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建湖县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状调查和分析

时间:2024-07-28

惠新春,吴俊杰

(建湖县钟庄街道农业中心,江苏建湖 2247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代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窗口,各地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模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能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农业发展模式协调了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指引的方向。

1 建湖县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现状

1.1 园区基本情况

建湖县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建湖县县城北部,园区于2013年初规划建设,园区位于231省道两侧,总投资2亿元,规划面积约866.67 hm2,核心区面积400 hm2,是全县着力培植的重点镇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

园区规划根据可持续农业发展要求,结合实际建设情况,完成6个自然村2338户的拆迁。核心区内主要种植:芦笋、观音菜、珍珠菜、芝麻菜等潜力较大的高中端蔬菜。着力建成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通过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引领本镇乃至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走上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多元化之路,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

1.2 园区产业布局

建湖县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主导产业为芦笋的中高端蔬菜产业。确立园区三大功能:产业功能、休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规划面积约866.67 hm2,核心区面积400 hm2,其中166.67 hm2芦笋种植区,100 hm2蔬菜种植区,约66.67 hm2苗木花卉种植区,533.33 hm2生态粮食种植区,辐射周边区域2000 hm2。由南京农业大学进行规划设计,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着力构建四大区域:设施芦笋种植区、生态果蔬种植区、休闲观光服务区、生态粮食种植区。

1.3 园区农业设施与装备

园区内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西区占地700 hm2,新建各类道路54 km、桥梁26座、新建灌排泵站35座、72 km防渗渠、水电设施配套。东区占地166.67 hm2三横三纵道路、防渗渠及桥梁已建成,示范区内高效农业生产设施先进,内外已具备较为通畅的外部道路框架。

园区采用工厂化育苗,繁殖优质高效良种、秧苗示范和推广应用。做强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突出瓜果蔬菜科技示范,推广大棚多层覆盖、软管滴灌、电热加温、防虫网生产技术,生产优质绿色放心瓜果蔬菜。普遍采用大规模连栋大棚设施化栽培,采用标准塑料大棚、标准连栋大棚防虫网室等先进设备进行生产。

园区农田标准化建设已成规模,实现了“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渠相连、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标准农田率为100%,节水灌溉率81%。

1.4 园区生态环境

园区从生态农业入手,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突出设施果蔬、苗木花卉等特色,实行良田、良种、良制、良法“五良”配套,主导品种覆盖率达到100%,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100%。主要农产品有生产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达到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并建立可追溯制度,农药、化肥、药物等投入品符合农产品安全生产要求,农业投入品残留合格率达到100%。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广泛应用。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产品质量安全、产销信息网络等设施配套建立。以产业园为引领,按照“绿色、生态、有机、高效”的总体要求,对全街道农田和水面进行整体规划,致力打造以设施果蔬、苗木种植为核心的种植基地。

2 建湖县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园区规划的局限性

在规划设计方面,建湖县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专门聘请南京农业大学做了总体规划,但规划侧重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用地布局、综合交通、景观风貌、环境保护等方面还是站在高的起点上的。园区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着力构建四大区域;施芦笋种植区、果蔬种植区、休闲观光服务区、生态粮食种植区。但在农业产业配套和服务行业的综合开发,产业联动,实现产业之间的融合还有些欠缺。例如现代农业示范园与我县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相隔较远,对以后的生产与加工带来不便,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成本。园区规划了休闲服务区,但只是修一个滨河的绿化观光带,没有配套的休闲场所和服务场所。园区规划时过多地考虑土地指标,而留给入驻企业的办公用地和深精加工用地太少,给企业以后的发展下了制约点。

2.2 园区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无特色

目前,园区入驻的企业为23家,有一定规模的还不到13家,有的只是几个人的合伙企业甚至是1个家庭投资的,不但投资规模不大还有后续投资跟不上的风险。同时,大部分的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都不是本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是听说农业能投资好投资才来投资的,甚至有些企业是因为某些原因而不得已入这行的,所以入驻的企业大部分没有自己的独特的生产技术也没有自己的企业特色。例如几家以芦笋为的企业,除了芦笋品种略有不同外,都是只生产初级的产品进行简单的装箱上市,只是比外地区有些地方多了个温室大棚,一旦露天的芦笋产品上市,产品价格成断崖式下跌,无一家做芦笋再加工的,更无深精加工的。生态粮食种植区的7家企业也都是进行稻、麦两季种植,只有1家才开始小规模尝试走种、养结合的路子。企业的经营只能随市场的大流,没有独特性的市场竞争力。

2.3 园区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园区的管理单位是建湖县钟庄街道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管理委员会,是一个镇级的政府单位,管理委员会的人员也是从政府各单位和各部分临时抽调的人员组成,不是专业的管理人员,没有现代农业园区的管理经验,也没有专门的园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没有一整套的园区管理制度和体系,虽有一些园区的管理规章制度但也只是抄录其他园区的,不是根据本园区的实际而制定的。政府单位管企业受上级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园区管理缺乏活力管理效能自然不高。园区建设时规划的好多功能区块与服务功能到目前还有不少还未正常工作,如园区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科技研发(孵化)中心、培训接待中心、信息咨询中心、产品展示中心都只是存在于规划上。园区内的企业有不少问题还得企业花费不少人力和物力自己解决。因此园区在管理体制上需要创新,要建立适合现代农业企业的企业化管理制度和一站式服务窗口,让企业专心安心搞发展。

2.4 园区人力资源缺乏

园区建有以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科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盐城生物工程学院等科研单位为依托,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化的“三位一体”的新型产学研模式,逐步形成科研、开发、生产、市场紧密结合,有机衔接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但此机制目前还流于形式,未有多大的实际运作。园区规划时有培训中心的,规划时的培训中心的职能是培训、聚焦农村科技高级人才,开展各项培训工作。承担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技能培训、农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各种实用技术的培训和信息服务、技术推广等任务。但培训中心至今未成立,园区未举办过有实际意义的培训。同时因园区入驻企业的规模小和效益差的原因,对现代农业中、高端技术型人才无吸引力,企业招聘的人员也没有多少参加专业培训的专业技能交流的机会,目前园区入驻的企业中没有从正规院校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些从事生产多年稍有些生产经验的人充当技术人员,企业的管理与技术人才的缺少和技术不强也是制约园区企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建湖县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时拆迁了6个自然村的2338户,近15000人口,较大规模的统一拆迁使园区周边没有农民居住,拆迁的人口大部分都去县城居住只有不到1/5的人口住在回迁小区,而住在回迁小区的都是年龄较大的,因拆迁和老龄化的原因使得园区入驻企业的用工人数大幅度的减少。用工人数的减少已直接影响园区内企业的日常生产,对芦笋种植区的蔬菜种植区的企业影响最突出,目前在芦笋种植区内的做工人员年龄60岁以上的占80%,70岁以上也有不少,40岁以下的几乎没有,40~50岁的基本上是管理人员,但管理人员也有不少是60岁以上的,芦笋种植区内的大部分企业正常生产都受影响,每天产出的芦笋在田里出不来,因为年龄和距离远的原因,人员一年比一年大幅度减少,如其中一家芦笋企业最高用工人数一天有100多人,现在最多只有不到30人,正常的日常生产管理已无法进行,这已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3 加快建湖县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的对策

3.1 科学调整园区规划

园区在规划过程中,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基础创建、农民受益”为指导思想,强化政府宏观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能,同时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遵循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律,做到一二三产协调发展,把生产园区、加工园区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统一协调规划,园区应调整部分区域的规划充分发掘我县水乡特色,增加与水乡相关的休闲和服务功能区块建设,使园区有不同于其它园区的特色。如规划可循环的水道,发展撑船游玩、撑船采摘水生作物的项目。在生产园区周围规划一些与生产园区产为相配套有产品加工区,使生产出的产品能在最短时间、最近距离得到较高层次的加工。同时应在生产园区、加工园区附近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达到产得出,快加工,卖得好目的,实现园区的高效益可持续发展。

3.2 强化园区特色产业及品牌创建

目前,园区入驻的23家企业中,只有不到10家有的注册商标,还未产生品牌产品效应,在现在的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模式下,没有品牌就没有好的收益,也就没有向高端和长久发展的动力。园区管委会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奖励措施鼓励园区入驻企业创建自己的知名品牌和商标,不断加强企业管理能力和品牌创建意识,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健康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品牌。例对芦笋种植区内的企业进行组合管理,对企业进行产业联合,在生产、加工、包装、市场上进行统筹运作,集各企业的优势于一体合力打造地域品牌,使得每个企业都能在合作上获得更多利益。在旅游观光产业上,不是建几个绿色长廊和休闲观光带就能发展旅游观光业的,要对园区的道路、水路各功能区块做统筹规划,要融入地域特色文化,充分展示我县河网密布,“鱼米之乡”的特色,形成特色旅游、打响品牌效应。

3.3 创新体制机制

园区按照“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兴区”的要求加强领导,着力于宏观导向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规范管理,政策扶持和公益服务,实施监督和运行监管等方面建立起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高效的经营管理机制和健全的社会化服务机制,进一步强化物质装备,提升科学水平,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进程。园区管委会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奖励措施鼓励和吸引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技术入股、合作经营等形式与示范园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长期技术经济合作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和多种鼓励形式让园区走出去和引进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到产业园指导和参与建设,加强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力量,推动企业向高层次发展。园区管委会应加强园区内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园区内的企业还是处于各自为阵的局面,园区同一行业的企业基本没有生产、管理、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这是园区内企业做大做强的短板。园区管委会应充分利用我县农业系统庞大的专业人才优势为园区企业生产、管理、加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的指导,同时园区应尽可能利用各方面的资源为园区内的各企业建立利益有机联结、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保障园区健康、稳定、长远发展。

3.4 强化政策支持

鉴于目前建湖县城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仍处于建设、开发阶段,政府应在土地使用、税收、贷款、投融资机制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制定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来促进园区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种养优质品种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合理布局,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进规模化,带动农产品转化增值,提高综合效益。政府应大力支持园区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充分利用展会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

4 结语

现代农业园区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示范载体,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集成人才、资金、技术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科学的长期规划并分部实施,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在规划中一定要体现园区的区域特点,发挥区域优势,突出产业特色,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不要形式上的高大上,要在内涵上求高求精,注重超前性、示范性和导向性,要在“挖掘人才,科技示范,提供服务,引领带动”上狠下功夫。引导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