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霍红梅,张相如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疾病所导致的肺组织结构及功能出现异常,以致肺部血管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同步增高,长时间压力过高导致机体右心室代偿性肥厚或扩张,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右心功能不全[1]。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尚无法对其进行根治,治疗时多以控制病情发展为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早期心肺功能可代偿,因此多无明显症状,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原发病临床症状,而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进入失代偿期时,心肺功能往往已严重衰竭,除原发病急性加重外,还会伴有呼吸衰竭及右心衰竭等症状,预后极差[2]。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以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活性变化图形,是临床常用检查手段之一,应用范围较广,能有效反映心脏激动的电学活动,但由于其记录导联有限,无法完整反映心脏情况,敏感度不佳[3]。超声心动图以脉冲超声波对机体心脏的心壁、心室及瓣膜等结构的周期性活动进行测量,在心血管专科检查中具有重要地位,能有效监测机体血液流动及心功能状态,但需要医护人员对超声诊断原理具有较高程度了解,否则会对最终诊断结果产生一定影响[4]。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以期寻找更为有效的诊断方式,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8-01~2021-02本院收治的疑似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20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41~67岁,平均(53.27±4.78)岁;肺部原发疾病:肺结核16例,支气管哮喘18例,慢性肺栓塞12例,慢性支气管炎62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12例。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此研究。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5]中有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影像资料完整者;与右心导管检查时间间隔1周者;生命体征较平稳者等。排除标准:合并有肺部肿瘤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或免疫功能缺陷者等。本次研究入组患者均同于本次研究。
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电图、心动图及心导管检查。超声心电图检查方法: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在患者静息状态下对患者心功能进行检测,包括右房前后径、左室舒张内径、右室横径、三尖瓣反流速度及反流压差,并在大动脉短轴侧切面对肺动脉瓣舒张末期反流速度、反流压差及主肺动脉横径进行测量;并采集剑突下下腔静脉长轴则测量下腔静脉内径及自然屏气状态下三尖瓣及肺动脉反流频谱。心电图检查:患者以常规平卧位,连接肢体、胸前导联体,以多功能心电图记录12导联与心电图数据,包括心率、Ⅰ/Ⅱ、肢体加压导联(AVR)、V1及V5导联R波及S波振幅、时限,心室收缩时间(QT)间期及矫正后QT间期(QTC),心室除极电位(QRS)电轴。心导管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在麻醉生效后以Swan-GANZ导管进行颈内静脉穿刺,并送入右下肺动脉,监测患者肺动脉收缩压、肺动脉舒张压及肺动脉平均压,并以心导管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①超声心动图与心导管诊断的检出结果对比。②心电图与心导管诊断的检出结果对比。③两种检查方式联合与心导管诊断的检出结果对比。④两种诊断方式及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对比,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灵敏度=(其他诊断的真阳性例数/金标准阳性例数)×100%;特异度=(其他诊断的真阴性例数/金标准阴性例数)×100%;准确率=1-(假阳性+假阴性)/总例数×100%;阳性预测值=(其他诊断的真阳性例数/其他诊断的阳性例数)×100%;阴性预测值=(其他诊断的真阴性例数/其他诊断的阴性例数)×100%。
120例疑似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经心导管检查后,确诊为阳性79例,阴性41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阳性68例,阴性52例,其中60例患者被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见表1。
表1 超声心动图与心导管诊断的检出结果比较(n)
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阳性60例,阴性60例,其中49例患者被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见表2。
表2 心电图与心导管诊断的检出结果比较(n)
经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诊断为阳性73例,阴性47例,其中66例患者被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见表3。
表3 两种检查方式联合与心导管的检出结果比较(n)
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高于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诊断(P<0.05);三种诊断方式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种诊断方式及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对比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及胸廓的慢性病变逐渐引发肺动脉高压,以致右心室肥大,最终发生心力衰竭的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心脏疾病,病情进展较为缓慢,从基础疾病发展至心脏病,乃至右心衰一般需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6]。由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程漫长,且基础病变不同导致病情轻重不一,又往往伴有多种疾病,并且其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导致其症状极易被其他疾病症状掩盖或混淆,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7]。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因此对各种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的诊断分析具有一定价值,对心脏病的早期发现及治疗均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常规心电图收录到的仅为患者安静平卧时的短时间心电信号,因此疾病未发作期易产生漏诊现象,诊断准确率有限[8]。超声心动图是利用超声波特殊物理学的特性检查心脏和大血管的解剖结构、血液的流动以及功能状态的一种无创性技术,可准确识别心脏结构,并且检查效果可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核磁共振检查相媲美,但又完全无任何辐射危害[9]。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高于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诊断,表明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灵敏度及准确度更高,可进一步提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效能,与张怡靓等[10]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行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检测灵敏度与准确度更高,诊断效能较单一检测更好。但由于目前联合诊断的相关报道较少,仍需要大量样本进行进一步研究,对于其诊断效能的结果予以支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