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引导式教育联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①

时间:2024-07-28

于 晓,张 雯,刘 丹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康复科,河南 商丘476000)

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由天生发育缺陷或非进行性脑部损害等因素导致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精神障碍、行为异常、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发育及生命质量[1,2]。临床常给予患儿运动训练、语言疗法、作业疗法等康复训练,但患儿年龄尚小,单纯的康复训练较为被动,患儿积极参与性低,需给予有效调整措施,提升患儿积极性。引导式教育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给予积极引导教育,可提升患儿参与感[3],故本研究旨在观察引导式教育联合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03~2021-03我院脑瘫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研究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3~9岁,平均(5.33±0.83)岁;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10岁,平均(5.15±0.7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脑瘫诊断符合《脑性瘫痪的病因学诊断策略专家共识》[4]标准;年龄2~10岁;无器质性病变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伴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癫痫患儿;小儿麻痹、肌肉萎缩、重症肌无力患儿;智力严重低下患儿;合并先天性疾病、遗传病患儿。

1.3 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康复护理,护理人员评估患儿病情,根据患儿病情给予康复训练和理疗,包括中频率脉冲治疗、运动疗法、语言疗法、电磁场疗法等,给予患儿家属用药、饮食、康复指导。每周给予患儿康复训练2次,连续护理6个月。

1.3.2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儿引导式教育联合康复护理,具体如下:A:首先,护理人员需与患儿建立信任、亲和关系,多拥抱患儿,与患儿嬉戏、玩耍,为患儿唱歌等,拉近与患儿的距离,建立亲近、信任感,利于患儿后续配合,也可吸引患儿对自己的注意力,在嬉戏、玩耍时可与患儿互动,引导患儿抓握、站立、行走,提升患儿应物能力。B:对于年龄较小、行动能力差的患儿,通过口令、行为等方式引导患儿进行体位摆放、转移、抬头、抬手等动作,可将小玩具悬挂于较高或者较远的床沿、墙壁等处,引导患儿趴过或走过去伸手抓握。对于可行走、站立患儿,给予蹲下起立训练、上下楼梯训练、蹲马步训练、爬行训练等,强度以患儿耐受为宜。C:可反复播放或者唱简单儿歌,训练患儿节律性,在多次反复播放或唱的过程中尽力引起患儿的注意力,引导其开口同唱,或多与患儿对视、沟通,刺激其感官及语言,引导其开口说话,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可开口说话患儿,在其开口说话途中,对其表达错误进行纠正。D:引导患儿穿衣、脱衣、洗漱、如厕等,对于表现良好患儿,多给予语言鼓励及感兴趣物品奖励,提升其积极性。E:给予患儿家属日常生活引导,在患儿进行康复训练途中也引导患儿家属跟着学习,指导其时常运用于生活中,进而加强训练。每周2次,连续护理6个月。

1.4 观察指标

(1)给予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5]评价,该量表包含翻身和卧位的A区(17题)、坐位的B区(20题)、跪和爬的C区(14题)、站立的D区(13题)、跑跳及行走的E区(20题),每题0~3分,分数越高,患儿区功能恢复越好。(2)给予患儿《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6]评价,该量表包含社会功能、自理动作、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每项10题,每题2分,分数越高,患儿各项功能恢复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GMFM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A区、B区、C区、D区、E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A区、B区、C区、D区、E区评分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GMFM评分比较分)

2.2社会功能、自理动作、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评分

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自理动作、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评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自理动作、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评分升高(P<0.05),研究组社会功能、自理动作、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社会功能、自理动作、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瘫是多因素导致的中枢神经功能发育缺陷疾病,在婴幼儿多见,患儿多伴随语言障碍、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等,但患儿大脑还处于发育阶段,各种因神经损伤所致的语言、运动、智力障碍均未被固化,给予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促进其逐渐康复,临床常见的康复措施有中频率脉冲治疗、运动疗法、语言疗法、电磁场疗法等[7],可纠正异常运动模式,阻断原始反射,重建正常的运动及主动运动系统反馈机制,促进患儿肌张力正常化,具有较好康复作用,但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而言,其配合度较差,多数康复过程均处于被动状态,主动参与度较低,并不利于患儿康复[8]。

引导式教育模式对患儿的康复训练以引导方式进行,训练过程以患儿为主体,通过患儿感兴趣的事或物引导患儿进行肢体运动、语言表达,将训练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减少康复训练的刻意感,减少患儿排斥感,提升患儿参与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习作序列与练习,促进患儿运动、语言、体能等全面同步发展;引导式教育模式的基础是与患儿建立足够的亲切感、信任感,将患儿的注意力专注于护理人员,跟随护理人员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才能起到引导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A区、B区、C区、D区、E区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社会功能、自理动作、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引导式教育联合康复护理脑瘫患儿,可改善患儿各区域运动功能、社会功能、自理动作、认知功能、语言功能。

综上所述,引导式教育联合康复护理脑瘫患儿,可改善患儿各区域运动功能、社会功能、自理动作、认知功能、语言功能,提升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