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培育典型,按照中央和省关于“适当调整轮作休耕试点,扩大轮作、减少休耕,轮作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总体要求,积极组织县区开展国家耕地轮作试点,突出扩大粮豆、粮油轮作规模,进一步扩大大豆、花生、甘薯等种植面积。2021年力争全市轮作试点面积在1.33万hm2以上,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000万元,进一步优化补贴政策,突出重点作物和重点地区,通过政策扶持,进一步带动特粮特经作物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特粮特经产业综合效益。
4.1.5 推进服务创新
引导扶持乡镇级农技站、家庭农场、种田大户、科技示范户、农资经营户及从事种、管、收等合作社和专业户创办服务组织,为他们提供综合性、专业化、标准化的一站式服务,着力推进农机、植保、配方施肥等条件相对成熟、农民易于接受的统一服务,帮助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发展特粮特经,带动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发展,促进特粮特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针对制约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环节和技术瓶颈,围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两个重点,加强特粮特经种植技术创新,积极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药肥的筛选和示范,加快重大技术示范与推广,示范推广多元多熟绿色种植模式,开展前瞻性储备技术研究,集成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目标产量、不同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第二,加强特粮特经农机农艺配套研究,开发适合淮北特粮特经生产特点的播种、除草、施肥、喷药、收获相适应的作业机械。
第三,研究自然灾害对特粮特经生长的影响及配套的抗灾应变技术措施。
第四,开展了小麦-玉米周年高产模式、大豆-豆丹种养模式、花生水稻轮作高效生产模式等技术模式的攻关。
第五,开展与机直播相配套的带肥播种和缓(控)释肥肥力释放和利用机理研究。
第六,集成特粮特经生产中一批先进技术,形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