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微信平台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时间:2024-07-28

朱 敏 阳 灿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 510180)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服药、终身治疗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研究表明,约4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焦虑症状[1],且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2]。焦虑抑郁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对老年人生存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3],且降低主观幸福感[4]。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基于微信平台,对糖尿病老年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探讨对糖尿病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血糖水平、主观幸福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入选标准:符合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年龄≥60岁;能够使用手机微信;精神、记忆能力正常。排除标准:不会使用手机微信功能;既往有精神障碍性疾病等。本次研究对象共106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为74.1±4.2(60~ 88)岁;病程1~28 a;住院2次以上约占60.3%;同时患2种以上慢性病约占72.1%。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干预组(5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对疾病了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入院后,开始监测老年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生存质量简明健康量表(SF-12)对患者的进行评估,实施传统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如派发宣传小册子,口头上的指导。8周后再次评估。

1.2.2 干预组 入院后实施同对照组一致的评估,建立共享的微信群,并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具体方案如下:①成立心理干预小组:小组由1名内分泌主任医生、1名心理科医生、1名护士长和2名糖尿病专科护士组成。护长主要负责心理干预方案的构建、规划、实施和质控;内分泌医生主要负责患者关于糖尿病疑难问题的解答和指导;心理科医生主要负责微信相关心理干预知识推文的审核和质控,抑郁症状严重患者单独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专科护士主要负责患者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与患者保持密切联系,查阅并整理心理干预和糖尿病相关文献,定期组织举办交流会。②心理干预:全面评估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情况和情绪变化,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护理干预、情感护理干预、行为护理干预等。对个别存在着严重抑郁情绪的患者,由专科护士负责联系患者和心理医生,实施个性化的心理干预。③健康宣教内容:每天定时在微信群推送糖尿病、血糖测量饮食、运动、并发症预防等相关推文、音频和视频,定时间段在线集中解决患者的问题,每周周六定点组织成员和医务人员进行交流。干预时间为8周,干预后再次进行评估。

1.2.3 评价方法 ①焦虑自评量表(SAS)[5]:含20个项目,分4级评分;获得粗分后需进行标准化,总分越高,焦虑水平越高。②老年抑郁量表(GDS):问卷内容共计30个条目,总分为30分,无抑郁症状为0~10分;轻度抑郁为11~20分;中重度抑郁为21~30分。GD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6]。③总体幸福感量表[7](GWB):用于评价老年患者的主观幸福感。采用我国学者进行本土化修订版进行评价[8]。量表包括18个条目,6个因子,分别为对生活的满足或兴趣、精力、对健康的担心、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与紧张和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分数越高,主观幸福感越高。④生存质量简明健康量表(SF-12):SF-12是SF- 36的简化版[9],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老年人生存质量的测量[10]。量表共含12个条目。计分方法是获得粗分后采用标准评分方法转换,可计算出躯体健康总分(PCS)和精神健康总分(MCS)。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水平越高。⑤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3 统计方法

利用Epi Data 3.1软件双人进行数据录入核对, 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t检验等分析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人数差异(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焦虑、抑郁人数的比较 n(%)

2.2 干预前后两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症状水平比较 n=53

2.3 干预前后两组老年患者主观幸福感各维度比较(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老年患者主观幸福感评分比较 n=53

1)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干预前后两组老年患者生化指标比较(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老年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n=53

2.5 干预前后两组生存质量中躯体健康总分(PCS)和精神健康总分(MCS)比较(见表5)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病,长期服药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心理变化[11]。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老年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和焦虑抑郁水平低于观察组,与李旭等[12]研究一致。可能与基于微信平台的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能够及时解决患者在糖尿病长期诊治过程的疑虑,得到专业可靠的指导有关。其次,相较于传统的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方式,基于微信平台有其独特优势。微信平台可实现患者与医护间24 h的联系;关于糖尿病的相关推文和视频等可重复回看和学习,不解时可随时向专业人员提问,患者不再担忧由于自身医学知识缺陷延误疾病的诊治。最后,本研究定期举办团体交流会,病友们交流中相互帮助,分享自身的成功经验,相互鼓励,增强自信心,减轻焦虑抑郁症状。

表5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中PCS和MCS比较 n=53

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管理不仅能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而且能提升老年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与王媛[13],毕晓飞等[14]研究结果一致。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规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作出全面认知评价后的一种情感体验[15]。本研究不仅教导患者如何对疾病进行饮食、药物、运动等方面的管理,且能及时侦察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疏导,可能因此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感,自我健康感的提高可以增强主观幸福感[16]。

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不仅依赖于药物治疗,与患者本身的饮食、运动、监测、心理状态等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老年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和HbA1C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魏敏[17]研究一致。这可能与实验组老年患者不断提升自身对疾病管理水平,规范自身生活方式有关。有研究表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健康意识和规范健康生活方式[18]。而糖尿病血糖水平控制与患者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本研究表明,基于微信平台的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较传统干预模式,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周丹等[19]研究一致。这可能与基于微信平台的心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患缓解患者的抑郁水平和提升自我效能感有关,抑郁症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20]。而通过微信推送关于健康管理相关知识,利于老年人规范地进行自我管理,提升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越高,生存质量越高[21]。

综上,基于微信平台的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能有效控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和生存质量;且基于微信平台的干预模式具有便捷性和可接受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