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养心生脉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时间:2024-07-28

张明倩,崔爽,梁五林,郭凡帆,张天睿,程文豪,欧文静,伍永鸿,张仲毅,葛东宇,张硕峰*

1.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2.秦皇岛市山海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秦皇岛 066000;3.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院,北京 102488

冠心病和抑郁症是2 种最常见的人类健康问题,是影响全球疾病负担的两大主要原因,且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联系,抑郁症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疾病又会导致抑郁症[1]。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是冠心病的另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会增加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严重影响心血管疾病预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的典型急诊表现,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1993年,Frasure-Smith等[3]首次将心肌梗死后抑郁作为心脏全因死亡率增加3~4 倍的重要预测因子。有研究显示[4],急性心肌梗死后平均20%的患者确诊为抑郁症,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之后,焦虑患病率为25%~37%,而抑郁的患病率可能高达67%,一年随访期间数据变化稳定,仍有81%的患者在12 个月后表现出抑郁症状,76%的患者表现焦虑症状[5]。这些焦虑抑郁症状均是影响患者后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潜在因素,使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复杂化,使心血管预后恶化。

心血管疾病并发抑郁的现状不容忽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更加重视患者心理状况对疾病的影响,然而由于临床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辨识能力普遍较低,诊疗干预力度较少,对此病的治疗仅仅局限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和米氮平)或辅以心理治疗,化学药不良反应多且明显,临床效果不尽人意。中医药遵循辨证论治,从患者整体出发,通过病证结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兼顾冠心病和抑郁症,临床治疗效果较佳,患者易于接受。养心生脉颗粒是一种经典的中药配方,是由经典名方“生脉饮”和自拟方“二参汤”创制而成,由人参、麦冬、丹参、五味子、龙眼肉、枸杞子、赤芍、牛膝、郁金、木香、佛手、茯冬、泽泻、甘草组成,具有养心生脉、安神宁心、理气活血、补肾健脾的功效。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养心生脉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的潜在作用靶点及通路,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养心生脉颗粒临床兼治冠心病和抑郁症提供参考。

1 材料

1.1 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 大鼠42 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20 g,购自北京斯贝福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动物使用许可证号为SYXK(京)-2019-0010。大鼠自购入起饲养温度为(22±2)℃,可自由获取食物和饮用水。本实验经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实验过程符合动物伦理相关规定,审核批准号为BUCM-4-2021122201-4103。

1.2 试药

养心生脉颗粒(秦皇岛市山海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90221);盐酸氟西汀胶囊(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批号:55419005);复方丹参片(上海凯合荣图们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2010001);蛋白定量试剂盒(BCA,凯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KGP902)、小鼠抗蛋白激酶B(Akt)单克隆抗体(批号:60203-2-Ig)、小鼠抗Akt 磷酸化[丝氨酸(Ser)473]单克隆抗体(批号:66444-1-Ig)、小鼠抗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单克隆抗体(批号:66888-1-Ig)、小鼠抗mTOR磷酸化(Ser2448)单克隆抗体(批号:67778-1-Ig)、小鼠抗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单克隆抗体(批号:60225-1-Ig)、小鼠抗β-肌动蛋白(β-actin)单克隆抗体(批号:66009-1-Ig)、山羊抗兔免疫球蛋白(Ig)G 二抗(批号:SA00001-1)、山羊抗兔IgG二抗(批号:SA00001-2)均购自美国ProteinTech 公司;兔抗PI3K p85 磷酸化[酪氨酸(Tyr)473]/p55(Tyr199)单克隆抗体(批号:17366,美国Cell Signaling公司)。

1.3 仪器

Noldus Etho Vision XT9 型采集分析系统(荷兰Noldus 公司);5200Multi型凝胶成像分析仪(上海天能科技有限公司);BL-420I型信息集成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Mini-PROTEAN®Tetra 型垂直式蛋白质电泳槽、Mini-Trans-Blot®Module型槽式转印系统、PowerPac™HC型高电流电泳仪电源均购于上海伯乐生命医学产品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网络药理学

2.1.1 养心生脉颗粒与疾病潜在靶点预测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https://tcmspw.com/)、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http://119.3.41.228:8000/tcmid/)和中国知网检索养心生脉颗粒活性成分。利用admetSAR 数据库(http://lmmd.ecust.edu.cn/admetsar2/)进行口服生物利用度(OB)、胃肠吸收(IA)和类药性筛选五原则筛选,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 数据库(http://www.swisstargetprediction.ch/)预测活性成分靶点信息。通过GeneCards(https://www.genecards.org/)和OMIM(http://www.omim.org/)数据库,以“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和“depression”为关键词检索获取疾病靶点,将药物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养心生脉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的潜在靶点。

2.1.2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 通过STRING 11.0 数据库对靶点蛋白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将交集靶点导入STRING 11.0 数据库(https://string-db.org/),研究物种设置为“Homo sapiens”,combined score>0.7,得到交集靶点的PPI信息,导入Cytoscape 3.7.2软件获得PPI网络图。

2.1.3 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将交集靶点导入DAVID 6.8 数据库(https://david.ncifcrf.gov/home.jsp),限定物种为“Homo sapiens”,阈值P<0.05,进行GO 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将P值由小到大排序前20 位的富集结果导入SangerBox 在线作图平台(http://sangerbox.com/Tool/)中进行可视化展示。

2.1.4 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将交集靶点进行反向化学成分预测,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并与排名前20的KEGG信号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

2.2 动物实验

2.2.1 模型制备 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大鼠腹腔注射10%的水合氯醛(3 mL·kg-1)麻醉后,可视喉镜经口行气管插管,连接BL-420I型信息集成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胸部左侧剪开皮肤,钝性分离肌肉层,于第2~3 根肋骨开胸,充分暴露心脏,剪开心包膜,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部位以下心肌组织变白且心电图ST 段抬高视为造模成功,于30 min后松开结扎线实现再灌注。

抑郁模型制备:采用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UMS)制备大鼠抑郁模型,每天给予大鼠1 种刺激,具体刺激方式包括4 ℃冰水游泳应激5 min、潮湿垫料24 h、禁食禁水24 h、夹尾5 min、40 ℃热应激5 min、倾斜鼠笼24 h、24 h 光照7 种刺激,同一刺激不连续进行。除对照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刺激外,其余大鼠分别于心肌梗死模型制备前2周和后2周给予CUMS刺激。

2.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42 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 只、假手术组6 只和模型组30 只。手术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养心生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1、4.2、8.4 g·kg-1)和阳性药组共5 个组,均以蒸馏水配制。术后第2 天灌胃给药,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养心生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体质量(10 mL·kg-1)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日2 次;阳性药组大鼠以10 mg·kg-1盐酸氟西汀胶囊联合0.29 g·kg-1复方丹参片灌胃,每日1 次。连续给药2周后进行行为学检测及取材。

2.2.3 行为学检测 糖水偏好实验:实验开始前先进行糖水训练,给予每只大鼠1 瓶纯水和1 瓶1%蔗糖水,每隔12 h 调换两水瓶位置。正式实验开始前禁食禁水24 h 后进行糖水消耗实验,两水瓶质量一致,30 min 调换水瓶位置,60 min 取走两水瓶称质量,按公式(1)计算糖水偏好百分比。

强迫游泳:将大鼠放入水深40 cm,水温(25±2)℃的有机玻璃圆桶游泳6 min,摄像机记录每只大鼠的游泳视频,计算游泳后4 min 内的不动状态(即漂浮不做挣扎)的累计时间。

2.2.4 大鼠心功能检测 行为学实验结束后,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3 mL·kg-1)麻醉大鼠,仰卧位固定,行右侧颈总动脉插管,待左室压力曲线稳定后,通过BL-420I 型信息集成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分析检测大鼠1 min 内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LVDP)、左心室收缩压力(LVSP)、左心室压力上升的最大变化率(+dp/dtmax)和左心室压力下降的最大变化率(-dp/dtmax)。

2.2.5 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结构 用4%的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心肌组织,经石蜡包埋,切片。HE 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损伤情况,根据文献[6]心肌组织病理学评分标准对心肌损伤程度进行评分。

2.2.6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p-Akt、mTOR、p-mTOR 蛋白表达 取大鼠海马组织50 mg,加入RIPA 裂解液500 µL,用手持匀浆器在冰上进行匀浆,4 ℃、14000 r·min-1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6 cm),取上清液,采用BCA 试剂盒检测蛋白浓度,经蛋白变性后,采用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转膜后封闭1.5 h,加入鼠/兔来源的单克隆一抗[稀释比例PI3K(1∶5000)、p-PI3K(1∶1000)、Akt(1∶5000)、p-Akt(1∶6000)、mTOR(1∶5000)、p-mTOR(1∶5000)],4 ℃孵育过夜,转移至山羊抗鼠/兔单克隆二抗液(1∶5000)中,置于摇床上室温孵育1 h,TBST 缓冲液洗膜3 次,每次15 min,加ECL 显影液,使用凝胶成像系统曝光,统计灰度值计算蛋白表达量。

2.2.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用(±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组内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网络药理学

3.1.1 养心生脉颗粒活性成分及靶点、疾病靶点、药物与疾病潜在靶点预测 根据TCMSP、TCMID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共收集养心生脉颗粒723个化学成分,经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并筛选出对应靶点1451个,基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急性心肌梗死靶点615个,抑郁症靶点590个,去重后与成分靶点取交集,获得交集靶点54个(图1)。

图1 养心生脉颗粒与疾病交集靶点韦恩图

3.1.2 养心生脉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潜在靶点PPI 网络构建及分析 将54 个潜在靶点导入STRING 数据库,选取置信度>0.7,进行PPI 分析,利用Cytoscape 对PPI 网络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到PPI 网络图(图2),网络平均度值为19.11,大于平均值的靶点有24 个,这24 个靶点可能是养心生脉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关键靶点,其中多个关键靶点,如白细胞介素-6(IL-6)、Akt1、TNF、IL-1β、IL-10、mTOR、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等与炎症密切相关。

图2 养心生脉颗粒与急性心肌梗死和抑郁症的PPI网络

3.1.3 GO 功能富集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 运用DAVID 6.8 数据库进行GO 功能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GO 功能富集分析共获得条目362 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277 条,细胞组成(CC)32 条,分子功能(MF)53 条,分别选取P值排名前20 位的BP、CC、MF,使用SangerBox 在线平台作可视化展示(图3)。

图3 养心生脉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的交集靶点GO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KEGG 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与急性心肌梗死和抑郁症相关通路39 条(P<0.05),结果发现排名前20的通路涉及5-羟色胺能突触、TNF 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Janus 酪氨酸蛋白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等,由此推测,养心生脉颗粒可能通过调节关键靶点,激活这些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的作用(图4)。

图4 养心生脉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的交集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

3.1.4 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 将反向预测的化学成分与中药、交集靶点及3.1.3 项下筛选的排名前20 的通路导入Cytoscape 3.7.2 软件,分别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和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5~6)。经分析发现,1个基因参与多条信号通路,表明这些通路之间相互影响,参与体内多个生物过程,影响机体多种生物学功能,表明养心生脉颗粒通过调节多种途径发挥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的作用。

图5 养心生脉颗粒中药-成分-靶点网络

其中,TNF、MAPK、PI3K-Akt 等信号通路与炎症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后诱发外周组织TNF 的释放可引发脑内皮渗漏和血脑屏障完整性的破坏,从而诱发神经炎性反应,阻断TNF 则可逆转患者的抑郁症状[7];MAPK可被心肌梗死后的多种炎性因子激活,并且参与炎性反应的调控,而其表达水平的降低与抑郁症密切相关[8];PI3K-Akt可通过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存活及糖代谢等多个生物过程,调节心肌细胞能量代谢,进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研究表明,Akt 与抑郁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增强海马干细胞功能[9];VEGF 可在心肌梗死后引起心脏血管新生,同时脑内VEGF 的表达过低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抗抑郁药物可通过上调海马VEGF的表达,促进血管生成和神经发生发挥抗抑郁作用。上述信号通路提示,养心生脉颗粒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及能量代谢等发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的作用。

通过对关键靶点和通路的综合分析,PI3K-Akt可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BDNF/TrkB)、JAK/STAT 等多个上游信号通路激活,同时激活后的PI3K-Akt 又可调节下游mTOR、VEGF、MAPK、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肿瘤蛋白53(TP53)、HIF-1α等多个关键蛋白,提示PI3K-Akt信号通路与这些炎症、凋亡相关基因和通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介导多种细胞因子促成活的关键通路,在心肌梗死和抑郁症的治疗中也被认为是重要的级联信号通路[10-11]。因此,推测养心生脉颗粒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 通路,介导、调节多个信号分子发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的作用。故本研究选取PI3K-Akt 信号通路及下游mTOR 蛋白进行进一步动物实验验证,以探究养心生脉颗粒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的作用机制。

图6 养心生脉颗粒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

3.2 动物实验

3.2.1 养心生脉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大鼠糖水偏好和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大鼠糖水偏好和游泳不动时间均无明显差异,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显著降低(P<0.01),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养心生脉颗粒各给药组大鼠的糖水偏好显著增加(P<0.01),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以养心生脉颗粒高剂量组降低最为明显(P<0.01),其效果与阳性药组大鼠水平相当(表1)。

表1 各组大鼠糖水偏好及游泳不动时间结果比较(±s, n=6)

表1 各组大鼠糖水偏好及游泳不动时间结果比较(±s, n=6)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阳性药组为10 mg·kg-1盐酸氟西汀胶囊联合0.29 g·kg-1复方丹参片;表2~4同。

3.2.2 养心生脉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大鼠LVSP 明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LVDP、+dp/dtmax、-dp/dtmax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养心生脉颗粒各给药组及阳性药组LVSP 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养心生脉颗粒各给药组及阳性药组LVDP、+dp/dtmax、-dp/dtmax显著升高(P<0.05,P<0.01,表2)。

表2 各组大鼠心功能结果比较(±s, n=6)

表2 各组大鼠心功能结果比较(±s, n=6)

3.2.3 养心生脉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对照组大鼠整体形态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心肌细胞完整、排列规则、无炎性细胞浸润和水肿、心室结构无明显异常;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细胞较完整、排列规则、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可见到大量的心肌细胞坏死,结构紊乱、排列不整齐,且伴随淋巴细胞浸润以及新生纤维母细胞填充,组织水肿明显;养心生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病理结构改变明显减轻,心肌细胞排列较规则,未见明显坏死,炎症明显减轻;养心生脉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血管周围可见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图7、表3)。

表3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评分(±s, n=6)

表3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评分(±s, n=6)

图7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HE染色结果(×200)

3.2.4 养心生脉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大鼠海马组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PI3K、Akt、mTOR 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养心生脉颗粒低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PI3K、Akt、mTOR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中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PI3K、Akt 磷酸化表达增强(P<0.05),但mTOR 磷酸化表达不显著,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PI3K、Akt、mTOR 的磷酸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养心生脉颗粒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大鼠海马组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 蛋白表达无剂量依赖性(表4、图8)。

图8 各组大鼠海马组织Western blot结果

表4 各组大鼠海马组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比较(±s, n=3)

表4 各组大鼠海马组织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比较(±s, n=3)

4 讨论

抑郁症是心肌梗死患者重要的临床表现,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病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伴有抑郁症的心肌梗死患者则表现出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疾病治疗与预后[12]。临床上治疗心梗后抑郁主要以心肌梗死常规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和传统抗抑郁化学药为主,此方案不良反应明显,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13]。近年来基于整体观念的中医疗法,在心肌梗死伴抑郁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网络药理学以整合、系统强调药物相互作用为特征,通过构建活性成分与疾病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从整体角度预测药物治疗疾病的生物分子机制,其与中医整体观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14]。故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养心生脉颗粒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的关键靶点及相关通路,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关键通路。

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从养心生脉颗粒筛选出靶点数目较多的活性成分包括黄芩素、齐墩果酸、棕榈酸、人参皂苷、丹参素、榄香素等。研究表明,黄芩素可通过调控PI3K/Akt、MAPKs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与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发挥调节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作用[15];齐墩果酸不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调控血管生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药理作用,而且对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通过上调海马区BDNF、TrkB、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I(CaMKI)、蛋白激酶C(PKC)、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MDAR2B)蛋白表达,减轻海马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损伤,提高大脑记忆能力,此外,齐墩果酸还具有镇静、抗焦虑的作用[16-17];棕榈酸是血浆脂质中含量最丰富的游离脂肪酸,血液中棕榈酸积累过多可以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导致炎性反应、细胞肥大及功能障碍,进而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展[18];人参皂苷通过参与对MAPK、PI3K/Akt、VEGF 等多条信号的调控,对保护心脏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抗疲劳、抗应激、抗抑郁、改善记忆功能、镇静镇痛等方面的作用也已被证实[19]。提示养心生脉颗粒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的作用机制,以及这些成分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经PPI 及KEGG 结果分析发现,药物的活性成分与疾病的靶点联系紧密,PPI网络靶点度值排名筛选得到IL-6、Akt1、VEGF-A、TNF、c-Fos 原癌基因蛋白(FOS)、TP53、CASP3、IL-1β、IL-10、mTOR 等关键核心靶点,表明这些靶点在养心生脉颗粒治疗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KEGG 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结合急性心肌梗死和抑郁症的共病特点,关键通路涉及TNF 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VEGF 信号通路、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其中PI3K-Akt 信号通路可能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的治疗中发挥着枢纽作用。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后,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增加,激活PI3K/Akt/mTOR 信号通路后,抑制过度自噬,可减轻大鼠心肌梗死后的组织损伤[20]。另有研究表明抑郁动物的自噬水平明显下降,抗抑郁药物可通过激活PI3K/Akt/mTOR,抑制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自噬,从而改善抑郁症状[21]。此外,文献显示PI3K/Akt 信号通路上的相关蛋白[VEGF、HIF-1α、mTOR、叉头框转录因子O(FoxO)等]可通过参与炎症反应、神经营养因子释放、谷氨酸能系统功能、细胞凋亡与自噬、线粒体功能和促血管新生等过程参与心肌梗死和抑郁症的发生[22]。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的PI3K、Akt、mTOR 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调,而养心生脉颗粒低、中剂量组可通过上调上述蛋白磷酸化水平,激活PI3K/Akt/mTOR 信号通路,改善心肌梗死合并抑郁大鼠的心肌组织损伤和抑郁样行为。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大鼠体内动物实验验证,养心生脉颗粒可通过激活PI3K/Akt/mTOR 信号通路发挥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抗抑郁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