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广州大学城高校工会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调查分析

时间:2024-07-28

林闻凯

摘要:为了解高校工会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状况并探索优化对策,采用自编问卷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1 100名教工进行调查与访谈。研究表明:1)工会组织应当超越“机构职责”和“岗位压力”,基于教工需求提升工会体育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工会应主动加强各高校基层体育社团建设,构建适应面宽、特色鲜明、可持续性强的系列化体育项目;3)工会应基于高校学科类型、教工结构、跨校区差异等现实状况,创新性地优化体育设施惠及率与服务制度保障;4)工会应将影响教工参与体育活动的制约因素加以分类管理,整合各方资源,有针对性地排除障碍、创造便利。

关键词:工会体育;高校;广州大学城

中图分类号:G80-05;D41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4-0054-04

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sports activity development by university labor unions in Guangzhou University Town

LIN Wen-kai

(Presidents Offic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have an insight into the situation of sports activity development by university labor unions and probe into strategies for optimization,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and interviewed 1 100 staff in 10 universities in Guangzhou University Town by using a questionnaire made by the author,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1)labor unions should promote the attraction and cohesion of labor union sports activities based on “staff needs” and by exceeding their “institu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overcoming their “post pressure”; 2)labor unions should initiatively strengthen fundamental university sports association construction, build a series of widely applicable, feature distinctive and highly sustainable sports projects; 3)labor unions should innovatively optimize sports facility beneficial rate and service system assurance based realistic conditions such as university discipline type, staff structure, cross campus difference etc.; 4)labor unions should sort and manage restraining factors which affect staff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activities, integrate various resources, and remove obstacles and crease conveniences in an action specific manner.

Key words: labor union sports;universities;Guangzhou University Town

研究表明,高校教师的健康问题目前已成为制约教师自身和高校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1]。广东省教育工会2002年9月的一份调查显示:广东省高校教师大约1/10的人处于基本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各种疾病状态,剩下约7/1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作为教工权益的代表者与维护者,高校工会组织对提高和增强教工的健康水平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在既有的体制与政策框架下进行着形式多样的尝试与努力。

对于目前国内高校工会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有研究分别对北京市、陕西省部分高校工会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2-3],也有研究对广东高校社区教工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参与意识、锻炼参与率的年龄差异等进行了调研[4],但缺乏细致深入的实证调查。

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对广州大学城的10所高校工会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参考并借鉴相关文献,在广泛征询相关专家的基础上编制“高校工会组织开展体育活动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分为4部分:第1部分是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学历、住所地等;第2部分是对工会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的满意度,采用5级赋值(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第3部分是工会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现状;第4部分是对工会开展体育活动的建议。为实现研究目的与研究结果的一致性,研究者请6名高校从事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专家对问卷内容和结构进行检验,确认问卷结构合理、语言贴切,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能够真实反映本研究的主题;同时,根据已有的调查材料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得出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2,Gay等人的研究指出,α系数在0.80以上,内在信度是可以接受的[5]。这表明本问卷可靠性较高,符合研究的信度要求。本研究使用的统计软件主要为SPSS 11.0。问卷的发放形式及回收状况为:面向工会成员的问卷共20份,每所高校随机抽取2名工会干部为样本,由访谈员在访谈期间组织现场填写后立即回收,有效回收率100%;面向教工的问卷共计1 100份,每校110份,委托10所高校工会干部以院系学科、机关部处为基础,依据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类别采取整群抽样进行发放,回收1 091份,回收率为99.18%;剔除无效问卷50份,有效问卷1 041份,有效率为94.64%。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为大学城部分高校主管工会工作的校领导、校工会及二级工会负责人、工会委员及在职教工。访谈问题与调查问卷相配合,主要涉及各高校工会组织开展教工体育活动中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学校的支持度、教工的满意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模式等方面。

1工会在高校教工体育活动中的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教工体育活动主要是自行组织的,占42.41%;其次由学校工会组织,占38.45%;而由体育协会组织的占16.82%,其它的占2.32%。

endprint

在当前的实践中,工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替代甚至主导作用,有助于吸引教工更有序、有效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6]。不过,在访谈过程中,大多数人认为,工会开展体育活动的凝聚力与吸引力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较资深的教工指出,目前工会组织体育活动的根本因素主要来自“本职工作的压力”,是“工作计划的要求”和“工作总结的必需”,而不是“基于教工权益的考虑”或“源于教工锻炼身体的需求”。这种状况使得工会在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时常有“应付式”、“循例性”、“模仿性”等特点,即工会体育活动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多是以能够对付检查、大体过得去为标准,并且主要是遵循过去的常规、惯例开展工作。因此,虽然工会在高校教工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停留在“机构职责”的压力下,而未深入到“教工需求”的层面,使得其吸引力和凝聚力仍然无法和教工自身的兴趣、爱好、需要形成共鸣和合力。

2兼具娱乐和竞技性的项目最受欢迎

调查显示,工会体育活动以兼有娱乐性和竞技性的项目为主,占44.43%;以娱乐性为主的项目占31.22%,竞技性为主的项目占16.45%。具体项目中,参与程度最高的是羽毛球(42.52%)、散步或慢跑(33.63%)、趣味运动会(31.45%)等。大学城各高校工会平均每年都会举办1~2次大型主题体育活动,如环校跑、羽毛球、乒乓球比赛等,但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比赛则隔年或不定期举办。访谈中发现,工会体育活动中参与度较高、效果较好的是那些受场地限制小、群众基础好的娱乐和竞技性质均衡的项目。而那些专注于竞技性、易受伤、组织难度大的项目难以受到青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各高校工会所组织的体育活动各具特色。例如,广州大学鼓励和支持分工会和各文体协会组织职工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如健美操培训班、太极拳培训班等。先后举办了2010年广州大学教职工登山、羽毛球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并组织教职工参加广州市教育系统“钟声杯”羽毛球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华南师范大学在校体委和校工会的协调下,为各类大型教职工群众体育比赛的定期举行提供场地;每周三下午4点,学校手球馆为全校女教工的健身提供固定场地;每周一到周五下午,教工俱乐部各健身室为前来健身的教职工提供运动场地,女子体操室在每天下午6点会请来教练为大家带操1小时。通过这些措施,学校参加健美操、体操活动的教职工人数大幅增加。2010年“三•八”节期间,校工会组织学校400多名女教工参加了广东省妇联主办的“粉红春天”万人瑜伽表演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华南师范大学工会组织的趣味运动会和环校跑已经成为特色品牌体育活动。在学校工会的支持和组织下,华南师范大学在参与度极高的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方面,每年都会举办1次全校性的教工专项比赛活动,篮球、排球、游泳等项目则隔年举办。广东工业大学自大学城主校区启用以来,校体委坚持每年举办全校性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和跳绳-踢毽子比赛以及迎春长跑等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到2010年,多个项目参与的教职工人数都超过1 000多人(次),参与面达到40%。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增设了教工趣味运动会,吸引了1 200多名教工参加,不仅为终日忙碌的教工提供放松身心的平台,也增加了交流沟通的机会。同时举办乒乓球赛、排球赛、游泳比赛、校运会、环校跑等活动。重点开展太极拳推广普及活动,学校工会适当增拨经费支持部门工会开展文体活动。

3项目特色与体育社团的关联密切

大学城各高校工会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在注重“群体性”、“参与度”、“安全性”、“娱乐化”等方面高度相似,但在具体项目的设计和品牌特色方面,各有差异。调研显示,这些差异与各高校所属体育协会的类别、数量、组织状况等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统计数据表明,较松散、弱势的基层体育协会很难促成活跃的工会体育活动,如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而严密、壮大的基层体育协会则往往有助于工会体育活动的开展,并进而形成特色,如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更进一步看,出现上述差异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院校类型、学科定位相应的教工结构与体育习惯;其二是各院校的体育设施、政策偏好与工会传统。

4对工会体育活动的满意度较高但存在差异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在工会组织架构中都会设置文体委员统筹体育活动的开展、发动会员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组织文体竞赛等。10所高校问卷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工会开展体育活动的效果总体上满意,“较满意”以上的占61.48%、“一般的”占29.01%;对工会体育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的满意程度也颇高,“较满意”以上的占51.78%,“一般的”占38.90%。

方差分析发现,不同高校、不同住所被调查者对工会经费、场馆管理、活动整体评价(F=4.597,P<0.001)和工会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F=2.821,P<0.001)都呈现出显著性差异。满意度从高到低的排序为: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华南工理大学、中山大学。值得注意的是,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为代表的“985大学”的教工,对各自学校工会开展体育活动满意度相对较低。中山大学教工对工会开展体育活动的效果评价为“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占受访者的7.32%和2.58%,对工会体育工作人员服务水平“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占7.35%和2.20%;华南理工大学教工对工会开展体育活动的效果评价为“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占7.26%和2.44%,对工会体育工作人员服务水平“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占7.34%和2.18%。这两所高校的受访者普遍认为,科研教学压力大、评价指标体系中“学术GDP”的核心地位、工会影响力弱等是导致教工不重视、不投入、不满意的重要原因。

5工会人员对设施管理、行政支持、规章制度的满意度较高

目前广州大学城中的绝大部分高校都有多个校区,大部分老师在新校区上完课后都直接返回老校区或老校区附近的住所,基本上没有在新校区进行体育锻炼。访谈表明,在多校区背景下,大学城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比较低,时间、空间、经费的配置不均衡也增大了开展多校区体育活动的难度。

尽管如此,各高校工会中的体育工作人员对工会体育场所设施的管理使用、学校对工会开展体育活动和工会体育的相关规章制度的行政支持力度大多表示满意,不满意所占的比例较低,分别只占4.61%、5.57%和3.94%。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现有的设施管理、行政支持、规章制度尽管存在着问题,但所发挥的作用还是较为显著的。尽管工会体育工作者对设施的管理使用情况、学校行政部门的支持力度和相关规章制度总体“满意”,但在场馆设施的宣传、激励、引导方面,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尤其缺乏面向压力最大、任务最重的中青年教工群体的富有针对性和影响力的常规性体育活动项目。

6妨碍教工参加工会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从比重上看,影响教工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依次为缺乏闲暇时间(47.26%),工作压力大、身心疲劳(26.80%),锻炼场地远、不方便(24.11%),没有体育设施(21.42%),没有兴趣(16.81%),不懂锻炼方法、缺乏指导(14.79%)等。

在访谈过程中,很多受访者指出,教学科研工作挤压着教师的闲暇时间,评职称、教学质量评估等压力让自己身心疲惫,难以抽出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同时由于体育场所的使用不便利、场地协调难度大,设备也不太完善,更加打击了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尽管每所高校都有体育教师,但体育指导人员仍然严重不足。在缺乏专业指导的情况下,教师只能选择一些没有什么技术要求、锻炼效果一般的运动。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兴趣也是影响教工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工会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更多地考虑调动教工的积极性。

endprint

7建议

1)工会组织应当超越“机构职责”和“岗位压力”,基于“教工需求”提升工会体育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目前而言,各校工会都存在着被动应对来自机构和岗位的既定职责、考核等压力,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现象,工会所策划的活动在教工那里得到的响应度相对较低。工会应切实了解广大教工自身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形成共鸣和合力,将强化“内在驱动”和营造“外在氛围”更好地结合起来,提升工会开展体育活动的质量。

2)工会应主动加强各高校基层体育社团建设,构建适应面宽、特色鲜明、可持续性强的系列化体育项目。研究表明,各高校工会体育活动中参与度较高、效果较好的是那些受场地限制小、群众基础好的兼具娱乐与竞技性质的较安全便利的项目。至于那些偏重于竞技性而且易受伤、难组织、费用高的项目则难以获得工会和教工的欢迎。研究显示,各高校体育活动的项目特色、参与频率及影响力与基层体育社团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与院校类型、学科定位以及教工结构、工会传统等因素紧密相关。因此,工会应当深入基层,主动引导和鼓励基层体育社团、协会的建设,通盘规划,设计、推出一系列适应人群广、参与度高、特色鲜明且可持续性强的体育项目,抓好活动趣性味与运动性的有机结合,形成长效机制,更好地服务于教工。

3)工会应基于高校学科类型、教工结构、跨校区差异等现实状况,创新性地优化体育设施惠及率与服务制度保障。由于学科类型、教工结构的不同,各高校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当然会有所差异,不能盲目追求一致。并且,大学城的特殊性也体现在跨校区差异上。相应的体育设施购置、管理及各种行政支持、规章制度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力求因校制宜、区别对待。为此,工会除了进一步加强有效宣传,帮助教工提高对体育运动及身体健康的认识之外,更要加强组织策划,加大专职教师参与力度,增强教师与职工的联系,强化大学城校区与其他校区的联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激发教工参与工会体育活动的热情。例如,充分借鉴兄弟院校“健身俱乐部”等可行经验,以教工需求为本,依托各类健身协会或业余社团,制订时间安排、场地安排、活动形式、经费筹集、使用方式等细则,创新性地优化体育设施的惠及率,提供更为充分的服务制度保障。

4)工会应将影响教工参与体育活动的制约因素加以分类管理,整合各方资源,有针对性地排除障碍、创造便利。研究发现,目前妨碍教工工会在开展体育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障碍是闲暇时间少、工作压力大、场地设施不够便利或分布不均衡、兴趣不足等。调查显示,单位体育场地是教工首选的锻炼场所,但由于校园体育场地有限,工会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也就受限,而锻炼场地远,体育设施不充裕,又会反过来导致或加剧教工丧失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不懂锻炼方法,缺乏必要指导也是影响教工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在缺乏专业体育指导的情况下,教工能选择的体育项目十分有限。而在缺乏科学的运动处方和体育指导时,教师即使想“尝鲜”也只能够自己参加校外的培训班,在时间和金钱上的付出远远多于校内培训,成本也高于校内。这种情况下,教师很容易打消锻炼的念头。此外,虽然受访者对行政支持、工会规章制度基本表示满意,但经费不足、来源单一仍然是影响工会体育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工会应当引入更为精细的管理措施,对上述制约因素加以分类管理,对各种因素的来源、影响面、深远度加以评价、预测,并且整合校内、校外的多方资源,群策群力,有针对性、有步骤地排除那些妨碍工会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因素。例如,可由工会倡议制订由教代会主导的年度健身活动计划及年度经费使用方案,由校长办公室、校工会、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科学学院牵头实施,由教务处、财务处、后勤管理处、资产管理处、体育科学学院组成工作组,根据各自职能处理好体育活动开展期间有关体育场馆、设施的日常使用、维护和管理工作,切实为教工提供锻炼和参与活动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李志荣,张春甫. 江苏省高校教师体育健身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J]. 体育科学,2005,25(2):64-67.

[2] 张卓林. 北京市高校工会体育工作现状调查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3-33.

[3] 高娟. 高校工会体育活动探析[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109-112.

[4] 曾琳娜. 广东部分高校教职工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4):45-47.

[5] 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40.

[6] 李力东.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工会功能的研究述评[J]. 政治学研究,2012(5):92-101.

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