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文娟
(阿克苏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新疆阿克苏 843000)
近些年,社会各行业对食品安全问题给予广泛关注,农产品作为基本生活物资,在质量管理研究及实践管控方面力度逐渐加强。因农产品生产加工涉及到多个流程,要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借助全过程管控技术的应用及创新,构建农产品质量与农产品消费相匹配的管理体系[1]。
宏观层面看,我国农产品在现代农业经济模式下实现了总量的增长,农产品在质量安全上也处于稳中有升的趋势。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思路下,农业生产由数量向质量转化,食品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全国各大城市农产品品类指标抽检中看,总体合格率在97%以上,优质品牌的农产品保有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历经多年理论研究,当前已形成面向全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机构,高校也应时而动设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随着全球化科技成果的共享,农业绿色生产、食品制造、营养健康配套产业收获了大量资金及政策利好,覆盖粮食、果品、畜禽品、奶品、蔬菜、水产品、热作产品等农产品类型的质量与安全监测体系逐渐建立并发挥其在农产品品质鉴定及残留污染物超标预警方面的作用。
现阶段,随着农业及配套技术的发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上一方面实现了技术的稳步发展,另一方面也在检测管控技术具体实施上遇到一些难题[2]。
首先,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控主要由政府部门及社会企业设立的质量检测机构组织开展,在检测的标准及参数指标上不尽完善,导致检测结果可能存有偏差。其次,由企业主导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在检测能力上有所欠缺,实际检测与食品安全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例如,虽然我国已经研发了近600种快速检测产品,能够快速检测常见农药及兽药残留,但尚有不少农兽药残留物检测方法缺失的状况,缺乏关于农产品品质营养的内源物检测方法。在农产品检测设备及快检产品稳定性上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第三,农产品风险评估及过程管控技术适用性不强。在农产品风险评估上,现已初步实现中基准剂量评估,有膳食暴露评估及阶梯式暴露评估等具体方法,着手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建模,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数据管理系统。但目前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数据,如毒理学,本底含量数据等还不齐全,无法全面对各类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风评。风险监测评估中,基于农产品的生物监测尚未纳入其中。而在农产品过程控制环节,缺乏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物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性的研究。第四,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过程控制的人员在数量及实际操作技能上均有所短缺,如此导致检测农产品时容易因专业技能不到位或主观判断而导致检测结果失准。
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动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技术上要聚焦重点领域,以国家食品安全战略为指导,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力的有效提升[3]。具体而言,应优先发展如下几个领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第一,关乎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标准的各类技术。充分借助现代物理、化学、信息技术、生物学等理论,分析研究农产品农药、兽药、污染物、生物毒素、环境激素、功能成分、营养品质等方面的新技术,然后补充到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标准体系。例如,农产品前处理工艺技术、农产品品质无损监测技术、农产品生物监测技术、农产品智能化质量分级技术、农产品非定向筛查技术等。第二,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技术领域。根据农产品类型及其遭受的主要污染途径及机制,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体系。特别是对农产品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规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污染阻抗技术及污染消减技术,对农产品污染指标加以控制,并提升农产品的品质等级。第三,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领域。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环节,主要针对农产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然后以此为依据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在相关技术措施上,主要通过农产品化学污染物剂量测试及暴露评估,建立农作物风险评价模型。第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这一环节,根据农产品的生产模式,采用溯源分析理论及方法,通过对农产品使用矿物元素提取、生物组学技术研究、同位素技术方法等,对农产品进行溯源,从而从源头即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回溯性。
农产品在进行生产加工及供应时,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及隐患,通过对农产品产供环节的各个要素及主要隐患因素进行安全性分析,才能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奠定基础,并合理界定并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的安全指标数据。这一环节应把握如下几点:第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应综合国家标准及社会企业标准,其中,国家制定并实施的指标带有强制性,可归类为强制性指标,此类指标,如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等,应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交易等过程严格执行;社会企业标准主要是结合实际情况,本着粮食安全的总目标及总原则,制定更高于国家标准的安全指标,此类安全指标要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拔高,使之成为农产品品牌塑造的参考参数。第二,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安全指标应进行分类,关键技术指标反映农产品生产的过程控制状况,这些指标应实行国家强制性标准。例如,农产品在土壤、水源、环境等硬性标准;农产品被允许的农兽药使用范围及程度;农产品生产交易过程禁用农兽药名录等。农产品另一类型安全指标侧重农产品自身,例如,农产品的分级及分类、农产品所用包装材料、农产品的各类标识[4]。
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技术的创新需要围绕安全技术措施方法及相关要素,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技术类型加以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更新。农产品生产及交易过程需要创新的技术措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基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评估鉴定技术。对农产品进行评估鉴定时,应扩大相应的范围及鉴定角度,在具体实施时可邀请第三方机构对农产品进行客观中立评估鉴定。例如,在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加以评估时,安全性主要参考农作物农药残留数据,在这一环节可以综合快检技术、药剂测试技术、自动提取技术等,对数据真实性加以验证。第二,基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检验技术。根据农产品的类型及检验技术层次等级,综合采用粗指标测定、目测法及快检法,对农产品的安全指数进行检验和界定。第三,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警示标识技术。农产品在种植、生产及出产的各个阶段可能因阶段性需要而用药,用药会产生一定的真菌毒素,针对这些质量安全风险指标,可以通过警示标识技术进行预警及预防,降低农作人员的操作风险隐患。例如,在农产品田间加装用药警示标识,起到提醒作用。第四,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技术。现阶段,关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已经在意识层面受到广泛重视,在农产品的生产中质量追溯技术也得以应用。随着物联网、自控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的趋于成熟,对农产品进行全过程的信息采集已具备可行性,如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增添了砝码。
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技术创新需要依赖完整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在这一方面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各类技术资源加以整合优化,通过资源整合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的标准区间。其次,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在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从政策、技术及资金上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构建提供多样化的支持。第三,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技术平台。依托高度发达的信息采集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在农产品的生产及销售全过程进行技术的高度集成及结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精准率。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周期进行监督时,也应借助质量检测平台及互联网技术,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交易进行数据追踪及上报,统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平台的标准,建立农产品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及全民监督机制,封堵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死角。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常抓不懈。在具体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技术时,应把握农产品全过程周期的质量安全检测机制、技术、标准、操作等各环节的要点,齐抓共管,确保农产品质量等级及安全指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