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血清Lp-PLA2, sdLDL-C及Lp(a)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①

时间:2024-07-28

马 威,李小全,王跃玲,毛英格,张新蔚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导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1]。近年来临床调查证实,冠心病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也是各个年龄段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冠心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关于冠心病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的研究也不断涌现。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炎性反应标志物,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程度,在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中作用巨大[3];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亚型之一,相较于LDL-C,其更易被氧化,从而诱导血栓的形成,对于冠心病的预测价值高于LDL-C[4];脂蛋白a(Lp(a))被认为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5]。基于上述事实,本研究旨在分析Lp-PLA2, sdLDL-C及Lp(a)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05~2020-12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2)年龄18~75周岁;(3)无PCI手术史、心肌梗死病史;(4)临床资料完整;(5)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衰竭;(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合并精神疾病,无法正常交流沟通;(4)合并恶性肿瘤;(5)近期接受外科手术;(6)治疗期间死亡。冠心病组162例患者中,男101例,女61例;年龄43~73岁,平均(59.86±11.62)岁。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0~75岁,平均(60.12±10.85)岁。本研究符合伦理学要求,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1.2.1 血液标本采集和检测

研究对象入院后采集空腹静脉血3mL,分离胶管保存,1h内送至检验科,检测血清Lp-PLA2、sdLDL-C、Lp(a)水平。Lp-PLA2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sdLDL-C采用过氧化物酶法检测,Lp(a)采用免疫比浊法,仪器为贝克曼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盒。

1.2.2 研究方法

参考Gensini积分评定系统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根据不同冠脉分支的系数计算总评分。将总评分<30分的患者纳入轻度病变组,将总评分30~60分患者纳入中度病变组,将总评分≥60分的患者纳入重度病变组。

1.2.3 观察指标

比较健康对照组及冠心病不同程度病变患者血清Lp-PLA2、sdLDL-C、Lp(a)水平,并分析其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血清Lp-PLA2、sdLDL-C、Lp(a)水平比较

各组血清Lp-PLA2、sdLDL-C、L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度、中度、重度病变组血清Lp-PLA2、sdLDL-C、Lp(a)均高于对照组,中度、高度病变组高于轻度病变组,高度病变组高于中度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血清Lp-PLA2、sdLDL-C、Lp(a)水平比较

2.2 血清Lp-PLA2、sdLDL-C、L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p-PLA2、sdLDL-C、L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见表2。

表2 血清Lp-PLA2、sdLDL-C、L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多个国家死亡原因排名首位的疾病,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当前研究认为,脂质沉积和炎性反应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脂质代谢异常是影响动脉脂质沉积和粥样斑块形成的重要原因,LDC-C是危险因素之一。sdLDL-C作为LDL-C的亚型之一,具有颗粒小、易转化为氧化型、结合蛋白多糖的能力强的特点,极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加快粥样硬化的进程[6]。相关研究证实,其作用力超过LDL-C[7],因而被广泛的研究。炎性反应在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Lp-PLA2是一种丝氨酸酯酶,大部分由巨噬细胞产生,具有催活功能,血浆中约2/3的Lp-PLA2能够催化氧化型LDL[8],产生氧化性游离脂肪酸和溶血磷脂酰胆碱,加剧炎性反应,促进动脉发生粥样硬化。Lp-PLA2能够反映心血管内炎性反应的程度,从而能够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9]。目前认为,Lp(a)导致冠心病的发生是通过促进血栓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来完成的[10]。其能够进入并沉积在血管壁上,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斑块的不稳定和血栓的形成是冠心病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Lp(a)具有促进斑块不稳定的特性,推测其与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重大联系。本次研究显示,冠心病组患者血清Lp-PLA2、sdLDL-C、Lp(a)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变程度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p-PLA2、sdLDL-C、L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说明血清Lp-PLA2、sdLDL-C、Lp(a)水平越高,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提示血清Lp-PLA2、sdLDL-C、Lp(a)可作为冠心病病变程度评价的一类辅助性指标。 综上所述,血清Lp-PLA2, sdLDL-C及Lp(a)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相关,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有效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