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克勤,尹旭仁,黄鹤,付杰,冯汉鸽,汪琦,孙赓
(1.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2.黄冈九州通中药材有限公司,湖北 罗田 438300)
湖北茯苓生产现状及产业化发展对策△
王克勤1*,尹旭仁2,黄鹤1,付杰1,冯汉鸽1,汪琦1,孙赓2
(1.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4;2.黄冈九州通中药材有限公司,湖北 罗田 438300)
通过对茯苓主要产区调研,结合多年茯苓研究资料,阐述我国茯苓生产的发展历程,产区迁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拟就了湖北茯苓产业化发展对策。
茯苓;规范化种植;产业化
茯苓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和药食两用资源,广泛地用于中医临床、中成药和保健食品原料,并有较大数量出口。据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资料统计,在常见中医临床配方中,茯苓的配伍率多于70%,以茯苓为原料的中成药多达293种,以茯苓为原料的清宫名点 “茯苓夹饼”及 “茯苓糕干”、“茯苓酒”等保健食品、健康食品深受市场欢迎。由于茯苓应用范围广、用量大,被誉为大宗常用中药中的 “八珍”之一[1]。
茯苓的物种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药用部位为其菌核。茯苓菌野生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东、中、南部各省(区)。日本、东南亚、大洋洲和北美也有分布[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应用茯苓的国家,药用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已有2000多年历史[3]。我国古代,茯苓药用长期由产区农民采挖野生资源供应,较早的产区有:山东泰安、兖州,陕西长安、华阴,河南灵宝,浙江建德,云南昭通[4]及湖北麻城(茯苓窠)等地。药材商品冠名 “云苓”,质优、量大。随着药用的不断增加、野生资源逐渐不能满足医疗的需要,从而促进了茯苓野转家种的进展。
我国茯苓人工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4个时期。
我国茯苓人工栽培的探讨,始见于1500年前南北朝时期的 《本草经集注》,据南宋 《癸辛杂识》记载,当时栽培技术已臻完备,但未形成大规模的生产种植[5-6],主要产区在山东-河南-陕西一带,栽培用材主要为温性松树,如油松Pinus bulaeformisGarr.、赤松Pinus densifloraSieb.et Zucc.等[6]。
该时期的主要技术特点为:栽培用材主要为暖性松树,如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Franch.等[6],并进行削皮留筋、锯筒码晒等处理;严格选场、挖场;使用新鲜菌核为种源进行扩大繁育。故该时期被称为茯苓的肉引栽培时期。
20世纪70年代初,为缓解全国茯苓供应的极度紧缺,中国药材公司组织湖北、安徽技术人员,调运新鲜菌核,支援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进行引种栽培[1,8],在全国推广茯苓种植技术,使茯苓药材产区由原单一的鄂豫皖大别山区,转变为浙闽、闽粵赣、粵桂、赣湘、湘桂黔等6大产区,主要产区县迁延至湖北罗田、英山、麻城,安徽岳西、霍山、金寨,河南商城,广东信宜、高州、新丰,广西岑溪、苍梧、玉林,福建尤溪、三明、沙县,云南禄劝、武定等地[1]。20世纪70~80年代,福建、广东、广西茯苓产量骤增,先后超过湖北,居全国首位。同一时期,湖北采取 “茯苓西移”的措施,先后在鄂西南、鄂西北、鄂中恩施、十堰、宜昌、襄樊、荆州等地(市),进行茯苓引种栽培,发展了茯苓的新区生产。
该时期,湖北科技人员在华中农业大学杨新美教授指导下,研制茯苓菌种,代替传统鲜菌核作为新型栽培种源,获得成功,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其中湖北省中药材公司分别在英山、罗田、麻城、京山、宜昌、保康、郧县、恩施、利川修建了9个茯苓菌种厂,与武汉大学联合举办了多期茯苓菌种生产培训班,在湖北产区进行了多年茯苓菌种推广使用现场培训会,并应邀到福建、广东、广西进行交流,开创了茯苓菌种栽培的一个新的时期,该项研究曾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因此,该时期又被称为茯苓的菌种栽培时期。
茯苓新产区的扩大,缓解了紧缺的药材供应,但传统药材地道性遭受到极大冲击,不同产区的种植方法和加工技术,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药材产量大起大落,商品外观松泡、内在质量不稳等现象明显,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用药安全和对外贸易的信誉。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进入WTO,为稳定药材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外贸出口,全国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GAP基地建设。
1999年,湖北省开始承担国家科研项目,开展了茯苓药材规范化种植及示范基地建设研究,启动了茯苓药材生产的规范化种植。
在开展规范化种植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在英山、罗田协助北京同仁堂、河南宛西制药企业建设了茯苓药材规范化种植原料生产基地。2004年,该两个基地分别通过了国家GAP认证现场检查。后因国家修改菌类药材GAP认证条例,未能进行复审。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发展,医药需求大幅度增加,茯苓药材产量也相应增加,经调研,近年我国茯苓平均年产量约1.9万 t,与20世纪90年代0.9~1万t相比,产量增加了近1倍。但是,栽培产区历经几度迁延,变化很大。总的趋势是,传统老产区逐渐恢复了生产,并进一步得以巩固发展;引种试种发展的新产区,因为不能适应开放的药材市场经济冲击,也不能适应药材商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多数萎缩,逐渐停滞。近年来,河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已不再进行较大规模种植,栽培产区相对集中,药材商品基本由以下两大产区提供:(1)湖北、安徽产区,品牌为湖北罗田九资河;(2)湖南、贵州产区,品牌为湖南靖州。其中,湖北茯苓平均年产量7 000 t左右,约为全国的40%。
基于移动端传播技术,自媒体传播的广度和速度呈现了指数级的飙升,特别是垂直领域的自媒体更能触及目标人群,在细分专业领域中有更大的话语权,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行业公号的一篇阅读量“10万+”文章,足以在特定领域中掀起一场舆论风暴。动辄在朋友圈刷屏的传播态势,也足以让相关行业的企业心惊胆战、唯命是从。
长期以来,国家对茯苓等传统地道药材的科研十分重视,20世纪70年代至今,湖北产区茯苓科研从未间断,其中1999~2009年承担并完成了6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分别为: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茯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 “十五”湖北重大科研项目 “茯苓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基地建设”;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 “茯苓诱引栽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 “茯苓棚室代料栽培技术研究”;国家发改委扶持项目 “大别山茯苓良种选育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茯苓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实施期间申请授权了2项技术发明专利:茯苓诱引栽培方法(ZL 03 1 28016.1),茯苓木接引培育方法(ZL 2004 1 0060801.3);申报批复了1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九资河茯苓”,申报发布了2项湖北省地方标准 “九资河茯苓”,“茯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由此看出,湖北茯苓科研的总体水平是超前的,但其成果的推广应用相当滞后。例如,湖北应用原生质体融合,单孢杂交等生物技术的育种试验,已逾10年,期间培育的优质菌株现仍在试验场进行试种;实验筛选出的优良栽培菌株Z1号,也仅在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应用;研究成功的茯苓菌核定点培育的 “诱引栽培”技术,也仅在罗田、英山产区应用,尚未推广至湖北全省和省外产区。
科技成果推广的滞后,导致了茯苓栽培整体水平的落后。
茯苓传统栽培方法,是地道产区历经多年生产实践形成的科学技术,几百年来行之有效地指导着茯苓药材的生产。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国大规模引种栽培的推动下,新产区不断增加,其栽培方法虽因地制宜,各有不同,但总体上不再沿用传统技术。尤其近年来全球气温变暖,生态环境恶化,松林资源萎缩,为适应当前形势,茯苓栽培在相应变化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随意性,主要体现的问题有:
3.3.1 栽培菌株来源混乱 栽培菌种多由产区 “菌种专业户”生产提供,设施简陋,环境较差,尤其“母种”无稳定来源,多处购买引种,各地菌株交叉使用,致使种源混乱,质量难以保证。
3.3.2 栽培用料随意减少 近年松材资源渐趋紧缺,不少产区随意减少栽培用料,每栽培窖使用量由原15 kg逐渐减为10 kg、7 kg,甚至6 kg。栽培用料的减少,平均单产明显降低,但是否影响产品质量,尚未研究确定。
3.3.3 采收时间人为提前 茯苓传统栽培的生长周期为1年,近年来,产区农民为尽早受益,往往提前采挖,现多数产区已改为半年,有的改为4或5个月,采收时间的提前,使茯苓菌核未完全成熟,不但使产量锐减,也使内在质量无法保障。
3.3.4 产区加工使用硫熏 长期以来,茯苓产区加工方法是,将采收的菌核切制后直接晒干,低温贮藏。近年有的产区为加速产品干燥,便于商品养护,增加外观白色光泽,使用硫磺熏蒸,使产品的安全性遭受极大威胁。
目前,产区在生产中存在的随意性,导致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影响了传统茯苓药材的药用安全和外贸出口。因此,规范生产中各项技术指标和操作方法,扩大规范化种植生产基地规模,稳定并提高茯苓药材商品质量,已成为茯苓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产区始终延续 “种茯苓、卖原料”的传统意识,只注重生产,对以茯苓为原料的产品研制极少。尤其茯苓可以药食两用,历代宫廷御膳使用的记载屡见不鲜,为现代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借鉴,展示出广阔的前景。但是尚未引起今人的重视,由于无后续产品的跟进,无产业链的支撑,以生产为主的茯苓产业,产值较低很难经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发展前景渺茫。
湖北是我国茯苓主要产区,科研和生产基础比较雄厚,产业化发展优势明显,为改变近年茯苓生产中的落后状况,正采取以下对策促进其产业化发展。
针对近年茯苓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2010~2014年,湖北省科研院校申报并承担了4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其中有: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茯苓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十二五”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茯苓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升级与产业链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茯苓资源品质与生态环境和种植方法相关性研究”;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茯苓菌核形成差异菌株的遗传鉴定及重要经济性状相关联分子标记发掘研究”。
通过研究,从栽培产量、产品内在质量和与栽培环境关系等考察指标,筛选并确定各产区的优良栽培菌株,最佳种料比例,最佳栽培模式,最佳采收期和产区加工方法,重点开展优良菌种选育和袋料栽培研究。在此基础上,制订符合当前栽培环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与国际标准接轨的 《茯苓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和 《茯苓药材商品质量标准》,用于指导、规范产区生产,稳定栽培产量、质量,进一步提高湖北茯苓生产的整体水平。
充分利用实施国家和湖北省科研项目的契机,继续以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为技术依托,按照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标准,协助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罗田县九资河镇、白庙河乡,建设茯苓药材规范化种植原料生产基地;协助北京同仁堂在英山县石头咀镇,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规范化种植基地规模。2014年,以上两个基地均争取通过国家GAP认证现场检查。
湖北茯苓传地道产区主要有3个县、8个乡(镇)。目前,罗田县河铺、胜利,英山县草盘、陶河,麻城市木子店等5个乡(镇),尚无大型医药企业进入。湖北从事茯苓药材的生产、科研、营销、管理等部门,今后将做好相应配合工作,诚邀国内外大型制药企业和药材商贸企业到湖北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共同构建鄂东北大别山区茯苓产业带,使我国传统名优茯苓药材更好地服务于民,为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树立茯苓 “大中药”观念,摒弃茯苓生产以“药材原料-饮片-中成药-临床”为主的思想桎梏,在支持新型药品研发的同时,广开思路,全面开展茯苓保健食品、健康食品、美容化妆品、饮料等新产品研制和综合开发,使茯苓产业链得以延伸。
“十二五”期间,准备研制出以茯苓为原料的6个保健食品,如茯杞仁胶囊、甘枣苓片、茯苓韵酒、茯苓荷曲胶囊、茯苓山楂陈皮咀嚼片、茯苓珍珠红颜胶囊等(暂定名),及茯苓面条、孝感茯苓麻糖、茯苓茶、茯苓露等健康食品,扩大传统茯苓药材在多领域的全方位应用,增加茯苓药材生产附加值,提升茯苓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将茯苓地道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1]中国药材公司.中国常用中药材[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076-1085.
[2]徐锦堂.中国药用真菌学[M].北京:北医大中国协合医大联出版社.1997:547-573.
[3]魏·吴普等述,清·孙星衍等辑.神农本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40.
[4]胡世林.中国道地药材[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85.
[5]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政类备用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297.
[6]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145.
[7]中国药材公司.中国中药区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60-161.
[8]云南省药材公司.云南药材精选[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4:21.
Production Status and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oria in Hubei Province
WANG Ke-qin1,YIN Xu-ren2,HUANG He1,FU Jie1,FENG Han-ge1,WANG Qi1,SUN Geng2
(1.Hubei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Wuhan430074,China;2.Huanggang jointow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Ltd,Luotian438300,China)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 main producing areas and research documents of poria,this article illustrat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production cultivation,the change of producing areas,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poria in China.And then,we draft out of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poria in Hubei province.
Poria;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Industrialization
2012-07-23)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茯苓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2011BA106B03)
*[通讯作者]王克勤,E-mail:hbwhwkq@163.com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