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长白山人参传说故事中的精神民俗探微

时间:2024-07-28

初赛君,董亚南,张 倩,张益恺,赵 岩,马双欣,张银玲,孙卫东,曹志强,娄子恒*

(吉林人参研究院·吉林 通化·134001)

人参,作为百草之王,东北三宝,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从古至今,一直绽放着迷人的光芒。人参在中国北方的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长白山是我国的宝山,也是民间文学的源泉之一。在它的怀抱中,培育着名贵的人参,也创造并发展着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美丽的人参传说[2]。长白山人参故事是参农心目中理想的歌[3]。

民俗也可以称为民俗文化,这是一种由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大部分人口创造、实践和继承的生活文化。它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的生活需要,这些群体在某些族裔、历史和地理群体中日益发展和扩大。民俗是最适合、最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4]。“民俗”被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认同并作为专门的学术名词始见于英国。国外学者把“民俗”译作“Folklore”,而后在国际学术界广泛传播,沿用至今。民俗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处于不断地发展、演变和更新的过程中,形成了其相对稳定的文化流向,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思维和生活方式[5]。钟敬文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6],他的《民俗学概论》[7]在总体上将民俗文化分为四个部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精神民俗,是指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并时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武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等等。

精神民俗作为一种无形的人类文化现象,是人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对自然神灵的崇拜观念、行为习惯以及相对应的仪式制度、社会心态,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社会基础,无论是民族还是个体他们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精神民俗的制约和影响[8]。长白山地区的采参风俗始于当时当地人们采挖人参的行为过程,一方面通过采参人长期的口头创作,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整理加工,形成了以语言与文本为载体的长白山采参风俗;另一方面,为祈求采参行为的顺利,在东北民间习俗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长白山地区采参人普遍认同的并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9]。广阔的传播范围与悠久的历史传承让长白山人参故事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民俗内涵,在经济高速发展、城乡差别逐渐缩小的今天,长白山人参故事中保留的民俗内容显得尤其珍贵[10]。

依据《民俗学概论》中民俗文化的划分方式,笔者试从民间信仰、道德品质、民间愿望、艺术审美、哲理思维5个方面思考,探索、发掘长白山人参传说故事中宝贵的精神民俗。

1 民间信仰

长白山人参故事中包含了朴素的民间信仰,经历了从老虎到萨满教迷信思想再到山神老把头信仰的变化。

孙大志等人[10]认为长白山人参故事绝大多数属于超自然的故事即幻想故事,故事中往往会出现如妖魔鬼怪、鬼魂幽灵、天上神仙等超自然的人物角色。故事的内容则主要是施展魔法、符咒、巫术,创造古怪的氛围,离奇的场景等等。这些内容与神话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等同于神话,它们实则比神话故事晚出现很久,渗透了中国古代的宗教迷信思想。早期人们生产力低下,对于无法解释和驾驭的自然灾害,他们只能对自然界的生物老虎进行崇拜。

王悦等人[11]认为满族人进山采参习俗,受萨满教万物皆有灵论的影响,满族先民认为自然会赋予人参神奇的灵性,认为人参和人类一样有思想、有灵魂、有感情、能说话,还能变成人形。后来,人类渐渐地对自然灾害有了抵御的能力,但又会有很多未知不可测的灾难,因此出现了山神、老把头神,希望能够得到祖先在天之灵的庇护[10]。王博凡[12]认为人参故事里,孙良死后成神,经常化身白胡子老人,救助采参人脱难,指引采参人发财,被尊奉为采参鼻祖、山神老把头。张雯虹[13]赞同此观点并认为采参人信仰山神、老把头神,是采参人的精神生态。孙卫东等人[14]也提出在辽、吉、黑三省东部长白山地区的山民们普遍将老把头孙良作为他们命运的主宰,老把头作为采参鼻祖、行帮至圣,在长白山享有崇高威望。采参人第一天进山,要先拜老把头,仪式很庄严,但一切从简,三块石头搭成老爷府,草棍即可成香。心到神知,孙良是能理解的。《安图县志》记载:“一切求财于山者,都向山神老把头叩头,求其护佑[15]。 ”

杨晶石等人[16]提出老把头神信仰是一个源于传说的信仰。在长白山区,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采参祖师、老把头孙良闯关东挖参,并被当地各行各业人们尊称为“长白山神”的故事[14]。把头来到长白山后,在长期的采参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其他采参人所敬仰,其为人品行及放山事迹为其他采参人口耳相传,形成了老把头故事传说[16]。张赫名等人[17]也表示东北三省许多地方志记载了老把头的传说,如《宽甸县志》《通化县志》《桦甸县志》《奉天通志》等,同时,《莱阳县志》也记载了老把头的传说。推断出孙良与同族、同乡结伴闯关东,成为长白山地区最具历史影响的英雄人物,并被人们赋予“神性”。同族人或同乡人将孙良的传说带回家乡,出于对家乡英雄人物的崇拜和神灵的敬畏,使得老少皆知,传颂至今。

王博凡等人[15]还认为这种民间信仰经过反复提炼升华,美学表现鲜明生动。目前流传最广泛的故事梗概是:明末清初,莱阳人孙良因为老母病重需要人参入药,告别新婚妻子远赴长白山采参。在山中遇到张禄结拜为异姓兄弟,互帮互助,情深义重。离家日久,两人相约再放一棍山就一起返乡,张禄却始终未归。孙良为寻找张禄历尽千辛万苦,最后累饿而死,临终前留下一首绝命诗。他死后封神,指引后人,保护一方平安。站在“闯关东”采参人的整体视角,孙良给予他们心灵慰藉。他们脱离家族,面对未来无法预测的命运,心中充满无助、彷徨,急需一位英雄领袖,带领他们走出困境,谋得生存之路。面对神秘的长白山,身处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方向难辨;冬季白雪皑皑,道路难行;豺狼虎豹,毒蛇猛兽穿梭于山林之间,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需要生死相托的同伴。孙良拥有勇敢忠义之心,熟知采参技能,能够带领他们谋得生路,是理想的领袖人物。除此之外,他们还要面对官府的抓捕,轻则鞭刑、流放,重则斩首。然而,老把头无畏重典,过关隘,入深山挖掘人参,为后人闯出一条谋生之路,所以,采参人更愿意为老把头披上神性外衣,庇佑采参人平安,使其成为采参人的精神期待和心灵安慰。站在把头的视角,老把头神话为其平添一层信仰保护,并能提高团队凝聚力[17]。

杨晶石等人[16]还指出:传说既久,则演化为后代放山人的精神寄托和崇拜,老把头也即成为了神,对老把头神的祭祀也随之出现,对老把头神的敬仰使放山人及所有行帮有了集体的约束和集体的操守。每年阴历三月十六日,长白山区的放山人、猎人、伐木人都会举行老把头祭拜仪式,祈求平安保佑,至今这种祭祀文化依然在沿袭。《抚松县志》1930年版记载:“三月十六,系老把头之生日,现在放山人均祀之。是日,家家估酒市肉,献于老把头之庙前,抚松人民对此节极为注重,然他处无之。”每年三月十六,抚松各界群众在老把头府里,举行上述祭拜内容,还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采参习俗传承人敬献索宝棍等采参工具以及上一年出土的珍贵野山参,供品除了全猪、鱼、水果之外还要特意加上蝲蛄。除2007年为老把头塑像揭红之外,抚松还根据努尔哈赤特赐老把头黄马褂的传说在2013年为孙良塑像穿上了黄马褂,仪式庄严神圣[15]。孙卫东等人[14]也表示: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是老把头的生日,长白山地区的人们都要杀猪宰羊(民间一直用整猪或猪头作为供品,活动结束后,供品会被大家争相抢夺,因为这是山神老把头受用后分赏给大家的,会保佑家里人一生健康、平安。当年种参的大户会把上供的整猪用大锅烀熟,先让老人和孩子、伙计们享用),大贺三天,比过年都隆重,这天被成为老把头节。几百年来,老把头节成为了当地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包含有祖而尊、福寿同享,宣读祭词,敬献花蓝,把头叩拜,嘉宾包括孙良后人致词等仪式。在祭拜老把头孙良仪式中,人们的身心就会沉浸一种特殊情境里,得到精神的慰籍和灵魂的洗礼[15]。

长白山人参故事承载着放山人的虔诚信仰,承载着山林所有行帮和所有山民的共同信仰,他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并凝聚成一种集体的精神向度,这是人参文化向德行文化的皈依,也是山林文化在价值上的共同取向[16]。老把头以超出常人的胆量和气魄独闯长白山,为了等待、寻找结拜兄弟张禄,客死他乡。他的这种大孝大忠、大仁大义、勇敢智慧的精神品格正是古今中国劳动人民所尊崇、所敬仰的。老把头的挖参经历是悲剧性的,但却令人奋发,他在民间产生的力量超越时代、阶级、民族,他的诗把他的悲剧化作一种崇高精神,它是一种利用自然的力量,鼓舞了千百万开发长白山的人们顽强不屈地征服大自然[14]的信念。

2 道德品质

长白山人参故事作为民间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无数代人收集和整理而成的,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彰显了劳动人民的道德情操、道德教育以及优秀品质。

2.1 彰显道德情操

此类观点认为长白山人参故事彰显道德情操。

王博凡[12,18]认为长白山人参传说是广大劳动人民世代相传的、有价值的、优秀的人民文学遗产之一。它以采参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进步的思想,反映了与广大劳动人民有密切关系的问题,折射出采参人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了人民自己的思想感情,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传递着生产斗争和反压迫斗争的经验、智慧和勇气,培育了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长白山人参故事体现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成、相得益彰。从“社会”层面,采参人既有对把头的尊重与服从,同时相互礼让与帮助,表现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平等”与“公正”方面十分明显。在个人层面,采参人之间坦诚相待、同生共死,表现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特别倡导“诚信”“友善”。长白山人参故事不是“道德说教”,是“人的一种道德活动”。杨晶石等人[16]也认为长白山人参故事是优美瑰丽的民间文学,陶冶着一代代人的心灵,传递着生产斗争和反压迫斗争的经验、智慧、勇气和力量,培养并播散着它们千百年来所形成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历史长河中,长白山人参故事运用口耳相传的表现形式,向人们传递它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它不仅同人们的生活直接相连,而且也和人们的思想道德紧密相连。长白山人参故事中放山人的德行是其道德伦理价值的最深层体现。其实在放山前串连搭帮时,伦理道德规范就已经进入了执行程序。那就是搭帮时不能因为个人喜恶、私心杂念而将他人拒之门外。进山挖到人参后要打“兆头”,做记号,用于提醒后来人。如果两波放山人在山里相遇,打过招呼后则各行其路,绝不争抢地盘,相互视为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遇到危险时会互相帮助。这种“人之初,性本善”的原始美德,闪耀着朴素迷人的光彩。长白山人参故事中主人公所具有的尊重平等、团结互助、情深意重、英勇无畏就彰显着中华民族优秀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2 体现道德教育

此类观点认为长白山人参故事体现道德教育。

周娜[19]表示长白山人参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一种,也是人参文化现象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形式,里面充斥着道德说教,潜移默化地激发着人们的道德情感,富于教育意义,大抵可以被看作关东地区大开发过程中人们朴素的道德观念在艺术领域里的折射,包含反对个人主义、反对贪得无厌、反对恃强凌弱、强调因果报应、赞美勤劳勇敢、主张知恩图报等道德要求,充满道德训诫的意味,对于帮助人们认清好坏善恶,分辨美丑贤愚,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王悦等人[11]赞同此类观点,认为这一类故事中,人参承载了满族人民对是非善恶的清醒认识和嫉恶如仇的思想品质,给善人以帮助,给恶人以严惩,是满族人倡导的优秀品质的真实再现,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杨晶石等人[20]也认为长白山人参故事作为一种较晚出现的民间文学体裁,对较早出现的神话中抗争进取、惩恶扬善和重生厚物三种主题的自觉传承。古往今来,长白山人参故事一直在潜移默化地激发长白山区人民的道德情感。“人参故事同其他民间故事一样,它淳朴真实,总是发散着健康的道德气息。它是人民自己创造的,思想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人参故事是民间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的一种道德活动”。品读人参故事可以使人们受到道德教育。

2.3 反映优秀品质

此类观点认为长白山人参故事反映优秀品质。

王博凡[18]认为长白山人参传说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地主的罪恶,直接表现了采参人的勤劳勇敢,劳动人民的团结友爱,对恶势力的忧愤、反抗和搏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朴素的阶级观念,塑造了人民的英雄形象,表达了采参人对善良、勤劳、尊敬老人等品质的赞赏,对自私懒惰、贪得无厌的鞭挞,具有朴素的阶级观念和劳动观念。杨晶石等人[20]表示在各种不同的人参故事里面,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形;深刻地揭露和鞭挞了旧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歌颂了劳动人民舍己为人,勇于同社会和自然进行斗争的高尚品质。孙大志等人[10]表示长白山人参故事作为民间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无数代人收集和整理而成的,也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诞生于参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经过几千年口耳相传,逐渐成型。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人参故事,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人们的善良淳朴,还向我们展示了他们顽强拼搏、勇敢机智、重情重义的美好品质。欧佳楠[21]也表示长白山人参故事很讲求“劝善惩恶”,不管是贪婪阴险的地主恶霸,还是谋财害命的自私亲友,都遵循着这一贯的原则。长白山人参故事以其朴美简明的语言、神秘莫测的想象,幻化出一系列的“人参精”形象,参娃、参姑娘、参老人等等,歌颂劳动人民英勇无畏、勤恳和善、互助和谐、情深义重的优秀品质,反映长白山地区挖参人朴素美好的道德理念与民俗愿望。

3 民间愿望

由于人参的宿根酷似人形,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人们赋予特殊的艺术性,无论是参形的美化,还是药力的夸张,都融合了长白山区参农的生活理想,深深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斗争之中[20]。长白山人参故事反映出东北地区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个性,积淀着东北人民独特的现实愿望和情感愿望,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民俗内涵和民俗价值[21]。

3.1 现实愿望

王博凡[18]认为长白山人参传说深刻反映了自然灾害带给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图景,反映了在自然灾害面前,老百姓多么渴望过上幸福生活!宋丽瑄等人、焦馨熠、蔺佳影、孙大志等人[22~25]还认为长白山人参故事中的放山的挖参人,在旧社会,他们处于社会底层,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对象,然而贫穷的生活并未使之放弃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受苦受压的劳动人民无法凭借自身力量惩恶雪耻,人参精的形象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与文化底蕴中诞生、成长,于是就幻想人参化作精灵为穷人报仇、伸张正义、除暴安良,凭借自己的品德得到人参精的赏识或帮助最终达成自己的愿望,得到幸福的故事,激励人们积极向善,反应了底层人民的心理愿望。“要啥有啥”反映了劳动人民对丰衣足食的理想生活的向往,这也可以说,是故事情节的延伸和放大。人参传说中屡现不止的人参娃、人参姑娘等,这些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形象,他们或劝善惩恶,或献身众人,帮助穷人夫妻团圆,父子重逢,疾病康复和生活美满,这些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善良愿望的幻想,是他们美好生活理想和愿望的反应,更表现了劳动人民勇敢、团结的高贵品质和他们的强烈的爱憎和理想愿望。

3.2 情感愿望

王悦等人[11]、王博凡[18]、焦馨熠[23]、蔺佳影[24]认为众多的满族民间采参故事使得人参的形象被神化,赋予了吉祥的寓意,同时也寄予了美好的爱情期待。长白山人参故事中的放山的挖参人,不但在经济上受到封建剥削者的残酷压榨,生活困窘,在爱情上也经常受到那些邪恶势力的戕害。现实生活中的残酷与美好理想的悖逆使挖参人希望有人参化作的精灵帮助他们陪伴他们。他们渴望有漂亮的人参姑娘与他们婚配,这种追求性本能快感的幻想也充斥在长白山人参故事中,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审美理想和情爱观,对美好、真挚、忠贞爱情的追求,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健康、高尚的思想感情。

4 艺术审美

长白山人参故事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在文学艺术表现上融入了审美元素,有其独特性。长白山人参故事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人参精形象的塑造上,它是劳动人民对自己劳动成果高度艺术化的结晶[20]。人参故事在口头传播创作中,随着人们的意愿,以具有独特疗效的人参作依凭,大胆展开幻想,紧紧结合人参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将人参变成了穿红肚兜的小孩儿、俏丽的姑娘、善良的老爷爷,它在塑造了众多人参精形象的同时,又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并在奇异瑰丽的艺术形象中使这种愿望得以实现,两者水乳交融,交互辉映,努力表现人民的希冀、幻想和追求,因而产生了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6,18]。在人参故事中,常见的有:参娃、参姑娘、参老人等[10]。

4.1 参娃

人参很像光身子小孩,寿命可达千百年,所以长白山人参故事中人参精的形象很自然地被赋予了人的性格和形体,而且最具灵性。说它是人参的“元神脱窍”。最常见的人参精是红肚兜小孩儿和红袄绿裤的棒槌姑娘(个别故事中也有白发老翁、参兽或工具)。这些红肚兜小孩,光着身子神奇地出没在长白山深山幽谷、林海雪原,构成灵动鲜明的民族艺术图画[20]。

在长白山人参故事中,参娃,是身穿红肚兜儿或是头系大红绳,身穿红兜肚,长得白白胖胖,还经常光着屁股和小脚的小孩子。他们天真可爱、冰雪聪明、善恶分明,活泼善良,没有人知道他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他们总是和孤苦伶仃、备受财主压榨的小初把、小半拉子、小羊倌、小牛倌等受财主压迫的小孩玩耍,给予穷人孩子们安慰,用自己神奇的力量帮助他们干活,在玩耍和劳动中同穷人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那些穷苦的小孩子受到黑心财主或和尚的为难时,参娃会及时地出现安慰他们,并用妙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10,21,23,25]。

4.2 参姑娘

人参姑娘形象通常有两类,既包括十五六岁、十七八岁的大姑娘,也包括五六岁、七八岁的小姑娘,可谓是人参故事中出现最多的形象。人参姑娘的形象贴切地体现了多年生人参的外形特点:红袄绿裤是对绿叶衬红花的贴切描述,一根大辫上戴着一朵红花或一束红缨更是勾勒出人参长茎红果的特点[23]。如果说红肚兜小孩儿源于人参宿根酷似胖娃娃这个特点,小红肚兜则是人参红色果实——红榔头的“点意”。而人参姑娘的红袄绿裤,自然是人参长茎红果、绿叶扶持的本来样相。参农对人参精形象的创造直接来源于他们对人参生长的细致观察,再加上他们把自己朝思暮想的情人的性格也赋予了她们,于是她们就灵动起来了[20]。

参姑娘,她们长着有红似白的脸颊,水灵灵的大眼睛,梳着大辫,戴着红花,再穿一身红袄绿裤,是地道的长白山姑娘的打扮。或是“圆脸盘儿,梳着一根油黑的大辫子,绿色裤褂,头上一朵红海棠,红的耀眼,脸上白里透红。也可能是扎着油黑的大辫子,系着红头绳带着大红花,有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粉嘟噜的脸蛋,笑盈盈的,身穿红衣裳绿裤子的漂漂亮亮的人参姑娘,比如《灯参、宝磨和金马驹》中的参姑娘,她上身穿着大红袄,下身穿着水绿的裤子,腰间系着一条绣着牡丹花的围裙。无论是大姑娘还是小姑娘,对她们形象的描写都是美的。这些俊俏善良的参姑娘,被赋予“情人”的性格,往往都会遇到善良的穷小伙,总在小伙子“麻达”(迷路)的时候,用一盏红灯指引其走向温暖的小屋,帮助穷小伙消灾解难,抬挖参宝,收获爱情。或当穷小伙遇到危难时,她们都会用自己神奇的力量帮助小伙子脱难,她们会为了报恩嫁给小伙子,婚后也安守本分,勤劳工作[10,20,21,25]。

4.3 参老人

在长白山人参故事中,参老人形象包括参老头和参老太太两种,一般以参老头出现居多。参老头通常留给人们的形象是一位慈祥的满面笑容的老爷爷,他须发皆白却鹤发童颜,常着一身白衣,当然少不了梳一根小辫扎一根火红的头绳或是身着白衣,白头发,白眉毛,白胡子,亦或是着一身白衣,梳一根小辫,再扎一根火红的头绳,须发全白却鹤发松姿,身背包袱手拄拐杖却行动灵巧,仿佛驾着白云飘来,又或者化成白云飘走,还有可能是白发苍苍和蔼可亲的人参老人,就像《酒参》中的“白胡子老头儿”。人参老头总给人们以老者的慈祥与睿智以及小孩子的顽皮活泼,正可以用老顽童一词形容。他们有时会出来和“老山利落”对饮,有的竟喝足了恶老板烧锅里的纯酒,投身于悬崖的山溪,让飞流冲洗他们的须眉和肢体,变成芬芳的酒泉,给乡亲们解痛消疾[10,20,21,23,25]。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类参精形象外,在长白山人参故事中常出现的参精形象还有这样几类:参小伙的形象通常是一个或穿白狐皮、或着白布衣,头戴一顶红疙瘩小帽的年轻人;兽参和物参则可能是一头小毛驴,一条小金龙,一匹马,一个石墨或是一盏小红灯等

[10,23]。

长白山人参故事中的“人参精”,参娃、参姑娘、参老头、物参皆是由人参幻化而来,保留了人参的外形特点,酷似人形,蕴涵了人的性格精神,暗含人性,自然渗入了东北长白山地区劳动人民的精神观念、道德判断以及价值取向,常以正面的形象,化身正义的力量来帮助生活困窘的劳动人民反抗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的土豪劣绅,并由此获得幸福美好的亲情、友情与爱情[21]。这些人物形象既有人性又有灵性和神性,她们是友善、平等、自由、富强的化身[12]。这是长白山参农与挖参人长期以来对人参的细心观察和真情相待的艺术结晶,是长白山人民心中爱参,致富靠参的真实体现[23]。它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人民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18]。

5 哲理思维

长白山人参故事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性,这类哲理型故事又可分为两种:生活哲理型和生态哲理型[19]。

5.1 生活哲理

周娜[19]表示生活哲理型故事是世代长白山区人民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而总结出的基本的生活原则,表现了劳动人民对于生活达观的态度。《许丫头醉酒得参》讲许丫头因为醉酒而被父亲赶出家门,这本来是一件让大家都觉得不愉快的事情,可没想到,她在去亲戚家的路上竟然遇到了人参精,寻迹而去,竟然发现满山都是人参,共得了七十多苗,可以说是因祸得福。这实际上也表达了劳动人民乐活的人生态度,很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味道。

5.2 生态哲理

长白山人参故事中渗透着原始的自然崇拜情结,有的也反映了原始拜物教的万物有灵的思想,蕴藏着融合智慧和创意的环境保护意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3,20]。长白山人参故事的生态和谐价值贯穿始终。无论是人参姑娘与人婚配报恩型故事,还是人参精灵相助采参人类型故事,或者是人参娃娃的故事,都充斥着生态和谐价值理念,处处体现出植物与人的和谐相处[16]。

老采参者春夏秋三季都去采参,采参是采集劳动,游弋于茫茫的林海中,一天两顿饭,备尝艰辛。根据自然生态特征,各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称说[26]。按照春夏秋不同生态的季节进山采参,就是服从自然事理去办事,是符合自然规律的[13]。如同老子所说:“天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昔日的采参者是道德之人,他们发现“片货”(人参群落),只采挖中不溜的,留下大的和小的,它们在大自然里继续繁衍生息,让人类的子孙后代也能享受人参的补益。如果只挖大的就会受到严惩[26]。这与孙文采[3]看法相同,他表示在长白山采参习俗中要求“抬大留小”(挖大的留小的),而在人参故事《孙全护参王》里要求更高,大的小的人参都不准挖,只能挖中等的人参。王博凡[12]也表示采挖野山参时,采参人“抬大留小”,还要“砍兆头”“插花”和“复堆”,既是指引造福后人,也是保护自然、永续利用。杨晶石等人[16]还提出现代人参故事中一些对挖参习俗的描写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如放山人遇到尚未长成的人参,会仔细地铲除四周的杂草,使其继续成长;如果挖到有参籽的大人参,参籽不能全部带走,顶多拿走一半,另一半播撒在山上,以保证人参的生存。挖完人参后,要对土坑做“插花”,把土填回坑内,恢复原样,再插上树枝,这也是一种环境保护。

除上述观点外,张海波等人[27]认为人参故事除极力表现自然对人的善,同情弱者,批判欲望动力说,以最应该同情与珍惜的形象象征自然外,其共同之处还表现为自然权利的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生态理想。于洋洋等人[28]认为《一缕青丝》就这样表达了物与人平等,人与物相同的生态平等观念,表达了人也是自然一部分的生态观念。

生态哲理型故事是长白山区人民在漫长的采参活动中,在与大自然不断接触的过程中所总结出的与大自然相处的一些规矩规则。从“国家”层面来看,采参人懂得靠山吃山、靠山爱山、靠山养山的道理。他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符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民主”与“和谐”方面尤为突出[12]。从人参故事中,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在长白山区的人民看来,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所以,人与自然也应该是和谐相处的关系[19]。

6 结语

长白山人参故事丰富多彩,是挖参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不断的传承发展,已广泛根植于东北人们的心中。孙大志等人[10]认为政治因素、地理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了长白山人参故事民俗内容,曹保明[29]则认为长白山人参故事是在本土汉、满、蒙古、朝鲜等民族与外部迁入文化互动共生状态下逐渐形成的,体现着重视生命、崇尚生态智慧的文化品性。在整个东北人参故事体系的创作群体中,外部迁入长白山区的汉族群体也深受原居民族的影响。正是在这种影响下,故事讲述、传承者选择、重构了某些传统,从而使得本土区域文化从起初的“多元兼容”态势,在绵延发展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积极活跃的“互渗共生”态势。

长白山人参故事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东北地区的历史风情及民族文化意识,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情感,蕴含了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承价值、生态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20],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其保护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王博凡[12]表示:抚松县编剧的52集动画片《人参王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全国热播,集安市近年来拍摄的52集动画片《参娃与天池怪兽》荣获第十一届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杨晶石等人[16]也表示:通过融合和创新,将长白山人参故事同各种现代媒体、商业元素有机融合的电影、电视剧佳作已为人们所熟悉,如动画片“人参王国”“参娃与天池怪兽”,电影“人参娃娃”等。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孙良闯关东”(老把头孙良故事短片)在北京奥体中心巡回播放,观众每天达5万人次。同时,以长白山人参故事为主题的绘画、摄影、剪纸、雕塑等作品不断涌现,如“放山老把头”“人参娃娃”等现代剪纸作品,“山参王”“人参姑娘”等木雕作品。抚松县剧团创作的舞蹈戏曲“人参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此外广大人民群众还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将这一宝贵精神民俗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传承和发扬[30-45]。

虽然广大人民群众在长白山人参故事的保护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保护传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参故事内涵挖掘不深,宣传普及人参故事的深度广度欠缺等,这些都制约了长白山人参故事的发扬光大[16]。因此,在长白山人参故事的保护传承方面,王博凡[12]提出“要做成价值指南”“要做到推陈出新”“要做好传播转型”,还应该试水动漫、网游、歌曲、电影与大型情景剧等,从而让长白山人参故事以更灵动的姿态、更接近的距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杨晶石等人[16]也表示要采用“建立长白山人参故事保护传承中心”“构建长白山人参故事特色资源库”“建设长白山人参故事网站”“利用超星学习通推广长白山人参故事”“开展以长白山人参故事为核心的乡土教育”等方式从多方位、多渠道着手,长期、稳定、系统地对长白山人参故事进行保护传承。

长白山人参故事主题突出、人物鲜活,在今天仍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它们集中体现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成、相得益彰,需要我们挖掘、提炼与弘扬,长白山人参故事宝贵精神民俗的传承发展对于丰富人们的民俗生活,增强民族凝聚力,发展人参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